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0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部分规模化养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监测
1
作者 齐炜祎 许衡 +3 位作者 刘英玉 郑培 夏利宁 刘俊飞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2-509,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和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流行状况。【方法】在2022年10月~2023年9月,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采集的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403份样品进行检测和测序。【结果】PCV... 【目的】分析新疆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和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流行状况。【方法】在2022年10月~2023年9月,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采集的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403份样品进行检测和测序。【结果】PCV2总体阳性率为3.20%(45/1403),PCV3总体阳性率为33.00%(463/1403),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7.84%(11/1403)。C场PCV2和PCV3阳性检出率最高,PCV2为7.46%(10/134),PCV3为64.18%(36/134),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3.73%(5/134)。乳猪睾丸液检出PCV2和PCV3阳性率最高,PCV2阳性率为4.78%(25/523);PCV3检出率为57.36%(300/523)。PCV2和PCV3在一年四季中检出率均较高,且PCV3毒株为PCV3b和PCV3c型。【结论】新疆部分规模化养猪场中存在PCV3感染,PCV3流行率远高于PCV2,PCV3流行毒株为PCV3b和PCV3c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病毒2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安徽省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迎春 段倩倩 +7 位作者 王倩 王军 王维 沈艳 刘华 苗文萍 何长生 朱良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安徽省PCV2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大型养殖场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小型养殖场(P<0.05);PCV2病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CV3呈上升趋势,且同一年份的PCV2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CV3(P<0.05);屠宰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场(P<0.05);大型养殖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型养殖场(P<0.05)。结果表明:安徽省PCVAD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是PCV2仍存在广泛感染,PCV3愈加流行,屠宰场和大型养殖场感染风险高。建议持续做好PCV2免疫工作,加强屠宰场的风险监测及大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严防PCV2和PCV3在养殖和屠宰环节流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病原学 血清学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雪丽 闫若潜 +8 位作者 王华俊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柴茂 杨海波 王翠 刘影 王东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鉴别检测PCV2/PCV3的双重FQ-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CV2、PCV3核酸,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8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对PCV2和PCV3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PCV2/PCV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在3%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干扰性试验表明在两种病毒阳性质粒起始模板相差较大时该方法不会影响对其中任一病毒核酸的检出和准确定量。对42份临床疑似PC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PCV2、PCV3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达10 copies/μL、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快速鉴别检测PCV2、PCV3等优点,可用于临床PCV2/PCV3感染的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rep基因 病毒3 cap基因 双重TaqMan MGB 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我国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翔鸿 曹琪 +5 位作者 谌磊 邓文芳 袁意 孔丹妮 宋文博 汤细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采集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1个规模化猪场的1447份疑似猪圆环病毒感染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分别随机选取50份PCV2和PCV3阳性样品,对其ORF2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别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 采集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1个规模化猪场的1447份疑似猪圆环病毒感染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分别随机选取50份PCV2和PCV3阳性样品,对其ORF2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别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PCV2和PCV3检出率分别为29.16%(422/1447)和18.93%(274/1447)。规模化猪场中PCV2和PCV3检出率分别为47.05%(231/491)和15.68%(77/491),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23.81%,混合感染高于单一感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肺炎支原体(MhP)等病原体以多种组合的混合感染形式出现。50个PCV2序列与16个参考毒株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5.6%~100%和83.1%~99.1%,PCV3对应同源性分别为95.9%~100%和96.3%~100%。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CV2d占80%(40/50),PCV2a占4%(2/50),PCV2b占16%(8/50),未检测到PCV2c和PCV2e。PCV3a、PCV3b和PCV3c分别占28%(14/50)、22%(11/50)和50%(25/50)。表明2020-2021年我国规模化猪场PCV2的主要流行基因型是PCV2d,其次为PCV2a和PCV2b。PCV3c为我国规模化猪场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而PCV3a和PCV3b流行率也依然较高。论文对我国猪圆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数据补充,对临床防控起到了预警作用,也为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混合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苏尧 杨青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猪圆环病毒(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成员,目前已报道发现4种基因型,猪圆环病毒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重大影响。