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纪昀评点《玉台新咏》管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使评点交织着通达之论与迂腐之语。由此映照出正统派文人对艳体诗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校正》 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诗玉台新咏》看唐诗与《玉台新咏》的因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4-37,共4页
《唐诗玉台新咏》是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断代诗选 ,所选诗歌在言情特质、情感类型、表现方式等多方面 ,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相比 ,存在着明显的承变关系。从中可见唐诗与《玉台新咏》的深刻因缘。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唐诗玉台新咏 唐诗 因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玉台新咏》的撰录者问题 被引量:11
3
作者 章培恒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回答,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并非徐陵所编,而是一位很受皇帝宠...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回答,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并非徐陵所编,而是一位很受皇帝宠爱的妃子所“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撰录者 张丽华 徐陵 章培恒 邬国平 樊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撰录”真相考辨——兼与章培恒先生商榷 被引量:9
4
作者 樊荣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章培恒先生认为,《玉台新咏》为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所撰录,《玉台新咏序》中所载内容并非假托,且已明确指出该书为一“美丽妃子”所编,因此,《玉台新咏》的题署明显为后人伪造。事实上,《玉台新咏》一书编干梁代,但序言写于陈代太建六年(5... 章培恒先生认为,《玉台新咏》为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所撰录,《玉台新咏序》中所载内容并非假托,且已明确指出该书为一“美丽妃子”所编,因此,《玉台新咏》的题署明显为后人伪造。事实上,《玉台新咏》一书编干梁代,但序言写于陈代太建六年(574)徐陵70岁以后;徐陵在序言中假托“丽人”,有多处叙述与本人身世遭遇暗合。因此,撰录与序言不应割裂,均应是徐陵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徐陵 序言 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版本补考 被引量:9
5
作者 谈蓓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4,共11页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版本 冯班抄本 翁心存影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玉台新咏》之“撰录者”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关于《玉台新咏》的撰录者,目前有“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全新观点提出,传统的“徐陵说”受到了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徐陵说”本身存在的种种疑点未得到合理解析。文章先对“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 关于《玉台新咏》的撰录者,目前有“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全新观点提出,传统的“徐陵说”受到了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徐陵说”本身存在的种种疑点未得到合理解析。文章先对“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观点进行回应,然后针对“徐陵说”中的种种历史悬疑进行了解读,从而为“徐陵说”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撰录者 张丽华 徐妃 某位宫妃 徐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颜色词语意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原珂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玉台新咏》中的诗作常常借助颜色词语意象描写女性人物,包括肌肤、化妆、服饰等,从而使女性的形象表现得更加明艳;诗人们已经比较有意识地将颜色词语意象融入比兴、铺陈、对仗等表现手法之中,与《诗经》、《楚辞》对颜色词语的运用相... 《玉台新咏》中的诗作常常借助颜色词语意象描写女性人物,包括肌肤、化妆、服饰等,从而使女性的形象表现得更加明艳;诗人们已经比较有意识地将颜色词语意象融入比兴、铺陈、对仗等表现手法之中,与《诗经》、《楚辞》对颜色词语的运用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艺术自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也为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诗歌意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颜色词 意象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与中古文学的历史主义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晓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7,168,共8页
