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军和
禹明甫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通过单种群与混合种群饲养,研究了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种间竞争影响,并用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对两种瓢虫在猎物相对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种间竞争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猎物充足,两...
通过单种群与混合种群饲养,研究了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种间竞争影响,并用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对两种瓢虫在猎物相对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种间竞争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猎物充足,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猎物不足时,单独饲养时,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趋势呈Logistic曲线,混合饲养时异色瓢虫的种群增长呈上升趋势,七星瓢虫趋于下降。在两种瓢虫的种间竞争中,异色瓢虫占相对优势,竞争的结局是二者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局面而得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猎物密度
混合饲养
种间竞争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和猎物密度对斜纹猫蛛捕食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波
汪昕蕾
+3 位作者
张晓津
李文婷
于金迪
颜亨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056-4058,共3页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是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斜纹猫蛛对果蝇类害虫的控制能力,探讨不同温度(18、20、22、24、26、28℃)以及猎物密度(20、25、30、35、40头/50 cm3)下斜纹猫蛛对果蝇的捕食作用.结...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是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斜纹猫蛛对果蝇类害虫的控制能力,探讨不同温度(18、20、22、24、26、28℃)以及猎物密度(20、25、30、35、40头/50 cm3)下斜纹猫蛛对果蝇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下斜纹猫蛛捕食量与温度变化关系显著相关(P<0.05),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且在26、28℃时捕食较多,其平均捕食量为18.7~19.3头/50 cm3;恒定温度(23±1)℃下,斜纹猫蛛捕食果蝇数量与密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且随密度增加而增多,并且在果蝇密度为35、40头/50 cm3时捕食量较多,该情况下平均捕食量为25.3~26.3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温度
猎物密度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烟盲蝽对不同密度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和搜寻行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许庆辉
孟玲
李保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为评价动植食性烟盲蝽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烟盲蝽在斜纹夜蛾幼不同密度虫斑块上的捕食和搜寻行为。在盆栽烟草植株上设置不同猎物密度,每株分别接0、5、10、20和30头1龄斜纹夜蛾幼虫于同一叶片上,然后接入1头烟盲...
为评价动植食性烟盲蝽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烟盲蝽在斜纹夜蛾幼不同密度虫斑块上的捕食和搜寻行为。在盆栽烟草植株上设置不同猎物密度,每株分别接0、5、10、20和30头1龄斜纹夜蛾幼虫于同一叶片上,然后接入1头烟盲蝽雌成虫,观察记录烟盲蝽的行为及其发生时间。结果表明,烟盲蝽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增加;对猎物被捕食的时间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表明,低密度猎物斑块上的幼虫被烟盲蝽捕食的风险大于高密度猎物斑块。烟盲蝽在猎物斑块上的行为以搜寻和刺吸猎物、植物为主,用于梳理和休息的时间较少;在低密度猎物斑块上,搜寻和刺吸植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而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刺吸猎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烟盲蝽在斑块上的驻留时间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延长,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的驻留时间显著长于在低密度斑块上。研究结果说明,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强度与猎物密度有关,密度越高,捕食得越多,但花费的时间更多,从而导致对高密度猎物的捕食效率低于对低密度猎物的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盲蝽
猎物密度
捕食风险
行为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美娟
罗智心
+5 位作者
何晓庆
刘冬
宋凯
张恒
赵颖
王玉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25,共9页
食蚜瘿蚊是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深入研究影响该虫繁殖力的关键性因子有助于改进规模化饲养以及提高该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作为寄主昆虫,通过设置猎物蚜虫斑块的3种混合方式(单一种群、...
食蚜瘿蚊是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深入研究影响该虫繁殖力的关键性因子有助于改进规模化饲养以及提高该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作为寄主昆虫,通过设置猎物蚜虫斑块的3种混合方式(单一种群、两种或三种均匀混合种群),以及每种混合方式下的4个密度梯度(总虫量6-48头/株),研究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猎物斑块,还是在两种或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4个猎物密度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其中,猎物斑块密度为24-48头/株时,所得终身产卵量最高。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食蚜瘿蚊在单一猎物斑块上的终身产卵量最低,而在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的产卵量最高,呈现出“三种混合>两种混合>单一种群”猎物斑块的趋势。由此可见,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受到猎物斑块密度和斑块内蚜虫种群混合方式的双重影响;较高的猎物斑块密度和混合猎物斑块中较多的蚜虫种类,均有利于食蚜瘿蚊产下较多数量的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产卵对策
猎物密度
斑块混合方式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番茄和烟草对动植性烟盲蝽生长发育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盛超
孟玲
+1 位作者
许庆辉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目的]揭示植物在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生长发育和捕食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选择性饲喂试验,研究斜纹夜蛾幼虫(有、无)和植物(番茄和烟草)食物对于烟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盆栽植物作为小生境,研究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
[目的]揭示植物在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生长发育和捕食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选择性饲喂试验,研究斜纹夜蛾幼虫(有、无)和植物(番茄和烟草)食物对于烟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盆栽植物作为小生境,研究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上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低龄幼虫的捕食效应,同时采用RogersⅡ随机捕食者模型估计功能反应模型参数。[结果]在没有斜纹夜蛾幼虫食物的情况下,烟盲蝽仅取食番茄或烟草只能发育到3龄或4龄;而在有斜纹夜蛾幼虫食物的情况下,烟盲蝽可以顺利发育到成虫,烟盲蝽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羽化率和雌性比例在取食番茄与烟草食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取食烟草的子代雌成虫体型大于取食番茄的雌虫。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上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在相同的猎物密度下其在烟草上的捕食猎物数量多于在番茄上的。烟盲蝽在烟草上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攻击率为3.056h-1,处理猎物时间为0.034h;在番茄上的攻击率为2.778h-1,处理猎物时间为0.051h;在烟草与番茄上的攻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烟草上的处理猎物时间显著短于在番茄上的。[结论]植物食物不仅可影响烟盲蝽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烟盲蝽对蛾类幼虫的捕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
