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轮状病毒VP6蛋白截短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向英 曾智勇 +7 位作者 梁海英 汤德元 王彬 叶泥 田红利 边孟婷 柳佳佳 黄书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1240,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VP6截短蛋白(第177—382位氨基酸)的原核表达系统,建立检测Po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PoRV血清学监测提供检测手段。【方法】设计1对针对截短VP 6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pMD19-T-VP6... 【目的】通过构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VP6截短蛋白(第177—382位氨基酸)的原核表达系统,建立检测Po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PoRV血清学监测提供检测手段。【方法】设计1对针对截短VP 6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pMD19-T-VP6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VP 6截短基因。利用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32a-PoRV-VP6重组质粒。以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为宿主菌,对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利用His标签镍柱对pET32a-PoRV-VP6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此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单一变量法优化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二抗稀释度及一抗、二抗孵育时间等工作条件。确定间接ELISA方法的阴阳性临界值,检验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符合性,并对2021—2024年采自贵州地区不同猪场的384份临床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2a-PoRV-VP6重组表达载体,实现VP6蛋白的原核截短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40 ku,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对间接ELISA方法条件进行优化,确定VP6包被抗原最佳浓度为2μg/mL、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100、血清样品和二抗孵育时间均为60 min、TMB反应时间为10 min、阴阳性临界值(D 450 nm)为0.410。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特异性强;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10%,重复性好;与PoRV A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总体符合率为96.80%。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临床384份猪血清样品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率为28.91%。【结论】本研究成功实现了PoRV VP6蛋白的截短表达,并建立了PoR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PoRV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porv) VP6蛋白 截短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P[7]型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分析
2
作者 王建新 马润超 +5 位作者 周金柱 卞贤宇 朱雪蛟 李昱辰 张雪寒 李彬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2-943,共12页
[目的]分离鉴定G1P[7]型猪轮状病毒(PoRV)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仔猪腹泻病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腹泻仔猪粪便样本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提供,对样本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 [目的]分离鉴定G1P[7]型猪轮状病毒(PoRV)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仔猪腹泻病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腹泻仔猪粪便样本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提供,对样本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及PoRV PCR检测。向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上清液中加入胰蛋白酶,随后接种到MA104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纯化。通过PCR检测、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RAN-PAGE检测鉴定毒株。通过绘制病毒增殖曲线和检测病毒对MA104、Vero、IPEC-J2、HT-29、HRT-18和Caco-2细胞的易感性探究毒株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分离毒株的11个基因与国内外各基因型轮状病毒的同源性并构建病毒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结果]粪便样本PCR检测结果显示,粪便样本中仅PoRV呈阳性。成功分离出1株PoRV,将该毒株命名为JSNJ2023,病毒在MA104细胞上能稳定增殖和传代,经3次克隆,筛选出适合的克隆株,在第3次克隆中,选择病毒滴度最高的克隆株进行扩大培养,最终成功获得高滴度的单克隆毒株。病毒颗粒呈明显的球形结构,具有清晰的双层衣壳特征,直径约70 nm。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JSNJ2023毒株能感染MA104细胞。RNA-PAGE检测结果显示,JSNJ2023毒株具有A群轮状病毒特征性的11条电泳图谱,排列方式为4∶2∶3∶2。病毒增殖曲线显示,接种病毒18 h后JSNJ2023毒株在MA104细胞中的病毒滴度达峰值,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毒滴度逐渐降低。JSNJ2023毒株对细胞的易感性依次为MA104、IPEC-J2、HRT-18、HT-29、Caco2和Vero细胞。基因同源性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JSNJ2023毒株属于猪A群G1P[7]型轮状病毒,其基因型为G1-P[7]-I5。[结论]成功分离获得PoRV JSNJ2023毒株,其属于A群G1P[7]型轮状病毒,基因型为G1-P[7]-I5。JSNJ2023毒株与人、猪及牛轮状病毒存在高度同源性,其进化过程中可能受到人轮状病毒、PoRV与牛轮状病毒的影响,发生了基因重组或交换,形成了独特的基因型(R1-C1-M1-A8-N1-T7-E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porv)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进化分析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VP6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
