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inside-out膜片上caffeine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调节作用及ryanodine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仲维高 杨艳 +2 位作者 曾晓荣 崔跃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记录猪冠状动脉平滑肌钿胞上KCa电流活动。电流信号经放大、滤波及A/D、D/A转换后输入微机进行采样和储存。应用PCLAMP9.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结果:在内面向外式(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0.1、0.5、1.0、5.0m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通道开放概率,而对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开放概率增加是通过明显缩短平均关闭时间实现的(n=8,P<0.01);洗去药物后通道活性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5.0mmol/L咖啡因对KCa激活作用最大(P<0.01)。在细胞贴附式(cell-attached)膜片上,咖啡因激活KCa后,ryanodine(10-4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通道开放概率,开放时间缩短,关闭时间延长,对电流幅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在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能够直接激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在cell-atta-ched构型上,ryanodine可通过胞内一定的信号通路浓度依赖性间接抑制咖啡因对KCa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钾通道 钙激活 Inside—out膜片 兰尼定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Cell-attached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敬辉 吴秀丽 +2 位作者 王冠峰 陈文伟 李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猪冠状动脉血平滑肌细胞(PCASMC)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生长特征.方法:酶联合消化法原代分离猪冠状动脉来源的CASMC,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台盼蓝法、绘制生长曲线法测定...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猪冠状动脉血平滑肌细胞(PCASMC)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生长特征.方法:酶联合消化法原代分离猪冠状动脉来源的CASMC,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台盼蓝法、绘制生长曲线法测定冠状动脉PCASMC传代细胞的成活率和生长特征.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3d后呈梭形生长,7~8d后生长迅速可传代;第2代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3~5d即可见典型“峰-谷”状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成活率为97.5%;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分离和培养PCASMC的方法,细胞均稳定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
3
作者 李琴 杨藻宸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38-238,共1页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李琴,杨藻宸(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最严重的疾病,其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任心脏病的病死率最高。动脉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和表型改变是动脉粥样...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李琴,杨藻宸(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最严重的疾病,其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任心脏病的病死率最高。动脉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和表型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特点。近来研究还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平滑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滑肌细胞的细胞间通信及关键基因
4
作者 司春婴 王建茹 +2 位作者 李晓辉 王永霞 关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82,共14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阐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细胞通信景观,挖掘主导细胞亚群及其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SE131778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质控、降维...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阐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细胞通信景观,挖掘主导细胞亚群及其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SE131778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质控、降维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包进行细胞通信分析,识别主导细胞亚群。利用FindAllMarker函数,筛选主导细胞亚群与其他细胞亚群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构建其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Degree算法排序前五位的DEGs作为关键基因。将关键基因与CellChat分析出的细胞通信网络进行匹配和挖掘,获取关键基因参与的配体-受体对(ligand-receptor pair,L-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关键基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A病变处共鉴定出11个细胞亚群,包括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通信分析结果显示,CellChat在11个细胞亚群中检测到70对显著的L-R和26条相关的信号通路;平滑肌细胞处于通信活跃状态,与其他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的次数和强度最显著,是主导细胞亚群。DEGs筛选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亚群和其他细胞亚群之间共有206个DEGs,其中ITGB2、PTPRC、CCL2、DCN、IGF1被识别为关键基因。关键基因介导的细胞通信分析结果显示:CCL2与ACKR1形成L-R,通过介导CCL信号通路参与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通信网络;ITGB2分别与ITGAM、ITGAX组成受体复合物,再与C3形成L-R介导补体信号通路,参与平滑肌细胞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间的通信网络。动物实验对关键基因的验证结果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平滑肌细胞在CA病理过程中是主导细胞,与其他细胞间有广泛的通信网络,可通过CCL2-ACKR1、C3-(ITGAM+ITGB2)和C3-(ITGAX+ITGB2)介导的CCL和补体信号通路,与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构建细胞通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RNA测序 平滑肌细胞 细胞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及激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钾通道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桂春 Patricia JP McM ILLIN Richard E WHITE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采用血管环实验和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分别在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作用及对平滑肌细胞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巴胺引起前列腺素 F2α(PGF2α)预收缩动脉环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不引起高... 