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续) 被引量:4
1
作者 詹德隆 《文博》 1997年第5期38-49,共12页
关键词 玉礼器 唐宋时期 杨家骆 玉器 少府监 礼玉 太常寺 台北 新石器 圆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詹德隆 《文博》 1997年第4期33-42,50,共11页
一、前 言 玉礼器系指古代礼仪所使用的以玉石制作的礼器。今人谈论玉礼器,每引《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记载为凭:“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以说... 一、前 言 玉礼器系指古代礼仪所使用的以玉石制作的礼器。今人谈论玉礼器,每引《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记载为凭:“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以说明六器为供祭祀使用的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礼器 《周礼》 唐宋时期 郑玄注 新石器 《尔雅》 南北朝 《周官》 上帝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器时代”管窥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华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45-48,共4页
“玉器时代”管窥□林华东近几年来,由于东北辽宁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和墓葬中,都出土了制作精美、品种丰富而又学术价值很高的大量玉器,标志着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步入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因而引起了国... “玉器时代”管窥□林华东近几年来,由于东北辽宁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和墓葬中,都出土了制作精美、品种丰富而又学术价值很高的大量玉器,标志着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步入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人们纷纷撰文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时代”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明起源 青铜时代 红山文化 社会形态 玉礼器 生产工具 《越绝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3-49,共7页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何平立如果说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那么中国亦可称是玉的国度。古往今来,中国人无不以玉为贵,以玉为美,爱之、赞之、佩之、戴之,并认为玉能祛病避邪、延年益寿。《礼记·玉藻》云:“古之君...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何平立如果说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那么中国亦可称是玉的国度。古往今来,中国人无不以玉为贵,以玉为美,爱之、赞之、佩之、戴之,并认为玉能祛病避邪、延年益寿。《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下去身,君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礼器 玉器 用玉制度 《周礼 人格化 《说文》 佩玉 商周时代 等级名份 《山海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化与玉器时代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菊华 《文博》 1994年第4期12-16,共5页
1936年,考古工作者施昕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村发现了一种新的,以黑陶和玉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在1959年被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器时代 遗址 青铜时代 玉敛葬 考古工作 中国文物 发掘简报 玉礼器 太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郊坛遗址 被引量:1
6
作者 詹德隆 《文博》 1999年第1期39-46,57,共9页
一、前 言 拙作《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一文,承蒙《文博》编辑部厚爱,予以刊载,使有关此段时期有无使用玉礼器,以及玉礼器形制的问题,能够藉此机会就教於诸多方家,个人谨表由衷的谢意。 拙文发表后,台湾知名的历史学者,兼精研... 一、前 言 拙作《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一文,承蒙《文博》编辑部厚爱,予以刊载,使有关此段时期有无使用玉礼器,以及玉礼器形制的问题,能够藉此机会就教於诸多方家,个人谨表由衷的谢意。 拙文发表后,台湾知名的历史学者,兼精研古玉的尹章义教授,认为拙文似仍意犹未尽,鼓励笔者续作历代郊址考,以竟全功。尹教授的高见,笔者深有同感,但是有感于个人并非历史系科班出身,之前所以作有关玉礼器的探讨,系因在阅读古玉的论著中,发现有些时贤以为玉礼器的使用,只到汉初为止的理论,和史书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礼器 唐宋时期 南郊坛 遗址 北郊坛 江宁县 《隋书》 《四川通志》 淳化县 市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