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植株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2 位作者 姜亦梅 吴江 温善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0-305,共6页
采用土培试验对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后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加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强,松结合态、联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增加,稳结合态腐... 采用土培试验对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后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加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强,松结合态、联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增加,稳结合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下降,土壤中五碳糖和六碳糖的含量升高,土壤胶体活性变强。玉米秸秆和根茬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残体 土壤培肥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玉米植株残体对土壤富里酸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1 位作者 姜亦梅 吴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采用元素分析和谱学方法对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的土壤F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FA的C、H、N含量均升高,而O的含量降低,并且C/H、O/C和C/N比值均降低。土壤中FA的羧基含量减少,芳香碳的含量下降,FA的氧化程度降... 采用元素分析和谱学方法对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的土壤F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FA的C、H、N含量均升高,而O的含量降低,并且C/H、O/C和C/N比值均降低。土壤中FA的羧基含量减少,芳香碳的含量下降,FA的氧化程度降低,芳香度显著下降,FA的分子结构向更为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酰胺成分增加,脂族链烃结构成分明显增多。土壤FA与无机矿物质的结合能力相对减弱,FA上的羧基逐渐由羧酸盐的形式向游离的羧基形式过渡。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使FA中糖类结构成分增加。对土壤中FA的影响,施入玉米秸秆和根系残体的处理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残体 土壤富里酸 组成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玉米植株残体培肥对土壤胡敏酸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1 位作者 姜亦梅 吴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2-898,共7页
用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了施入玉米秸秆和根茬后土壤胡敏酸(HA)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植株残体施用后,土壤HA的烷基链变短且多分支;土壤HA的芳香度降低,芳香碳减少,而烷基碳和烷氧碳增加,HA的脂肪族特性增强,氧化程度降低;发生变化最大的... 用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了施入玉米秸秆和根茬后土壤胡敏酸(HA)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植株残体施用后,土壤HA的烷基链变短且多分支;土壤HA的芳香度降低,芳香碳减少,而烷基碳和烷氧碳增加,HA的脂肪族特性增强,氧化程度降低;发生变化最大的时期在施入玉米植株残体60d左右,且玉米秸秆对土壤胡敏酸的影响要大于根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残体 土壤胡敏酸 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玉米秆茬培肥土壤胡敏酸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楠 吴景贵 夏海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4-978,共5页
关键词 土壤胡敏酸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玉米 土壤腐殖质 培肥 表征 土壤有机碳库 玉米植株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