采用血管环实验和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分别在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作用及对平滑肌细胞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巴胺引起前列腺素 F2α(PGF2α)预收缩动脉环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不引起高 K+预收缩动脉环舒张反应 .表明多巴胺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依赖于 K+生理浓度梯度的存在 ,结果提示钾通道参与了多巴胺的血管舒张反应 .向细胞浴液内灌流多巴胺增强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 BKCa通道活性 .用 DA1受体阻断剂 SCH2 3390预处理细胞 ,完全阻断多巴胺的这一作用 ,而用 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无影响 .提示多巴胺通过 DA1受体激活 BKCa通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钾通道 多胺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蒋逸风 林晓耘 +4 位作者 陈双红 赵峰 陆传新 姚均迪 封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3-524,共2页
为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CASMC)增殖、迁移的影响,分离和培养BCASM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HGF对BCASMC增殖的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CASMC的迁移。结果显示,对照组、HGF组BCASMC的D值相差显著(P<0.05),... 为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CASMC)增殖、迁移的影响,分离和培养BCASM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HGF对BCASMC增殖的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CASMC的迁移。结果显示,对照组、HGF组BCASMC的D值相差显著(P<0.05),HGF组的BCASMC增殖率为45.2%,且迁移明显。提示HGF能促进BCASMC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薇 杨磊 +2 位作者 王春华 霍荣 杜智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离冠...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离冠状动脉,用酶消化法培养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24h更换培养液液,培养7~10d细胞重叠生长达多层,高低起伏呈“峰-谷”状。细胞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快,培养条件要求严格,在形态学上与正常大鼠平滑肌细胞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沉默表达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红升 赵晓东 +2 位作者 苏琴 王琼 姚咏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沉默表达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RNA干扰技术沉默hCASMCs的IGF1表达。分别用未感染病毒载体的细胞和感染阴性对照病毒载体的hCASMCs作为空白对...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沉默表达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RNA干扰技术沉默hCASMCs的IGF1表达。分别用未感染病毒载体的细胞和感染阴性对照病毒载体的hCASMCs作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肿瘤坏死因子-α50 ng/ml与白细胞介素-1β40 ng/ml共同刺激细胞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F1浓度,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炎症因子刺激后,IGF1沉默表达的hCASMCs上清液中IGF1的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426.35±120.96)比(1 030.69±54.69)和(992.82±26.90)pg/ml,P=0.000];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两个对照组(0.302±0.011比0.401±0.028和0.393±0.017,F=37.628,P=0.000),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57±0.99)%比(0.19±0.13)%和(1.31±0.30)%,P=0.001]。结论炎症因子可能具有抑制IGF1敲减后的hCASMCs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炎症因子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RNA干扰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损伤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_v通道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文 李虹伟 +3 位作者 陈晖 刘慧荣 黄海霞 李卫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5-730,共6页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性钾离子(voltage-gated K^+,K_v)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ull seru...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性钾离子(voltage-gated K^+,K_v)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ull serum albumin,AGE-BSA)组、AGE-BSA+抗AGE受体抗体(anti-receptor of AGEs immunoglobulin G,anti-RAGE Ig G)组进行干预。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细胞K_v通道电流,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K_v1.2和K_v1.5通道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AGE-BSA直接干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明显抑制了平滑肌细胞的K_v电流达32.7%,并使K_v1.2和K_v1.5通道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而给予anti-RAGE Ig G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AGE-BSA刺激,平滑肌细胞的K_v电流密度及K_v1.2和K_v1.5通道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Es通过结合RAGE损伤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_v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冠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立新 陈晓玲 +1 位作者 游联璧 上田真喜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6,共3页
