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马毒素B1对猪肾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巧玲 范颖 +2 位作者 宁玲忠 苏建明 雷红宇 《饲料博览》 2019年第7期1-3,9,共4页
研究旨在探究伏马毒素B1(FB1)对猪肾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MTT检测FB1对PK15细胞活力和qPCR检测周期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B1显著减少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和周期蛋白Cyclin B和Cyclin D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2... 研究旨在探究伏马毒素B1(FB1)对猪肾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MTT检测FB1对PK15细胞活力和qPCR检测周期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B1显著减少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和周期蛋白Cyclin B和Cyclin D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21和P27的mRNA表达水平.说明FB1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猪肾上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毒素B1 猪肾上皮细胞 细胞活力 增殖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肾上皮细胞SLA-1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结构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宝宝 金行 +2 位作者 鲜钰涵 冯宏盛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71-1678,共8页
【目的】利用猪肾上皮细胞15(PK15)建立系统的猪白细胞抗原1(SLA-1)抗原表位筛选系统。【方法】提取PK15细胞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SLA-1基因(SLA-1*PK15),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D... 【目的】利用猪肾上皮细胞15(PK15)建立系统的猪白细胞抗原1(SLA-1)抗原表位筛选系统。【方法】提取PK15细胞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SLA-1基因(SLA-1*PK15),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DNAMAN 5.2.2、Mega 5.0、Multalin及同源建模进行系统进化树、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约1400 bp条带,质粒提取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SLA-1成功插入pMD18-T载体;测序结果证实该基因共1419 bp,其中2-1087 bp为编码区,共编码361个氨基酸,信号肽为21个氨基酸,符合SLA-1基因特征。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SLA-1*PK15与SLA-1*wxd(中国梅山猪)和SLA-1*0401(中国巴马小型猪)进化关系最近,而与SLA-1*lr02(丹麦长白猪)及SLA-1*0509(中国西藏野猪)进化关系较远。胞外区氨基酸比较分析表明,PK15细胞SLA-1基因与其他SLA-1基因胞外区主要变异位点存在于α1区和α2区,α3区的变异位点较少,无特征性氨基酸变异位点。PK15细胞SLA-1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同源建模结果显示,SLA-1蛋白具有SLA classⅠ典型的三级结构,α1区和α2区构成抗原多肽结合区。【结论】SLA-1基因稳定存在于PK15细胞,PK15细胞具有作为SLA-1抗原表位筛选系统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肾上皮细胞15(PK15) 细胞抗原1(SLA-1)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猪伪狂犬病病毒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嘉友 樊文杰 +5 位作者 王昱旻 鲁秀香 宋月 褚贝贝 王江 王梦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03-4512,共10页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oxifen)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PK15细胞为模型,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他...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oxifen)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PK15细胞为模型,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GFP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PRV g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病毒滴度测定法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对病毒的抑制情况。【结果】他莫昔芬用药浓度在6μmol/L时对细胞活力无影响;在6μmol/L以下时,与空白组相比,他莫昔芬处理组对细胞周期与凋亡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处理组PRV-GFP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速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他莫昔芬处理后极显著抑制了PRV gB基因mRNA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给药浓度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了PRV gB蛋白的表达(P<0.05;P<0.01);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处理组的PRV-QXX子代病毒的复制速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他莫昔芬能显著抑制PR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肾上皮细胞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敲除PK-15细胞系的建立及对PRV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翟云云 李佳佳 +4 位作者 张爽 任子昱 金前跃 杜永坤 万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PK-15细胞的影响。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ASC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的敲除效率;CCK-8试剂盒...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PK-15细胞的影响。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ASC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的敲除效率;CCK-8试剂盒检测PK-15敲除ASC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K-15以及PK15-ASC-/-细胞感染PRV-GFP病毒的增殖差异;RT-PCR检测PRV-gB及IFN-β、ISG15、IL^-1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RV gE蛋白的表达;TCID50检测子代病毒感染力的滴定。