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强路 储呈林 +3 位作者 胡广 陈跃 黄继文 姜海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7,326,共8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出露的寒武系底部玉尔吐斯组为层状硅质岩—黑色泥页岩—白云岩沉积组合。在露头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岩石学、成烃生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研究,剖析其沉积环境,为盆地内部早寒武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和烃源岩预测提...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出露的寒武系底部玉尔吐斯组为层状硅质岩—黑色泥页岩—白云岩沉积组合。在露头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岩石学、成烃生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研究,剖析其沉积环境,为盆地内部早寒武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和烃源岩预测提供依据。玉尔吐斯组下部层状硅质岩与中部黑色泥页岩构成三级层序SQ1,受控于早寒武世早期海侵和上升流作用,准层序为退积式叠置;上部中薄层白云岩与肖尔布拉克组下部白云岩构成另一三级层序SQ2,是海退背景下进积型沉积组合。2个三级层序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浅水陆棚的演变,其中SQ1黑色泥页岩段为深水陆棚缺氧环境沉积,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玉尔吐斯组 寒武系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盆地模拟技术的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关系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见超 李斌 +5 位作者 吴海燕 袁倩 刘羿伶 肖鹏程 李琪琪 曾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9,共11页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是深层碳酸盐岩沉积中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加之上覆的中-下寒武统台缘礁滩储层物性好、规模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在重新落实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建...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是深层碳酸盐岩沉积中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加之上覆的中-下寒武统台缘礁滩储层物性好、规模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在重新落实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建立单井的热演化史、生烃史和油气运移史模型,进一步刻画有效液态、气态烃源岩的分布和运移范围,判别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最终预测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结果表明,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在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的双重控制下,经历了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2个主要的生烃期,热演化程度呈东早西晚的趋势。二叠纪后,除了巴楚隆起西南缘至塔西南一带进入生油高峰外,其余地区几乎进入生烃停滞阶段,生烃枯竭范围逐渐扩大。液态烃在加里东中期聚集于坳陷低隆起,加里东晚期聚集于坳陷周缘斜坡带;气态烃主要在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晚期大规模聚集于坳陷周缘斜坡带,并通过断裂向上覆地层运移。除塔西南地区外,有利的烃类聚集带在二叠纪后基本定型,大型古隆起及周缘低隆起和斜坡带依然是有利的聚集区。海西晚期在顺托果勒北部地区出现油气交汇,使其成为盆地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塔西南地区在海西晚期的构造反转使前期油藏大部分遭受破坏,有利的聚集带指向了巴楚隆起西南部。共预测9个有利液态烃聚集带和10个有利气态烃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烃源岩 盆地模拟 热演化史 油气聚集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见超 李斌 +2 位作者 刘羿伶 肖鹏程 李琪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玉尔吐斯组烃源岩作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烃源岩之一,其热演化史至今仍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影响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在钻井资料和分析测试基础上,运用盆地模拟技术中的Easy%R_o模型,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进行热演... 玉尔吐斯组烃源岩作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烃源岩之一,其热演化史至今仍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影响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在钻井资料和分析测试基础上,运用盆地模拟技术中的Easy%R_o模型,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进行热演化史及热演化差异性分析,提出有利的勘探区,对下一步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热演化受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的双重控制,具有多期、动态差异的特征;在环满地区以及塘沽巴斯坳陷区,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在奥陶世先后进入生烃门限,其中孔雀河斜坡和古城墟隆起东段在志留世进入生烃停滞阶段;顺托果勒底隆起西部和满西地区受热液活动的影响,分别在中二叠世初期和早石炭世初期进入生烃枯竭阶段且枯竭范围逐渐扩大;麦盖提斜坡东部地区的热演化进程明显晚于盆地其他地区,现今处于晚成熟阶段;沙雅隆起西部、顺托果勒低隆起西部、麦盖提斜坡东部以及塘沽巴斯坳陷西部斜坡带均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玉尔吐斯组 热演化模拟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戈一伟 李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ε1Φ)主体为一套厚度6~30 m的含磷硅质泥岩.泥页岩沉积、碳质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达9.80%,多数在2.0%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2.63%~2.85%,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段.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尔吐斯组 有机质 烃源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泥质烃源岩成烃生物组合的构造-沉积环境控制因素 被引量:42
5
作者 胡广 刘文汇 +5 位作者 腾格尔 陈强路 谢小敏 王杰 卢龙飞 申宝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95,共11页