3
作者 魏黄思梧 张兴艺 +5 位作者 黄校花 刘昌锦 武文杰 沈政乔 罗锋 邓舜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0-2761,共12页
【目的】制备抗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VP6蛋白单克隆抗体,为PoRV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痘苗病毒启动子P28为VP6的启动子,以G3型PoRV核酸为模板扩增VP6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方法将VP6基因片段克隆至pSWE178质粒,... 【目的】制备抗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VP6蛋白单克隆抗体,为PoRV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痘苗病毒启动子P28为VP6的启动子,以G3型PoRV核酸为模板扩增VP6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方法将VP6基因片段克隆至pSWE178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SWE178-P28-VP6;利用同源重组和蚀斑纯化技术获得表达VP6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rSWE178-P28-VP6,用SDS-PAGE鉴定VP6蛋白表达形式。以G9型PoRV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重组病毒表达的VP6蛋白为检测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分泌抗VP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单克隆抗体与G3、G4、G5、G9型PoRV的反应原性,选择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对人工感染PoRV的猪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IHC)检测。【结果】在构建了表达PoRV VP6蛋白的重组质粒pSWE178-P28-VP6基础上,成功构建了表达PoRV VP6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45 ku,为可溶性表达。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筛选获得29株分泌抗VP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IFA结果显示,26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G3、G4、G5、G9型PoRV反应,但荧光亮度存在差异。IHC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能与感染PoRV的临床样品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本研究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PoRV VP6蛋白,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29株抗VP6单抗隆抗体,其中26株均能与G3、G4、G5、G9型PoRV反应。试验结果为PoRV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porv) VP6蛋白 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4
作者 王亚楠 郭雅茹 +4 位作者 姜艳平 崔文 李佳璇 李一经 王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9-2269,共11页
旨在分离与鉴定猪轮状病毒(PoRV)的流行毒株,对其基因组序列的遗传变异以及病毒致病性进行分析。选择PoRV阳性的腹泻仔猪小肠样品,处理后接种于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形态学观察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 旨在分离与鉴定猪轮状病毒(PoRV)的流行毒株,对其基因组序列的遗传变异以及病毒致病性进行分析。选择PoRV阳性的腹泻仔猪小肠样品,处理后接种于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形态学观察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利用RT-PCR和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并对该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了1株可在体外培养的PoRV毒株,将其命名为HLJ/2021,其基因型为G5-P[7]-I5-R1-C1-M1-A1-N1-T1-E1-H1型。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够导致仔猪出现水样腹泻、消瘦等症状,在感染后60~174 h,可在仔猪粪便中检测到病毒;剖检观察到感染仔猪肠壁变薄,内容物呈水样,病理组织学检测可见感染仔猪回肠肠绒毛高度萎缩;肠组织中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中均可检测到病毒,其中回肠中病毒载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1株G5P[7]型PoRV毒株,其对仔猪具有致病性。该结果为了解PoRV的流行情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A群轮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运用
5
作者 林青 康龙滨 +5 位作者 吴瑞森 赵文娟 陈秋勇 王隆柏 周伦江 俞道进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group A, PoRV A)快速检测方法,用于PoR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中猪A群轮状病毒(PoRVA)VP6基因序列(登录号MT025937.1、OP978242.1、PP566178.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 【目的】建立一种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group A, PoRV A)快速检测方法,用于PoR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中猪A群轮状病毒(PoRVA)VP6基因序列(登录号MT025937.1、OP978242.1、PP566178.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建立Taq Man RT-qPCR检测方法,并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的结果以及临床应用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oRV核酸,最低检出限度为27.0 copies·μL^(-1),灵敏度高于普通RT-PCR 100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deltacoronavirus,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TGEV)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10%,重复性好。151份疑似PoRV的临床样品使用RT-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为42.38%(64/151),优于常规RT-PCR的检出率(33.11%,50/151)。【结论】本研究基于猪A群轮状病毒VP6基因,建立了适用于PoRV A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势,为猪轮状病毒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轮状病毒 Taq 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VP8截短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免疫原性分析