文章重点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所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家对PCV感染的认识,并为... 猪圆环病毒(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成员,目前已报道发现4种基因型,猪圆环病毒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重大影响。文章重点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所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家对PCV感染的认识,并为猪场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PCV2) 病毒3(PCV3) 繁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季程远 王蔚怡 +5 位作者 黄欣 方庆励 欧阳康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3-916,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且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CV2和PCV3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PCV2的266... 为建立一种快速且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CV2和PCV3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PCV2的266 bp和PCV3的594 bp特异性片段,而对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PCV2和PCV3的最低检出量均为100拷贝/μL。对广西境内100份健康屠宰猪淋巴结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单一PCR与双重PCR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反应灵敏、稳定可靠且特异性强的双重PCR技术,为临床样品中PCV2和PCV3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双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肖婷 何颖 +14 位作者 赵硕 蒋家霞 陈忠伟 郭旋 卢冰霞 林昌华 赵武 秦毅斌 段群棚 全琛宇 许心婷 陈婷婷 许艺兰 胡庭俊 张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4,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猪肺炎支原体(Mhp)、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多重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根据Mhp、PCV2和PCV3及β-actin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及4种荧光基团标记的Taq Man探针。构建含...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猪肺炎支原体(Mhp)、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多重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根据Mhp、PCV2和PCV3及β-actin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及4种荧光基团标记的Taq Man探针。构建含有各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筛选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后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同时特异性地鉴别检测Mhp、PCV2和PCV3,检测PRRSV、CSFV、PRV、JEV、PPV、PEDV、TGEV、FMDV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对Mhp、PCV2、PCV3和β-actin标准质粒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6.4、66.7、25.6、5990 copies/μL;该方法重复性好,组间和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低于1.5%;用该方法检测101份临床样本,Mhp、PCV2和PCV3阳性率分别为20.8%、36.6%和33.7%。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同时快速和定量检测Mhp、PCV2和PCV3,较普通PCR更敏感,实用性强,有效避免了多次检测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为Mhp、PCV2和PCV3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病毒2 病毒3 多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混合感染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诊治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庆帅 陈燕虹 +7 位作者 姚伦 孙琪 于学祥 吴昊 阮胜男 雷铭楷 严伟东 何启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82-3993,共12页
【目的】寻找引起某猪场母猪屡次配种不孕的原因。【方法】采集母猪饲料槽中正在食用的饲料检测黄曲霉素B含量;采集返情母猪的口鼻腔拭子、肛门拭子及血清,使用PCR、RT-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PCV3、猪... 【目的】寻找引起某猪场母猪屡次配种不孕的原因。【方法】采集母猪饲料槽中正在食用的饲料检测黄曲霉素B含量;采集返情母猪的口鼻腔拭子、肛门拭子及血清,使用PCR、RT-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PCV3、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 swine fever virus,CSFV);随机剖检13头返情母猪,采集脾脏、淋巴结、脊髓、子宫、卵巢组织检测繁殖障碍性病毒的感染情况;对检测到的PCV2和PCV3部分阳性样品进行ORF2基因序列分析;观察母猪卵巢病理变化情况,汇总分析结果,诊断该场母猪受胎率低、持续返情的原因。【结果】该猪场饲料中黄曲霉素B含量为4.5~9.0μg/kg,均在GB 13078-2017规定的饲料中黄曲霉素B允许范围内(<20μg/kg)。PCR、RT-PCR结果显示,口鼻腔拭子、肛门拭子和血清的PCV2、PCV3、PRV、PPV、PRRSV、CSF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3头母猪的PCV2阳性率为69.23%(9/13),PCV3阳性率为38.46%(5/13),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30.76%(4/1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CV2在脊髓中的病毒载量最高,脾脏次之,淋巴结中最少;PCV3在脾脏中病毒载量最高,脊髓次之,卵巢中病毒载量最少。ORF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PCV2为2d亚型,PCV3为3a亚型。卵巢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卵泡细胞数量减少,卵泡腔形状不规则、塌陷扁平。【结论】经过诊断确定该场母猪持续返情、屡配不孕的原因是PCV2和PCV3混合感染,进而引起繁殖障碍。根据诊断结果和该场情况,采取全群接种PCV2疫苗,配合全场消毒,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成功解决该场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恢复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PCV2) PCV3 繁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牟泓晔 周小杰 +3 位作者 杨永春 王晓杜 周莹珊 宋厚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7-463,共7页