选用年轻人冠状动脉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弥漫性内膜增厚、脂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同巨噬细胞进行了联系。结果表明,凡是有巨噬细胞浸润之处,不管何种病变,该处的平滑肌细胞便失... 选用年轻人冠状动脉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弥漫性内膜增厚、脂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同巨噬细胞进行了联系。结果表明,凡是有巨噬细胞浸润之处,不管何种病变,该处的平滑肌细胞便失去了相应抗体的反应性,但仍能被抗间叶细胞抗体所标记,提示平滑肌细胞已经发生表型转变。这一现象说明巨噬细胞在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病变发生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卫萍 李虹伟 +1 位作者 沈絮华 武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冠状动脉,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平滑肌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平滑肌α...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冠状动脉,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平滑肌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平滑肌α肌动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形态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明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存活率达97%。原代培养14d左右即可进行传代,可以传6代以上,且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良好。结论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方法简单、高效,细胞纯度高、且活性好、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性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来利红 李红霞 +4 位作者 蒋文平 杨向军 刘志华 宋建平 韩莲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上大电导钙激活性钾电流(BK_(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CASMCs,并用单通道内膜向外(inside-out)模式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分别加入10、20、30、40、50、60...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上大电导钙激活性钾电流(BK_(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CASMCs,并用单通道内膜向外(inside-out)模式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分别加入10、20、30、40、50、60、70和80μmol/L DHA后,大鼠CASMCs的BK_(Ca)变化。结果 (1)单通道inside-out模式下,测试电位-60 mV及DHA浓度>10μmol/L时,BK_(Ca)的开放概率(Po)增大,且呈浓度依赖性,Po从[(0.072±0.003)0μmol/L DHA,n=6]增至[(0.601±0.030)80μmol/L DHA,n=10,P<0.05],半效激活浓度为(36.110±0.080)μmol/L;当DHA浓度<10μmol/L时,Po增加不明显(P>0.05);(2)全细胞模式下,随着DHA浓度增加,BK_(Ca)电流密度逐渐增大,且呈浓度依赖性。测试电位+80 mV,BK_(Ca)电流密度从[(48.9±2.5)pA/pF 0μmol/L,n=6]增至[(226.3±11.3)pA/pF 60μmol/L,n=8,P<0.05]。结论随着DHA浓度的增加,BK_(Ca)Po及电流密度逐渐增大,DHA对BK_(Ca)的影响可能是舒张血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类 二十碳五烯酸 冠状动脉疾病 细胞 平滑肌 钾通道 钙激活 膜片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13
作者 章建梁 沙继宏 +4 位作者 杨向群 章同华 秦永文 张国元 陈思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5-366,I053,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14
作者 晋金兰 司军强 马克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可使它们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的反应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或收缩。掌握这一机制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很好的控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超极化 去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夏大云 钱玲玲 +9 位作者 郁志明 孙曼青 汤徐 吴莹 党时鹏 季圆 王湘芸 柴强 陆彤 王如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BK通道)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在未孵育与孵育细胞色素P450环...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BK通道)的激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在未孵育与孵育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抑制剂SKF525A并灌流不同浓度DHA条件下BK通道电流密度变化;采用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灌流不同浓度DHA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的变化。结果:0.01~1.00μmol/L(定义为低浓度)DHA激活BK通道的半效浓度(EC50)为(0.24±0.05)μmol/L,但经SKF525A孵育后激活作用消失;3.00~10.00μmol/L(定义为高浓度)DHA激活BK通道的EC50为(2.38±0.22)μmol/L,经SKF525A孵育后,激活作用仍存在,且EC50无明显变化。在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1μmol/L和刺激电位60 m V条件下,DHA浓度为0、0.01、0.03、0.10、0.30、1.00μmol/L时,BK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095 2±0.009 5)、(0.093 9±0.012 6)、(0.098 6±0.016 9)、(0.099 5±0.014 7)、(0.097 5±0.010 4)和(0.102 3±0.020 6)(P>0.05,n=5),提示低浓度DHA不能激活BK单通道;继续增加DHA浓度,当浓度为3、10μmol/L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700 3±0.013 2)和(0.892 7±0.052 3)(P<0.05,n=5),提示高浓度DHA呈浓度依赖性激活BK单通道,EC50为(3.37±0.10)μmol/L。结论:不同浓度DHA激活BK通道的机制不同,低浓度DHA通过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途径激活BK通道,高浓度DHA可能通过与BK通道结合后直接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 膜片钳 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形态计测学研究
16
作者 高绪兰 于洪藻 +1 位作者 朱桂彬 张惠铭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533-535,共3页