6
作者 彭凤巧 李博硕 +1 位作者 杜恩岐 周宏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在铁蛋白纳米颗粒骨架上集中展示猪轮状病毒(PoRV)VP8截短蛋白,制备一种以铁蛋白(Ferritin)为载体的PoRV纳米颗粒亚单位疫苗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将PoRV VP8截短蛋白和铁蛋白利用SpyCatcher/SpyTag系统连接形成PoRV VP8-Ferritin,通过透... 在铁蛋白纳米颗粒骨架上集中展示猪轮状病毒(PoRV)VP8截短蛋白,制备一种以铁蛋白(Ferritin)为载体的PoRV纳米颗粒亚单位疫苗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将PoRV VP8截短蛋白和铁蛋白利用SpyCatcher/SpyTag系统连接形成PoRV VP8-Ferritin,通过透射电镜(TEM)、高效液相色谱(HPLC)、动态光散射(DLS)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分析,并配伍佐剂制备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对免疫后各时间点小鼠血清的特异性IgG抗体和35 d的特异性IgG抗体进行分型(IgG2a和IgG1)检测。结果显示,VP8-Ferritin能较好地在体外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15.56 nm的颗粒结构,组装效率可达85%。免疫后14 d VP8-Ferritin免疫组和VP8免疫组均能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OD 450值分别为0.521和0.229;免疫后42 d各免疫组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达到峰值,OD 450值分别为1.197和0.531。免疫后的VP8-Ferritin亚单位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其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VP8亚单位疫苗(P<0.01);VP8-Ferritin免疫组IgG2a/IgG1比值为2.564,显著高于VP8免疫组的IgG2a/IgG1比值1.791(P<0.05)。结果表明VP8-Ferritin纳米颗粒亚单位疫苗增强了VP8抗原的免疫原性,主要表现TH1型免疫反应,该结果为猪轮状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P8蛋白 纳米颗粒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猪轮状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7
作者 陈冰冰 蔡蔚游 +3 位作者 刘玉彤 王修武 孙守湖 贺东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95-4100,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A群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A,PoRV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新型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oRVA的VP 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猪轮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其反应条件,从而构建PoRVA的ddPCR检测方法,... 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A群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A,PoRV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新型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oRVA的VP 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猪轮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其反应条件,从而构建PoRVA的ddPCR检测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以及临床样品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引物浓度为600 nmol·L^(-1),最佳探针浓度为300 nmol·L^(-1);退火温度在56℃时,病毒阳性液滴拷贝数最高;特异性结果显示,自行建立的检测方法仅能检出PoRVA,而猪丁型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七种对照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3.97 copies·μL^(-1),比普通PCR(最低检测限度3970 copies·μL^(-1))和荧光定量PCR(最低检测限度39.7 copies·μL^(-1))分别高1000倍和10倍;重复性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小于10%;对142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ddPCR检出阳性率高于qPCR和PCR。综上,本研究自行建立的PoRVA ddPCR新型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猪轮状病毒早期感染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为日后持续性监控猪轮状疫情提供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轮状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
8
作者 陈锦成 孙守湖 贺东生 《猪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1-72,共2页
0前言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经口传播的致病微生物,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导致肠道疾病。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对猪群中的危害尤其严重,特别是对幼龄个体,主要侵犯小肠上皮组织,引发腹泻症状。在生猪养殖业中,PoRV对... 0前言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经口传播的致病微生物,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导致肠道疾病。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对猪群中的危害尤其严重,特别是对幼龄个体,主要侵犯小肠上皮组织,引发腹泻症状。在生猪养殖业中,PoRV对环境抵抗力强,在粪污中不易失活,传播能力强,加之基因不断重组并可能引起跨物种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小肠上皮组织 轮状病毒 养殖业 po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倪成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轮状病毒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不断增多,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并提出科学饲...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轮状病毒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不断增多,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并提出科学饲养、仔猪日常保健、中西医药物和疫苗免疫等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猪轮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基因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闽侯县某规模化猪场轮状病毒病的诊治