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方法,参照GenBank上已登录的PCV2 Cap基因和PCV3 C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方法,参照GenBank上已登录的PCV2 Cap基因和PCV3 C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可重复性检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了对PCV2和PCV3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检测均呈阴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极限均可达到10拷贝·μL^(-1),敏感性较高;该方法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较好。采集浙江省181份猪肉及全血样品,分别利用本文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标准普通荧光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的阳性率为50.83%(92/181),PCV3的阳性率为37.57%(68/181),PCV2和PCV3共感染率为12.15%(22/181);而普通荧光PCR的上述检测结果分别为50.28%(91/181)、36.46%(66/181),共感染率为11.60%(21/181),两种方法对PCV2和PCV3的检测符合率分别可达98.91%和97.06%,对PCV2和PCV3混合感染符合率为95.45%。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对PCV2和PCV3进行快速鉴别检测,可用于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TAQMAN探针 双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拉马甲甲 文建华 徐志文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8期24-26,共3页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以仔猪多系统衰竭、呼吸障碍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在我国各地区猪场广泛存在,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分别于2001年和2017年在我国...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以仔猪多系统衰竭、呼吸障碍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在我国各地区猪场广泛存在,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分别于2001年和2017年在我国猪群中首次发现。某规模化猪场2022年1月发现存在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母猪繁殖障碍和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分析,确定为一例猪圆环病毒2型与3型混合感染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诊断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少伦 娄亚坤 +9 位作者 杜丽银 温肖会 翟颀 周秀蓉 贾春玲 霍玮 陈美霞 杨燕秋 吴国景 吕殿红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3期101-102,共2页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目前基因型分为PCV1、PCV2、PCV3和PCV4。但在临床上,PCV2和PCV3流行较多,且鉴于PCV2和PCV3高度相似的临床特征,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可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方法,对PC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目前基因型分为PCV1、PCV2、PCV3和PCV4。但在临床上,PCV2和PCV3流行较多,且鉴于PCV2和PCV3高度相似的临床特征,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可同时检测PCV2和PCV3的方法,对PC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意义深远。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2对引物和2条特异探针,建立了PCV2和PCV3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性高,最低检出限为10copies/μL。对从临床上采集的30份猪圆环病毒阳性样品进行鉴别检测,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PCV2或PCV3单重的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双重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玲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猪圆环病毒病是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该病由猪群感染猪圆环病毒(PCV)而引起,对猪群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危害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母猪的繁殖能力。贵州某猪场发生1起病例,为了增加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猪圆环病毒病是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该病由猪群感染猪圆环病毒(PCV)而引起,对猪群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危害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母猪的繁殖能力。贵州某猪场发生1起病例,为了增加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PCR/RT-PCR扩增技术对猪场病例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生了PCV-2和PCV-3混合感染。根据患病猪发病具体情况,选用孢噻呋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3年我国猪圆环病毒3型的遗传变异分析
13
作者 王妍 黄焮榆 +2 位作者 吴桂莹 吴婉萍 吕其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7-2867,共11页
旨在了解近年来我国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选取GenBank数据库中168个国内(收录于2017—2023年)和9个国外PCV3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 旨在了解近年来我国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选取GenBank数据库中168个国内(收录于2017—2023年)和9个国外PCV3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核苷酸同源性比对、氨基酸序列比对、抗原表位预测以及基因重组等分析,以期阐明PCV3在我国的传播及遗传进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PCV3的基因型可被划分为两个亚型,即PCV3a和PCV3b,且PCV3a和PCV3b均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基因簇:PCV3a-1~PCV3a-3和PCV3b-1~PCV3b-5,其中PCV3a-1和PCV3b-2数量最多,占比最高;177个PCV3的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在98.3%~100%之间,其ORF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3个主要的点突变区,无碱基缺失和插入等情况。此外,基因重组分析表明,这些PCV3全基因组序列之间仅存在1个可能的重组事件,说明目前我国PCV3流行的基因型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综上,本研究通过严格标准界定寻找到一种未来很可能被广泛认可的基因分型方法,且基于这种基因分型方法再对2017—2023年我国PCV3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时所得到的结果较为可靠,这一结果不仅为未来PCV3的遗传变异分析研究提供了统一框架,更为进一步揭示PCV3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遗传多样性和疫苗设计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遗传变异分析 系统发育树 重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14