在中古抄本文化时期,作品的题目、内容和作者的归属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以《玉台新咏》中萧纲、徐干和曹操的诗作为例,可以讨论中古文本在不同文本载体中的不同形态如何与作者归属、文本异文选择和作品诠释互为表里,成为文学史叙事的... 在中古抄本文化时期,作品的题目、内容和作者的归属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以《玉台新咏》中萧纲、徐干和曹操的诗作为例,可以讨论中古文本在不同文本载体中的不同形态如何与作者归属、文本异文选择和作品诠释互为表里,成为文学史叙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针对中古文学,一种历史主义的解读模式值得提倡,它要求我们回到文本的载体也即文本的资料来源,检视不同资料来源中保存下来的早期异文,考究词语的历史意义,借此打破后代偏见对中古文学的阐释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本文化 玉台新咏 异文 作者归属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作时新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九首"有八首见于《古诗十九首》,这九首诗陆机都有拟作,称作"古诗"。九首中有六首无论从题材、内容、风格还是从篇幅看,都接近民歌,文献中又称其中几首为"乐府"或"枚乘乐...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九首"有八首见于《古诗十九首》,这九首诗陆机都有拟作,称作"古诗"。九首中有六首无论从题材、内容、风格还是从篇幅看,都接近民歌,文献中又称其中几首为"乐府"或"枚乘乐府",说明它们本是民间作品,后被收集入乐府,可能曾经过文人的润色。另外三首为文人之作,而从诗本身可以看出是西汉时作品。总体来说,《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应是西汉时文献所传,后来全被看成枚乘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枚乘杂诗” 《古诗十九首》 古乐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陵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玉台新咏》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晓柏 《湖湘论坛》 2004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徐陵 玉台新咏 悲怨 中国文学史 骈文 诗作 文学创作 史籍 文学家 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编纂思想及其价值
11
作者 金乾伟 杨树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9,共3页
《玉台新咏》编纂"艳歌"十卷,所选诗歌集中女性题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性化诗集,凸显了推崇女性文化的思想,呈现"诗缘情"、文学发展史、保存文献校勘古籍的本体论价值。
关键词 玉台新咏》编纂思想 文学本体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在文学史上的误读及其思考
12
作者 吴冠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3-170,共8页
《玉台新咏》是南朝以"艳丽"著称的诗歌总集,其在梁陈之际并非一个绝对特异的存在,而是数部以"艳丽"为主要特色的诗集之一。但随着其他诗集相继失传后,《玉台新咏》常被视为《文选》的对立面或"宫体"的... 《玉台新咏》是南朝以"艳丽"著称的诗歌总集,其在梁陈之际并非一个绝对特异的存在,而是数部以"艳丽"为主要特色的诗集之一。但随着其他诗集相继失传后,《玉台新咏》常被视为《文选》的对立面或"宫体"的代表来进行论述,以致逐渐被曲解,并被赋予了不该由一部文学总集承担的过重的责任。这不仅不利于对这部诗歌总集的认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们对《文选》和"宫体"的理解产生偏差。尤其是在对"宫体"这一文学现象的探析中,"玉台体"与"宫体"二者之间的缠夹不清,恐怕正是造成迄今为止仍然众说纷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客观考察《玉台新咏》这部总集的产生背景、编撰本旨,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等问题,便显得极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艳歌 文选 宫体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陵《玉台新咏》的编辑思想
13
作者 段乐川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5,共3页
《玉台新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单体文学总集。这部总集既体现了当时总集既有的编辑思想,又表现出新的编辑特色:在编辑宗旨上是彰大宫体,在编辑体例上是彰显史诗,在编选标准上是缘情求美,在书籍设计上是追求华美。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总集 编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旧约·雅歌》的“园”意识——兼与《玉台新咏》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李会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5,共5页
《圣经.雅歌》是古希伯来人的抒情歌谣,其中的"园"意识表达了希伯来人的贞洁观,贞洁观与希伯来人的洁净观念一脉相承。犹太人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洁净观念并恪守洁净戒律。中国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闺"... 《圣经.雅歌》是古希伯来人的抒情歌谣,其中的"园"意识表达了希伯来人的贞洁观,贞洁观与希伯来人的洁净观念一脉相承。犹太人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洁净观念并恪守洁净戒律。中国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闺"表达了相似的贞洁观念。但是,对于女性身体,两个民族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歌》 玉台新咏 “园”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和《玉台新咏》编纂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田慎之助 曹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2,共8页