10
作者 张金城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A群轮状病毒(Group A porcinerotavirus,RVA)是对世界各地的养殖业构成的严重威胁,与仔猪严重腹泻有关。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感染和破坏小肠成熟的肠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导致急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于197... A群轮状病毒(Group A porcinerotavirus,RVA)是对世界各地的养殖业构成的严重威胁,与仔猪严重腹泻有关。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感染和破坏小肠成熟的肠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导致急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于1976年首次从受感染的猪中分离出来。随后,许多研究记录了PoRV感染在世界各地的广泛流行。PoRV自被发现以来,已经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oRV是一种双股正链RNA(dsRNA)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细胞 轮状病毒 粪口途径 po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11
作者 石彦东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27-29,共3页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60日龄以内的仔猪容易发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诊断和防控非常重要。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PCR等快速...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60日龄以内的仔猪容易发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诊断和防控非常重要。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PCR等快速检测方法。防控措施方面,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和疫苗免疫接种,疫苗免疫为猪提供了有效的保护,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合理的营养管理和应激管理对提高猪的抵抗力也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防控策略,能够有效控制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兽医治疗方法
12
作者 张晓磊 刘卿 刘志刚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28-30,共3页
猪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猪群中,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病毒在寒冷季节较为活跃,例如晚秋、冬季和早春,对仔猪影响最为明显,病死率较高。猪轮状病毒不仅会直接威胁猪健康,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生产性能。因此,应... 猪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猪群中,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病毒在寒冷季节较为活跃,例如晚秋、冬季和早春,对仔猪影响最为明显,病死率较高。猪轮状病毒不仅会直接威胁猪健康,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生产性能。因此,应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危害的了解,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本文从猪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分析,探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兽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13
作者 魏子巍 《畜禽业》 2025年第7期90-92,96,共4页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主要危害哺乳期和断奶仔猪,引发严重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介绍了PoRV的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综述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治措...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主要危害哺乳期和断奶仔猪,引发严重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介绍了PoRV的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综述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以期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松江区猪轮状病毒A群监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金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有效制定上海市松江区猪群腹泻类疫病的防控策略,对2022—2024年该区采集的1215份猪粪便拭子样品进行猪轮状病毒A群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119份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9.8%,且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024年高达27.8%;冬春季... 为有效制定上海市松江区猪群腹泻类疫病的防控策略,对2022—2024年该区采集的1215份猪粪便拭子样品进行猪轮状病毒A群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119份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9.8%,且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024年高达27.8%;冬春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夏秋季。