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隐伏“断控型”矿体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1
作者 谭代卫 谭亲平 +8 位作者 吕晓伟 刘建中 王泽鹏 祁杰 杜王庆 张超 杨康 敬建军 张科忠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58,共17页
水银洞金矿是中国南盘江-右江成矿区最大的隐伏“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矿山建设和开采,该矿床新发现若干赋存在下三叠统泥灰岩中的“断控型”金矿体,实现了增产增储。本次研究采集了水银洞金矿代表性“断控型”矿石及其围... 水银洞金矿是中国南盘江-右江成矿区最大的隐伏“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矿山建设和开采,该矿床新发现若干赋存在下三叠统泥灰岩中的“断控型”金矿体,实现了增产增储。本次研究采集了水银洞金矿代表性“断控型”矿石及其围岩样品,开展了岩相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探讨“断控型”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控矿模式及其区域找矿意义。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方解石,石英、铁白云石、伊利石、黄铁矿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且具有高的TFe_(2)O_(3)(平均4.43%)、Cr(75.1μg/g)、Co(13.6μg/g)、Ni(31.1μg/g)和Cu(34.7μg/g)元素背景含量。成矿过程中明显带入的微量元素包括Au、As、Hg、Sb、Tl和W,富集系数分别为2703、2239、344、292、5.04和14.0(参考标准泥灰岩)。这些元素是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的重要指示元素。结合矿体产出的地层-构造组合特征,本文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构建了水银洞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式,提出了在具有显著能干性差异的岩石组合系统中发育的断层滑脱褶皱和传播褶皱,分别控制“层控型”和“断控型”矿体的发育,并探讨了该模式对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水银洞 构造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架底卡林型金矿床磷灰石的地球化学及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毓红 刘燊 +5 位作者 刘建中 王泽鹏 杨成富 杨朝贵 叶春 龚兴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228,共14页
贵州架底卡林型金矿是以玄武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对该类不同于黔西南沉积岩容矿的卡林型金矿,其年代学研究仍未涉及,本研究通过对架底矿床中矿化样与矿区外未蚀变玄武岩进行TIMA矿物自动分析对比,选择架底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 贵州架底卡林型金矿是以玄武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对该类不同于黔西南沉积岩容矿的卡林型金矿,其年代学研究仍未涉及,本研究通过对架底矿床中矿化样与矿区外未蚀变玄武岩进行TIMA矿物自动分析对比,选择架底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液成因磷灰石开展电子探针及原位微量及U-Pb定年分析显示,热液磷灰石呈MREE富集特征,其U-Pb时代为(155.2±9.4)Ma,与黔西南沉积岩容矿卡林型金矿床热液磷灰石、热液方解石、萤石、白云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一致,表明黔西南地区玄武岩容矿和沉积岩容矿的卡林型金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后,岩石圈拉伸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的华南大规模的岩浆及成矿作用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磷灰石 玄武岩容矿卡林型金矿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明华矿(Zhengminghuaite):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新矿物的发现及其成矿学意义
3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5 位作者 范光 李婷 董树义 彭义伟 杨成富 李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8,共14页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探讨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郑明华矿产于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的角砾状金矿石中,与其共生或伴生的矿物为成矿晚阶段石英、雄黄和方解石,以及少量至微量As-Sb-Hg-Tl的硫化物和硫盐。郑明华矿为不透明矿物,金属光泽,性脆易碎,无解理,莫氏硬度约为4;反射色为浅灰色,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不显至微弱,非均质性微弱,反射率为23%~29%(546 nm);理想化学式为Cu_(6)Fe_(3)As_(4)S_(12),三方晶系,空间群R3,晶胞参数:a=13.5373(17)Å,c=9.2354(13)Å,V=1465.7(4)Å^(3)(Z=3),属硫砷锌铜矿同型系列的新矿物。郑明华矿形成于成矿主阶段含金富砷黄铁矿、毒砂等Fe硫化物沉淀后的成矿晚阶段,但主要形成于雄黄等As硫化物大量沉淀前,在此期间成矿流体的硫逸度(f(S_(2)))升高了1~2个对数单位,温度降低了60~100℃。郑明华矿的发现及与其他热液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为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明华 硫盐 卡林金矿 意义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中弱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谭礼金 刘建中 +8 位作者 谭亲平 李松涛 宋威方 李俊海 王泽鹏 徐良易 张兵强 刘平 蒙明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合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参数,有效提取深部成矿元素沿构造裂隙向上渗滤扩散形成的弱异常,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初步定位预测。弱信息识别及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丰富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使用该方法在黔西南金矿隐伏矿找矿上能有效圈定并优选找矿靶区,对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弱信息提取 隐伏 卡林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田控矿构造类型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松洋 侯林 +4 位作者 丁俊 吴伟 秦凯 张锦让 朱斯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7-2424,共18页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矿集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金矿的主控矿构造可归纳为三类:不整合型、断层型以及不整合和断层复合型。前人分别针对三类构造中的流体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对比研究...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矿集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金矿的主控矿构造可归纳为三类:不整合型、断层型以及不整合和断层复合型。前人分别针对三类构造中的流体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对比研究,在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已获稳定同位素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水银洞、丫他等典型矿床,针对三类构造中成矿期脉体进行流体包裹体以及H-O-C-S同位素研究,探讨其成矿期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来源。