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1
作者 刘福康 袁莉刚 +3 位作者 张达 汤傲星 刘光清 朱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73-4778,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原核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SH2021株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根据FIPV SH2021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pCold-I-N重组表达质粒。随后,将重组质粒转... 本研究旨在体外原核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SH2021株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根据FIPV SH2021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pCold-I-N重组表达质粒。随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感受态细胞BL21(DE3),在终浓度为1.0 mmol·L^(-1)的IPTG和16℃的诱导条件下进行表达。最后,利用His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纯化获得重组N蛋白大小约为45 ku,制备的N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000,该抗体对N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成功所制备了FIPV N蛋白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为FIPV抗原抗体检测以及研究N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冠状病毒 n蛋白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双星 刘业兵 +7 位作者 柳方远 吉婧 杜吉革 李倩琳 朱真 李启红 陈小云 印春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7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N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于FIPV临床抗原/抗体诊断及N蛋白功能研究。参考GenBank中FIPV的N基因序列,选择FIPV毒...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N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于FIPV临床抗原/抗体诊断及N蛋白功能研究。参考GenBank中FIPV的N基因序列,选择FIPV毒株N基因(登录号:KC461235.1),并对该N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基因合成,酶切后将N基因连接至pFastBac1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氨苄西林抗性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后,最终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N,转染Sf9细胞包装杆状病毒,于28℃温箱培养4 d后收集感染Sf9细胞上清,并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N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出大小约为51 ku的FIPV重组N蛋白。将该蛋白与弗氏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102400;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N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特异识别FIPV感染细胞。本研究为FIP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FIPV) 核衣壳蛋白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飞宇 杨丹 +3 位作者 赵鹏宇 李梓健 李璐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制备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HLJ/HRB/2016/11毒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在Bam HⅠ、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 为制备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HLJ/HRB/2016/11毒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在Bam HⅠ、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为1 mmol·L^(-1)的IPTG在16℃诱导16 h后,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显示,在约69 k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且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将重组N蛋白经Ni柱纯化后,按每只BALB/c小鼠免疫50μg,三免后7 d采血分离血清,经间接EL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N蛋白可被特异性识别且效价可达到1∶12800。研究制备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疫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抗制备 被引量:6
4
作者 牛铮 徐沙沙 +7 位作者 张静怡 张依玲 阚子斐 张淑娟 邹宏 邹卓岚 冉玲 宋振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共9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是冠状病毒中的重要成员,也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参考GenBank数据库中FIPV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料组织中提取的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特异性扩增N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pM...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是冠状病毒中的重要成员,也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参考GenBank数据库中FIPV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料组织中提取的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特异性扩增N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并转化至Trans5α感受态细胞,经筛选、菌液PCR与限制酶双酶切鉴定后,获得重组克隆质粒pMD19-T-N.以pMD19-T-N为模板,亚克隆N基因,将其与Pet-28a载体连接后转化至表达菌株Rosetta感受态细胞,完成Pet-28a-N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用IPTG诱导N蛋白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皮下多点注射免疫比利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最终通过Western-Blot与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FIPV N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必备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蛋白表达和纯化 多克隆抗体制备 特异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mRNA疫苗转录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5
作者 卢娜 高钰 +3 位作者 赵嘉伟 苏迪 陈家磊 罗忠礼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3-81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合适的非编码序列、信号肽序列和poly A尾部。将构建完成的目的序列克隆到pBluescript II KS(+)载体上,经过载体的线性化单酶切后,在体外进行转录,合成编码FIPV N基因的mRNA,并经过加帽、纯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通过体外转染试验验证抗原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小鼠体内接种FIPV N-mRNA疫苗后,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琼脂糖凝胶试验表明,设计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成功制备出稳定单一的mRNA序列。转染进细胞后,可在12~24 h内稳定表达目标抗原蛋白。ELISA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了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其特异性抗体、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ispot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组脾细胞分泌的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以FIPV N蛋白为抗原的体外转录载体所转录的mRNA疫苗,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效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FIPV N-mRNA疫苗有望成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潜在候选疫苗,mRNA体外转录载体的制备为传染性疾病mRNA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 mRnA疫苗 体外转录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和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及其S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6
