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2年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7型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全海 许夕雅 +4 位作者 石蒙蒙 杨寒 高冬生 王永生 陈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4%)的感染率最高,PPV7(15.11%)次之。产房仔猪未检出PPV1/3/5,PPV2/6/7在各生长阶段猪群中均有检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保育和育肥猪中PPV各型检出率均较高,尤以PPV2常见。PPV2和PPV7在口腔液、血样、肺脾淋巴结中检出率均较高,血样中较低,PPV3常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PPV5多见于口腔液,PPV6多见于血样。研究证实,除PPV4未检出外,其他6种PPV在河南均存在,并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PPV2、PPV7可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PPV7与PCV2混合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1~7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7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紫欣 张鑫杰 +2 位作者 薛少华 陈瑶 戴爱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猪细小病毒7型(PPV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PPV。目前,缺乏更为高效的针对PPV7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能够快速检测PPV7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7 NS1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一... 猪细小病毒7型(PPV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PPV。目前,缺乏更为高效的针对PPV7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能够快速检测PPV7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7 NS1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一种便捷、灵敏、能够快速准确检测PPV7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以及与SYBR GreenⅠq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PPV7的基因组DNA有特异性扩增,对猪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及PPV1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检测限为1.76拷贝/μL,而常规PCR方法检测限为1.76×10^(2)拷贝/μL,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较高。该方法对不同浓度质粒标准品的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7%,重复性较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和SYBR GreenⅠqPCR方法对采自福建地区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4.67%(37/150)和6.67%(10/150),二者的总符合率为80.67%(121/150)。表明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本研究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稳定性好,为PPV7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7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文超 韩继成 +12 位作者 解长占 张萍 张金勇 曹亮 崔卓栋 靖杰 温树波 肖朋朋 南福龙 张赫 庄忻雨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1-644,共4页
为建立猪细小病毒7型(PPV7)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PV7(KU56373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155 bp的PPV7衣壳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lon007-PPV7,以其作为标准品建立了PPV7的SYBR Gt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 为建立猪细小病毒7型(PPV7)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PV7(KU56373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155 bp的PPV7衣壳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lon007-PPV7,以其作为标准品建立了PPV7的SYBR Gt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5.00×10~9拷贝/μL^5.00×10~3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乙脑病毒、口蹄疫病毒常见病原的检测均无特异性扩增,仅PPV7出现特异性扩增;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5.00×10~1拷贝/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阳性检测率为71.88%,比普通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提高了约4.55%。该研究方法的建立为PPV7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定量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7型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 张丽丽 +3 位作者 刘爽 单虎 李晓成 王树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90-94,共5页
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亚型。为建立PPV-7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PPV-7病毒全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PPV-7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方法的标准曲... 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亚型。为建立PPV-7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PPV-7病毒全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PPV-7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方法的标准曲线分析显示,其常数为0.999 2,敏感性可以达到46个病毒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用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细小病毒1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进行特异性试验,证实本方法不能从这些病毒中检测出特异性条带,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PV-7实时荧光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用临床样品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性评价,从96份样品中检出52份PPV-7阳性样品,证实了本方法在生产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3株猪细小病毒7型毒株基因组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涵 解长占 +8 位作者 李太元 哈卓 李卓昕 李成辉 李金凤 赵冠宇 郭影成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1期71-74,共4页