不整合型构造中流体包裹体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以及含CO_2三相包裹体(C型),复合型构造和断层型构造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为主。不整合型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20℃之间,流体盐度范围为0.70%~6.50%Na Cleqv,密度0.78g/cm^3;复合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3~323℃,盐度0.30%~9.0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3g/cm^3;断层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0~176℃,盐度为0.90%~9.3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4g/cm^3。在均一温度-盐度图中未发现温度或盐度异常端元,指示三类构造中流体是一个连续演化的过程。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CO_2、CO、CH_4等气体的减少指示了在由深到浅的演化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不整合型构造中方解石δ^(13)CV-PDB值为-8.78‰~1.69‰,δ^(18)OSMOW值为8.01‰~23.08‰;复合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7.93‰~0.00‰,δ^(18)OSMOW为9.44‰~16.09‰;断层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1.06‰^-4.46‰,δ^(18)OSMOW=12.33‰~22.58‰。从数据投点结果来看,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和沉积地层,且从不整合型构造到断层型构造,深部贡献渐弱而地层贡献渐强。根据计算,不整合型构造流体中δD_(H_2O)值范围为-32.30‰^-97.40‰,δ^(18)OH_2O值为-1.28‰~12.40‰;复合型构造中δD_(H_2O)值为-75.00‰^-78.00‰,δ^(18)OH_2O值为11.30‰~12.30‰;断层型构造中δD_(H_2O)值为-60.01‰^-104.40‰,δ^(18)OH_2O值为8.35‰~13.90‰。δD_(H_2O)-δ^(18)OH_2O图中,数据点显示出三类构造中成矿流体的多源性,不整合型构造与岩浆水的关系相对密切,而断层型构造与盆地流体及变质水关系密切,水岩反应造成氧同位素值呈向右漂移趋势。不整合型构造中的S主要以幔源为主,复合型构造和断层型构造中分别受到沉积地层的影响,造成δ^(34)SV-CDT值有所偏大。因此,本文认为黔西南三类主要控矿构造中成矿流体均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且显示出多来源的特征,不整合型构造中以深部来源为主,断层型构造中以盆地卤水为主,而复合型构造中两类来源相当。另外,变质流体的加入暗示黔西南卡林型金的成矿与造山作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卡林金矿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锶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9
6
作者 苏文超 胡瑞忠 +1 位作者 彭建堂 方维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6-259,共4页
关键词 锶同位素 物质来源 黔桂地区 卡林金矿 源岩 地层 围岩 关元 后期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丰山矿田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继顺 舒广龙 高珍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9-385,共7页
鄂东丰山矿田主要由丰山 (封山洞 )铜矿床、鸡笼山金铜矿床和李家湾铜矿床组成。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 ,确认矿田内存在卡林型金矿 ,金平均品位约 5× 1 0 -6,远景储量在大型以上。该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征是 :(1 )分布于丰山斑岩体... 鄂东丰山矿田主要由丰山 (封山洞 )铜矿床、鸡笼山金铜矿床和李家湾铜矿床组成。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 ,确认矿田内存在卡林型金矿 ,金平均品位约 5× 1 0 -6,远景储量在大型以上。该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征是 :(1 )分布于丰山斑岩体周围的中酸性岩脉发育区 ;(2 )容矿岩石为下三叠统大冶组薄层状 -纹层状和角砾状碳酸盐岩 ;(3)矿体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 ,通常产于岩脉的一侧或附近 ;(4 )矿石普遍具白色细网脉状方解石化和碳泥化 ,裂面上常见黑色碳质被膜 ;(5 )金主要为次显微金 ;(6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 ,部分来自岩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地质地球化学 源层 大气降水 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伟涛 肖丽 +3 位作者 周铁锁 齐亚林 任涛 李剑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66,共6页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性剪切构造 化蚀变 卡林金矿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41
9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是成矿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们分析成矿作用和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在分析滇黔桂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基础上 ,提出该类矿床的矿质主要来源于被动陆缘沉积建造 ,促使金活化、迁移的矿化剂主要是... 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是成矿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们分析成矿作用和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在分析滇黔桂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基础上 ,提出该类矿床的矿质主要来源于被动陆缘沉积建造 ,促使金活化、迁移的矿化剂主要是盆地热卤素流体和有机质流体 ,促使金局部沉淀富集的沉淀富集剂则主要是沉积建造内和深源富硫的流体和热液改造的有机质。认为矿质、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在有利容矿空间的耦合是形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卡林型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剂 沉淀富集剂 物质 卡林金矿 滇黔桂地区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赖子山背斜东南缘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闫俊 夏勇 +4 位作者 谭亲平 王泽鹏 谢卓君 王景腾 张洪信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2期28-37,共10页
