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间接血凝与兔体热反应法测定猪瘟兔化毒毒价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江业超 王成业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中,测定猪瘟兔化毒毒价的方法,至今仍用经典的兔热反应法(体内法),即以多少个兔感染量来表示一个样品中兔化毒的含量。这种方法是正确而又可靠的,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6—7天后才能得到结果。因此,很久以来。
关键词 猪瘟兔化毒 间接 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向血凝试验测定猪瘟兔化毒
2
作者 沈铭强 莫凤琼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4-36,共3页
猪瘟兔化毒的毒价测定,至今一直采用经典的兔热反应法。但近几年来,由我厂饲养场提供的大兔在测定猪瘟兔化毒的毒价时,却表现不敏感(原因不明),效检通过率低,无法真实地反映收获的细胞毒液的毒价。
关键词 猪瘟兔化毒 反向血凝试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邓力 张彦明 +2 位作者 李维维 杨幼聪 谭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猪瘟病毒含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号为AF091507的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株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在其5′非编码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标准品引物、定量...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猪瘟病毒含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号为AF091507的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株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在其5′非编码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标准品引物、定量引物)和1条探针(qPCR-P),通过标准品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构建标准品RNA。对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各项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对成品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体外转录的标准品RNA,建立了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比RT-nPCR方法的灵敏度高出1个数量级;该法对标准品RN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2拷贝/μL。对1.0×108,1.0×106,1.0×103拷贝/μL 3种稀释度的标准品RNA进行重复性试验,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54%,0.52%和0.39%;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47%,1.85%和1.01%,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不同厂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的病毒含量进行测定,可知同一厂家脾淋苗中的病毒含量比细胞苗高出1~2个数量级,而不同厂家同一类型疫苗中病毒含量也有差异,其中脾淋苗差异不大,而细胞苗间的差异较大,最高可达27.2倍。【结论】建立的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为实际工作中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质量监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荧光定量PCR 体外转录 标准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多糖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坤 李敬玺 +4 位作者 张慧辉 郭东升 贾贝贝 王三虎 张世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用苜蓿多糖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对60日龄体重18~20 kg的仔猪进行免疫试验研究.B淋巴细胞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苜蓿多糖可使猪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增多,血清抗体水平提高.攻毒试验表明,参试的2批猪,试验组潜伏期(34~72 h... 用苜蓿多糖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对60日龄体重18~20 kg的仔猪进行免疫试验研究.B淋巴细胞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苜蓿多糖可使猪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增多,血清抗体水平提高.攻毒试验表明,参试的2批猪,试验组潜伏期(34~72 h和36~68 h),明显长于对照组(12~48 h和14~48 h),发热温度试验组为(40.5~40.9℃和40.6~40.8℃)低于对照组(41.4~42.0℃和41.2~41.7℃),高热期试验组为(30~96 h和46~98 h)低于对照组(72~148 h和72~146h).说明苜蓿多糖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多糖 猪瘟疫苗 B淋巴细胞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LAMP可视化检测猪瘟病毒及特异性鉴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9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庞耀珊 谢丽基 范晴 罗思思 黄莉 黄娇玲 曾婷婷 黄秀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建立可视化检测猪瘟病毒(CSFV)及特异性鉴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临床检测CSFV野毒株及特异性鉴别HCLV毒株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en Bank中CSFV非结构蛋白NS5B基因的保守序列... 【目的】建立可视化检测猪瘟病毒(CSFV)及特异性鉴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临床检测CSFV野毒株及特异性鉴别HCLV毒株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en Bank中CSFV非结构蛋白NS5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两套针对CSFV和HCLV的特异性引物,并优化RT-LAMP反应条件,同时用LA-320C浊度仪实时监测其浊度变化。【结果】优化的RT-LAMP仅需在63℃水浴锅中反应50 min即可完成检测,且能通过肉眼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直接判定结果;所有CSFV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翠绿色),其他非CSFV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桔红色),且能特异性鉴别HCLV毒株,与实时浊度监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对CSFV和HCLV的最小检测限分别是100和101 copies,敏感度分别是常规RT-PCR的100倍和10倍。【结论】建立的RT-LAMP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尤其适合基层进行CSFV感染的快速检测及特异性鉴别HCLV,对有效防控CSF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CSFV) 猪瘟疫苗株(HCLV) RT-LAMP 浊度 特异性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兔化弱毒(HCLV)疫苗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余兴龙 涂长春 +3 位作者 徐兴然 张茂林 李作生 于师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42,共5页