作者 张婷 刘童通 +6 位作者 李春雨 姚孟 李炜 杨勃 孙子龙 牛胜 张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共8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株同源性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4株FIPV山西株间S基因相似性为89.6%~91.9%,与已公布的Ⅰ型猫冠状病毒(FCoV)相似性为85.9%~92.7%。FIPV山西株间3c基因相似性为91.5%~95.3%,与公布的Ⅰ型FCoV参考株相似性为90.9%~95.9%。S、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4株FIPV山西株均属于Ⅰ型FCoV。将表达、纯化的FIPV 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S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FIPV S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FIPV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刺突蛋白 3c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7
作者 李星颖 谢梓民 +11 位作者 原耀贤 孙铭澮 江文康 赵明明 何诗 何静 赖健仪 白银山 陈胜锋 陈志胜 马骏 王丙云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临床检出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扩增效率为92.4%;与其他猫常见病毒未发生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3.48×10^(2) copies/μL,敏感性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4%;应用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100%,阴性样本检出率为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SYBR Green q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临床检测效果佳,可用于FIPV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M基因 SYBR 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CRFK细胞氨基肽酶N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彤 郭慧娟 +6 位作者 田进 王洪峰 史鑫琪 陈洪岩 夏长友 王金泉 孟庆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3,共8页
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 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 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 RNA,将sg RNA退火后克隆至p 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 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 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 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 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 RNA,将sg RNA退火后克隆至p 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 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猫肾细胞(CRFK)中,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带有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单克隆细胞经稳定传代培养后,细胞中的绿色荧光消失,对细胞进行PCR和测序,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细胞在f APN第14外显子有1个碱基的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导致f APN不能正常表达,表明敲除f APN蛋白的CRFK细胞系正确构建,命名为KO-APN14。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培养20代的KO-APN14细胞,48 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FIPV N蛋白的表达;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KO-APN14细胞,在感染4 h、12 h、24 h、36 h时采用RT-q PCR分别检测FIPV N基因、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Toll样受体3(TLR3)、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IFA结果显示:感染FIPV的CRFK细胞出现绿色荧光,未感染FIPV的CRFK细胞、未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及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均无绿色荧光;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病毒N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极显著抑制FIPV N基因的转录(P<0.0001);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抑制RIG-I、MDA5、TLR3、IFN-β、IL-6、IL-10、TNF-α及f APN的转录。综上所述,f APN是FIPV在侵入细胞及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FIPV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为f APN在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培育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猫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肽酶n 传染性腹膜病毒 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PL1蛋白抑制宿主细胞IFN-β产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冬冬 张辉 +5 位作者 王正义 罗毅 刘伽均 李春 胡晓亮 田志革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10期27-30,共4页
为研究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木瓜样蛋白酶1(PL1)蛋白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β(IFN-β)产生的机制,本试验通过构建PL1蛋白及其突变体(C32A、H183A和D196A)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与转录因子PRDⅢ/Ⅰ,NF-κB和AP-1报告质粒,视黄酸诱导基因1(... 