黔西南赖子山背斜东南缘卡林型金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与右江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和著名的烂泥沟超大型金矿产于同一背斜(赖子山背斜)上,是近年来黔西南重点勘查区域。本研究综合利用区域主要地质信息来优选找矿部位,确定找矿靶区... 黔西南赖子山背斜东南缘卡林型金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与右江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和著名的烂泥沟超大型金矿产于同一背斜(赖子山背斜)上,是近年来黔西南重点勘查区域。本研究综合利用区域主要地质信息来优选找矿部位,确定找矿靶区,并对其资源量进行预测计算,从而起到指导找矿的作用。重点以成矿远景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进行综合信息的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区域内NE向展布的赖子山背斜及分布在背斜两翼与之平行的对冲式逆冲断层对成矿极为有利。另外,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异常元素之间的分异程度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能够确定有利成矿元素特征。将Au、As、Sb、Hg元素异常与构造特征相结合,可确定元素异常部位及其与金矿化的强弱关系,并结合方解石稀土及C、O同位素拟合的判别函数可初步判定与成矿有关的断裂带特征。将以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因素整理进行资源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卡林型金矿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地质特征 元素异常与 预测 赖子山背斜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的构造型式和构造背景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懋弘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2-193,共2页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度超过1000m,资源/储量超过150t(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构造背景 烂泥沟金矿 构造 滇黔桂 构造解析 造山期 层状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萍乐凹陷带卡林型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斌 董国臣 +1 位作者 莫宣学 曾书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探寻赣西萍乐凹陷带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和主要控矿因素。通过对区内2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点(吴村和大石芴)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成矿期包裹体H、O同位素研究,表明2个矿区的成矿流体主要组成自西向东表现出了从岩浆水到大气降水过渡... 探寻赣西萍乐凹陷带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和主要控矿因素。通过对区内2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点(吴村和大石芴)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成矿期包裹体H、O同位素研究,表明2个矿区的成矿流体主要组成自西向东表现出了从岩浆水到大气降水过渡的特征,而成矿热液的来源是岩浆水。通过研究赣西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区内卡林型金矿的含矿地层、控矿断裂和矿体的产状以及岩石渗滤性与构造的关系,表明构造是区内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构造控矿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褶皱与翼部层间滑动的组合控矿,金矿体以层状、似层状赋存在层间滑动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凹陷带 卡林金矿 流体来源 构造控 赣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八渡卡林型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文斗 苏文超 +2 位作者 沈能平 朱路艳 蔡佳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31-432,共2页
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已发现八渡、高龙、金牙、明山、隆或等矿床(点)、矿化点40余处。尽管前人对桂西北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吴江等,1993;国家辉,1994a,b,c,1996,2000,2002;谢世业等,2006;张... 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已发现八渡、高龙、金牙、明山、隆或等矿床(点)、矿化点40余处。尽管前人对桂西北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吴江等,1993;国家辉,1994a,b,c,1996,2000,2002;谢世业等,2006;张敏等,2011),但对八渡金矿床解剖较少(肖龙,1997;谢世业等,2006;覃少耀等,2012),其总体认识程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硫化物 地球化学研究 化点 八渡 桂西北 滇黔桂 下石炭统 自形 五角十二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对卡林型金矿床流体演化的应用展望—以滇黔桂卡林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翔 赵成海 黄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1-,共1页
卡林型金矿床因成矿机理的复杂性,日益成为当今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诸多学者已经对其流体来源、成矿过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涂光炽,1990;刘东升等,1994;扬科佑等,1994;谭运金等,1994;陈毓川等,1995;朱赖民... 卡林型金矿床因成矿机理的复杂性,日益成为当今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诸多学者已经对其流体来源、成矿过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涂光炽,1990;刘东升等,1994;扬科佑等,1994;谭运金等,1994;陈毓川等,1995;朱赖民等,1999;刘显凡等,1999;Hofstra et al.,2000;Hu et al.,2002;Kesler et al.,2003,2005;Cline et al.,2005;Su et al.,2009)。硫作为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硫同位素 机理 床成因 因素 陈毓川 过程 床学 物质来源 运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懋弘 谢贤洋 马克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断控型矿床,其主要控制因素除断层之外,地层和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岩石学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是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砾...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断控型矿床,其主要控制因素除断层之外,地层和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岩石学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是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砾屑砂岩";具有块状构造的(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在构造作用下裂隙发育,岩石孔隙度明显增高,热液作用下易形成厚度大且品位高的断控型金矿体。同时,根据含矿岩石主要含火山成分的特点,认为这套地层应该划归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而不是前人划分的龙潭组。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和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分别是形成断控型矿体的重要岩性和地层条件。提出在碳酸盐岩相区寻找类似泥堡金矿的断控型矿体时,除了考虑断层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合适的地层和有利的赋矿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学 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 峨眉山玄武岩 断控 卡林金矿 贵州泥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在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16
