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通脊肉干燥模型建立与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厚军 崔建云 +1 位作者 任发政 罗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167,共5页
研究了猪通脊肉热风干燥特性。试验气流速度分别为1.0、1.5和2.0m/s,温度分别为40、50和60℃。结果表明猪通脊肉干燥为单一降率干燥过程。通过对干燥速率随含水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干燥速率模型。用10种模型对干燥曲... 研究了猪通脊肉热风干燥特性。试验气流速度分别为1.0、1.5和2.0m/s,温度分别为40、50和60℃。结果表明猪通脊肉干燥为单一降率干燥过程。通过对干燥速率随含水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干燥速率模型。用10种模型对干燥曲线进行了模拟,得出改良Henderson-Pabis模型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通脊 干燥速率 模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电解水对猪通脊的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 赵瑞平 +2 位作者 郑德奖 李华贞 刘海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47,共4页
考察强酸性电解水对猪肉的杀菌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在杀菌过程中强酸性电解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强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ACC)从29.62mg/L增加到88.87mg/L,其对猪肉样品的杀菌率由88.2%上升到96.3%,杀菌率呈迅速上升,而后变化趋... 考察强酸性电解水对猪肉的杀菌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在杀菌过程中强酸性电解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强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ACC)从29.62mg/L增加到88.87mg/L,其对猪肉样品的杀菌率由88.2%上升到96.3%,杀菌率呈迅速上升,而后变化趋于平缓。用强酸性电解水浸渍猪肉10min,其体积(mL)为样品质量(g)7倍后,再增加强酸性电解水体积,杀菌效果没有明显提高。强酸性电解水处理样品8min后,细菌总数的对数从4.59下降到3.40,此后,延长浸泡时间,细菌总数变化不大。在处理过程中,强酸水的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在1min内急剧下降,而后下降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电解水 猪通脊 杀菌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通脊肉脱水后体积收缩及内部水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厚军 崔建云 +4 位作者 成晓瑜 张顺亮 张睿梅 王守伟 张丽萍 《肉类研究》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猪通脊肉体积收缩以及内部水分分布。实验气流速度分别为1.0、1.5 m/s和2.0 m/s,温度分别为40、50℃和60℃。通过分析样品半径方向上不同点的水分含量以及体积收缩系数与时间和(无因次)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猪... 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猪通脊肉体积收缩以及内部水分分布。实验气流速度分别为1.0、1.5 m/s和2.0 m/s,温度分别为40、50℃和60℃。通过分析样品半径方向上不同点的水分含量以及体积收缩系数与时间和(无因次)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猪通脊肉在脱水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连续进行,中心水分含量最高,从里到外,水分含量依次降低。猪通脊肉非各向同性,样品同一半径上各处水分含量不相等。风速是影响体积收缩的主要因素,体积收缩系数与水分含量线性相关。在温度40℃时,风速对体积收缩系数的影响非单调,风速为1.0 m/s的体积收缩系数最大,风速为1.5 m/s时体积收缩系数最小,即S1.0>S2.0>S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通脊 水分含量 体积收缩 收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