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德尔塔冠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小鼠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燕阳 张宇 +9 位作者 吴琪 韩如意 刘林萍 高淑黠 叶以哲 叶昱 黄冬艳 丁珍 唐玉新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8-1509,共12页
【目的】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宿主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方法】以42 d SPF级雌性昆明鼠为试验材料,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N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 【目的】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宿主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方法】以42 d SPF级雌性昆明鼠为试验材料,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N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EM组)、枯草芽孢杆菌(Bac组)、乳酸杆菌(Lac组),在试验1和14 d,分别对小鼠免疫PEDV—PDCoV二联灭活疫苗,检测分析7,14,21,28 d小鼠血液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与血清免疫因子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差异,以及肠上皮细胞绒毛、隐窝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NC组)相比,饲喂不同益生菌小鼠血清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EM组小鼠血清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2)血清免疫因子表达量分析发现,EM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1β、IL-5、IL-6、IL-10、CXCL1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NC组(P<0.01);(3)肠道形态结果显示,益生菌试验组回肠绒毛长度均显著大于NC组(P<0.05),EM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长于其他3组(P<0.05),NC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试验组(P<0.05);(4)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添加益生菌小鼠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比NC组呈增加的趋势,其中EM组的OTU数量平均最高;试验小鼠肠道80%以上的菌群属于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饲喂益生菌组14 d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均发生了改变,EM组28 d小鼠肠道内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细菌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EM组和Lac组的Akkermansia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提高PEDV、PDCoV灭活疫苗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宿主免疫因子水平,保护肠上皮细胞形态,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肠道有益菌的丰度。研究结果为益生菌在PEDV、PDCoV灭活疫苗中的应用及提高靶动物的抗体水平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德尔塔病毒 免疫作用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α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冠宇 黄海鑫 +11 位作者 张世亨 赵翠青 陆祎婷 夏秀秀 倪铭 李笨 汪伟 曹亮 郑敏 孙文超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建立猪肠道α冠状病毒(SeACo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eACoV N基因保守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EASY-Blun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EASY-Blunt-PA-N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其为模板建立SeACo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 为建立猪肠道α冠状病毒(SeACo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eACoV N基因保守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EASY-Blun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EASY-Blunt-PA-N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其为模板建立SeACo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9.47×101拷贝/μL~9.47×107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斜率为-3.91。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PEDV、TGEV、PDCo V、PRRSV等猪常见腹泻病样品检测无扩增,表明特异性良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9.47×101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变异系数在0.82%~1.01%,组间变异系数在1.20%~1.69%,重复性较好。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广西和云南等地7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阳性对照外,临床样品均为阴性,表明该病毒尚未传播至广东以外的省份。本实验首次建立了SeACoV N基因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SeACoV快速检测和病毒感染预防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α病毒 N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冠状病毒与入侵受体氨基肽酶N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炎 黄耀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2-959,共8页