根据猪瘟病毒基因组的序列设计合成了覆盖HCLV基因组全部序列的5对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家兔脾脏中扩增获得了包含HCLV(b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基因组全序列的5个cDNA片段,并将它们分别克隆至pGEM-T vector中。然后将这5个c... 根据猪瘟病毒基因组的序列设计合成了覆盖HCLV基因组全部序列的5对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家兔脾脏中扩增获得了包含HCLV(b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基因组全序列的5个cDNA片段,并将它们分别克隆至pGEM-T vector中。然后将这5个cDNA片段按它们在HCLV基因组上的位置从5’端至3’端的顺序依次通过酶切连接,一并克隆到pPoly2载体中得到HCLV基因组全长cDNA的质粒pPOHCLV。序列分析表明,HCLV基因组长度共12310bp,有一个大的ORF,编码一3898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其5'-NCR和3’-NCR长度分别是374nt和239nt。与非兔化毒株相比较,HCLV基因组在12133nt处有12个碱基的插入CTTTTTTCTTTT,该序列可能是病毒在适应兔体增殖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基因组全序列及其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毒株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它们的毒力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瘟 基因组 疫苗株 HCLV cDNA 全长序列 克隆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与兔体定型热试验对于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平行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葛叶 张兴娟 +5 位作者 朱庆虎 韩秋影 王牟平 李伟杰 孙建宏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9-703,共5页
为探讨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与传统兔体定型热试验对于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平行关系,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与兔体定型热试验对5份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成品和6份半成品样品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正相关性,最低... 为探讨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与传统兔体定型热试验对于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平行关系,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与兔体定型热试验对5份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成品和6份半成品样品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正相关性,最低105个病毒拷贝可以使家兔产生定型热反应,最低103个病毒拷贝可以使家兔产生轻热反应。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检测过程仅需3.5 h,大大缩短了猪瘟疫苗的检测时间,该方法可以补充传统的兔体定型热反应用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半成品与成品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荧光定量RT-PCR 体定型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抗抗 邓力 +3 位作者 井勇 张彦明 王晶钰 宁蓬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分别检测出CSFV强毒和疫苗毒。【结论】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SF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为猪瘟的早期诊断及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瘟疫苗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多糖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应答强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世军 王三虎 赵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60,共4页
用苜蓿多糖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 ,对 6 0日龄体重 1 8~ 2 0kg的仔猪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 ,苜蓿多糖可使猪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增多 ,IgG水平提高 ,可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 苜蓿多糖 猪瘟疫苗 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免疫猪淋巴细胞亚类及转化水平、IFN-γ的变化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磊 卢培成 +10 位作者 牛更智 曾亮明 林映升 林伯全 傅光华 施少华 程龙飞 陈先进 黄瑜 邓衔柏 张渊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为研究免疫猪瘟兔化弱毒(HCLV)对猪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HCLV脾淋毒单独(A组)、HCLV细胞毒与兔脾淋组织液联合(B组)、HCLV细胞毒单独(C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仔猪,应用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ELISA方法测定免... 为研究免疫猪瘟兔化弱毒(HCLV)对猪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HCLV脾淋毒单独(A组)、HCLV细胞毒与兔脾淋组织液联合(B组)、HCLV细胞毒单独(C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仔猪,应用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ELISA方法测定免疫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类比值、PBL非特异性(NSI)及特异性(SSI)刺激指数、IFN-γ浓度。