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围绕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开展科技帮扶
1
作者 蔡万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首创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这项制度契合了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成为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强大动力,得到了广大农民...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首创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这项制度契合了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成为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强大动力,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帮扶 玉米研究所 工作机制创新 制度契合 三农 科技强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2
作者 杨春 黄正 王国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15个研究所(中心),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建所之初全所职工努力克服人员少、资金不足、条件差等各种困难,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加强科研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15个研究所(中心),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建所之初全所职工努力克服人员少、资金不足、条件差等各种困难,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加强科研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余年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的建设发展之路、由弱到强的科技创新之路,为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 玉米研究所 科技创新之路 成果转化 科研院所 典型案例研究 资金不足 借鉴和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种创新 藏粮于技 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创新发展纪实
3
作者 程伟东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第9期42-43,共2页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玉米的生产与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要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玉米的生产与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足市场需要 粮食安全 广西农科院 玉米研究所 育种创新 藏粮于技 发展纪实 生产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1-1,332,共2页
玉米不仅是广西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广西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广西仍有约600万人以玉米为主食,自产的玉米仅能满足山区人民的口粮及直接用作饲料的需要,大量饲料和其它工业用玉米全部需要从区外调入或进口。专家估算:广西... 玉米不仅是广西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广西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广西仍有约600万人以玉米为主食,自产的玉米仅能满足山区人民的口粮及直接用作饲料的需要,大量饲料和其它工业用玉米全部需要从区外调入或进口。专家估算:广西年调入玉米约250万吨,占广西玉米需求的一半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科院 玉米研究所 玉米品种 饲料工业 品种审定 花培 群体改良 杂交种选育 制种产量 热带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封面介绍)
5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1期324-324,共1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专门从事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分子检测、良种良法配套及生产技术指导和咨询的科研机构。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等。拥有北...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专门从事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分子检测、良种良法配套及生产技术指导和咨询的科研机构。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等。拥有北京学者、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鲜食玉米育种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研究所 科研机构 高层次人才 科研人才 创新团队 封面介绍 领军人才 良种良法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玉米亩产破吨
6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0期51-51,共1页
金秋时节,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宝龙村,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组成测产工作组,对位于该村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示范地块进行实收测产,测得该村104亩示范田玉米平均亩产914.4千克,其中,表现... 金秋时节,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宝龙村,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组成测产工作组,对位于该村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示范地块进行实收测产,测得该村104亩示范田玉米平均亩产914.4千克,其中,表现最好的地块亩产达1003.4千克。这项技术通过采用导航播种、宽窄行种植,将玉米种植密度从4000株左右提高至5500株左右,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规律,用铺设在田间的滴灌带设施实现密植玉米按需精准水肥调控,在6~8片全展叶时实施精准化调控,以无人机飞防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最终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研究所 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全程机械化 玉米生长发育 水肥调控 滴灌带 展叶 辽宁省铁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万涛:一位会种地的“玉米博士”
7
作者 李静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蔡万涛博士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他常年坚守在农业科技推广一线,凭借着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及扎实的专业技术优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厚植“三农”情怀,并理论联系实践,履行一名农业科技工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蔡万涛博士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他常年坚守在农业科技推广一线,凭借着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及扎实的专业技术优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厚植“三农”情怀,并理论联系实践,履行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推动北京市的玉米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蔡万涛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玉米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工作者 乡村振兴 基层工作经验 农业科技推广 玉米研究所 科技特派员 理论联系实践 玉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饲草玉米——玉草1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长江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25-,共1页
饲草玉米新品种"玉草1号"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而成。2007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蘖力强、鲜草产量高、再生性强、可多次刈割、稳产性好、营养丰富、大小牲畜喜... 饲草玉米新品种"玉草1号"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而成。2007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蘖力强、鲜草产量高、再生性强、可多次刈割、稳产性好、营养丰富、大小牲畜喜食等特点,已被四川省列为2008年畜牧业专用饲草主推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玉米 四川农业大学 为宜 川农大 玉米研究所 安全越冬 叶期 分蘖力 刈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叶菜型红薯新品种推介
9
作者 蔡舒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50-51,共2页
