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1
作者 牛忠洁 艾黎辉 +1 位作者 唐俊峰 王晋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4-6,共3页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成本、产值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不大,对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大豆有效株数、株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6(玉米与大豆行比,下同)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4 832.6元/hm^(2),较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模式增加38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志斌 孙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1期209-211,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楠 王树星 +3 位作者 薛韦婷 党润海 张渭薇 尚杰 《中国种业》 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
为了筛选最适宜渭南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的玉米品种,在2行玉米4行大豆种植模式下,以9个玉米品种(郑单958、陕单650、陕单660、西蒙168、金科玉3306、中玉303、东单1331、陕单630、黄金粮MY73),大豆品种齐黄34为试验材料,... 为了筛选最适宜渭南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的玉米品种,在2行玉米4行大豆种植模式下,以9个玉米品种(郑单958、陕单650、陕单660、西蒙168、金科玉3306、中玉303、东单1331、陕单630、黄金粮MY73),大豆品种齐黄34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品种的筛选,对9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陕单650、西蒙168、黄金粮MY73综合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宜,产量优势大,每667m2产量分别达564.6kg、560.5kg、563.4kg,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纯经济效益可观,分别为1395.7元、1385.6元、1392.8元,可以作为陕西省渭南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品种 筛选试验 2行玉米4行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密度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加胜 贾世平 +4 位作者 陆英燕 李思梅 祝鸿浩 张玲 余萍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3期100-102,104,共4页
为探究贵州黔西南州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玉米品种金玉932和大豆品种黔豆1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2B5(... 为探究贵州黔西南州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玉米品种金玉932和大豆品种黔豆1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2B5(金玉932在49 500株/hm^(2)和黔豆12在16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为黔西南州3∶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 大豆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梅 张鑫红 +3 位作者 郑茹梅 秦龙 张波 王丽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油料作物产量,文章筛选5个大豆品种中黄314、中黄343、中黄39、中作J20050、齐黄34,研究在2∶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2∶4玉米大豆带状复... 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油料作物产量,文章筛选5个大豆品种中黄314、中黄343、中黄39、中作J20050、齐黄34,研究在2∶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2∶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5个参试大豆品种的株高范围为69.4~85.1 cm,品种之间差异显著;百粒质量为17.65~23.21 g,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齐黄34百粒质量最高。5个参试大豆品种的植株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齐黄34产量为243.92 kg·667 m^(-2),丰产性较优,中作J20050各项指标表现均衡,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州市云表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及建议
7
作者 张荣善 陈海瑶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稳粮增豆方面,该模式的推广实践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升了横州市云表镇的土地利用效能。根据横州市云表镇的推广实践情况总结该模式的技术推广要点及建议,供相关部门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推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履带式专用窄宽玉米收获机的研究与开发
8
作者 卢敬昌 《河北农机》 2024年第23期16-21,共6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兴起并广泛推广,这对农业机械提出了全新挑战。该种植模式包含多种组合形式,如“2+4”“2+3”“4+4”“4+6”等,每种模式均有特定种植要求,而传统常用的玉米收获机难以适...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兴起并广泛推广,这对农业机械提出了全新挑战。该种植模式包含多种组合形式,如“2+4”“2+3”“4+4”“4+6”等,每种模式均有特定种植要求,而传统常用的玉米收获机难以适应其小行距作业需求。在此背景下,履带式专用窄宽玉米收获机应运而生。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收获机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深入分析其技术参数,包括工作行数、适用行距范围等,并对履带底盘和割台关键部件进行了精心设计计算。履带底盘部分涵盖橡胶履带参数确定、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带轮、张紧装置设计以及抗侧翻性能分析;割台关键部件则包括工作速度、拨禾链速度、拉茎辊长度和直径的确定。该收获机的窄幅设计有效避免了对大豆植株的损害,各部件的合理设计计算确保其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能够稳定高效作业,充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提升该种植模式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履带式专用窄宽玉米收获机 履带底盘 割台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9
作者 钟伟 杜昌权 +3 位作者 夏清柱 李晓明 孙菊 蒋娟琼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61-66,共6页
