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睾丸(ST)细胞系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向阳 吴文福 +3 位作者 岑小清 刘秋燕 游启有 赖月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95,共4页
为评估猪睾丸(ST)细胞系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取猪睾丸(ST)基础细胞库、工作细胞库不同代次细胞分别进行致瘤性检验和胞核学检验。结果表明,ST细胞在传代过程中无致瘤性且染色体遗传稳定。本试验取不同代次的ST... 为评估猪睾丸(ST)细胞系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取猪睾丸(ST)基础细胞库、工作细胞库不同代次细胞分别进行致瘤性检验和胞核学检验。结果表明,ST细胞在传代过程中无致瘤性且染色体遗传稳定。本试验取不同代次的ST细胞繁殖猪瘟病毒液并测定其毒液效价;取不同代次的ST细胞繁殖的猪瘟病毒分别对猪进行免疫攻毒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将ST工作细胞传至第30代,其仍能良好地表达猪瘟病毒,且产毒稳定,病毒滴度高,连续收毒,病毒产量高,其所表达的猪瘟病毒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上述结果表明,猪睾丸(ST)细胞系适宜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的细胞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st)细胞系 瘟活疫苗 细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T_7RNA聚合酶的猪睾丸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祁光宇 刘萍 +7 位作者 刘斌 王凡 武发菊 杜平 董金杰 黄银君 牟克斌 刘学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1,共6页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7RNA聚合酶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对T7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扩增,将测序正确的T7RNA聚合酶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pIRES2-EGFP-T7RNA RNA质粒。再将构建正确的pIRES2-E...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7RNA聚合酶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对T7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扩增,将测序正确的T7RNA聚合酶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pIRES2-EGFP-T7RNA RNA质粒。再将构建正确的pIRES2-EGFP-T7RNA质粒经用脂质体法转染猪睾丸细胞,通过G418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化,同时构建pET-32a-RED原核表达质粒载体,用其检测T7启动子控制下的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建立的ST/T7RNA细胞系经20次传代仍然能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结果显示,成功建立能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的猪睾丸细胞系,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RNA聚合酶 EGFP和RED荧光基因 睾丸细胞 st T7RNA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悬浮细胞系的驯化与猪细小病毒的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刚 闫冰 刘鑫莹 《饲料博览》 2019年第10期28-30,共3页
将贴壁的ST细胞驯化为可单细胞悬浮生长的细胞,并进行猪细小病毒大规模培养。采用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获得可悬浮生长的ST-S细胞。结果表明,经悬浮驯化后的ST-S细胞呈现较好的单细胞悬浮生长状态,细胞呈圆球形,结团现象较少... 将贴壁的ST细胞驯化为可单细胞悬浮生长的细胞,并进行猪细小病毒大规模培养。采用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获得可悬浮生长的ST-S细胞。结果表明,经悬浮驯化后的ST-S细胞呈现较好的单细胞悬浮生长状态,细胞呈圆球形,结团现象较少,胞体大小基本一致,生长速度正常,最大细胞密度可以达到每毫升4.5×106个细胞。说明经驯化获得的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的ST细胞株,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ST细胞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悬浮细胞系 细小病毒 驯化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H株ST细胞系高敏感性细胞的克隆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德强 张立恒 宋新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3期34-35,共2页
利用有限稀释法和单细胞显微操作法从现有ST细胞系中克隆出一株对猪细小病毒H株具有高敏感性的细胞克隆株ST-5,初步研究该克隆株对猪细小病毒H株增殖的特性及稳定性。该克隆株连续传代20代后对猪细小病毒H株感染性不变,病毒滴度最高可达... 利用有限稀释法和单细胞显微操作法从现有ST细胞系中克隆出一株对猪细小病毒H株具有高敏感性的细胞克隆株ST-5,初步研究该克隆株对猪细小病毒H株增殖的特性及稳定性。该克隆株连续传代20代后对猪细小病毒H株感染性不变,病毒滴度最高可达107.0TCID50/mL。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高效价的猪细小病毒H株灭活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克隆株 细胞系 敏感性 H株 st 有限稀释法 连续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睾丸传代细胞系传代培养的方法
5
作者 柴华 刘洪斌 +5 位作者 张杨 闫妍 杨万秋 丁国杰 邬立权 潘兴广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7期226-226,共1页
猪源的睾丸传代细胞系(ST传代细胞系),具有传代方法简单,细胞系来源清楚,成分一致,细胞生长繁殖快,形成单层培养物早,适用于一些病毒的复制,已较多地应用于动物病毒学研究及疫苗生产中哪。在猪细小病毒的研究和制备疫苗时,选... 猪源的睾丸传代细胞系(ST传代细胞系),具有传代方法简单,细胞系来源清楚,成分一致,细胞生长繁殖快,形成单层培养物早,适用于一些病毒的复制,已较多地应用于动物病毒学研究及疫苗生产中哪。在猪细小病毒的研究和制备疫苗时,选定ST传代细胞系,在试验中观察到其适于该病毒繁殖,产生致细胞病变作用较快,复制的病毒滴度较高。我们在引进ST传代细胞系后,做了传代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代细胞系 细小病毒 传代培养 睾丸 动物病毒学 生长繁殖 疫苗生产 细胞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诱导ST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戴美玲 赵晓民 +3 位作者 丁利 许信刚 黄勇 童德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睾丸细胞(ST细胞)后是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对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揭示TGEV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TGEV感染对数生长期的ST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在感染后不... 【目的】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睾丸细胞(ST细胞)后是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对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揭示TGEV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TGEV感染对数生长期的ST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取细胞样品,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和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TGEV感染对ST细胞的影响。【结果】TGEV感染可抑制ST细胞生长,并且呈现病毒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的依赖性。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0MOI(感染复数)的TGEV感染24h后,ST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皱缩变圆、聚堆,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流式细胞仪检测及Caspases活性检测表明,感染TGEV的ST细胞凋亡比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逐渐升高。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无活性的酶原形式随着TGEV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解,同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化片段逐渐增加。