为研究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木瓜样蛋白酶1(PL1)蛋白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β(IFN-β)产生的机制,本试验通过构建PL1蛋白及其突变体(C32A、H183A和D196A)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与转录因子PRDⅢ/Ⅰ,NF-κB和AP-1报告质粒,视黄酸诱导基因1(RIG-1),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干扰素基因刺激基因STING和TANK结合激酶1(TBK-1),IFN-β-Luc和p RL-TK共转染猫肾细胞(CRFK细胞),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以及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得出:PL1蛋白能够抑制全部3种转录因子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L1蛋白抑制IRF3的磷酸化,进而阻止IRF3入核;PL1蛋白能够分别抑制RIG-1、MAVS、STING和TBK-1诱导的IFN-β的激活;PL1蛋白具有去泛素化活性,PL1蛋白通过去泛素化活性抑制IFN-β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PL1蛋白 干扰素β(In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冻干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丽婷 宋丹丹 +5 位作者 王菲 侯广争 曹鹏程 丁艳磊 刘琪琦 范云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7,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灵敏度高、无需冷链运输、操作简便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检测方法,本试验以FIPV的N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进行体外转录制备阳性参考品;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适宜的冻干保护剂并对本试验方... 为了建立一种灵敏度高、无需冷链运输、操作简便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检测方法,本试验以FIPV的N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进行体外转录制备阳性参考品;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适宜的冻干保护剂并对本试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对冻干体系进行稳定性试验,预测室温条件下的有效期;利用本试验方法和商品试剂盒对临床采集的11份确诊FIPV感染病料进行检测,对比二者检出率;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本试验方法的诊断效果,计算Cut off值。结果显示,本试验方法可特异性检出FIPV;最低检测限为43 copies/mL;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分别为0.12%~1.67%和0.03%~1.62%;室温有效期至少可达567 d;本试验方法的检出率为100%,市售试剂盒的检出率为91%;ROC曲线下面积为1,Cut off值为39.4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FIPV实时荧光定量PCR(冻干型)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方便运输且易于贮藏的优势,可为FIP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FIP) n基因 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冻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表达及间接ELISA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熊炜 林颖峥 +5 位作者 王艳 魏晓锋 王巧全 黄忠荣 胡建华 李健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本研究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N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在纯化重组N蛋白的基础上,建立了FIP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重组纯化的N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用于FIPV阳性血清的筛查,为我国出入境检... 本研究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N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在纯化重组N蛋白的基础上,建立了FIP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重组纯化的N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用于FIPV阳性血清的筛查,为我国出入境检疫部门监控FIPV疫情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核衣壳蛋白 基因克隆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检测及ORF 7 ab、N和S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雅 黄金田 +5 位作者 冯心如 付胜 高娃 王文龙 丁玉林 王金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5,共6页
采用剖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并确诊了2例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病例,并通过RT-PCR扩增2例组织样品中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ORF 7 ab、N和S基因,测序后进行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阐明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2个... 采用剖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并确诊了2例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病例,并通过RT-PCR扩增2例组织样品中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ORF 7 ab、N和S基因,测序后进行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阐明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2个病例均表现典型的混合型FIP的大体病变,腹腔积满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在腹腔浆膜面散在或弥漫分布细小的灰白色结节。组织病理学显示腹膜表面上附着大小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灶,以及坏死性肠炎、间质性胰腺炎和间质性肺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FPIV特异性的强阳性信号见于炎性细胞浸润灶、脾脏和胰腺内。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例基因均属于FCoVⅠ型。IMAU No.11685与浙江杭州ZJU1709毒株(MT239440)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IMAU No.11824与湖北武汉QS毒株(MW030108)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说明2例FIPV与国内流行毒株起源于共同祖先,其中ORF 7 ab、N基因相对保守,变异不明显,S基因发生一定的变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FIP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传染性腹膜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AH1905株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元红 邢雪 +3 位作者 李传峰 朱杰 王勇 刘光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6-414,共9页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在中国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对新分离的FIPV AH1905株的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最后,将N基...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在中国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对新分离的FIPV AH1905株的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最后,将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测序结果表明,FIPV AH1905株的N基因全长1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FIPV AH1905株与报道的FIP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2%~92.4%,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3.9%,与国内其他分离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同属于FIPV基因Ⅰ型。对N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高度亲水性,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h)(14.06%)、延伸链(e)(15.12%)、β转角(t)(3.71%)和无规则卷曲(c)(67.11%)组成,无信号肽区域和跨膜结构域,存在4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含有6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2个CTL表位和2个Th表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N蛋白在大肠埃希菌细胞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 ku,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FIPV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n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时松 祝羊 +3 位作者 刘启发 陈春琴 林翰澄 刘志君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冠状病毒(FCoV)突变引起的潜在性、致死性疾病,其特征是体腔内高蛋白含量的积液、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及多个器官的炎症病变。