猪肠道冠状病毒是目前危害养猪产业的重要病原。目前已发现能够感染猪肠道的致病性冠状病毒有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和猪肠道甲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的第一步是识别宿主细胞膜受体分子并与... 猪肠道冠状病毒是目前危害养猪产业的重要病原。目前已发现能够感染猪肠道的致病性冠状病毒有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和猪肠道甲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的第一步是识别宿主细胞膜受体分子并与之结合,随后启动入侵及膜融合进而使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因此,冠状病毒受体是决定其宿主范围及组织嗜性的关键因素。确定冠状病毒受体及病毒与受体的结合机制对预防新发病毒及开发冠状病毒治疗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利用猪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作为感染宿主的功能性受体,并利用唾液酸作为辅助结合因子。猪APN最初也被鉴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功能性受体,但近年的研究结果与前面的报道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最近的研究认为,猪丁型冠状病毒的功能性受体也是APN,并且猪丁型冠状病毒能够利用多个物种的APN作为功能性受体,这与其跨物种传播具有密切关系。最新发现的猪肠道甲型冠状病毒则不使用APN作为其入侵受体。本文综述了前面3种猪肠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受体及结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比较分析了猪APN及唾液酸在不同猪肠道冠状病毒入侵宿主过程中结合方式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新发猪肠道冠状病毒受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受体 肠道病毒 氨基肽酶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猫冠状病毒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林 潘小成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37-39,共3页
犬和猫是人类最重要的伴侣动物,犬、猫冠状病毒是犬和猫重要的传染病,两种病毒同属不同种,但和2019年12月份最初在我国湖北武汉流行的新冠肺炎(SARS-CoV-2)同属于冠状病毒科,本文对犬、猫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特点和防治进... 犬和猫是人类最重要的伴侣动物,犬、猫冠状病毒是犬和猫重要的传染病,两种病毒同属不同种,但和2019年12月份最初在我国湖北武汉流行的新冠肺炎(SARS-CoV-2)同属于冠状病毒科,本文对犬、猫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特点和防治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呼吸道病毒 肠道病毒 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L3在抗猪肠道冠状病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珊珊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88-91,共4页
猪肠道冠状病毒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造成新生仔猪致死性水样腹泻的主要原因,可引起重大的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因此,研发新的抗猪肠... 猪肠道冠状病毒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造成新生仔猪致死性水样腹泻的主要原因,可引起重大的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因此,研发新的抗猪肠道冠状病毒制剂十分必要。虽然几种已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细胞受体不同,但均主要感染肠道上皮细胞。Ⅲ型干扰素(IFN-L)可选择性作用于上皮细胞,如呼吸道以及胃肠道等,在上皮细胞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干扰素-L3(IFN-L3)在猪肠道冠状病毒防治中的优势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理论和治疗策略,旨在为广谱抗猪肠道冠状病毒治疗剂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IFN-L IFN-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结构多肽分析
6
作者 严玉宝 陆承平 +1 位作者 徐为燕 杜念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88-90,共3页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是已知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同时也感染成年牛、猪、马及多种家畜和人,感染相当普遍。为了深入了解 BCV 的生物学特性,国外学者对其病毒结构多肽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迄今尚未见此类报道。本实...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是已知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同时也感染成年牛、猪、马及多种家畜和人,感染相当普遍。为了深入了解 BCV 的生物学特性,国外学者对其病毒结构多肽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迄今尚未见此类报道。本实验则对 BCV MUC-270株进行了结构多肽分析,建立了非放射性标记 BCV 多肽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新生犊牛腹泻 病毒结构 成年牛 CORONAVIRUS 非放射性标记 bovine 纯化病毒 肠道病毒 核衣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冠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张梦薇 陈艳 +2 位作者 李妍 杨晓农 黄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7-1455,共9页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根据动物年龄、生活状态和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病原流行分析,并根据病毒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PV、FAstV和FECoV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34/349)、23.2%(81/349)和19.5%(68/349)。在混合感染方面,以FPV/FAstV(9.5%,33/349)、FAstV/FECoV(4.6%,16/349)和FPV/FECoV(4.3%,15/349)双重感染为主。基于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间FPV V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发病猫毒株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T240136)和加拿大毒株(GenBank登录号:MF069445)遗传关系较近;另一支与中国的CPV毒株(GenBank登录号:KY937664)关系较近。样本间FAstV ORF1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99.7%,发病猫的毒株的两个分支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F374704)和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M017743)关系较近;另一分支与中国香港毒株(GenBank登录号:KF499111)关系紧密。