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3株猪细小病毒毒株。根据PPV7标准株NCBI登录号KU563733设计3对引物,对3个病毒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进行拼接,获得3个病毒株的NS1和CP基因序列,然后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3株猪细小病毒毒株。根据PPV7标准株NCBI登录号KU563733设计3对引物,对3个病毒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进行拼接,获得3个病毒株的NS1和CP基因序列,然后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个毒株的NS1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4%~95.2%、94.1%~95.1%和93.5%~94.3%;CP基因序列与经典PPV7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6%~91.8%、89.8%~92.0%和89.6%~91.7%。通过进化树比对分析,确认3株PPV毒株为PPV7亚型。通过对其他病毒进行检测,发现PPV7与PCV2、PPV2的混合感染率较高。该分析结果为我国东北地区猪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ppv7) 基因组测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7型Cap基因原核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朋 赵靓 +7 位作者 刘自敏 白彩霞 杨侃侃 张达 孙裴 蒋书东 李永东 王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利用PCR方法扩增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的Cap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Cap,并进行测序鉴定。经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Rosetta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 利用PCR方法扩增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的Cap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Cap,并进行测序鉴定。经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Rosetta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同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等。结果表明,成功从病料中扩增到Cap基因并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GEX-6P-1-Cap,诱导表达出大小约为78 ku的Cap蛋白,与预期相符。诱导获得的Cap蛋白能够与GST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是亲水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c)结构居多,占62.90%,α螺旋(h)、β转角(t)、延伸链(e)分别占11.09%、4.05%、21.96%,无信号肽区域和跨膜结构域,存在62个磷酸化位点,12个B细胞抗原表位,2个CTL表位和3个Th表位。本研究成功表达了PPV7 Cap蛋白并预测其生物学特性,为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 CAP蛋白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杰 王晓雪 +6 位作者 高冬生 黄慧敏 陈陆 常洪涛 王川庆 李永涛 赵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07,共7页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Nsp7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通过报告基因法、ELISA以及病毒复制抑制试验评估Nsp7对Ⅰ型IFN应答的影响。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DV Nsp7基因大小为249bp,在不同PEDV毒株间高度保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p7能够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Nsp7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仅少量分布在细胞核;双荧光报告基因试验表明Nsp7能显著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ELISA结果显示Nsp7能显著抑制IFN-β蛋白的表达,同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抑制试验显示Nsp7明显抑制poly(I:C)介导的Ⅰ型IFN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提示,Nsp7作为PEDV的保守蛋白,具有拮抗Ⅰ型IFN应答的功能,为探讨和揭示PED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及指导临床疫苗使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7 干扰素 天然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细小病毒7群的鉴定和分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 张丽丽 +3 位作者 刘爽 吴发兴 李晓成 王树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8,共6页
猪细小病毒7群(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2016年首次从美国猪群发现和鉴定的新的猪细小病毒。为弄清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PPV-7,本文用PPV-7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10份猪流产胎儿和10份保育仔猪病料分别进行... 猪细小病毒7群(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2016年首次从美国猪群发现和鉴定的新的猪细小病毒。为弄清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PPV-7,本文用PPV-7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10份猪流产胎儿和10份保育仔猪病料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1份保育仔猪样品的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常规PCR扩增出的246 bp特异性条带测序和分子遗传演化时发现,该序列与PPV-7参考毒株KU5637332和KY996757的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8.0%,表明该样品中含有PPV-7,进一步用PK-15细胞分离病毒,连续传代5次后PK-15细胞都没有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但其上清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都可以检测到该病毒。本研究结果证实我国猪群中存在PPV-7的感染,且检测到的PPV-7毒株能在PK15细胞中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PCR 鉴定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209-210,213,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存在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只进行PCR诊断。结果表明,病猪患有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可见采用PCR反应技术可有效、快速地诊断猪细小病毒病。
关键词 细小病毒7病毒 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猪圆环病毒2型“ORF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0
作者 范志新 高登科 +5 位作者 李鑫鑫 孙颖 冯全文 田昊伦 王凯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2,共8页
为深入研究新鉴定的“ORF7”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中的作用,制备了鼠抗ORF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首先,克隆ORF7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ORF7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H-CMV-Flag-ORF7。将pGEX-6p-1... 为深入研究新鉴定的“ORF7”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中的作用,制备了鼠抗ORF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首先,克隆ORF7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ORF7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H-CMV-Flag-ORF7。将pGEX-6p-1-ORF7进行诱导表达,确定在IPTG 0.8 mmol/L、37℃下诱导12 h表达量最高,且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4 ku。将目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第4次免疫后收集小鼠血清,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为1∶10000,可用于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GEX-6p-1-ORF7表达的重组蛋白。应用获得的多克隆抗体通过IFA检测PCV2感染的PK-15细胞中ORF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DH-CMV-Flag-ORF7和pEGFP-N1-ORF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IFA和Western blot检测ORF7蛋白。研究结果为探究ORF7在PCV2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 ORF7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与热休克蛋白DNAJC7的相互作用研究
11
