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结构蛋白1(nsp1)及其介导的1型干扰素分子在动脉炎病毒中的生物合成
1
作者 Han M 吴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152,共1页
Ⅰ型干扰素(IFN-α/β)在宿主抗病毒中起重要作用,且研究发现猪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能下调感染过程中IFNs的产生。PRRSV的非结构蛋白1(nsp1)被认为是病毒的一个IFN颉颃剂,且nsp1α亚单位能降解CREB结合蛋白(CBP... Ⅰ型干扰素(IFN-α/β)在宿主抗病毒中起重要作用,且研究发现猪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能下调感染过程中IFNs的产生。PRRSV的非结构蛋白1(nsp1)被认为是病毒的一个IFN颉颃剂,且nsp1α亚单位能降解CREB结合蛋白(CBP)及抑制增强体的形成,从而导致IFN合成过程受到抑制。本试验对动脉炎病毒科其他病毒成员:马动脉炎病毒(EAV)、乳酸脱氢酶增高病毒(LDV)和猴出血热病毒(SHFV)进行研究。PRRSV-nsp1和LDV-nsp1可自动切割成nsp1α、nsp1β2个亚单位,而EAV-nsp1未发生切割。SHFV-nsp1最初被预测为可切割成nsp1α、nsp1β、nsp1γ3个亚单位,但实际上只有SHFVnsp1αβ和SHFV-nsp1γ2个亚单位形成。木瓜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PLP)1α修饰在SHFV-nsp1α仍无效,且只有nsp1β的PLP1β修饰对生成SHFV-nsp1γ亚单位有效。nsp1的所有亚单位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但PRRSV-nsp1β、LDV-nsp1β、EAV-nsp1、SHFV-nsp1γ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nsp1的所有亚单位含有IFN抑制活性,抑制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和NF-κB介导的IFN启动子活性。与PRRSV-nsp1α相似,在表达LDV-nsp1α、SHFV-nsp1γ的细胞中CBP降解明显,但EAV-nsp1中降解不明显。即使CBP的降解,nsp1的所有亚单位仍能抑制IFN敏感反应元件(ISRE)启动子活性。本试验结果表明,nsp1介导的IFN调控对所有动脉炎病毒是一个共同策略,但不同病毒间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CPB降解 马动脉炎病毒(EAV) IFN颉颃 乳酸脱氢酶增高病毒(LD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出血热病毒(shfv) 非结构蛋白1(ns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发传染病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玉文 牟峰 +2 位作者 宋薇 洪桂敏 赵汝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88-190,171,共4页
关键词 传染病 西尼罗河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克雅病 禽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5期107-107,共1页
猪蓝耳病也叫做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简称PRRS,属于繁殖障碍性传染疾病。母猪在怀孕的晚期有流产的情况,发生死胎和弱胎的几率较高。1病原PRRS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45-65nm,病毒粒子表面有许多小突起,有囊膜,可被脂溶性剂(氯仿、乙醚... 猪蓝耳病也叫做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简称PRRS,属于繁殖障碍性传染疾病。母猪在怀孕的晚期有流产的情况,发生死胎和弱胎的几率较高。1病原PRRS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45-65nm,病毒粒子表面有许多小突起,有囊膜,可被脂溶性剂(氯仿、乙醚)或去污剂灭活,为RNA病毒。在分类上,认为PRRS病毒与乳酸脱氢酶增高症病毒、马动脉炎病毒及猴出血热病毒接近,同属披膜病毒科动脉炎病毒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耳病 动脉炎病毒 病毒粒子 披膜病毒 繁殖障碍 出血热病毒 猪呼吸 传染疾病 乳酸脱氢酶 脂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