结果表明,松江区猪群存在猪轮状病毒A群感染风险,猪场须加强对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A群 聚合酶链式反应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俊 谢凯 +5 位作者 江伟 杜丽飞 王慧 刘俊琦 李伟强 王红兵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近期,湖南某规模化种猪场持续发生以产房仔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及经验,该场一直认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但经过对母猪产前免疫、返饲等措施进行防控,效果仍较差,为查明原因,采用RT-PCR方法对送检的20份腹泻粪便拭子... 近期,湖南某规模化种猪场持续发生以产房仔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及经验,该场一直认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但经过对母猪产前免疫、返饲等措施进行防控,效果仍较差,为查明原因,采用RT-PCR方法对送检的20份腹泻粪便拭子样品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7份为猪轮状病毒核酸阳性,另外两种病原均为核酸阴性,提示该猪场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为猪轮状病毒,加上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该病在猪场的持续发生。近年来,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腹泻较多,从而忽视对其他引起腹泻的病毒性疾病认识,延误了治疗,加大了损失,值得相关从业人员注意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猪轮状病毒8种藏药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豆薇 赵龙 +8 位作者 郝峰 吕长荣 王栋 陈晨 高海慧 韩生义 顾庆云 李生庆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燥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提物,以猪轮状病毒(PoRV)为受试对象,利巴韦林为对照。采用CCK-8测定药物安全浓度,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间接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测定8种药物体外抗猪轮状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诃子、甘青乌头、甘青青兰、短穗兔耳草、川西獐牙菜、铁棒锤、瑞香狼毒、矮紫堇8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药物对MA-104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0.02、0.49、0.98、2.60、7.81、15.63、1.30、31.25、0.20 mg/mL。在药物与病毒预先作用的方式下,川西獐牙菜、瑞香狼毒、短穗兔耳草、铁棒锤、诃子5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对猪轮状病毒的最大抑制率均超过50%,分别为87.37%、91.55%、86.19%、91.88%、63.74%、96.33%,能有效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其余3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致细胞病变的最大抑制率均低于20%。对PoRV最大抑制率超过50%的5种藏药进一步试验发现,5种藏药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病毒的复制增殖能力(P<0.001),有效减少了病毒在MA-104细胞的感染。研究结果证明5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为抗病毒藏药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轮状病毒 病毒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重组VP6*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力国 申翰钦 +3 位作者 陈诒全 陈胜 蔺文成 陈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21-4028,共8页
旨在建立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的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PoRV截短的VP6*(aa149-332)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PoR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截短的重组VP6*(aa149-332)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存在,大小为22.5 k... 旨在建立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的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PoRV截短的VP6*(aa149-332)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PoR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截短的重组VP6*(aa149-332)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存在,大小为22.5 ku。优化后的ELISA反应条件:VP6*(aa149-332)包被量为25 ng·孔^(-1),抗原4℃过夜包被,5%脱脂奶粉溶液37℃封闭2 h,待检血清1∶400稀释、37℃孵育30 min,酶标羊抗鼠IgG二抗1∶24000稀释、37℃孵育30 min,显色15 min。试验确定阴阳性临界值OD_(450 nm)=0.418,可检测到抗体的最大稀释度为1∶3200,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0%,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28份血清与Western blot结果符合率为96.42%。ELISA OD_(450 nm)值与中和抗体效价log2相关系数R^(2)=0.8785。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PoRV抗体间接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PoRV的临床血清样本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P6*蛋白 间接ELIS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妍花 周兵强 +11 位作者 康笃利 郝丽影 汪志艳 赵少若 黄甜 庞杏豪 刘俊阳 楚园园 张云静 高晓静 邓均华 田克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3-1231,共9页
