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玄秘塔碑“出土”前后
- 1
-
-
作者
李达麟
-
机构
桂林市图书馆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
文摘
一、关于"出土"
方若<校碑随笔>间接提到玄秘塔碑的出土.说该碑最旧的拓本是"初出土拓本".玄秘塔碑是不是出土的?什么时候"出土"?如何"出土"?
-
关键词
玄秘塔碑
石刻艺术
柳公权
翻刻碑
-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玄秘塔碑》缺字考略
- 2
-
-
作者
李达麟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1,80,共5页
-
-
关键词
《玄秘塔碑》
碑文
缺字位置
错字现象
考古工作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玄秘塔碑三考
- 3
-
-
作者
李达麟
-
机构
桂林市图书馆
-
出处
《文博》
2000年第6期50-54,共5页
-
-
关键词
玄秘塔碑
中国
文物考古
碑文
刻工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安新出柳书“唐回元观钟楼铭碑”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马骥
-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5期3-4,2+101,共4页
-
文摘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西安化工设计公司在基建施工中,出土了一通“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碑”,于当日由陕西省博物馆收藏。此碑出土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现将碑石的有关情况简介如下。碑石埋藏于距地表约三米深处。出土地位于太乙路北段,北距西安城垣东南角约480米。碑为横式,长124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质。碑面刻字,碑侧及碑阴粗糙不平。令孤楚撰文,柳公权中楷正书。
-
关键词
碑面
陕西省博物馆
情况简介
化工设计
玄秘塔碑
横式
安禄山事迹
书法风格
玄元观
一九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碑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戴南海
-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3期45-51,共7页
-
文摘
鉴别碑志主要是辨别真伪和断代。碑志大部分都有年款,如《慧坚禅师碑》,唐元和年刻,《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刻,《开成石经》,唐开成二年刻,《美原神泉诗序碑》,唐垂拱四年刻,《三坟记碑》,唐大历二年刻,宋代又重刻,《御史台精舍碑》,唐开元十一年刻,《大智禅师碑》,
-
关键词
大智禅师碑
唐开元
开成石经
玄秘塔碑
慧坚
三坟
唐碑
诗序
神泉
碑首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安碑林拓本
- 6
-
-
作者
幼平
-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5期42-42,共1页
-
文摘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碑石最早且数量最多的处所,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碑林不仅是经史的宝库,而且是书法的海洋。这里有许许多多镌刻了古人书法原作的碑石。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张旭……这些著名的书法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代表性的作品。“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更是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宋徽宗赵佶是无才干的皇帝,但却是一位出众的书法家,他的“瘦金书”自成一派,可以在这里看到。
-
关键词
颜氏家庙碑
玄秘塔碑
瘦金书
宋徽宗赵佶
怀素
皇甫诞碑
黄庭
西安碑林
赵孟
艺术珍品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书法艺术的宝库——西安碑林
- 7
-
-
作者
雒长安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5期78-82,87,共6页
-
文摘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历代碑石墓志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收藏了古代的大批典籍石刻,也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如果从北宋元祐二年(1087)漕运使吕大忠为存藏唐《开成石经》等碑而修置专室算起,西安碑林已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为避免士大夫文人儒士们读经攻学传抄之误,朝廷委派国子祭酒郑覃等人将《论语》等十二部经书镌刻于国子监内。这部保存至今的典籍石刻,在当时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
-
关键词
西安碑林
开成石经
十二部经
吕大忠
郑覃
国子祭酒
士大夫文人
玄秘塔碑
孔子庙堂碑
二王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