本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计测了胎儿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从中膜向内膜迁移过程中表型的改变和细胞器占细胞面积百分比(Vs)改变。结果表明,内膜游离平滑肌细胞的Vs值略高于弹力肌层和中膜,但未见明显差异。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 本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计测了胎儿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从中膜向内膜迁移过程中表型的改变和细胞器占细胞面积百分比(Vs)改变。结果表明,内膜游离平滑肌细胞的Vs值略高于弹力肌层和中膜,但未见明显差异。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和Vs值的改变,考虑可能是由于细胞间某种物质的作用,使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的同时发生了表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超微结构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胡萝卜素诱导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肖燕 邓春玉 +5 位作者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单志新 林秋雄 姜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SD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CASMCs)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CASM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ASMCs,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技... 目的:探讨SD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CASMCs)原代培养方法,并建立CASM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ASMCs,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ASMCs的标志分子α-SMA和SM-MHC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S发生的标志物BiP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组织块贴壁培养6 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呈长梭型,9~10 d细胞生长汇合后表现出平滑肌细胞典型的"峰-谷"状。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结果显示,α-SMA和SM-MHC表达呈阳性。不同浓度(0.5、1和2μmol/L)的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处理CASMCs 24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1和2μmol/L)处理组的BiP和CHOP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1μmol/L TG处理CASMCs 24和48 h后BiP和CHOP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以成功培养CASMCs。利用1μmol/L TG诱导24 h可建立CASMCs的ER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组织块贴壁法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通过增强其受体磷酸化促进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飞连 桂春 +2 位作者 李浪 陈力铨 齐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3-1646,165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HCASMC,Western blot法检测HCASM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 B2)、Erb B3和Erb B4的表达以及Erb B2、Erb B3和Erb B4的磷酸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N...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HCASMC,Western blot法检测HCASM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 B2)、Erb B3和Erb B4的表达以及Erb B2、Erb B3和Erb B4的磷酸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NRG1刺激对HCASMC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TM小室检测不同浓度NRG1刺激对HCASMC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Erb B2、Erb B3和Erb B4均能在HCASMC中表达,加入NRG1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个受体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NRG1干预对HC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不同,10 ng/m L的NRG1能明显促进HCASMC的增殖和迁移。结论 NRG1通过增强其受体Erb B2、Erb B3和Erb B4的磷酸化促进HCASMC的增殖和迁移,进而可能促进HCASMC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NRG1)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吕安林 高歌 +4 位作者 贾国良 郭文怡 王海昌 王小燕 杨省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西兰白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3~ 7代与含 5 %小牛血清的 RPMI- 16 40培养液的混悬液 10 0 μl加入 96孔板中培养 ,按照实验分...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西兰白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3~ 7代与含 5 %小牛血清的 RPMI- 16 40培养液的混悬液 10 0 μl加入 96孔板中培养 ,按照实验分组 ,每日磁场作用 1次 ,共 2日。 72 h后用四唑盐比色法和氚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 Td R)掺入法检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数量。  结果 :2 0 m T、40 m T和 6 0 m T各磁场组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其中 30 min、40m T磁场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数量的降低最显著 (P<0 .0 0 1)。  结论 :磁场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效应具有强度敏感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动脉平滑肌细胞 抑制作用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1通道激活促进大鼠冠脉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泳江 郑燕湘 +4 位作者 王梓帆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用si RNA敲减CASMCs中Piezo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后CASMCs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基于Flou-4 AM负载的细胞内Ca^(2+)成像技术,测量CASMCs[Ca^(2+)]i的变化。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iezo1在原代大鼠CASMCs中表达;Piezo1与肌浆/内质网Ca^(2+)-ATP酶2(SERCA2)、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和核膜蛋白lamin B1共定位程度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 RNA转染后STIM1和Piezo1蛋白表达下调(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iezo1激动剂Yoda1诱导CASMCs的胞外Ca^(2+)内流增加(P<0.01),抑制L型钙通道不影响Yoda1诱导的Ca^(2+)内流;Yoda1诱导CASMCs胞内Ca^(2+)释放增加(P<0.01),抑制内质网上的钙通道(雷诺丁受体和1,4,5-三磷酸肌醇受体)不影响Yoda1诱导的胞内Ca^(2+)释放;使用毒胡萝卜素(TG)排空内质网中Ca^(2+)后,Yoda1仍能诱导CASMCs中其它细胞器的Ca^(2+)释放(P<0.01);抑制L型钙通道后,使用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抑制剂BTP2或敲减STIM1使Yo‐da1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减少(P<0.01);敲减Piezo1使TG诱导的CASMCs内质网Ca^(2+)释放增加(P<0.05),但不影响TG诱导的胞外Ca^(2+)内流;抑制L型钙通道和SOCC后,敲减Piezo1导致Yoda1诱导的CASMCs胞内Ca^(2+)释放以及胞外Ca^(2+)内流均减少(P<0.01)。结论:Piezo1激动剂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Piezo1通道和间接激活的SOCC,也可触发胞内细胞器Ca^(2+)释放,共同升高[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通道 钙离子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