TGEV感染能够促进FasL和Bax的表达而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TGEV感染能够诱导ST细胞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及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和Bcl-2家族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调控TGE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睾丸细胞(st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多糖对PRV感染猪睾丸细胞的作用及其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王芝 舒相华 +5 位作者 张莹 张雅靖 李长妹 杨春坤 全伟 宋春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7,共9页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睾丸(ST)细胞的作用并筛选与调控相关的差异基因,本试验建立PRV感染ST细胞模型,将其分为预防、治疗和杀毒模式,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芩多糖溶液进行处理,每个模式下设立空白对照组和PRV对照组。采...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睾丸(ST)细胞的作用并筛选与调控相关的差异基因,本试验建立PRV感染ST细胞模型,将其分为预防、治疗和杀毒模式,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芩多糖溶液进行处理,每个模式下设立空白对照组和PRV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黄芩多糖对S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ELISA检测IFN-γ、IFN-α和TNF-α细胞因子含量;在24 h时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其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PRV感染ST细胞出现病变。与PRV对照组相比,黄芩多糖浓度为97.66μg/mL时,3种模式中细胞存活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病变减轻,IFN-γ和IFN-α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治疗指数(TI)分别为2、4和4。治疗模式下,97.66μg/mL黄芩多糖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和PRV对照组比较共交集差异基因74个,其中SOCS3、VEGFA、ZBTB18、CLCN6、RSBN1、RBM47和TET2基因差异表达较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15条信号通路,PRV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和PRV对照组与黄芩多糖治疗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别涉及核糖体、内吞、MAPK、TNF和MAPK、mTOR、TLR等相关通路。结果表明,黄芩多糖对PRV感染ST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和TLR信号通路中SOCS3、CCL5、FOS、PIK3R1和MAP3K8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本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黄芩多糖调控PRV感染宿主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多糖 伪狂犬病毒(PRV) 睾丸(st)细胞 差异基因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反应器培养过程中提高病毒滴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英 寇春 +4 位作者 王娟 孙聪 张华 杜久斌 贺笋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33-3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培养基渗透压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表达的影响。试验将PEDV接种于含猪睾丸(ST)悬浮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中,通过添加氯化钠试剂调整病毒表达阶段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考察不同培养液渗透压对细胞生长、代谢情况以及病毒滴... 试验旨在探究培养基渗透压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表达的影响。试验将PEDV接种于含猪睾丸(ST)悬浮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中,通过添加氯化钠试剂调整病毒表达阶段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考察不同培养液渗透压对细胞生长、代谢情况以及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添加氯化钠试剂调整病毒表达阶段的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并维持在(360±10)mOsm/kg,可在原有的PEDV表达工艺基础上将表达的病毒滴度从7.50 Log TCID_(50)/mL提高至8.80 Log TCID_(50)/mL,提高了收获时猪流行性腹泻抗原或种毒的病毒滴度。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能够显著提高PEDV表达的病毒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腹泻病毒 睾丸(st)悬浮细胞 渗透压 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细胞中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丽英 倪建平 +2 位作者 张婉华 何锡忠 徐伟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研究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在ST、PK-15、CEF、BHK-21细胞系上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4种细胞对PRV均敏感,PRV在4种细胞上增殖产生的病毒毒价分别为10^(-8.87±0.04)TCID_(50)/mL、10^(-8.50±0.03)TCID_(50)/mL、10^(-7.68±... 研究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在ST、PK-15、CEF、BHK-21细胞系上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4种细胞对PRV均敏感,PRV在4种细胞上增殖产生的病毒毒价分别为10^(-8.87±0.04)TCID_(50)/mL、10^(-8.50±0.03)TCID_(50)/mL、10^(-7.68±0.06)TCID_(50)/mL和10^(-7.87±0.05)TCID_(50)/mL。4种细胞都能产生明显的病变,但不同的细胞上出现病变不同,PK-15细胞(20±2)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葡萄串状的细胞;ST细胞(22±2)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细胞圆缩后成合胞体病灶;BHK-21细胞(25±1)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细胞圆缩后成合胞体病灶,有拉网现象;CEF细胞(24±2)h出现细胞病变为葡萄串状的细胞。以上结果说明,ST细胞也适合用于PRV的增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细胞病变 病毒效价 st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蓝花色苷组成及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活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用东 魏向利 +2 位作者 罗小玲 童军茂 赵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在体外探寻紫甘蓝花色苷(Anthocyanins from Purple Cabbage,APC)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的活性效果。本研究以APC粉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的方法鉴定其花色苷成分... 为在体外探寻紫甘蓝花色苷(Anthocyanins from Purple Cabbage,APC)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的活性效果。本研究以APC粉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的方法鉴定其花色苷成分后,在体外将APC作用于感染TGEV的猪睾丸细胞系(swine testicle,ST)单层表面,通过研究APC对TGEV诱导ST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存活情况,评价APC是否具有抗TGEV的活性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蓝花色苷粉中至少含13种花色苷成分,其中主要为矢车菊色素的糖苷;APC对细胞无毒性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100μg/m L;APC在安全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抑制TGEV诱导的ST细胞形态变化,降低凋亡。因此,紫甘蓝花色苷具有抗TGEV的生物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花色苷 睾丸细胞系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