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林型金矿床因成矿机理的复杂性,日益成为当今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诸多学者已经对其流体来源、成矿过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涂光炽,1990;刘东升等,1994;扬科佑等,1994;谭运金等,1994;陈毓川等,1995;朱赖民...卡林型金矿床因成矿机理的复杂性,日益成为当今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诸多学者已经对其流体来源、成矿过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涂光炽,1990;刘东升等,1994;扬科佑等,1994;谭运金等,1994;陈毓川等,1995;朱赖民等,1999;刘显凡等,1999;Hofstra et al.,2000;Hu et al.,2002;Kesler et al.,2003,2005;Cline et al.,2005;Su et al.,2009)。硫作为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组成部分。展开更多
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板其金矿,随后又相继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丫他、戈塘、紫木凼。展开更多
文摘卡林型金矿床因成矿机理的复杂性,日益成为当今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诸多学者已经对其流体来源、成矿过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涂光炽,1990;刘东升等,1994;扬科佑等,1994;谭运金等,1994;陈毓川等,1995;朱赖民等,1999;刘显凡等,1999;Hofstra et al.,2000;Hu et al.,2002;Kesler et al.,2003,2005;Cline et al.,2005;Su et al.,2009)。硫作为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摘卡林型金矿,又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是产于沉积建造中浸染状的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Hofstra and Cline,2000)。该类型金矿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镇首次被发现。1978年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册亨县发现了国内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板其金矿,随后又相继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丫他、戈塘、紫木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