作者 唐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3-294,共2页
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板其金矿,随后又相继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丫他、戈塘、紫木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有机质 过程 微细粒浸染金矿 西南地区 元素 浅成热液金矿 贵州黔西南 溶解度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卡林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及对隐伏矿找矿的指示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谭亲平 夏勇 +5 位作者 谢卓君 王泽鹏 李松涛 韦东田 闫俊 赵亦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6-898,共13页
水银洞金矿是黔西南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隐伏超大型卡林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显示了黔西南地区巨大的深部隐伏矿找矿潜力,同时也对隐伏矿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探索黔西南隐伏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法,沿水银洞金矿床代表性... 水银洞金矿是黔西南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隐伏超大型卡林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显示了黔西南地区巨大的深部隐伏矿找矿潜力,同时也对隐伏矿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探索黔西南隐伏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法,沿水银洞金矿床代表性剖面采集了岩石和方解石脉,并沿主要断裂带采集地表土壤。岩石分析了Au、As、Sb、Hg、Tl和U含量,土壤分析了As、Sb、Tl和U含量,方解石分析了C-O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剖面岩石中Au等成矿元素主要沿着背斜轴、中—上二叠统之间的构造蚀变体和逆断层富集。岩石中U元素同样沿构造蚀变体和逆断层富集,但却没有沿着背斜轴富集,可能代表了另一期富U的热液活动。低δ^13C(<−2.3‰)、高δ^18O(>22.1‰)和中稀土富集(ΔMREE>1.89)的方解石主要沿背斜轴和逆断层分布。地表裂隙土壤成矿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与深部隐伏矿体具有高度一致的对应关系。背斜轴及相关的逆断层可能是深部成矿信息到达地表的通道。地表裂隙充填物和裂隙附近的细粒级土壤,能够有效提取深部成矿作用信息,达到直接探寻深部盲矿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水银洞 黔西南 构造地球化学 隐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聚集区构造地球化学弱矿化信息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松涛 刘建中 +11 位作者 夏勇 谢卓君 谭亲平 王泽鹏 周光红 杨成富 蒙明华 谭礼金 汪小勇 李俊海 徐良易 王大富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53-63,共11页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聚集区作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面临窘境。为突破传统化探找矿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探寻中的难点,本研究选择泥堡金矿床外围区域进行1∶5万土壤地球化学和1∶5万构造地球化学...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聚集区作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面临窘境。为突破传统化探找矿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探寻中的难点,本研究选择泥堡金矿床外围区域进行1∶5万土壤地球化学和1∶5万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地球化学方法能更有效地提取深部弱矿化信息,同时具有经济、实用且高效的特点。基于地质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圈定4个综合异常,对成矿条件较好的Ⅱ号异常进行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综合地质与化探研究成果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对泥堡金矿外围的找矿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研究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该方法可望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找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土壤地球化学 卡林金矿 化信息 泥堡金矿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控矿因素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廷严 董树义 +1 位作者 程文斌 何朝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5-466,共2页
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等特征。金主要以显微-次显微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以及Au-As-Hg-Sb(-... 卡林型金矿床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等特征。金主要以显微-次显微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以及Au-As-Hg-Sb(-Tl)等微量元素组合。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犹他州和中国的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也有分布。国内外已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数量多,矿床形成条件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金矿 黔西南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地区不同成矿温度热液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兼论卡林型金成矿流体来源特殊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林林 陈军 +3 位作者 杨再风 杜丽娟 吉彦冰 郑禄林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219-231,共13页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八渡和泥堡)中的热液磷灰石进行微量元素统计分析发现:高温富碱斑岩型金(铜)矿床中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好,具有较高的F和Cl含量,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相对而言,低温卡林型金矿床中产出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差,具有相对较低的F和Cl含量,稀土呈中稀土富集模式。另外,磷灰石δEu-δCe图解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相对于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床具有更高的氧逸度。结合右江盆地辉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磷灰石(包括萤石和方解石)中稀土(MREE)富集特征指示低温成矿流体可能与特殊的盆地基底岩石存在一定联系。综合分析认为:磷灰石在高温—中低温金矿床中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有效揭示矿床类型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量元素 流体 卡林金矿 岩浆热液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