文章通过介绍FIP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诊治方法,以...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冠状病毒(FCoV)突变引起的潜在性、致死性疾病,其特征是体腔内高蛋白含量的积液、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及多个器官的炎症病变。文章通过介绍FIP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诊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传染性腹膜病毒 宠物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及新药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5
作者 刘诗阳 陈武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87-91,共5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冠状病毒(FCoV)突变引起的一种猫科动物高致命性疾病,曾因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被视为不治之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加速了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进程,近年来多款药物通过添加新适应证已获批准用...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冠状病毒(FCoV)突变引起的一种猫科动物高致命性疾病,曾因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被视为不治之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加速了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进程,近年来多款药物通过添加新适应证已获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医学研究的进步也为兽医领域中FIP的治疗带来了新方向。文章总结了FIP的流行病学以及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之后从抗病毒机制入手探讨了几种抗COVID-19药物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临床治疗FIP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传染性腹膜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辉 李双星 +5 位作者 朱明哲 赵洋 杜吉革 刘业兵 张传美 印春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从北京地区临床疑似传染性腹膜炎患猫的粪便和腹水样品中分离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共采集10份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10份样品的RT-PCR检测结果均为... 从北京地区临床疑似传染性腹膜炎患猫的粪便和腹水样品中分离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共采集10份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10份样品的RT-PCR检测结果均为FIPV阳性,将样品接种MDCK细胞并经连续传代培养,成功分离到一株FIPV,经鉴定属于FCoV-Ⅱ血清型,将其命名为FIPV/BJ01株;该毒株可以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滴度为10^(5.5)TCID_(50)/0.1mL;S和N基因的核苷酸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63.3%~99.4%和45.5%~99.2%,均与美国毒株同源性较高,而与中国毒株的同源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病毒 分离鉴定 S基因 n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
17
作者 吕明奇 付玉洁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本文通过采用靶向治疗方式对1例典型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猫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目前...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本文通过采用靶向治疗方式对1例典型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猫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目前临床上没有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疫苗,但通过加强预防与控制措施,靶向治疗并结合临床诊断等可以降低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冠状病毒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治
18
作者 杨学亮 贺建忠 +1 位作者 常卫华 刘羽艳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常发于幼猫和青年猫,且死亡率高。对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两例病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PCR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诊断为猫传染性腹膜炎,根据诊断结果,经GS-...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常发于幼猫和青年猫,且死亡率高。对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两例病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PCR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诊断为猫传染性腹膜炎,根据诊断结果,经GS-441524药物治疗,患猫康复出院。结果表明,以GS-441524为主药的治疗配方对该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19
作者 刘棚菲 高翔 +4 位作者 姬天宇 陈冷布 张妙娈 李梦迪 宋显明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临床以腹膜炎、大量腹水聚积和致死率较高为特征。猫传染性腹膜炎分为渗出型(湿性)和非渗出型(干性),发病初...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临床以腹膜炎、大量腹水聚积和致死率较高为特征。猫传染性腹膜炎分为渗出型(湿性)和非渗出型(干性),发病初期不具有特征性症状,仅表现为患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波动性发热以及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文章记录两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以期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 传染性腹膜病毒 宠物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引发缅因猫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永富 张恒 +3 位作者 高爱芸 刘洋 贺莉 鲍凯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确诊一例4岁龄缅因猫所患疾病,根据病猫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病猫进行了DR影像、血常规、血清生化、李凡他试验、fSAA检测以及PCR-荧光探针法核酸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并根据综合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猫所患疾病为由α冠状病毒-... 为确诊一例4岁龄缅因猫所患疾病,根据病猫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病猫进行了DR影像、血常规、血清生化、李凡他试验、fSAA检测以及PCR-荧光探针法核酸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并根据综合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猫所患疾病为由α冠状病毒-I感染引发的猫传染性腹膜炎。采用注射三磷酸核苷竞争性抑制剂(GS-441524)治疗为主,其他对症用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措施。治疗后PCR-荧光探针法核酸复检α冠状病毒-I为阴性,治疗效果良好,猫咪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传染性腹膜 GS-4415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