作者 焦显芹 马晓 +3 位作者 田润博 刘颖 马世杰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8-2286,共9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CV2d KF1株DNA为模板扩增ORF 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酶切后将ORF 2基因引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RV转移载体pG中,获得重组质粒pG-PCV2d-EGFP。运用转染试剂ZLip2000将质粒pG-PCV2d-EGFP和PRV三基因缺失毒株gE^(-)/gI^(-)/TK^(-)PRV NY DNA共转染至ST单层细胞中拯救重组病毒,并利用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重组病毒中EGFP基因。经EGFP基因测序、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经8轮绿色荧光蚀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EGFP基因后,经3轮筛选没有绿色荧光的蚀斑,获得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基因测序结果表明,rPRV-PCV2d中EGFP基因被剪截了1251 bp,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PRV-PCV2d携带的ORF 2基因能在ST细胞中转录与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PCV2d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CV2d,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LAMP-PfAgo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祁钊 余相宇 +1 位作者 陈魏圆 宋祥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共10页
【目的】利用PfAgo蛋白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新的PCV3检测方法LAMP-PfAgo法,用于PCV3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PCR扩增PCV3 Rep基因,构建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对其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 【目的】利用PfAgo蛋白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新的PCV3检测方法LAMP-PfAgo法,用于PCV3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PCR扩增PCV3 Rep基因,构建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对其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PCV3-T1~PCV3-T4等4组引物(每组包括1对内引物和1对外引物),以pMD19-T-PCV3-Rep为模板进行LAMP,筛选最佳引物组,并对LAMP反应的Mg ^(2+)浓度、内外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PCV3-gs1~PCV3-gs5等5组gDNAs和一条特异性探针,进行LAMP-PfAgo反应,筛选最佳的gDNAs,并对LAMP-PfAgo反应体系中PfAgo蛋白浓度、gDNAs浓度、Mn 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对该LAMP-PfAgo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并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疑似感染PCV3的4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 PCR和测序均获得了891 bp的序列,表明重组阳性质粒构建成功。LAMP最佳引物为PCV3-T1,最佳Mg ^(2+)终浓度为6 mmol/L,最佳内外引物终浓度分别为1.6和1.2μmol/L,最适的反应温度65℃,最佳反应时间60 min。使用优化后的LAMP反应条件对PCV3 Rep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并将其用于后续试验。LAMP-PfAgo反应最佳的gDNAs为PCV3-gs1;优化后的PfAgo蛋白终浓度为40 U/μL,gDNAs终浓度为1.50μmol/L,Mn 2+终浓度为1.50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LAMP-PfAgo法的灵敏度为10拷贝/μL,且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及猪伪狂犬病毒等常见猪源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LAMP-PfAgo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基于PfAgo蛋白结合LAMP技术建立了对PCV3的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PfAgo 介导等温扩增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株四川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全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16
作者 肖璐 周泷 +11 位作者 吴学婧 于吉锋 谢晶 李兴玉 叶勇刚 魏勇 林毅 曹冶 潘梦 叶健强 毛从剑 康润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为了解四川省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CV3)流行毒株的分子及遗传变异规律,试验采用生物学软件,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从四川地区部分养殖场猪群中收集的15份PCV3阳性样品进行分段扩增、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PCR分段扩增分别得到... 为了解四川省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CV3)流行毒株的分子及遗传变异规律,试验采用生物学软件,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从四川地区部分养殖场猪群中收集的15份PCV3阳性样品进行分段扩增、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PCR分段扩增分别得到大小为623、803和753 bp的条带,阳性克隆菌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PCV3的同源性均大于98.6%;15株样品毒株的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1%~99.8%,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8%~99.2%,由Cap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从四川地区获取的15株PCV3毒株属于3a和3b两个亚群。说明四川地区流行的PCV3毒株至少存在3a和3b 2个亚群,该亚群的变异程度低、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PCV3) 序列分析 遗传变异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嵌合猪细小病毒抗原表位的展示策略及免疫原性
17
作者 蔡云凤 李宏 +8 位作者 黄小铭 何庆 丁振宇 余婉婷 罗施乐 陈方志 王乃东 杨毅 湛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8,共12页
为了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潜力,本研究借助结构模拟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展示,分析了PCV2核衣壳表面氨基酸残基突变后的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cap基因突变质粒在... 为了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潜力,本研究借助结构模拟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展示,分析了PCV2核衣壳表面氨基酸残基突变后的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cap基因突变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所表达的突变体蛋白的可溶性和纯化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外源表位嵌合区。将嵌合PPV抗原表位的Cap蛋白经体外组装获得重组的病毒样颗粒,将此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通过抗体检测来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PCV2核衣壳表面三倍轴区域存在两个适合用于展示外源表位的氨基酸区域(分别命名为Motif A和Motif B),相同表达条件下,Motif A区域的突变蛋白均以可溶性表达为主,且能一步纯化获得目的蛋白,而Motif B区域的突变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Motif A区域嵌合PPV表位后,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在体外组装成cVLPs,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其保留有野生型VLPs内化PK15细胞的能力;形成的cVLPs能刺激小鼠机体产生分别针对PCV2 VLPs、B5-E1表位和PPV VP2蛋白的抗体。综上表明,PCV2 Cap蛋白Loop GH区域Motif A能够将外源表位展示在病毒样颗粒外表面,并且能够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样颗粒 三倍轴区域 外源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植物源免疫增强剂筛选
