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国梅 李培 +5 位作者 左玉柱 李杰峰 张宁 刘曼迪 刘迎迎 李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4-1139,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5种菌毛类型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uidA的PCR方法鉴定大肠杆菌;选取国内外流行的携带K88、K99、F18ab、F18ac和F41菌毛基因的ETEC菌株,根据这5种菌毛基...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5种菌毛类型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uidA的PCR方法鉴定大肠杆菌;选取国内外流行的携带K88、K99、F18ab、F18ac和F41菌毛基因的ETEC菌株,根据这5种菌毛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上述5种菌毛ETEC的多重PCR方法。uidA基因的PCR结果显示,除了大肠杆菌有特异性扩增外,其他细菌均不能扩增,可以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菌毛多重PCR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各混合菌毛基因引物终浓度为3.2μmol/L,各大肠杆菌混合DNA模板浓度为2.5×107拷贝/μL,退火温度为58℃;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多重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5种ETEC的菌毛基因,而猪源沙门氏菌、猪源链球菌和大肠杆菌DH5α未见扩增,特异性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携带5种菌毛的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量均为2.5×104拷贝/μL,敏感性较高。采用uidA基因的PCR方法检测了河北省腹泻致死仔猪脏器分离的101株细菌,结果均为大肠杆菌。采用该多重PCR方法和单一PCR方法分别检测这101株大肠杆菌的菌毛类型,结果显示二者的符合率为100%;检测结果还显示,河北省仔猪腹泻大多数为携带3种及3种以上菌毛的ETEC混合感染所致,且ETEC携带的优势菌毛类型为K88、K99、F18ab和F41。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猪源ETEC菌毛分型及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UIDA 菌毛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油茶籽提取的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2
作者 梁莉雯 李军星 +5 位作者 袁秀芳 余斌 叶十一 徐丽华 苏菲 刘璨颖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5,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利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及茶皂素对该ETEC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比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该ETEC菌株的生长曲线变化、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胞内核酸、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等物质的泄漏情况,明确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的抑菌作用。此外,还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细菌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揭示茶皂素对该猪源ETEC的抑菌作用机制。此外,利用CCK-8方法评估茶皂素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源ETEC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中的9种具有耐药性,属于多重耐药菌株。而茶皂素的MIC为50 mg·mL^(-1),在1×MIC和2×MIC的浓度下,它对猪源多重耐药ETEC菌株展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在12 h的作用时间内有效抑制该ETEC菌株的生长和繁殖。经过1×MIC和2×MIC浓度的茶皂素处理后,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菌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细菌胞外的核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在最初的2 h内显著性上升,并且在整个12 h的观察期内,这些物质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经过茶皂素处理的ETEC菌株,在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的蛋白质条带明显减少。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揭示,茶皂素的抑菌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抑制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影响核糖体的功能以及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相关通路。此外,研究还发现,在0.781~12.5μg·mL^(-1)的浓度,茶皂素对IPEC-J2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地,在12.5μg·mL^(-1)的浓度下,茶皂素能显著提高IPEC-J2细胞在受到ETEC感染后的存活率。综上所述,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复杂且多层面。研究结果为茶皂素作为天然抑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多重耐药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刺激猪肠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华 施杏芬 +3 位作者 桂国弘 吕文涛 李娜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88-5695,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ETEC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的ETEC,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 ETEC的同时分别加入1×106、1×107和1×108CFU/mL CB,对照组IPEC-J2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ETEC和CB,37℃培养2 h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及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与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可有效抑制ETEC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脱落。与ETEC组对比,不同浓度CB干预后显著抑制了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的表达(P<0.05),且CB浓度为1×108CFU/mL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ETEC组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不同浓度CB干预后,IPEC-J2细胞中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ETEC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较ETEC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B浓度为1×108CFU/mL时对IL-1β、IL-6和IL-8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浓度为1×107CFU/mL时对IL-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以上结果表明,CB可降低ETEC黏附基因和产肠毒素基因表达,抑制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ETEC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道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FC株猪源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英 董国雄 江美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73,共7页