结果表明:两对特异性sgRNA均能对ASC进行基因编辑,但经过T7核酸酶酶切检测进行基因编辑效率分析,结果表明,sgRNA2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结果表明,PK-15以及PK15-ASC-/-细胞活力无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RV-GFP在PK15-ASC-/-细胞中的增殖显著低于PK-15细胞;定量RT-PCR结果表明,PRV-gB基因在PK15-ASC-/-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低于PK-15细胞,而IFN-β、ISG15基因在PK15-ASC-/-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K-15细胞;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RV的gE蛋白在PK15-ASC-/-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PK-15细胞;滴度测定结果表明敲除ASC基因能够显著抑制子代病毒的增殖能力。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K15-ASC-/-细胞系,并通过PRV感染试验证实敲除ASC基因可以抑制PR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先天性免疫 猪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海 张明军 +1 位作者 杨佳亮 郭静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研究血根碱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采用MTS法检测血根碱对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睾九细胞(ST)的增殖抑制作用。将120只3周龄普通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溶媒对照组(蒸馏水:丙二醇为2:1)、低剂量组(5mg/kg)、... 研究血根碱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采用MTS法检测血根碱对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睾九细胞(ST)的增殖抑制作用。将120只3周龄普通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溶媒对照组(蒸馏水:丙二醇为2:1)、低剂量组(5mg/kg)、中剂量组(10mg/kg)和高剂量组(20mg/kg),血根碱用量为0.1 mL/10g,连续灌胃37d,并于开始灌胃后的第24、31和37天分别采集样品并检测。结果表明,微量的血根碱对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睾九细胞(ST)可产生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对ST的MIC为0.25μmol/L,对PK-15的MIC为0.5μmol/L);在体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血根碱对雄性小鼠无显著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猪肾上皮细胞 睾丸细胞 ICR小鼠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基因敲除对水疱性口炎病毒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孟洁洁 宋月 +6 位作者 樊文杰 杨乐 邢嘉友 王江 褚贝贝 杨国宇 王梦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11-2021,共11页
【目的】探究敲除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基因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LR7基因敲除的稳定猪肾上皮细胞(porcine renal epi... 【目的】探究敲除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基因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LR7基因敲除的稳定猪肾上皮细胞(porcine renal epithelial cells,PK15)系。通过构建pTLR7-sgRNA重组质粒并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获慢病毒并感染PK15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PK15-TLR7^(-/-)多克隆细胞,并在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PK15-TLR7^(-/-)单克隆稳定细胞系。为验证敲除TLR7基因稳定细胞系是否构建成功,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细胞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 8,CCK-8)观察并检测PK15、PK15-TLR7^(-/-)细胞的形态与活力;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病毒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GFP蛋白和VSV-N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利用病毒滴度检测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子代病毒产生情况。【结果】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3种sgRNA均对TLR7进行了有效的编辑,其中sgRNA2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但敲除TLR7基因并不影响PK15细胞的形态及活力;当感染VSV-GFP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荧光强度随着时间逐次增加,且PK15-TLR7^(-/-)细胞的GFP荧光强度强于PK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的PK15-TLR7^(-/-)细胞感染VSV-GFP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K15细胞(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感染4~36 h VSV-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时间逐渐增加,且PK15细胞中VSV-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PK15-TLR7^(-/-)细胞(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PK15与PK15-TLR7^(-/-)细胞中的VSV-GFP GFP蛋白均从6 h开始表达,表达量随时间逐渐增多,且在PK15-TLR7^(-/-)细胞中VSV-GFP GFP蛋白含量比PK15细胞更高;感染VSV-GFP 6 h后子代病毒开始释放,此时PK15细胞中VSV-GFP子代病毒滴度低于PK15-TLR7^(-/-)细胞(P>0.05),但PK15细胞中VSV-GFP子代病毒滴度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显著或极显著低于PK15-TLR7^(-/-)细胞(P<0.05;P<0.01)。【结论】TLR7基因的敲除可以促进VSV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初步验证了TLR7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为VSV等RNA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TLR7基因 猪肾上皮细胞(PK15)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