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营 马英 +3 位作者 刘晓彤 罗健航 张学军 雷金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2∶3行比配置)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设置8.25万、7.50万、6.75万株/hm^(2)3个玉米栽培密度,对比分析作物产量、农学性状、养分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栽培密度,... 为筛选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2∶3行比配置)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设置8.25万、7.50万、6.75万株/hm^(2)3个玉米栽培密度,对比分析作物产量、农学性状、养分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栽培密度,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同时可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玉米栽培密度7.50万株/hm^(2)可改善玉米农学性状和产量构成,6.75万株/hm^(2)可显著改善大豆农学性状和产量构成;玉米和大豆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以玉米栽培密度7.50万、6.75万株/hm^(2)时最高。综合考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在6.75万~7.50万株/h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栽培密度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农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建芳 魏玉强 +3 位作者 叶新华 刘正兴 祁永春 麦麦提·亚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33-37,共5页
玉米和大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轻工业和化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学者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化学除草及配套机械方面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 玉米和大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轻工业和化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学者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化学除草及配套机械方面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 种植模式 化学除草 配套机械 建议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兰迎 吴明泉 +7 位作者 邱牧 李敏敏 张桂阁 李学杰 张正睿 赵杨 朱喜宁 何小春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4期21-25,共5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实现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豆。本研究梳理了聊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状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况,总结了聊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在实际生产中...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实现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豆。本研究梳理了聊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状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况,总结了聊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制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问题 解决措施 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技术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萍 苟陕妮 岳绚丽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产能的有效手段,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大豆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高效节水灌...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产能的有效手段,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大豆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在干旱缺水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这种种植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将滴灌技术应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物中,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滴灌技术应用现状、技术优势、滴灌系统组成及技术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更高效的实现该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滴灌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俊荣 孟繁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重要稳粮扩油种植模式,但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更为复杂,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重要稳粮扩油种植模式,但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更为复杂,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控等方面综述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该模式下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病虫草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农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筛选试验
6
作者 张鹏 王武 +2 位作者 王静静 张彦兵 汪康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7期12-15,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东辛农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4行玉米+4行大豆)模式,对7个玉米品种和7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品种MY73、苏玉3... 为筛选出适宜东辛农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4行玉米+4行大豆)模式,对7个玉米品种和7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品种MY73、苏玉34和苏科玉076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产量较高,达9071.25~10943.25 kg/hm^(2);大豆品种徐豆18和齐黄34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分别为1420.20、1436.25 kg/hm^(2),为适宜东辛农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 性状 产量 东辛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7
作者 牛忠洁 艾黎辉 +1 位作者 唐俊峰 王晋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4-6,共3页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成本、产值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不大,对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大豆有效株数、株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6(玉米与大豆行比,下同)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4 832.6元/hm^(2),较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模式增加38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复种模式比较
8
作者 唐利忠 吴岳庭 +4 位作者 蒋艺 黄璜 李德纯 陈雅琪 欧阳娟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86-88,共3页
为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增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和积极性,在现有栽培管理和农机化水平下,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复种模式。通过比较前茬玉米大豆单作、前茬玉米大豆+后茬胡萝卜复种、前茬玉米大豆+后... 为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增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和积极性,在现有栽培管理和农机化水平下,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复种模式。通过比较前茬玉米大豆单作、前茬玉米大豆+后茬胡萝卜复种、前茬玉米大豆+后茬大白菜复种三种模式下产量、产值、成本和效益,优选出较好的复种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前茬玉米大豆+后茬胡萝卜复种模式产值为14.08万元/hm^(2)、投入为9.92万元/hm^(2)、效益为3.71万元/hm^(2),是湖南省祁阳市较为理想的复种模式,可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胡萝卜 大白菜 复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关键点研究
9
作者 李焕银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5期76-78,共3页
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和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传统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解决贵州山区耕地资源有限与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之间的矛盾,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 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和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传统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解决贵州山区耕地资源有限与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之间的矛盾,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首先阐述了贵州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其次系统分析了该技术的关键要点,涵盖因地制宜的品种选择与搭配、科学合理的田间配置模式、精准高效的播种技术、平衡协调的施肥管理、绿色的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高效的收获技术,实现了在贵州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下两种作物的协同生长与高效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山区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土地资源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践应用与推广策略
10
作者 侯爱民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7期78-80,共3页