样本间FECoV的N基因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9.3%~100%,与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FJ938059)、意大利毒株(GenBank登录号:GU017092/GU017107)和中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T852997)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猫携带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猫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且病毒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变异,增加了病原流行及带毒猫发病的风险,需积极地进行临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病毒(FAstV) 肠道病毒(fecov)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的流行、传播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向东 高冉 《猪业科学》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德尔塔冠状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可引起新生仔猪急性腹泻、呕吐和脱水。PDCoV最初于2012年在香港地区进行的一项分子监测研究中被发现,后来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德尔塔冠状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猪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可引起新生仔猪急性腹泻、呕吐和脱水。PDCoV最初于2012年在香港地区进行的一项分子监测研究中被发现,后来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腹泻猪群中出现。随后,疫情在全球蔓延,目前,已在韩国、中国内地、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国的仔猪粪便样本中检测到该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病毒 病毒 肠道 新生仔猪 防控策略 美国俄亥俄州 急性腹泻 德尔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昌海 《农家致富》 2023年第7期37-38,共2页
一、流行现状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是由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食欲不振为临床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常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给肠道病毒的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 水样腹泻 猪德尔塔病毒 病毒混合感染 流行现 肠道病毒 临床症 诊断与防控 食欲不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腹泻类冠状病毒病的防控
10
作者 刘兵兵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5期26-29,共4页
猪肠道冠状病毒(PECs)主要引起哺乳仔猪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死亡率高达100%,号称仔猪的“头号杀手”,给我国和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总结PECs的致病性、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为改进PECs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肠道病毒 致病性 临床特征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毒性腹泻有效防控——生猪产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力 石达 《猪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猪病毒性腹泻并不是一种传染病,而是一大类感染消化道病毒病的统称,因其临床症状均导致腹泻而得来,其病源包括4种猪肠道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PoRV)。猪肠道冠状病毒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 猪病毒性腹泻并不是一种传染病,而是一大类感染消化道病毒病的统称,因其临床症状均导致腹泻而得来,其病源包括4种猪肠道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PoRV)。猪肠道冠状病毒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新发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肠道 猪德尔塔病毒 生猪产业 有效防控 腹泻综合征 临床症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菊苣酸对PDCoV感染仔猪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谢永生 王小月 +1 位作者 胡威 饶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3,共9页
为评价菊苣酸改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仔猪后引起其的肠道菌群失衡,本研究设置菊苣酸组、菊苣酸+感染组、感染组和空白组的仔猪结肠内容物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 Seq),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组仔猪肠道... 为评价菊苣酸改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仔猪后引起其的肠道菌群失衡,本研究设置菊苣酸组、菊苣酸+感染组、感染组和空白组的仔猪结肠内容物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 Seq),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组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菌群组成及物种差异进行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感染组仔猪结肠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最低,菌群失衡;与感染组相比,菊苣酸+感染组仔猪结肠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呈上升趋势。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菊苣酸+感染组的菌群结构与菊苣酸组、空白组相似,但与感染组存在差异。门、科、属、OUT水平的Venn分析显示,4个实验组中,菊苣酸组仔猪结肠菌群数量最多,感染组仔猪结肠菌群数量最少;菊苣酸+感染组仔猪结肠菌群数量与空白组相近。菌群群落组成分析显示,与空白组、菊苣酸组、菊苣酸+感染组相比,感染组仔猪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呈升高趋势,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丰度降低趋势。菌群物种差异分析显示,互养菌门(Synergistota)的细菌丰度在空白组和菊苣组中呈显著增加,瘤胃球菌种(Ruminococcaceae)的细菌在感染组中的丰度最低。以上结果表明,仔猪口服菊苣酸后再以PDCoV感染,可改善PDCoV感染引起仔猪肠道菌群的失衡,恢复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本研究为菊苣酸改善PDCoV感染引起仔猪肠道菌群的失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病毒 16S rRNA基因 高通量测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新发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文强 邢广旭 +3 位作者 徐引弟 王丽 王治方 王克领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0,105,共5页