FC菌株是一株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在MRHA反应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性,血抗K88和K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 FC菌株是一株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在MRHA反应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性,血抗K88和K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羊红细胞的血凝。在体外小肠上皮细胞吸附试验中,本菌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FC株菌除表面具有一种纤毛样结构外,还能定居在仔猪小肠段。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本菌的O抗原属于O101。K88和987P两种抗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而K99和F41抗血清均可凝集。对纯化的FC株菌粘着素抗原作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的粘着素是由等电点分别为4.61和9.78,分子量分别为29500和17500的两种蛋白质抗原所组成。此外,用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肠结扎试验证明,该菌只产生热稳定肠毒素。总之,本菌是一株能产生ST的K99,F41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大肠杆菌 粘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_(987)P菌毛卵黄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志恒 赛金 +2 位作者 张开宇 张卉 王士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探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987P菌株培养的最佳条件及987P菌毛诱发蛋鸡制备卵黄抗体(IgY)的最佳免疫程序,为IgY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扩大培养987P菌株,抽提层析纯化987P菌毛蛋白,然后以其为抗原免疫20周龄... 【目的】探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987P菌株培养的最佳条件及987P菌毛诱发蛋鸡制备卵黄抗体(IgY)的最佳免疫程序,为IgY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扩大培养987P菌株,抽提层析纯化987P菌毛蛋白,然后以其为抗原免疫20周龄开产海兰蛋鸡,采用间接ELISA检测987P菌毛蛋白免疫IgY效价。【结果】987P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下Slanctz固体培养基培养24h;以纯化987P菌毛蛋白为抗原免疫20周龄开产蛋鸡,发现987P菌毛蛋白二免、三免IgY效价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3周达到峰值并维持1周,二免抗体峰值为213,三免抗体峰值是二免峰值的2倍(214),但第4周过后三免IgY效价仍保持在213,且持续时间长,一般维持2~3周。【结论】以纯化987P菌毛蛋白为抗原免疫蛋鸡,能获得较高效价的IgY,且适当增加免疫次数能有效提高抗体水平和延长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987P菌株 菌毛蛋白 卵黄抗体(I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1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初期lncRNA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培 刘国梅 +3 位作者 刘迎迎 刘曼迪 李妍 范京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7-1716,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后,在感染初期细胞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谱变化,探究lncRNA在ETEC感染初期所起到的调控作用。使用ET... 本研究旨在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后,在感染初期细胞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谱变化,探究lncRNA在ETEC感染初期所起到的调控作用。使用ETEC F41感染IPEC-J2,在感染前和感染初期(感染后4 h)收集细胞,通过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发现lncRNA 9975条。感染初期与感染前相比,共发现100条差异表达lncRNA,其中40条表达上调,60条表达下调。通过miRanda-3.3a和psRobot_v1.2软件共同预测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并对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初期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核、核仁、代谢过程调控及发育过程等GO功能条目中。KEGG分析表明,感染初期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黏附斑及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随机验证了5条差异表达lncRNA,结果与测序分析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对ETEC感染IPEC-J2细胞初期的lncRNA表达谱进行了差异分析,为深入探究lncRNA在ETEC感染初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长链非编码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猪小肠上皮细胞microRNA表达谱分析
7
作者 刘迎迎 张迪 +3 位作者 刘国梅 李培 李妍 左玉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2-4253,共12页
试验旨在探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诱导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变化,为解析宿主miRNA在ETEC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llumina 6000 Novoseq SE50测序... 试验旨在探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诱导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变化,为解析宿主miRNA在ETEC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llumina 6000 Novoseq SE50测序平台分别对ETEC感染前后的IPEC-J2进行高通量测序,用Bowtie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用DESeq R Package进行miRNA差异性分析。通过miRanda和RNAhybid共同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随机选取5个miRNAs,对测序结果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IPEC-J2在感染前后的sRNA文库经过滤分别得到12889260和11203056条clean reads。感染前后文库中,miRNA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73.16%和54.10%;分别有97.98%和69.83%长度为18~40 nt的sRNA可比对到参考基因组,表明测序质控良好。