湘西山区旱土资源丰富,是玉米、大豆优势种植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研究湘西山区的适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配比,探索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玉米、大豆的... 湘西山区旱土资源丰富,是玉米、大豆优势种植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研究湘西山区的适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配比,探索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玉米、大豆的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和规律,通过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低,2∶3模式玉米单产最高,玉米性状均表现出穗位高降低、穗长变短、秃尖变长、穗粗变小、穗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大豆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低,4∶6模式大豆单产最高,大豆的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呈现下降趋势,而株高、底荚高度呈现上升趋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比单作玉米的产值明显增加,4∶6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在玉米种植区发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复合种植 模式 湘西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粮豆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海波 丁素荣 +8 位作者 刘迎春 魏云山 王晓磊 康泽然 崔智慧 李峰 侯建华 刘会宇 周学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18-21,25,共5页
为探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确定最佳田间配置,采用与生产实际相同的农事操作,设置4+4模式、2+4模式、2^(2)(加密)+4模式、2^(2)(加密)+2模式、2^(2)(加密)+2共5个不同种植模式,调查不同田间配置下的大豆... 为探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确定最佳田间配置,采用与生产实际相同的农事操作,设置4+4模式、2+4模式、2^(2)(加密)+4模式、2^(2)(加密)+2模式、2^(2)(加密)+2共5个不同种植模式,调查不同田间配置下的大豆、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不同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由高到低为玉米单作、2^(2)+2模式、4+4模式、2^(2)+4模式、2+4模式,大豆产量由高到低为大豆单作、2^(2)+4模式、2+4模式、4+4模式、2^(2)+2模式。兼顾粮食总产和效益、大豆产量较高,首选2^(2)+4模式。兼顾玉米产量与效益,首选2^(2)+2(匀垄)模式。适合的栽培模式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效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可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优化的田间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杨科 徐红丽 +3 位作者 许靖宜 杨新田 吴玲玲 杜永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7期40-42,共3页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玉米相当,多收大豆1864.2 kg/hm 2,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hm 2,增收39.27%;该模式破解了间作套种作物不...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玉米相当,多收大豆1864.2 kg/hm 2,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hm 2,增收39.27%;该模式破解了间作套种作物不能高产难题,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生产推广及建议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鹏 郭振华 刘翠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15-16,19,共3页
在本地净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经验,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对该技术模式提出相关技术意见,并对其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推动周口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复合种植 关键技术 制约因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肉牛粪肥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13
作者 欧阳佚亭 陈天宝 +3 位作者 付敏 赖靖雯 陈敏 曾洪良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为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肉牛粪肥氮素矿化特性,试验设置不施肥和肉牛粪肥2个处理,采用顶盖埋管法监测了肉牛粪肥施用后培养期内铵态氮及硝态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肉牛粪肥处理矿化过程中矿质氮主要为硝态氮,肉牛粪肥处理玉... 为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肉牛粪肥氮素矿化特性,试验设置不施肥和肉牛粪肥2个处理,采用顶盖埋管法监测了肉牛粪肥施用后培养期内铵态氮及硝态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肉牛粪肥处理矿化过程中矿质氮主要为硝态氮,肉牛粪肥处理玉米带硝态氮含量逐步增加,大豆带硝态氮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玉米带和大豆带肉牛粪肥处理氮素累积矿化量在第120d和第60d最大,分别为17.37mg/kg和3.44mg/kg,且玉米带、大豆带在30~60d氮素矿化最剧烈,净氮矿化速率分别达到0.26mg/(kg·d)和0.66mg/(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粪肥 氮素矿化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佳模式研究
14
作者 赵向阳 李慧华 +2 位作者 侯佳蓝 全雯珺 刘军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7-11,19,共6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苏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8个种植模式开展了大田试验,对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行玉米套作6行大豆(玉米株行距为15 cm×50 cm、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大豆株行距10 cm×50 cm,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模式玉米和大豆产量较高,分别为6 106.90、1 248.00 kg/hm^(2);纯收益最高,为23 105.70元/hm^(2),较纯作玉米和纯作大豆分别增加4 245.90、9 380.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江苏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原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实践研究