为了分析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肠道α冠状病毒(PEA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临床中的混合感染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将已经验证为PEDV阳性的样本进行PDCoV和PEAV检测。结果表明,PDCoV和PEDV混合感染比例... 为了分析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肠道α冠状病毒(PEA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临床中的混合感染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将已经验证为PEDV阳性的样本进行PDCoV和PEAV检测。结果表明,PDCoV和PEDV混合感染比例为6.28%,191份PEDV阳性样本中,PDCoV阳性为12份,PEAV阳性为1份,PDCoV、PEAV和PEDV共感染的比例为0.52%。结果表明目前临床生产中PEDV仍然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传染源,为临床生产中仔猪腹泻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病毒 肠道α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一楠 陈奕熹 +2 位作者 汪刚 毛军福 彭贵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全身性、致死性疾病。FIPV属于猫冠状病毒(FCoV),主要感染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另一种非致病性冠状病毒,称为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存在于大多数健康猫肠道内。根据血清...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全身性、致死性疾病。FIPV属于猫冠状病毒(FCoV),主要感染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另一种非致病性冠状病毒,称为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存在于大多数健康猫肠道内。根据血清学和基因序列,可以将FCoV分为Ⅰ型和Ⅱ型,FECV和FIPV在基因组上有一定差异,FECV通常不致死,只引起猫轻微的肠道症状,而FIPV能引起猫的致死性腹膜炎。本文对现有的FIP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为FIP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肠道病毒 诊断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规模猪场八种致猪腹泻病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冉 蔡振鸿 +7 位作者 陈琼 李传勇 李兆龙 彭小莉 陈永锋 连玉华 周振宇 彭清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厦门辖区内规模化猪场多种致猪腹泻病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四重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采自53家规模化猪场的265份猪腹泻粪便进行猪肠道α冠状病毒(porcine enteric alphacoronavirus,PE... 为了解厦门辖区内规模化猪场多种致猪腹泻病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四重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采自53家规模化猪场的265份猪腹泻粪便进行猪肠道α冠状病毒(porcine enteric alphacoronavirus,PEAV)、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猪凸隆病毒(porcine torovirus,PTo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从265份腹泻粪便样品中均未检出TGEV和PEAV;PKV、PTV、PoRV、PToV、PDCoV、PEDV的样品阳性率依次为67.92%、65.28%、36.60%、27.55%、6.42%、4.91%,对应的场阳性率依次为86.79%、79.25%、58.49%、41.51%、18.87%、5.66%;84.91%的猪场存在2种及以上病毒的混合感染。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地区致猪腹泻病的主要病毒是PKV、PTV、PoRV、PToV,且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轮病毒 猪δ病毒 肠道α病毒 猪捷申病毒 猪凸隆病毒 猪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氨基肽酶N受体结合区Fc融合表达及其病毒结合活性分析
16
作者 郭宏伟 刘妍 +4 位作者 赵绪永 龚婷 马辉 刘薇 郑鸣 《中国兽医杂志》 2025年第9期44-52,共9页
为了探究猪氨基肽酶N(pAPN)病毒结合受体功能区域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结合活性,本试验采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技术将pAPN胞外区分为5段并与Fc片段融合,构建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A-pAPN... 为了探究猪氨基肽酶N(pAPN)病毒结合受体功能区域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结合活性,本试验采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技术将pAPN胞外区分为5段并与Fc片段融合,构建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A-pAPN-Fc进行融合表达,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比分析5个Fc融合蛋白与PEDV和TGEV结合能力及对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mRNA转录和复制的影响,筛选潜在病毒结合受体功能关键区。结果显示,pAPN1-Fc、pAPN_(2)-Fc、pAPN_(3)-Fc、pAPN_(4)-Fc和pAPN_(5)-Fc共5个融合片段均可在毕赤酵母X33中高效分泌表达,并可与pAPN兔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PEDV和TGEV结合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结果显示,pAPN_(2)-Fc、pAPN_(3)-Fc、pAPN_(4)-Fc、pAPN_(5)-Fc融合蛋白具有不同程度的PEDV和TGEV结合活性,且同种融合蛋白与TGEV的结合能力高于PEDV,其中pAPN_(2)(574~678aa)和pAPN_(3)(669~773aa)区域与病毒的结合能力较强。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荧光共聚焦试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pAPN_(2)和pAPN_(3)-Fc抑制PEDV和TGEV N基因mRNA转录和复制的能力较强。结果表明,pAPN胞外区域574~773aa可同时结合PEDV和TGEV,并能抑制病毒N基因mRNA转录和复制能力,pAPN 574~773aa可能是PEDV和TGEV结合受体的共同关键区域。本试验结果可为PEDV和TGEV的感染机制研究及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氨基肽酶N 肠道病毒 Fc融合表达 病毒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
17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1990年第1期31-36,共6页
作者将1986年从病人粪便中,用人胚肺传代细胞分离的HECV 86-2人肠道冠状病毒株,进行超离心分析,测定其浮力密度并对纯化的病毒颗粒经电泳及western吸印法分析其蛋白成份及性质。
关键词 HECV 86-2 肠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