成烃生物组合是烃源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成烃生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烃模拟实验,对成烃生物发育的地质控制因素研究在油气地质界还相对较少,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利用成烃生物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并指导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成烃生物... 成烃生物组合是烃源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成烃生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烃模拟实验,对成烃生物发育的地质控制因素研究在油气地质界还相对较少,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利用成烃生物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并指导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成烃生物面貌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山布拉克组和玉尔吐斯组主要以底栖藻为主,含浮游藻类,但西山布拉克组主要以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为主,而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则以底栖藻类(红藻)为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揭示西山布拉克组和玉尔吐斯组沉积时均受热水作用影响,且西山布拉克组受影响程度要强于玉尔吐斯组。泥岩稀土、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西山布拉克组和玉尔吐斯组均为还原环境,但西山布拉克组水体还原性强度要弱,水动力条件稍强,活跃的火山活动使得库鲁克塔格地区西山布拉克组沉积期古地貌起伏程度要强于柯坪地区。对比现代藻类分布模式,构造活动、水体深度以及古地貌上差异可能是导致南雅尔当山剖面西山布拉克组和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成烃生物面貌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烃生物 烃源岩 玉尔吐斯组 西山布拉克 下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温梯度在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热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勇 潘泉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5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热史研究,特别是对超深古老烃源岩热演化认识存在较大争议,热演化阶段评价方法一直是困扰烃源岩热史研究的关键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在2.95~3.6℃/hm之间,按照生烃温度门槛值65℃计...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热史研究,特别是对超深古老烃源岩热演化认识存在较大争议,热演化阶段评价方法一直是困扰烃源岩热史研究的关键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在2.95~3.6℃/hm之间,按照生烃温度门槛值65℃计算,分别需要上覆地层厚度2203~1806 m,相差397 m,即2.58℃,温度差值较小。因此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较小,可以忽略每期地温梯度取值上的差别,厚度可能是决定温度的主要因素;地层沉积与残留厚度可比较准确地获得,误差主要取决于剥蚀厚度的恢复。通过可靠获取的地层厚度、古地温梯度和剥蚀厚度等参数,以及烃源岩生烃图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阶段进行了评价;界定了关键期环满加尔坳陷的有效烃源岩及其分布,对玉尔吐斯组有效烃源岩及其规模生烃能力进行了预测和划分,并预测和划分了晚期成藏的有利区域。不同阶段有效烃源岩及其规模生烃量是每期成藏富集的关键,利用该方法避免了成熟度判识缺少可靠温标的问题,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特深层石油勘探和开发以及晚期成藏有利区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成熟度 有利区预测 有效烃源岩 玉尔吐斯组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崔海峰 刘江丽 +2 位作者 田雷 刘军 张年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5,共9页
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塔里木盆地内钻穿寒武系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特征,研究了盆地震旦系纪末的古构造格局,分析了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的关系,明确了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震旦纪... 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塔里木盆地内钻穿寒武系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特征,研究了盆地震旦系纪末的古构造格局,分析了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的关系,明确了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震旦纪末巴楚—塔中地区存在近东西向展布的古隆起,隆起之上水体较浅,为一套潮坪相沉积,玉尔吐斯组没有沉积或相变,隆起南北两侧的坳陷内玉尔吐斯组有沉积。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分布在南华纪—震旦纪裂谷或加里东早期正断层形成的洼槽内,主要从昆仑山前中段北东向延伸至麦盖提斜坡区,规模较大。近期坳陷中段罗斯2井在奥陶系蓬莱坝组获得重大油气发现,间接证实了深层寒武系丰富的油气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震旦纪 古构造格局 南华纪-震旦纪裂谷 玉尔吐斯组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塔北地区深层寒武系油气成藏过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见超 李斌 +5 位作者 袁倩 戚明辉 尹中山 彭军 黄毅 张烨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1,共13页
塔里木盆地作为典型的海相含油气盆地经历多期构造改造,寒武系地层埋深大,勘探风险高。其中巴楚和塔北作为主要的控藏古隆起,勘探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为此结合钻井、地震和测试分析等基础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技术,在大区域和广时域上动... 塔里木盆地作为典型的海相含油气盆地经历多期构造改造,寒武系地层埋深大,勘探风险高。其中巴楚和塔北作为主要的控藏古隆起,勘探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为此结合钻井、地震和测试分析等基础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技术,在大区域和广时域上动态恢复油气成藏过程,力求加深认识,指明勘探方向。研究认为:①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主要有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晚期4个关键时期,具有坳陷区连续型、斜坡区接力型以及周缘山前带快速型3种热演化模式。②研究区断裂型、输导层型和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发育,具备油气运移的条件。③通过油气运聚过程研究,提出了反向汇聚型、扩散型和汇聚型3种油气运聚模式。其中巴楚地区东部发育反向汇聚型,西部发育扩散型。塔北地区发育汇聚型。④巴楚东部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为海西晚期前形成并保存较好的构造圈闭,西部地区为现今未被破坏的构造圈闭。塔北地区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位于沙雅隆起西部台地内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热演化 盆地模拟 输导体系 油气成藏过程 勘探方向 玉尔吐斯组 寒武系 巴楚-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孔探1井新发现上震旦统的冰碛岩
9
作者 蔡习尧 陈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孔探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上,钻探目的是探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页岩气,在钻至西大山组下部开始连续取心,从12回次至27回次。其中,21~24回次取心段为早寒武世早期大规模海浸时期的沉积产物,以灰黑、黑色泥页岩为主... 孔探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上,钻探目的是探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页岩气,在钻至西大山组下部开始连续取心,从12回次至27回次。其中,21~24回次取心段为早寒武世早期大规模海浸时期的沉积产物,以灰黑、黑色泥页岩为主,伽马值可达2000 API以上,在塔西北的柯坪地区露头剖面玉尔吐斯组、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露头剖面西山布拉克组及覆盖区星火1井、轮探1井、尉犁1井、塔东1井、东探1井等广泛见及,产大量的疑源类化石,是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区域地层对比 连续取心 下寒武统 西大山 露头剖面 冰碛岩 孔雀河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