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新碳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柠桧 安婷婷 +7 位作者 李双异 孙良杰 裴久渤 丁凡 徐英德 付时丰 高晓丹 汪景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2-950,共9页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高于添加根和茎的;高肥土壤添加叶在整个培养期间(1~180 d)SOC含量都高于添加根和茎;两种肥力水平土壤在添加玉米根、茎、叶180 d后SOC含量均接近相等。(2)玉米根、茎、叶的添加对SOC中外源新碳含量以及残体残留率的影响不同,28 d前低肥土壤外源新碳含量高于高肥土壤,28 d后结果与之相反;低肥土壤在培养28 d后添加根的残留率比添加茎和叶的低,高肥土壤在培养7 d后添加叶的残留率比添加根和茎的低。以上结果表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的固定受其来源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力 玉米秸秆和根茬 δ13C 外源新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