作者 吕其壮 黄婷 +3 位作者 雷小晓 王涛 陈旭健 卢成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0,共5页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热休克蛋白DNAJC7的关系,用Cap与DNAJC7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pFast-GST-Cap和pFast-DNAJC7共转染sf9细胞,并用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检测。结果显示,沉淀Cap蛋白后能检测到DNAJC7蛋白条带,且沉淀DN...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热休克蛋白DNAJC7的关系,用Cap与DNAJC7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pFast-GST-Cap和pFast-DNAJC7共转染sf9细胞,并用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检测。结果显示,沉淀Cap蛋白后能检测到DNAJC7蛋白条带,且沉淀DNAJC7蛋白后能够检测到Cap蛋白条带,表明Cap蛋白与DNAJC7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论文完善了PCV2 Cap蛋白参与的复杂分子间相互作用网络,并为阐明DNAJC7蛋白对PCV2复制的影响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 CAP蛋白 DNAJC7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与链球菌7型协同感染研究
12
作者 周德方 崔熙尧 +2 位作者 郑高颖 郑乾坤 成子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5,共9页
2016年10月,在山东省发现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链球菌7型协同感染病例。猪场小猪40日龄发病,持续至10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30%,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热、四肢无力和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采用血液学检测,病理组织学观察,细菌、病毒... 2016年10月,在山东省发现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链球菌7型协同感染病例。猪场小猪40日龄发病,持续至10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30%,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热、四肢无力和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采用血液学检测,病理组织学观察,细菌、病毒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血液中大量红细胞变形,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分离的细菌为短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直径1μm^2μm;16SrRNA PCR测序结果显示为链球菌7型;病毒PCR结果显示为PCV2阳性,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均为阴性;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CV-2检测株与PCV-Y16同源性最高,为99.7%。随后,PK-15细胞连续传代显示PCV-2在PK-15细胞中增殖。动物回归试验中,临床数据统计结果、剖检病变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两种病原具有协同致病性。根据猪群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学病变、病原检测结果以及动物回归试验,最终确诊该猪群发生PCV-2与链球菌7型的混合感染,并呈现致病上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 链球菌7 协同感染 16SrRNA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CV2 ORF2的重组T7噬菌体在猪体内的存留分析
13
作者 杨柳 牟豪 +5 位作者 吕林丹 胡霞 许国洋 郑华 张邑帆 沈克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3,共6页
为了检测经颈部肌肉注射入猪体的、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ORF2)的重组T7噬菌体(T7-ORF2)在体内的存留情况,本试验将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20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猪只以1.5mL/只剂量颈部肌肉注... 为了检测经颈部肌肉注射入猪体的、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ORF2)的重组T7噬菌体(T7-ORF2)在体内的存留情况,本试验将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20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猪只以1.5mL/只剂量颈部肌肉注射增殖收获的T7-ORF2,对照组猪只以相同途径注射等体积的洗脱液;于注射前1 d、注射后10 h、1~7 d测量体温,观察猪只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分别于注射后1 h、3 h、5 h、10 h、1 d、3 d、5 d和7 d采集猪只的血液和粪便样品,注射后10 h、1 d、3 d、5 d和7 d采集肝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样品;将收集的各样品处理上清与宿主菌(大肠埃希菌BLT5403株)混合培养,通过细菌裂解分析T7-ORF2的感染性;以细菌裂解液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ORF2基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7-ORF2在肝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的分布和存留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猪只在试验期体温、采食、饮水和精神状态正常,无不良症状和死亡发生;注射后5 d能从血清和粪便中检测到感染性的T7-ORF2;注射后3 d能从肝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检测到感染性的T7-ORF2;从细菌裂解液中可扩增检测到PCV2 ORF2基因片段;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观察结果显示,T7-ORF2在机体中逐渐被清除,在脾脏中存留至少5 d,在肝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存留至少7 d。结果表明,T7-ORF2可进入猪只的血液循环、肝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本试验为利用T7-ORF2深入开发PCV2新型疫苗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T7噬菌体 圆环病毒2(PCV2) 肌肉注射 检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6型ORF 2基因的截短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云文 潘琴 +4 位作者 汪洋 代军飞 任绍科 张洋 张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87-2495,共9页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 【目的】原核截短表达猪细小病毒6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6,PPV6)ORF 2基因,并制备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PV6分离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 2截短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PV6-ORF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纯化后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匀乳化,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间接ELISA鉴定免疫兔血清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PPV6-ORF2重组表达载体,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大小约为4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蛋白可与PPV6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Western blotting间接与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免疫兔血清与PPV6全病毒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效价为1∶25600;IFA鉴定结果表明,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兔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原核截短表达了PPV6 ORF 2基因并制备了兔抗PPV6 VP1(348 aa-675 aa)蛋白多克隆抗体,为PPV6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和PPV6 VP1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6(ppv6) ORF 2基因 截短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绵阳市猪细小病毒2型病原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苗 扶星星 +4 位作者 陈希文 王聪 谢作杰 董鹏宇 邓永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21-26,共6页