长度在22~24 nt的序列大部分首位碱基偏向U,2~8位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碱基分别为AGCUUAU。共发现311个已知miRNAs,128个新miRNAs。在2个文库中,长度为23 nt的miRNA序列占比最高,分别为41.42%和23.56%。感染后共筛选到140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74个表达上调,66个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于代谢过程、正向调节代谢过程、细胞成分或生物合成、免疫系统、细胞内部分和细胞器等功能。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赖氨酸降解、生产IgA的肠道免疫网络、NF-κB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随机选取的5个miRNAs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准确可靠。综上所述,IPEC-J2的miRNAs参与了ETEC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揭示调控ETEC感染的关键miRNA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上皮细胞(IPEC-J2)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miRNA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猪小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诱导的转录组表达变化
8
作者 朱悦 刘迎迎 +4 位作者 李莹慧 李培 朱凯晴 贾垌 李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45-1453,共9页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的主要宿主调控基因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的主要宿主调控基因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0的ETEC菌液感染IPEC-J2细胞,18 h后收集细胞上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分泌水平。由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通过edgeR v 3.12.1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GOseq和KOBAS 2.0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挑选5条差异表达m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验证。【结果】试验成功建立了ETEC感染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炎症模型组共发现529条差异表达mRNA,其中236条表达上调,293条表达下调,包括HSP90AA1、CGNL1、CADPS2、EHBP1等免疫相关基因。GO功能分析表明,ETEC感染后差异表达mRNA显著富集于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内成分(intracellular part)、细胞质(cytoplasm)、核成分(nuclear part)、胞内膜结合细胞器(intracellular membrance-bounded organelle)、膜结合细胞器(membrance-bounded orgabelle)及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炎症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被注释到疾病相关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黏附连接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随机挑选的5条差异表达mRNA,结果与测序报告中差异表达mRNA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测序结果可信。【结论】HSP90AA1、CGNL1、CADPS2和EHBP1等基因可能在ETEC黏附IPEC-J2细胞并诱导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并通过Toll样受体、mTOR等信号通路进行免疫调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小肠上皮细胞(IPEC-J2) 炎症模型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荣 张耀相 +1 位作者 李健强 董恩娜 《畜牧兽医杂志》 1996年第4期4-5,共2页
从腹泻死亡仔猪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经家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能产生热敏肠毒素(LT);药敏试验表明对SMZ+TMP、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用分离菌株制成灭活油剂苗对80头怀孕母猪... 从腹泻死亡仔猪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经家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能产生热敏肠毒素(LT);药敏试验表明对SMZ+TMP、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用分离菌株制成灭活油剂苗对80头怀孕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结果所生小猪在40d获得100%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毒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和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猪小肠吸收作用的…
10
作者 Nab.,MJA 顾有方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5年第3期63-64,F00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测定断奶猪和未断奶同窝猪小肠对水分,钠,钾和氯的吸收以及确定这些值与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关系。80头猪的小肠均分为5段,每段前端注射产肠毒素肠大杆菌(ETEC),后端注射对照液,在断奶时和断奶后,4、7... 本研究旨在测定断奶猪和未断奶同窝猪小肠对水分,钠,钾和氯的吸收以及确定这些值与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关系。80头猪的小肠均分为5段,每段前端注射产肠毒素肠大杆菌(ETEC),后端注射对照液,在断奶时和断奶后,4、7、11和14天测定吸收作用。未断奶猪对液体,钾和氯的吸收不随时间而改变,而猪断奶后4、7和14天对照肠段对水分的吸收明显减少,第4和7天牟氯的吸收低于未断奶对水分的吸收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大肠杆菌 小肠吸收 断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毒力变化的原因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娟娟 李百忠 +2 位作者 张配配(审) Béla Nagy Péter Zs.Fekete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是幼龄动物(主要是猪和小牛)大肠杆菌病的最常见型,是引起发展中国家旅行者和儿童腹泻的重要原因。ETEC的主要毒力属性是黏附素和肠毒素,它们主要受大型质粒的调节。研...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是幼龄动物(主要是猪和小牛)大肠杆菌病的最常见型,是引起发展中国家旅行者和儿童腹泻的重要原因。ETEC的主要毒力属性是黏附素和肠毒素,它们主要受大型质粒的调节。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ETEC细菌都可以通过它们的蛋白表面附属物(菌毛、菌毛)或通过非膜蛋白黏附在动物小肠上皮的受体上,而且不引起显著的形态学改变。此外,它们可分泌蛋白毒素(肠毒素),以减少营养吸收以及增加小肠上皮细胞液体和电解质的分泌。读者可参考较早的更为广泛的综述(Nagy和Fekete,1999)了解有关动物ETEC感染和腹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预防的细节。本文旨在总结相关基本知识,并着重介绍兽医学中ETEC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最实际的研究课题。最近,人们开始关注ETEC新毒力因子和新遗传载体的研究。我们还将讨论动物ETEC腹泻的诊断和预防方面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地区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军河 李娜 魏湘璎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10期4-5,共2页