结果显示免疫后各组CD3+/PBL与CD3+CD8+/PBL差异不显著;CD3+CD4+/PBL于第7 d时A、B和对照组显著高于C组(p<0.05);CD3+CD4+/CD3+CD8+于第7 d、14 d时A、B和对照组显著高于C组(p<0.05),并且C组CD3+CD4+/CD3+CD8+显著降低(p<0.05);NSI于第3 d、7 d时A与B组显著高于C组(p<0.05),而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SI于第3 d、7 d时A组显著高于B与C组(p<0.05),而B与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A、B、C和对照组,并且于第3 d、7 d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HCLV细胞毒引起机体CD3+CD8+相对更快速增殖,而HCLV脾淋毒引起机体CD3+CD4+相对更快速增殖及NSI、SSI、IFN-γ浓度更高,脾淋毒与细胞毒可能侧重不同的免疫分子途径发挥免疫保护效力;兔脾淋组织液对NSI和IFN-γ浓度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脾淋 猪瘟细胞 淋巴细胞亚类 淋巴细胞转水平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大伟 张小飞 +3 位作者 胡来根 李郁 尹秀凤 毛火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6-450,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CLV株基因组序列,在Erns基因序列区内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84拷贝/...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CLV株基因组序列,在Erns基因序列区内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84拷贝/μL;而对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实验组批内变异系数为1.05%~1.84%,批间变异系数为3.70%~5.43%。通过对32批HCLV半成品抗原和9批成品疫苗,分别用经典的兔检法测定兔体感染量(RID)和新建立的FQRT-PCR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对HCLV生产配制及成品检验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初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苗在免疫猪体内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春霞 李军 +8 位作者 潘艳 彭昊 禤雄标 胡帅 谢永平 谢宇舟 何彩美 陈泽祥 杨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88-2792,共5页
研究猪瘟兔化弱毒苗在免疫猪体内的动态分布,在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后第1、7、14、21、28、35、63天采集免疫猪的脾、肾、肺、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及血清,应用免疫组化、RT-PCR、猪瘟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分析猪瘟病毒在猪... 研究猪瘟兔化弱毒苗在免疫猪体内的动态分布,在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后第1、7、14、21、28、35、63天采集免疫猪的脾、肾、肺、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及血清,应用免疫组化、RT-PCR、猪瘟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分析猪瘟病毒在猪体内的动态分布、存留时间及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于免疫后第7~14天在脾脏、第7~21天在腹股沟淋巴结、第14~28天在肾脏组织分别检测到猪瘟病毒。在免疫后第7天检测到猪瘟病毒抗体,随后抗体水平持续上升至免疫后第63天;病毒抗原的分布与RT-PCR检测结果吻合。结论:猪瘟兔化弱毒苗在猪体内主要分布器官为脾、肾和腹股沟淋巴结,免疫后第7天脾和腹股沟淋巴结最早检测到猪瘟病毒,猪瘟病毒在肾停留时间可至免疫后第28天。实验过程中未在扁桃体、肺、外周血检测到猪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免疫组 动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RT-PCR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文 王楠 +5 位作者 张兴娟 葛叶 韩秋颖 孙元 李素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467,共4页
为进一步验证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荧光定量RT-PCR(qRT-PCR)与兔体定型热试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对278批次HCLV疫苗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其疫苗含量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78批次猪瘟疫苗中... 为进一步验证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荧光定量RT-PCR(qRT-PCR)与兔体定型热试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对278批次HCLV疫苗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其疫苗含量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78批次猪瘟疫苗中有66批(24%)疫苗含量达不到规程标准,有42批(15%)疫苗存在BVDV污染;从所检疫苗中抽取6份qRT-PCR检测HCLV含量较低的疫苗,采用兔体定型热试验进行验证,两种方法结果吻合,表明qRT-PCR方法可以作为评价猪瘟疫苗质量的一种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牛病性腹泻病 疫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海穴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志成 方光远 王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后海穴免疫生长肥育猪6 0 0头,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出抗猪瘟病毒抗体的水平,并与传统方法耳根部注射免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海穴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维持时间最长。1头... 利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后海穴免疫生长肥育猪6 0 0头,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出抗猪瘟病毒抗体的水平,并与传统方法耳根部注射免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海穴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维持时间最长。1头份疫苗后海穴注射效果也比2头份的肌肉注射效果明显。表明后海穴注射疫苗能提前坚强免疫产生的时间,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应,是提高疫苗保护率的有效免疫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后海穴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批猪瘟活疫苗中猪瘟兔化弱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耘 王在时 +2 位作者 王琴 李博 丘惠深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对 1 2批猪瘟活疫苗中的猪瘟兔化弱毒病毒 ,以 RT- PCR获得了 E2基因的主要编码区的大约 2 5 0 bp大小的节片 ,在 DNA star上对这些节片的 2 1 1 pb进行了测序 ,观察到这些节片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性。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有 98.1 %... 对 1 2批猪瘟活疫苗中的猪瘟兔化弱毒病毒 ,以 RT- PCR获得了 E2基因的主要编码区的大约 2 5 0 bp大小的节片 ,在 DNA star上对这些节片的 2 1 1 pb进行了测序 ,观察到这些节片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性。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有 98.1 %~ 1 0 0 %相同 ,其中 9批完全一致 ,结果表明猪瘟兔毒疫苗株的分子结构极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 猪瘟 序列分析 同源性 E2基因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克隆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万球 韦家槐 +5 位作者 黄小曼 陆芹章 王欢 付牧 高永锐 黄秀军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1期3-8,共6页