《文选》和《玉台新咏》,是六朝具有代表性的诗文总集。《文选》的编纂者是昭明太子萧统;《玉台新咏》编纂的指使者,是萧统的弟弟萧纲。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两本总集编纂的对象有部分相同,但它们编纂的思想和艺术眼光却迥然不同。假如说,... 《文选》和《玉台新咏》,是六朝具有代表性的诗文总集。《文选》的编纂者是昭明太子萧统;《玉台新咏》编纂的指使者,是萧统的弟弟萧纲。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两本总集编纂的对象有部分相同,但它们编纂的思想和艺术眼光却迥然不同。假如说,《文选》代表了传统或古典主义的文学思想,《玉台新咏》则代表了当时革新的流行的文学思想,这同时反映在一个大家庭的兄弟之间,是很有意思的。比较两者的不同,揭示其中深层次的内涵,不仅对理解齐梁文学,且对中国文学发展轨迹的把握,都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玉台新咏 编纂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评“宫体诗”和《玉台新咏》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建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0-75,共6页
研究南北朝文学,必然要注意到梁陈时期的“宫体诗”。而“宫体诗”赖以保存较多的,是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对于二者的看法,历来是毁多于誉,这似乎不够公允。本文试为之说。 “宫体”之说,始见于如下史料:
关键词 “宫体诗” 玉台新咏 徐陵 萧纲 萧绎 艳体诗 诗歌 庾信 梁陈 庾肩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跃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34,共20页
《玉台新咏》是中古时期最重要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中国古典诗歌从古体到近体的重要转变,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关于《玉台新咏》的编者、成书年代、版本流传、性质与价值及其对后代的重要影响,也是中国诗歌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文选》 徐陵 近体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酿出的一坛醇酒——读张葆全先生的《〈玉台新咏〉译注》
18
作者 沈伟东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2,共3页
张葆全先生所著《〈玉台新咏〉译注》是迄今海内外的第一部关于《玉台新咏》的译注。通读此书,我们可以体会到张先生做学问的扎实认真,书里注释精准详明,译文准确流畅,有助于人们正确读解,领略作品。
关键词 译注 玉台新咏 流畅 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玉台新咏考异》看从事古籍校勘的知识储备
19
作者 郑保荣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24-25,共2页
校勘,《辞海》释其义为“指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翻译书的原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古籍校勘,则是指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校勘是古籍整理的一... 校勘,《辞海》释其义为“指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翻译书的原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古籍校勘,则是指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校勘是古籍整理的一项专门工作,校勘古籍的目的是力求存真复原,努力恢复古籍的原来面貌,提供接近原稿的善本,它对古籍整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古籍校勘是一项非常精密且富有科学性的工作,它要求校勘者具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否则,在校勘过程中就会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不仅达不到存真复原的目的,反而混淆了是非,贻误后人。 《玉台新咏考异》清人纪容舒所编。该书“因徐陵《玉台新咏》,自明代以来刊本不一,故参考诸书,裒合各本,引证颇为完备,考辨亦颇详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细读全书,从中可以学到非常丰富的古籍校勘知识。本文就以《玉台新咏考异》为例,具体阐述从事古籍校勘应具备的有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校勘 玉台新咏 知识储备 古籍整理 考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校勘者 《乐府诗集》 《文苑英华》 《太平御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纪昀所修改之四库提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贤强 吴宏岐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90,共6页
《四库全书总目》里不少提要涉及到了《玉台新咏》,相关内容分布在经史子集这四个部类的诸多提要之中。通过与《玉台新咏考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四库全书总目》参考引用了《玉台新咏考异》的相关内容。... 《四库全书总目》里不少提要涉及到了《玉台新咏》,相关内容分布在经史子集这四个部类的诸多提要之中。通过与《玉台新咏考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四库全书总目》参考引用了《玉台新咏考异》的相关内容。《玉台新咏考异》作者已被证实是纪昀而非其父纪容舒,据此大致可以推定,这些涉及到《玉台新咏》的提要,均是经过纪昀修改或者是由他本人亲自撰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玉台新咏 纪昀 玉台新咏考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