为了解淄博地区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耐药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4月对淄博地区3个养猪场采集猪粪便棉拭子,分离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14种抗生素药敏片进行药敏检测。共收集236份猪粪便棉拭子样本,通过产ESBL确证试验获得94株产ESBL大肠杆菌,... 为了解淄博地区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耐药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4月对淄博地区3个养猪场采集猪粪便棉拭子,分离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14种抗生素药敏片进行药敏检测。共收集236份猪粪便棉拭子样本,通过产ESBL确证试验获得94株产ESBL大肠杆菌,占猪源大肠杆菌的39.8%。所有产ESBL大肠杆菌菌株耐药性较强且呈现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较高。猪源产ESBL大肠杆菌分离率高且耐药谱广,给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治疗猪源大肠杆菌病带来很大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杆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猪、鸡、鸭产毒素大肠杆菌的调查
13
作者 程法稷 粱爱民 +1 位作者 曾广达 林琴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2期23-24,共2页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是引起人畜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我省、我市居腹泻病原菌检出率之首位;但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禽。
关键词 肠毒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fedA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庆飞 冉雪琴 +1 位作者 王红珍 王嘉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大肠杆菌 传染性疾病 F18菌毛 鉴定 克隆 基因 断奶仔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乳铁蛋白肽重组屎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抗ETEC感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解伟纯 王玉峰 +9 位作者 皮若冰 赵东方 姜艳平 崔文 乔薪瑗 王丽 周晗 徐义刚 李一经 唐丽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08-3418,共11页
本试验以表达猪乳铁蛋白肽的重组屎肠球菌(pNZ8112-PLFcin/Ef)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的效果。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为3组(... 本试验以表达猪乳铁蛋白肽的重组屎肠球菌(pNZ8112-PLFcin/Ef)饲喂断奶仔猪,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的效果。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为3组(重组屎肠球菌组、空载体组和培养基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重组屎肠球菌组和空载体组分别饲喂添加pNZ8112-PLFcin/Ef(6×1012 CFU/kg)和pNZ8112/Ef(6×1012 CFU/kg)的基础日粮,而培养基组饲喂含有相同体积的GM17液体培养基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6d。结果显示,与培养基组相比,重组屎肠球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明显降低,肠道菌群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下降。为进一步探究表达猪乳铁蛋白肽的重组屎肠球菌对断奶仔猪抵抗ETEC感染的保护作用,在连续饲喂21d后,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头体况相近的断奶仔猪灌服ETEC。结果发现,与培养基组相比,攻菌后重组屎肠球菌组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肠黏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但胸腺指数、肠段长度及重量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表达猪乳铁蛋白肽的重组屎肠球菌能够起到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及抗ETEC感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肽 重组屎肠球菌 断乳仔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4、NOD1/2受体在ETEC感染猪肠道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雪滢 韩阳春 +7 位作者 黄静 李霞 曾聪 肖乐 刘峻源 曾雯玉 彭远义 王自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0-756,共7页
为探究Toll样受体2/4(TLR2/4)、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1/2(NOD1/2)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MOI(0.1、0.02、0.01)的ETEC感染IPEC-J2,2 h后,采用MTT法检测IPEC-J2的细... 为探究Toll样受体2/4(TLR2/4)、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1/2(NOD1/2)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MOI(0.1、0.02、0.01)的ETEC感染IPEC-J2,2 h后,采用MTT法检测IPEC-J2的细胞活力,以筛选ETEC感染IPEC-J2的最适MOI。结果显示,经MOI 0.01的ETEC感染后IPEC-J2的细胞活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因此,采用最适MOI 0.01的ETEC感染IPEC-J2,分别培养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ETEC感染IPEC-J2中的TLR2/4、NOD1/2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mRNA的转录水平;利用TLR2/4混合抑制剂AMG9810及NOD1/2混合抑制剂NOD-IN-1分别与IPEC-J2共作用6 h,再经ETEC感染2 h后经qPCR检测TLR2/4、NOD1/2及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 m RNA的转录水平。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TEC感染的IPEC-J2中TLR2 m RNA转录水平(感染后30 min及120 min)及TLR4 m RNA转录水平(感染后105 min及120 min)均极显著升高(P<0.01、P<0.001),其余时间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PEC-J2 NOD1 mRNA转录水平(感染60 min及以后)、NOD2 mRNA转录水平(感染后30 min~120 min)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且IL-6、IL-8(感染后30 min除外)、TNF-α mRNA的转录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不加抑制剂的感染组相比,经两种受体抑制剂作用后再感染ETEC的IPEC-J2中TLR2/4、NOD1/2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且其中的IL-6、IL-8、TNF-α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上述结果首次表明,ETEC感染可通过激活IPEC-J2受体TLR2/4、NOD1/2进而诱导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 mRNA转录水平的升高。本研究为阐释ETEC诱导猪肠道炎症反应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道上皮细胞 TLR2、TLR4 NOD1、NOD2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4和MUC13基因在ETECF18抗性型和易感型梅山断奶仔猪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钦伟云 甘丽娜 +3 位作者 魏宗友 叶兰 包文斌 吴圣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964,共6页