18
作者 李军伟 余秋颖 +3 位作者 张艳芝 王运珂 任红涛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类(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香豆酸)和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原花青素)共16种植物源活性物质,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比例、IgG抗体水平、脏器指数、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开展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小鼠灌胃植物源活性物质后,体质量呈增加趋势。2)各组抗体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疫苗组相比,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原花青素组可极显著性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其中以原花青素组效果最佳,比疫苗组抗体水平提高了59.59%。3)槲皮素组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呈显著性升高,黄连素、石蒜碱、原花青素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其中,槲皮素、原花青素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呈极显著性提高,脾脏指数提高了49.50%和53.23%,胸腺指数提高了121.82%和103.64%,提示其可能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和成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原花青素组T-SOD活性呈极显著性升高,MDA含量呈极显著性降低,千金藤素、石蒜碱、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连素和原花青素组T-AOC呈极显著性升高。以原花青素对机体的抗氧化效果较好,T-SOD活性和T-AOC分别提高了9.60%和48.57%,MDA含量降低了26.82%。【结论】原花青素对小鼠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可作为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佐剂研究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物质 病毒2 疫苗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多位点核苷酸替换的新型猪圆环病毒2d亚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陈云龙 樊港 +4 位作者 樊心怡 郭永超 张鑫淼 王妍 张仕强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2-3040,共9页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的主要病原。患病猪表现为发育不良、呼吸困难、生殖障碍等症状。目前,PCV多种亚型在中国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的主要病原。患病猪表现为发育不良、呼吸困难、生殖障碍等症状。目前,PCV多种亚型在中国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鉴定一株疑似新型PCV2感染死亡的猪病料,本研究采集疑似PCV感染的病料组织并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通过PCR,免疫荧光染色和序列测定分析对病毒进行鉴定。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后与GenBank上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来源的28株PCV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和重组特性进行分析。使用6周龄BALB/c小鼠模型,感染毒株后观察不同组织病理切片。使用第5代病毒液滴鼻和颈部肌肉注射两种方式感染14周龄健康猪,观察和分析试验猪的体温、增重、病毒血症、各组织病毒载量等评价该毒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到一株PCV2d亚型毒株,命名为SD02,该毒株全基因组大小为1767 bp(GenBank登录号为OQ730503),其中ORF2大小为705 bp,共编码234个氨基酸。SD02相较于其他已报道的PCV2d毒株,在ORF2编码的Cap蛋白羧基末端增加了1个赖氨酸。SD02株与参考毒株基因全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2%~99.1%,与22625-33毒株(PCV2d)相似性最高,为99.1%。该毒株感染的小鼠出现明显间质性肺炎和坏死性肝炎等症状。该毒株感染后会引起猪消瘦和生长缓慢等现象,病毒血症存在时间超过21 d,并且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其中各淋巴结病毒载量更高,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本研究为PCV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开发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分离鉴定 遗传变异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湖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状况的调查及遗传演化分析
20
作者 范杰 邰易润 +7 位作者 朱艳丽 陈志雄 胡巧云 陈智 刘甜甜 李欣 范仲鑫 葛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6-138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掌握近期湖南省各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最新的感染和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运用qPCR方法对2021-2023年采集自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怀化市、常德市、株洲市等14个地级市的1244份肥猪的淋巴结、拭子、脑组织及血样通过qPCR... 本研究旨在掌握近期湖南省各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最新的感染和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运用qPCR方法对2021-2023年采集自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怀化市、常德市、株洲市等14个地级市的1244份肥猪的淋巴结、拭子、脑组织及血样通过qPCR进行了病毒核酸检测,筛选出PCV2阳性样品,再通过PCR扩增及测序对PCV2的ORF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44份样品中有778份为PCV2阳性,总阳性率达62.54%,其中邵阳市的PCV2阳性率最高,达92.55%(87/94),郴州市最低,为18.28%(17/93);57株PCV2 ORF2基因测序结果表明,PCV2a、PCV2b和PCV2d占比分别为12.28%、7.02%和80.70%;测序毒株间的ORF2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5%~100.0%和86.3%~100.0%,存在4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PCV2d间存在15个差异氨基酸位点,选择压力分析表明,PCV2存在3个阳性选择位点。研究表明:目前,PCV2的突变速率较快,各毒株之间存在较多的氨基酸位点差异,与既往报道相同,本研究中PCV2d已成为绝对优势的流行毒株,PCV2的这些变异可能使现有疫苗保护效果减弱,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变异 ORF2基因 选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