15
作者 庞伟强 李金章 +3 位作者 雷智刚 张吉宁 冯定邦 郭志龙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4”模式、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大豆总共7个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针对不同模式之下大豆、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展开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当中,玉米的株高、秃尖情况、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玉米的情况更具优势;而大豆的株高、底荚高度、单株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大豆要稍弱一些;并且大豆、玉米的产量均是低于单独种植时的产量。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其呈现出“4+4”模式优于“3+2”模式,“3+2”模式优于“6+4”模式,“6+4”模式优于“2+2”模式,“2+2”模式优于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玉米优于“4+2”模式,“4+2”模式又优于单独种植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适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安定区的优化筛选研究
16
作者 续博 杨爱 +3 位作者 雷艳红 魏亚雯 李继明 陈小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180-183,共4页
为实现定西市安定区“玉米不减产、大豆多收一季”的目标,对比研究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栽培模式为区域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2”在生长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上均显著优... 为实现定西市安定区“玉米不减产、大豆多收一季”的目标,对比研究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栽培模式为区域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2”在生长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模式,其玉米株高、茎粗、LAI、单株产量、冠层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大豆株高、分枝数单株产量、冠层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安定区可结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荐“3+2”模式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 研究 安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的品种筛选
17
作者 周瑶 周恩强 +7 位作者 朱宇翔 姚梦楠 缪亚梅 李波 赵娜 魏利斌 王永强 王学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98-1602,共5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性状和产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75-3、95-1、苏成8号较适宜在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应用,本研究为淮南生态区提供了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也为该模式下春大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邓浩亮 潘小番 +2 位作者 兰雪梅 肖让 王勤礼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5,共14页
为探讨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光合特性、生长特征、产量、籽粒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对不同水氮组合的响应,于2022—2023年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灌溉和施氮2因素交互设计,按照农田实际蒸散量(ETc),设置3个灌溉水平:低水(W1,60%ETc... 为探讨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光合特性、生长特征、产量、籽粒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对不同水氮组合的响应,于2022—2023年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灌溉和施氮2因素交互设计,按照农田实际蒸散量(ETc),设置3个灌溉水平:低水(W1,60%ETc)、中水(W2,80%ETc)和高水(W3,100%ETc),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N0,0kg/hm^(2))、低氮(N1,减氮40%,51kg/hm^(2))、中氮(N2,减氮20%,68 kg/hm^(2))、高氮(N3,常规施氮量,85kg/hm^(2))。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或灌溉水平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施氮量或灌水量增加而提高,但随着施氮量或灌水量不断增加逐渐趋于稳定。适宜的水氮配比能显著改善大豆生长的水肥环境,提高叶面积指数、根冠比和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改善大豆品质、提高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其中灌溉量891.2~931.0m^(3)/hm^(2)、施氮量68.0kg/hm^(2)时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可达2004.38~2180.95kg/hm^(2)和10686.66~11424.97元/hm^(2),较其他处理增幅5.08%~229.39%,同时还可获得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品质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水氮组合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灌溉量891.2~931.0m^(3)/hm^(2)、施氮量68.0kg/hm^(2)时综合评分最高,是河西绿洲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节水减氮、增产调质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互作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水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甄志华 裴广芬 +2 位作者 梁利娜 刘大伟 郭凯丰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4.1 kg、 444.2 kg,大豆折合亩产分别为98.8 kg、 95.4kg、 141.7kg。对比滦州市前3年平作玉米平均亩产453.44 kg,玉米与大豆4∶4种植模式不仅使玉米亩增产70 kg,还能多收获一季大豆(大豆折合亩产95.4 kg/亩),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该模式在3种种植模式中最适宜滦州地区,可作为主要配比模式推广,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