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模型的建立 |
卢耀增
吴小闲
涂新明
何伏秋
张永蓉
苏树芸
陈中
潘勇
宋怀燕
施慧君
佟巍
刘增华
刘亚莉
朱华
丛王欣
秦川
魏强
贾锐胜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1994 |
28
|
|
2
|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
丛喆
涂新明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2005 |
16
|
|
3
|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分离鉴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
涂新明
吴小闲
何伏秋
丛喆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1994 |
6
|
|
4
|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王静
张鈺
闵凡贵
袁文
赵维波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
2013 |
9
|
|
5
|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
丛喆
涂新明
李兆忠
许琰
蒋虹
佟巍
卢圣栋
魏强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
2006 |
5
|
|
6
|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核心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
施慧君
何伏秋
吴小闲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1995 |
2
|
|
7
|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在艾滋病模型恒河猴组织中的分布和载量测定 |
侯俊
乔红伟
朱华
丛喆
徐艳峰
王卫
刘秀英
佟巍
蒋虹
涂新明
黄澜
刘亚莉
马春梅
吴小闲
卢耀增
魏强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
2008 |
1
|
|
8
|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
丛喆
涂新明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2005 |
0 |
|
9
|
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猴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 |
卢耀增
吴小闲
符林春
罗红梅
陈颂
郭卫中
邓文娣
周映云
赖春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0
|
在猴体内对猿猴免疫缺陷性病毒SIV的粘膜免疫 |
樊震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
1994 |
0 |
|
11
|
猴免疫缺陷病毒培养特性及温度敏感性的研究 |
涂新明
魏强
吴小闲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
1991 |
1
|
|
12
|
PCR快速克隆猴免疫缺陷病毒核心蛋白基因 |
何伏秋
施慧君
潘勇
丛喆
吴小闲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3
|
猴免疫缺陷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鉴定 |
李亮
林跃智
那雷
汤艳东
吕晓玲
周建华
曲娟娟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猴免疫缺陷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华秋东
吴志军
姜成刚
沈楠
陈维多
相文华
周建华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猴免疫缺陷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刘助红
王静
黄碧洪
尹雪琴
张钰
郭鹏举
黄韧
|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蛋脑啡肽对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CEM×174细胞kappa阿片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英文) |
李刚
RonaldYChuang
LindaFChuang
KannethMLam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1999 |
0 |
|
17
|
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免疫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李丹丹
王绥家
陈平亚
张体银
杨俊兴
刘忠梅
高慎阳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8
|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猴免疫缺陷病毒早期感染引起CEM x1 74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英文) |
郝艳生
张奉学
黄冬爱
刘新华
李平风
李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9
|
Allglo探针与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猴免疫缺陷病毒的比较 |
吴胜男
谢延峥
刘翠华
何金洋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人工设计的HIV-1重组鸡痘病毒诱导恒河猴产生免疫应答的研究 |
张立树
金宁一
宋英
洪宝庆
马鹤雯
尚玉璞
王宏
孙岩松
金洪涛
战大伟
李昌
|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