MUC4和MUC13基因作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il,ETEC)F4的重要抗性候选基因,可能在断奶仔猪抗ETEC F18菌株的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试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MUC4和MUC13基因在梅山猪ETEC F18... MUC4和MUC13基因作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il,ETEC)F4的重要抗性候选基因,可能在断奶仔猪抗ETEC F18菌株的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试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MUC4和MUC13基因在梅山猪ETEC F18抗性型和易感型个体11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肌肉、胸腺、淋巴结、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水平及差异。结果显示,MUC4和MUC13基因在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胸腺和淋巴组织中,MUC4基因在抗性型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易感型个体(P<0.05);在肺脏组织中,MUC13基因在抗性型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易感型个体(P<0.05),且MUC13基因在抗性群体肠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由此推测,MUC4基因在免疫组织、MUC13基因在肠道组织的高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护和润滑肠道,从而抵抗ETEC F18菌株对机体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4基因 MUC13基因 肠毒素大肠杆菌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启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4,共2页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的仔猪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某些应激因素有关,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然变化、过量地饲喂高蛋白饲料、饲料单一、昼夜温...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的仔猪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某些应激因素有关,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然变化、过量地饲喂高蛋白饲料、饲料单一、昼夜温差大等情况下容易诱发。本病以突然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病 肠毒素大肠杆菌 高蛋白饲料 防治 诊断 断奶仔 应激因素 昼夜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初期差异表达cricRNA的筛选
19
作者 朱凯晴 朱悦 +3 位作者 刘迎迎 崔亚男 蒋秉妤 李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90-3498,共9页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初期宿主细胞内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的表达谱变化,并探究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对ETEC感染IPEC-J...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初期宿主细胞内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的表达谱变化,并探究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对ETEC感染IPEC-J2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circRNAs,经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ETEC感染相关circRNAs,用IRESfinder和PFAM 33.1软件进行circRNAs编码潜能预测;随机挑选5个差异表达circRNAs,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circRNAs表达情况及核糖核酸酶R(RNase R)消化结果。【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201个差异表达circRNAs,其中95个表达上调和106个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ETEC感染初期circRNAs来源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形态、细胞代谢和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等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ircRNAs可能参与氨基酸代谢途径、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通路、黏合连接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信号通路。circRNAs编码潜能预测发现4个具有编码潜能的circRNAs,其中novel_circ_0009996和来源基因TNFAIP3共同富集在NF-κB和TNF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5个circRNAs的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差异表达circRNAs均为环状RNA分子,测序结果准确可靠。【结论】ETEC感染IPEC-J2细胞初期差异表达circRNAs和其来源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细胞免疫过程、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相关生物过程,其中novel_circ_0009996具有编码潜能,主要富集在NF-κB和TNF信号通路。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circRNA在ETEC感染初期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小肠上皮细胞 circRNA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肿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尔平 《养猪》 2007年第2期24-24,共1页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肠毒血症。以胃壁、结肠系膜、眼睑和全身水肿为主要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为5%~15%,病死率为90%以上。
关键词 水肿病 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毒血症 断奶仔 溶血性 致病性 肠系膜 地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