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德利 林智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目的】玉米穗丝是玉米的授粉器官,生长发育状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在玉米生长状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工作中实时准确识别玉米穗丝,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SSD(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检测模型。【方法】基于特征图对玉米穗丝... 【目的】玉米穗丝是玉米的授粉器官,生长发育状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在玉米生长状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工作中实时准确识别玉米穗丝,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SSD(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检测模型。【方法】基于特征图对玉米穗丝进行检测,在VGG16-SSD的基础上,用MobileNet替换特征提取器,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得到MF-SSD网络模型;通过网络优化调整,试验了MF-SSD-cut-3、MF-SSD和MF-SSD-add-3共3种网络结构,优选出检测性能最好的网络结构用于玉米穗丝检测。基于玉米穗丝图像数据集,应用0~180°随机旋转原始图像和水平翻转、平移原始图像2种数据增广技术提升模型训练效果。对是否使用二次训练策略和是否使用Focal loss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进行了试验,并对比分析Loss的下降过程。【结果】通过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对SSD模型改进后能够提高网络的检测能力,提升识别速度。与VGG16-SSD相比,MF-SSD在交并比指标方面的平均精度提高7.2%,对玉米穗丝小目标检测的平均召回率提高19.6%,检测速度最高能提升18.7%。在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有较高要求的嵌入式环境下,MF-SSD-cut-3模型在满足检测效果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空间代价获得了相对较短的运行时间;在不考虑空间和时间因素的情况下,MF-SSD模型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二次训练策略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模型的稳定性;Focal loss有效解决了SSD算法中正负样本数量不平衡问题,使网络模型的训练更容易收敛。【结论】MF-SSD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中对玉米穗丝的实时检测需要,可以用于玉米生长状态的自动监控和产量的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丝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MF-S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及雌穗症状的影响
2
作者 梅丽艳 李志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高,为84.09%,其中包叶状病穗占病穗比率较高,为58.69%;低温有利于畸形穗的形成,10℃处理畸形穗比率占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玉米 发病率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2期58-59,共2页
2%戊唑醇湿拌种剂是盐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种子处理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又名立克秀,对东北春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通过实验的研究,探讨2%戊唑醇湿拌种剂在防除东北春玉米死黑穗病中应用的最佳使... 2%戊唑醇湿拌种剂是盐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种子处理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又名立克秀,对东北春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通过实验的研究,探讨2%戊唑醇湿拌种剂在防除东北春玉米死黑穗病中应用的最佳使用剂量,以期为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玉米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对玉米防御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镝 金星 +2 位作者 赵新华 李春红 曹敏建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87-89,92,共4页
以先玉335品种为材料,在接种和不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接种区还是... 以先玉335品种为材料,在接种和不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接种区还是非接种区,与化学种衣剂相比,壳寡糖种衣剂对PPO、SOD、POD、PAL酶活提高幅度更大。这表明壳寡糖种衣剂可提高防御酶系的活性,生产上可以通过壳寡糖部分取代化学农药,提高植物体自身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壳寡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