桂菜薯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叶菜甘薯品种,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GPD甘薯(2022) 450005],2023年9月5日获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号:CNA20211000990)。品种来源:采用菜用甘薯品种“... 桂菜薯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叶菜甘薯品种,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GPD甘薯(2022) 450005],2023年9月5日获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号:CNA20211000990)。品种来源:采用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为母本进行放任授粉,获得杂交种子。1.特征特性。叶菜。生育期120天,属早熟品种。蔓长中等,平均基部分枝5.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玉米研究所 基部分枝 早熟品种 非主要农作物 杂交种子 甘薯品种 菜用甘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青玉3号玉米特征特性及配套轻简化一次性施肥技术
10
作者 冯定明 周茂林 蒋志成 《植物医生》 2017年第3期25-26,共2页
渝青玉3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并经重庆市审定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其生物产量高、品质优,种植效益好,是我市草食畜牧优质饲料来源。一、特征特性(一)品质好渝青玉3号整株测定含粗蛋白9.92%,中... 渝青玉3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并经重庆市审定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其生物产量高、品质优,种植效益好,是我市草食畜牧优质饲料来源。一、特征特性(一)品质好渝青玉3号整株测定含粗蛋白9.92%,中性洗涤纤维48.84%(二级标准≤50),酸性洗涤纤维22.92%(二级标准≤26),达到青贮玉米国标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玉 一次性施肥 青贮玉米品种 二级标准 玉米研究所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饲料来源 生物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单57玉米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11
作者 韩景德 李宜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4期9-,共1页
龙单57号(原代号龙37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改良系HI20为母本、自育系龙系28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害深受农户认可... 龙单57号(原代号龙37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改良系HI20为母本、自育系龙系28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害深受农户认可,推广四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30万亩,成为穆棱市玉米主栽品种之一。1特征特性幼苗期第1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玉米 玉米研究所 浅紫色 审定推广 农作物品种审定 栽培技术 省农业科学院 雄穗 穆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
12
《农学学报》 2003年第4X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高产玉米 玉米研究所 试验代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 五泉乡 综合抗性 优质玉米 玉米 谷物品质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河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简表
13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研究所 种业 简表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新品种通过印尼国家审定
14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4期39-39,共1页
近日,经印度尼西亚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审查同意,我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在印尼开展"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4、IDCHN07等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印尼国家审定。品种名字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INDONIS... 近日,经印度尼西亚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审查同意,我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在印尼开展"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4、IDCHN07等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印尼国家审定。品种名字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INDONISIA)和中国(CHINA)元素,寓意这是两国政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研究所 品种审定 玉米新品种 国际科技合作 印度尼西亚 IDC 印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良种——贵农单3号
15
作者 曾永德 《农技服务》 2004年第1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贵农单3号品种 贵州大学玉米研究所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适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及适宜反季节栽培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16
作者 余国新 《植物医生》 2016年第7期37-29,共1页
日前,由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承担的应用开发计划项目'青贮玉米及适宜反季节栽培的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了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听取项目组研发工作汇报和质询、答辩后,专家组认为该项目... 日前,由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承担的应用开发计划项目'青贮玉米及适宜反季节栽培的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了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听取项目组研发工作汇报和质询、答辩后,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实施期间共引进青贮和糯玉米资源材料2 468份,创制优异青贮玉米种质资源10份、优质抗逆糯玉米资源8份,其中EX935、DN830两个自交系通过重庆市品种鉴定;育成渝糯525和渝糯20分别通过国家和重庆市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贮玉米 品种选育 反季节栽培 玉米研究所 资源材料 成渝 品种审定 工作汇报 实施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重庆市审定玉米品种
17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重庆三峡 玉米研究所 彩糯 种子科技 品种名称 丰都 农业科学 农业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新品种桂甜1号
18
作者 新星 《农村新技术》 1994年第7期7-7,共1页
关键词 超甜玉米 鲜果穗 广西玉米研究所 水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的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
19
作者 安振琴 《河北农业》 1994年第1期13-13,共1页
近年来,阜城县大面积推广了高产优质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创出亩产672.5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含高赖氨酸,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的高产优质新品... 近年来,阜城县大面积推广了高产优质高赖氨酸玉米——鲁玉13号,创出亩产672.5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含高赖氨酸,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为110天;夏播为92天;套播为98天。属紧凑型红轴黄粒、半硬质胚乳类型玉米种。一般株高84厘米,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8—22行,行粒数40粒,千粒重260克,出籽率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赖氨酸 玉米品种 玉米研究所 鲁玉 套播 高产纪录 粒数 出籽率 大喇叭口期 半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三款
20
作者 农汇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2期43-44,共2页
2021年10月29日,以“共享种业成果,共创种业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次展会共有展品品类1580个,向大众展示了我国及东盟各国水稻、玉米、蔬菜、水果、甘蔗、薯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品... 2021年10月29日,以“共享种业成果,共创种业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次展会共有展品品类1580个,向大众展示了我国及东盟各国水稻、玉米、蔬菜、水果、甘蔗、薯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品种,以及畜禽动物、水产渔业等名特优稀新品种资源,其中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3款鲜食玉米新品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种业 广西农业科学院 鲜食玉米 水产渔业 玉米研究所 农作物品种 广西南宁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