猪细小病毒2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2,PPV2)是2001年首次在缅甸发现的新型病毒。为深入了解四川省绵阳市PPV2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使用普通PCR对采自4个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的296份临床病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并对其中1份阳性... 猪细小病毒2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2,PPV2)是2001年首次在缅甸发现的新型病毒。为深入了解四川省绵阳市PPV2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使用普通PCR对采自4个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的296份临床病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并对其中1份阳性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PV2检出率为1.69%(5/296);阳性样品(PPV2-11-MY)全基因组长度为5506 bp,与12个PPV2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96%~99.30%,氨基酸同源性为52.50%~73.80%;存在3处氨基酸高变区域,分别位于91~218 aa、513~626 aa和776~1065 aa;该毒株同源性最接近我国江苏省毒株MW853949.1。本研究不仅丰富了PPV2流行病学数据,为后续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PPV2致病机理及毒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2(ppv2) 流行 全基因组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5期18-20,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PRV和PCV2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PRV和PCV2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51bp(PPV)、375bp(PRV)和493bp(PCV2)特异性条带。对20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项PCR检测对比检测试验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ppv) 伪狂犬病毒(PRV) 圆环病毒2(PCV2)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4型细小病毒的分子鉴定与全基因组分析
17
作者 尹苗 扶星星 +3 位作者 董鹏宇 王聪 陈俊巧 陈希文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55-58,共4页
试验旨在查明四川某发病猪场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类型,掌握该地区猪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猪场的猪肺脏、淋巴结、血液等病料,进行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1株新型猪细小病毒4型PPV4-MY。全基因... 试验旨在查明四川某发病猪场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类型,掌握该地区猪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猪场的猪肺脏、淋巴结、血液等病料,进行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1株新型猪细小病毒4型PPV4-MY。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PPV4-MY全基因组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变,全基因组前端和末端各序列存在较大差异,中段序列基本一致,差异较小;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株PPV4-MY与山东、韩国检出的毒株亲缘性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4(ppv4) 分子鉴定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粤地区PPV7与PCV2的混合感染调查及PPV7 Cap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鑫杰 薛少华 +5 位作者 吕紫欣 黄喜荣 陈羽璇 范克伟 杨小燕 戴爱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1-2297,共7页
【目的】调查闽粤地区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7,PPV7)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混合感染情况,并掌握两地PPV7 Cap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收集闽粤地区69个猪场的432份发病猪血液进行PPV... 【目的】调查闽粤地区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7,PPV7)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混合感染情况,并掌握两地PPV7 Cap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收集闽粤地区69个猪场的432份发病猪血液进行PPV7和PCV2的PCR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PPV7 Ca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对两地PPV7 Ca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Mega 7.0软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闽粤地区PPV7阳性率为21.99%(96/432),场阳性率为53.62%(37/69),PCV2阳性率为54.17%(234/432),两者共感染率为13.43%(58/432)。应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17株PPV7 Cap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发现,17株PPV7 Cap基因序列之间相似性在85.6%~100%,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相似性在85.8%~99.0%。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17株PPV7 Cap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7.6%~100%,与国内外参考毒株间的氨基酸相似性为82.6%~98.7%。基于Cap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PV7可分为PPV7a~PPV7e 5个主要的进化分支,其中9株属于PPV7a进化分支,3株属于PPV7b分支,4株属于PPV7c分支,仅有1株属于PPV7e分支。【结论】PPV7在闽粤地区广泛流行,并且与PCV2有较高的共感染率,可能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潜在致病因子。闽粤两地PPV7毒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PPV7a分支毒株为目前的主要优势毒株。本研究为闽粤地区PPV7的防控及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7(ppv7) Cap基因 遗传变异 相似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病防控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胜周 张木果 张俊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53-54,共2页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类疾病。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无囊膜,抵抗力很强,90℃下5 min内不能使其灭活。根据基因型差异,PPV至少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PPV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类疾病。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无囊膜,抵抗力很强,90℃下5 min内不能使其灭活。根据基因型差异,PPV至少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PPV1、PPV2、PPV3、PPV4、PPV5以及猪博卡病毒(PBo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繁殖障碍 病毒基因组 博卡病毒 怀孕母 基因差异 木乃伊 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分离的G9P[23]猪轮状病毒的分子特性
20
作者 王蕾 编译 《中国猪业》 2012年第9期67-67,共1页
G9轮状病毒是公认的在全世界传播的基因型。G9型A组轮状病毒——G9P[23]株是非常罕见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将其命名为轮状病毒Apig/China/NMTL/2008/G9P[23],简写为NMTL,它是从中国的腹泻仔猪中分离出来的。核苷酸序列... G9轮状病毒是公认的在全世界传播的基因型。G9型A组轮状病毒——G9P[23]株是非常罕见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将其命名为轮状病毒Apig/China/NMTL/2008/G9P[23],简写为NMTL,它是从中国的腹泻仔猪中分离出来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VP7基因汇聚在G9谱系VId,VP4基因汇聚在罕见的P[23]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分子特性 分离 中国 核苷酸序列分析 VP7基因 VP4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