采用终点稀释单细胞微量培养法对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C株)进行克隆,获10个克隆株;保持原C株的免疫原性和其他优良特性;在某些方面并有所提高。随机取6号克隆毒(简称C_6)进行系列试验,结果表明;(1)对牛睾丸细胞敏感,共收毒批次和合格批次... 采用终点稀释单细胞微量培养法对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C株)进行克隆,获10个克隆株;保持原C株的免疫原性和其他优良特性;在某些方面并有所提高。随机取6号克隆毒(简称C_6)进行系列试验,结果表明;(1)对牛睾丸细胞敏感,共收毒批次和合格批次为15/19(79.9%)(2)用兔增殖毒共归兔64只,发热率为90.6%,用睾丸细胞增殖毒对38只免热反应率为89.47%,(3)按"规程"安检和增大一倍量对猪均无不良反应。(4)C_6细胞毒用兔和猪效检均达5×10^(-4)/1ml合格;呈平行关系。(5)对猪3天即产生免疫。(6)对猪免疫9个月、12个月全保护,16个月亦有75%保护。(7)田间试验1.7万头猪,区域试验38万头猪,均安全有效。(8)对四个疫点使用一个常用量预防,均能控制疫情。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C_6株可作疫苗生产用种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疫苗 猪瘟 克隆 中国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丽丽 胡庭俊 +5 位作者 曾芸 彭晓峰 苏子杰 杨善忠 黄宏业 何家康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为观察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调节作用,选择高、中、低剂量(0.2mL/kg、0.1mL/kg、0.05mL/kg)的蟾酥注射液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联合使用作试验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组、空白... 为观察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调节作用,选择高、中、低剂量(0.2mL/kg、0.1mL/kg、0.05mL/kg)的蟾酥注射液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联合使用作试验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组、空白组作为对照。试验猪在用药前及首次用药后的7d、14d、21d、28d,通过静脉采集血液,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效价和IL-2水平。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的血清中抗体水平(p<0.05);不同剂量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猪血清IL-2的产生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蟾酥注射液高剂量组作用快,持续时间较长。本试验的结果说明蟾酥注射液是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的免疫佐剂。综合考虑,推荐蟾酥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剂量为肌内注射0.1mL/kg体重,1日2次,连用3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注射液 猪瘟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株E^(rns)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纯化
18
作者 王丽 杨艳艳 +3 位作者 张红 李清州 李学伍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123,127,共4页
将猪瘟兔化弱毒株Erns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表明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表达蛋白的分子... 将猪瘟兔化弱毒株Erns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表明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5kD,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5%。表达蛋白与兔抗CSFV多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利用GST亲和层析柱对Erns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Erns基因 原核表达 猪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猪瘟兔化弱毒株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传代情况研究
19
作者 谭晓妮 张彦明 +1 位作者 张旭 邓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5,共5页
在传至70代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接种猪瘟兔化弱毒,72 h后收取细胞上清液并对处理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分别检测第70、75、80、90、100、105代接毒细胞中病毒,观察各代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后20代(第90代永生化... 在传至70代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接种猪瘟兔化弱毒,72 h后收取细胞上清液并对处理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分别检测第70、75、80、90、100、105代接毒细胞中病毒,观察各代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后20代(第90代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与正常的形态相似,但传至接毒后35代(第105代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时,细胞稍有拉长现象。各代次细胞中都有猪瘟兔化弱毒的检出。本研究为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株(HCLV) 永生猪血管内皮细胞 形态变 细胞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毒种保存期试验
20
作者 高金源 张存帅 吴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26,共2页
本试验对 3个代次不同冻干日期的猪瘟兔化弱毒进行了兔体最小感染量测定 ,并对经猪瘟兔化弱毒 F4 76代毒繁殖冻干的两批猪瘟兔化弱毒 F4 79代毒进行了免疫原性鉴定。结果表明 ,猪瘟兔化弱毒在 - 70℃条件下保存 1 4年、1 5年、2 9年 ,... 本试验对 3个代次不同冻干日期的猪瘟兔化弱毒进行了兔体最小感染量测定 ,并对经猪瘟兔化弱毒 F4 76代毒繁殖冻干的两批猪瘟兔化弱毒 F4 79代毒进行了免疫原性鉴定。结果表明 ,猪瘟兔化弱毒在 - 70℃条件下保存 1 4年、1 5年、2 9年 ,其兔体最小感染量均无明显改变 ;繁殖的两批猪瘟兔化弱毒的最小免疫量均为 1 0 -5稀释 1 ml,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保存期 猪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