作为旱作农业典型区域,豫西地区积极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技术创新采用“扩带距、缩株距”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在保障玉米产量稳定在6.0~7.5 t·hm^(-2)的同时,实现大豆增产1.2~1.8 t·hm^(-2)。其... 作为旱作农业典型区域,豫西地区积极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技术创新采用“扩带距、缩株距”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在保障玉米产量稳定在6.0~7.5 t·hm^(-2)的同时,实现大豆增产1.2~1.8 t·hm^(-2)。其核心在于生态位互补机制,高位玉米利用边行优势强化光能截获,低位大豆通过生物固氮提升土壤肥力,二者形成的立体种植结构营造异质生态环境,促进天敌种群自然增殖。结合绿色防控技术,该模式不仅能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收益,还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农业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豫西地区 扩带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洪娥 谢真 +2 位作者 许佩佩 邹林林 王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的种植方式的不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玉米产量维持不变,同时还能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农户收入。近几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在中国西南、西北及中原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的种植方式的不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玉米产量维持不变,同时还能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农户收入。近几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在中国西南、西北及中原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鲁西北地区位于黄河下游两岸,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是玉米主要产区。但因该地区地域特点及黄河多次改道,部分地区会频发洪涝灾害,影响玉米产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同时多收获一季大豆,能够降低种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鲁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碳培肥对旱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肥利用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杨钊 祁焕军 +6 位作者 雷金银 王明国 何进勤 尹学红 雷晓婷 金健新 周丽娜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1,共14页
增碳培肥是旱作区广泛应用的农业措施之一,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增强水肥保持能力。尽管如此,增碳培肥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水肥利... 增碳培肥是旱作区广泛应用的农业措施之一,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增强水肥保持能力。尽管如此,增碳培肥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水肥利用优势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分析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特征及玉米、大豆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旱作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施肥技术提供支持。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施肥(CK_(0))、常规施肥(CK)、控释肥(CR)、常规施肥+有机肥(CK+M)、控释肥+有机肥(CR+M)5个处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条件下,CR、CK+M、CR+M处理下土壤含水率、玉米株高与茎粗和大豆株高,玉米及大豆叶绿素SPAD值和光合特性,氮肥农学利用率(AUE)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均显著提高。其中,相比CK处理,CR+M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贡献率分别提高了9.07%、0.53%~28.53%、1.57%~19.35%、19.85%,最终使得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提高5.51%、20.32%。在旱作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条件下施用控释肥和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玉米、大豆生理生长指标和产量,增加作物水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复合种植 增碳培肥 水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志斌 孙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1期209-211,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晓飞 李建才 《种子科技》 2025年第8期56-58,共3页
玉米、大豆作为我国农作物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作物,主要通过加工、进出口的形式将农作物资源进行转化。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不断优化和大量农作物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对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基于对... 玉米、大豆作为我国农作物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作物,主要通过加工、进出口的形式将农作物资源进行转化。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不断优化和大量农作物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对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基于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考虑,有必要围绕玉米大豆种植活动进行分析,确保玉米大豆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顺利达成增产目标。基于此,探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新型复合种植模式和先进高产栽培技术对玉米大豆生长过程进行有效管控,以期推进玉米、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高,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确保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春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超 刘婷婷 +3 位作者 陈立松 张小平 李勇 税国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优选出适合川中丘陵地区射洪市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春玉米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做好技术储备,笔者对近年新审定的7个新品种进行了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考量。试验结果:生物产量以康农玉188、东单1331、渝单998等潜力较大,经济产量以富友99... 为优选出适合川中丘陵地区射洪市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春玉米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做好技术储备,笔者对近年新审定的7个新品种进行了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考量。试验结果:生物产量以康农玉188、东单1331、渝单998等潜力较大,经济产量以富友999、盛德6号、东单1331、渝单998等表现突出,供据实据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比例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7
作者 钟桂珍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为探究控释肥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最佳施用比例,该研究以“创世90”玉米和“桂春1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CK、T1、T2、T3),研究不同控释肥替代比例(0%、25%、50%、75%)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为探究控释肥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最佳施用比例,该研究以“创世90”玉米和“桂春1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CK、T1、T2、T3),研究不同控释肥替代比例(0%、25%、50%、75%)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50%控释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株高、穗长、穗粗及产量(9875.6 kg/hm^(2),较CK提高15.3%),大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籽粒产量(2865.3 kg/hm^(2),较CK提高16.8%)。经济效益分析显示,T2处理的净收益为23988.9元/hm^(2),投入产出比为2.29,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50%控释肥替代比例(T2处理)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最佳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控释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与除草剂减量技术
18
作者 刘广鑫 徐娜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0期42-43,共2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指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生产,达到一季双收目的。在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期间,杂草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该文总结了河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期间常见杂草的种类与特点,介绍了化学除草、物理除草、农作措施除草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指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生产,达到一季双收目的。在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期间,杂草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该文总结了河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期间常见杂草的种类与特点,介绍了化学除草、物理除草、农作措施除草等杂草防除技术,以期保障作物品质与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除 除草剂减量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州市智能农业下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19
作者 刘英允 张佳慧 马晴晴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4期67-68,共2页
种植制度创新与智能技术融合的交叉领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化决策面临多维目标平衡的复杂挑战。智能农业装备的普及虽提升了数据获取能力,但数据价值转化效率低下问题突出。无人机遥感数据与地面传感器信息未能有效融合,历史种... 种植制度创新与智能技术融合的交叉领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化决策面临多维目标平衡的复杂挑战。智能农业装备的普及虽提升了数据获取能力,但数据价值转化效率低下问题突出。无人机遥感数据与地面传感器信息未能有效融合,历史种植数据与实时生长模型的关联分析不足,决策系统对区域气候差异的适应性较弱。这种数据孤岛现象导致种植方案调整缺乏科学依据,制约着复合种植模式在不同生态区的推广适用性。该文以滕州地区为例,结合智能农业技术体系,全面评估带状复合种植的实践成效,探索依据数据驱动的精准化优化策略,希望为其在全国范围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业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 种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0
作者 李宗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34-35,共2页
玉米与大豆作为我国城乡居民获取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原料。因此,积极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这两种作物的产量,还有助于减少对外部进口的依赖。本研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 玉米与大豆作为我国城乡居民获取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原料。因此,积极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这两种作物的产量,还有助于减少对外部进口的依赖。本研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旨在为不同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