【目的】利用2株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单克隆抗体,研制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用于PoRV的临床快速检测。【方法】制备40 nm粒径的胶体金溶液标记单克隆抗体4G5,将单克隆抗体5G4和羊抗鼠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 【目的】利用2株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单克隆抗体,研制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用于PoRV的临床快速检测。【方法】制备40 nm粒径的胶体金溶液标记单克隆抗体4G5,将单克隆抗体5G4和羊抗鼠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通过优化胶体金溶液最适pH、标记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佳使用量,制备PoRV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对试纸条的灵敏度、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检测50份猪粪便样品,计算试纸条与RT-PCR方法的符合率,最后采用试纸条进行1249份临床样品的测定。【结果】经优化后试纸条的最佳参数如下:胶体金溶液最佳pH为8.0,标记抗体4G5和检测抗体5G4最佳使用量分别为14.4μg/mL和1 mg/mL。试纸条能检测出1∶2000稀释的PoRV OSU株(G5型)病毒液,灵敏度为104.5TCID50/mL,且检测PoRV G9、G3和G4型毒株均为阳性。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稳定性良好。检测50份猪粪便样品,与RT-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7.5%(39/40),阴性符合率为100%(10/10),总体符合率为98%(49/50)。检测2022年在河南、山西省猪场收集的临床样品1249份,阳性检出率为5.2%。【结论】本研究制备的PoRV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优点,与RT-PCR方法的符合率较高,可用于规模化猪场PoR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porv) 胶体金检测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轮状病毒感染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宁 梁雅旭 +2 位作者 龙菲 余东明 钟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13-4225,共13页
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感染猪肠上皮细胞的抗病毒作用。本试验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先测定不同白藜芦醇浓度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再根据是否用PoRV或白藜芦醇(100μmol·L^(-1))处... 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感染猪肠上皮细胞的抗病毒作用。本试验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先测定不同白藜芦醇浓度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再根据是否用PoRV或白藜芦醇(100μmol·L^(-1))处理IPEC-J2细胞,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PoRV感染组和不同时间段添加白藜芦醇+PoRV感染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病毒滴度测定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oRV在IPEC-J2细胞的复制与增殖情况。结果表明:1)在PoRV感染IPEC-J2的后期和全期添加白藜芦醇(100μmol·L^(-1))可显著抑制PoRV的感染和复制(P<0.05);2)与PoRV感染组相比,在PoRV感染IPEC-J2的全期添加白藜芦醇(100μmol·L^(-1))可极显著抑制IPEC-J2细胞上清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0、TNF-α和IFN-β的含量(P<0.01),后期添加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IL-10和IFN-β的含量(P<0.05);后期和全期添加白藜芦醇极显著抑制了IPEC-J2细胞中的免疫相关因子MDA5、RIG-I、TRIF、MAVS、LGALS9、EIF2 AK 2、IRF 9和IFI44L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抑制了IPEC-J2细胞中可变剪接因子SRPK1、SRPK2、HNRNPC和HNRNPR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oRV感染显著促进了IPEC-J2细胞中LGALS 9的5号外显子和EF2AK 2的2号外显子发生外显子跳跃,而在PoRV感染IPEC-J2的后期和全期添加白藜芦醇(100μmol·L^(-1))可显著抑制靶基因发生外显子跳跃。综上证实,本研究添加100μmol·L^(-1)白藜芦醇可抑制PoRV对IPEC-J2细胞的感染和复制,且在PoRV感染后的维持阶段发挥作用,可为预防和治疗仔猪病毒性腹泻提供新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轮状病毒 病毒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燕贺 孙玉洁 +5 位作者 赵文影 谢莉敏 黄柏成 田克恭 张云静 逄文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为鉴定国内不同地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o V)并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将从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病料中检测到的16份PRoV阳性仔猪粪便样品和小肠内容物处理后接种MA-104细胞,传代后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和间接免疫荧... 为鉴定国内不同地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o V)并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将从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病料中检测到的16份PRoV阳性仔猪粪便样品和小肠内容物处理后接种MA-104细胞,传代后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并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其中7份样品F1~F3代病毒液qPCR Ct值均随着传代次数的升高而逐渐降低,IFA鉴定结果显示均能在细胞中观察到特异性荧光,电镜观察到直径约70 nm无囊膜的病毒粒子,表明本实验分离到7株PRoV。利用RT-PCR扩增7株分离株和其余9份PRoV的阳性样品的VP7基因并测序分析基因型,基于VP7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6份阳性样品包含3种G型,即G9(7/16)、G4 (6/16)和G3 (3/16),同时G9型FJ-2021分离株和G4型JS01-2021分离株与近两年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统计16份样品中G型PRoV的地域分布,结果显示华东地区有G9、G4和G3型的流行,四川有G3和G9型流行,广东有G9型的流行,分别与华东地区、四川地区和广西地区报道的流行G型一致;除此之外,G9型在云南、辽宁、湖南均有流行,G4基因型在广西、广东、陕西、黑龙江、河南均有流行。本研究首次收集了来自我国12个省市的PRoV阳性临床样品并进行PRoV的分离鉴定,丰富了PRoV在国内的流行资料,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防控PRoV的感染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不同G型PRoV的致病机制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