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污染外源性兔出血症病毒的检测与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金源 陈晓春 +3 位作者 韩玉玲 吴华伟 邓永 郎洪武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在进行2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效力检验时,出现效力检验家兔突然死亡现象,为了查明家兔死亡原因,采用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血凝试验、兔体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疫苗或注苗后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进行了检测。结... 在进行2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效力检验时,出现效力检验家兔突然死亡现象,为了查明家兔死亡原因,采用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血凝试验、兔体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疫苗或注苗后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疫苗的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疫苗及注射疫苗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具有较低的血凝价,血凝试验结果均为可疑;在兔体中和试验中,中和组家兔2/2健康存活,未中和的疫苗对照组家兔2/2死亡;疫苗及注射疫苗死亡后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的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检测结果证实疫苗中含有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污染RHDV的现象启示:应该加强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抗原制备过程的控制;同时有必要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使之进一步补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淋源) 兔出血症病毒 污染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组织毒生产工艺改进试验
2
作者 鲁立柱 张万春 +1 位作者 王玉红 贺笋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年第5期38-39,共2页
脾淋源猪瘟活疫苗使用的脾淋组织毒生产繁琐,家兔热型判定中测温次数多,工作量大。通过统计、对比,试验在大量测定取得基础体温的基础上,使用48 h、72 h两个时间点测温的方法,进行热型判定,与规程[1]要求生产方法比较,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脾淋源猪瘟活疫苗使用的脾淋组织毒生产繁琐,家兔热型判定中测温次数多,工作量大。通过统计、对比,试验在大量测定取得基础体温的基础上,使用48 h、72 h两个时间点测温的方法,进行热型判定,与规程[1]要求生产方法比较,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并对最终产品进行效力对比,结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淋源) 工艺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长龙 严宝英 +1 位作者 贾文孝 刘学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103,共3页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淋源) 猪O型口蹄疫疫苗 猪蓝耳病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种免疫方法的抗体水平与效果比较
4
作者 李永元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9期25-25,共1页
为了解不同免疫方法使用疫苗后的安全性和对免疫抗体水平与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提供数据,并做出科学评价,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地进行免疫预防,为乐都区基层动物防疫员在生猪防疫工作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以减轻防疫员队伍的劳... 为了解不同免疫方法使用疫苗后的安全性和对免疫抗体水平与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提供数据,并做出科学评价,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地进行免疫预防,为乐都区基层动物防疫员在生猪防疫工作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以减轻防疫员队伍的劳动量,减少免疫应激的产生率,推广应用同时分点注射技术。笔者结合201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于2012年4~5月在乐都福乐牧业有限公司生态养猪场进行了不同免疫方法的免疫抗体水平与效果的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方法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瘟疫苗(淋源) 抗体合格率 试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