猎物密度
的捕食
捕食行为
天敌
三级营养层关系
捕食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胸小头隐翅虫对桃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志萍
郝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了脊胸小头隐翅虫 Philonthus rutiliventris Sharp成虫对不同密度桃蚜的捕食功能,以及捕食者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观测的捕食量,分别按 Holling及 Watt 公式作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了脊胸小头隐翅虫 Philonthus rutiliventris Sharp成虫对不同密度桃蚜的捕食功能,以及捕食者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观测的捕食量,分别按 Holling及 Watt 公式作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胸小头隐翅虫
桃蚜
捕食功能
猎物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
18
7
作者
张常智
张明海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43-5952,共10页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011年,用东北虎信息收集网络法,样线调查法,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对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1)用老虎信息收集网络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 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 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 k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有蹄类的盗猎和猎套对老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老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老虎足迹数量和老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信息收集网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东北虎监测方法。因此,建议建立更广泛的监测信息收集网络,培训监测人员,严格执行信息收集程序,减少专家估计误差以完善此监测方法。此外,其他监测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标志重捕远红外照相法、粪便DNA法、足迹数码信息法、警犬法等,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理论前提、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和老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有效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
种群数量
监测
信息收集网络法
样线调查法
猎物
生物量和食肉类
密度
关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军和
禹明甫
机构
黄淮学院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O57B02)
驻马店科技攻关计划(0610007)
文摘
通过单种群与混合种群饲养,研究了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种间竞争影响,并用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对两种瓢虫在猎物相对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种间竞争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猎物充足,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猎物不足时,单独饲养时,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趋势呈Logistic曲线,混合饲养时异色瓢虫的种群增长呈上升趋势,七星瓢虫趋于下降。在两种瓢虫的种间竞争中,异色瓢虫占相对优势,竞争的结局是二者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局面而得以共存。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猎物密度
混合饲养
种间竞争
种群
Keywords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eis axyridis
density of preys
mixed rearing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population
分类号
S89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和猎物密度对斜纹猫蛛捕食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波
汪昕蕾
张晓津
李文婷
于金迪
颜亨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056-405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107
31372159)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317713021)
文摘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是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斜纹猫蛛对果蝇类害虫的控制能力,探讨不同温度(18、20、22、24、26、28℃)以及猎物密度(20、25、30、35、40头/50 cm3)下斜纹猫蛛对果蝇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下斜纹猫蛛捕食量与温度变化关系显著相关(P<0.05),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且在26、28℃时捕食较多,其平均捕食量为18.7~19.3头/50 cm3;恒定温度(23±1)℃下,斜纹猫蛛捕食果蝇数量与密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且随密度增加而增多,并且在果蝇密度为35、40头/50 cm3时捕食量较多,该情况下平均捕食量为25.3~26.3头.
关键词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温度
猎物密度
捕食功能
Keywords
Oxyopes sertatus
temperature
prey density
predation function
分类号
Q959.226.2 [生物学—动物学]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烟盲蝽对不同密度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和搜寻行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许庆辉
孟玲
李保平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2)
文摘
为评价动植食性烟盲蝽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烟盲蝽在斜纹夜蛾幼不同密度虫斑块上的捕食和搜寻行为。在盆栽烟草植株上设置不同猎物密度,每株分别接0、5、10、20和30头1龄斜纹夜蛾幼虫于同一叶片上,然后接入1头烟盲蝽雌成虫,观察记录烟盲蝽的行为及其发生时间。结果表明,烟盲蝽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增加;对猎物被捕食的时间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表明,低密度猎物斑块上的幼虫被烟盲蝽捕食的风险大于高密度猎物斑块。烟盲蝽在猎物斑块上的行为以搜寻和刺吸猎物、植物为主,用于梳理和休息的时间较少;在低密度猎物斑块上,搜寻和刺吸植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而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刺吸猎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烟盲蝽在斑块上的驻留时间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延长,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的驻留时间显著长于在低密度斑块上。研究结果说明,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强度与猎物密度有关,密度越高,捕食得越多,但花费的时间更多,从而导致对高密度猎物的捕食效率低于对低密度猎物的捕食。
关键词
烟盲蝽
猎物密度
捕食风险
行为
生物防治
Keywords
Nesidiocoris tenuis
prey density
predation risk
behavior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S476.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美娟
罗智心
何晓庆
刘冬
宋凯
张恒
赵颖
王玉波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2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00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9-1-2-1)。
文摘
食蚜瘿蚊是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深入研究影响该虫繁殖力的关键性因子有助于改进规模化饲养以及提高该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作为寄主昆虫,通过设置猎物蚜虫斑块的3种混合方式(单一种群、两种或三种均匀混合种群),以及每种混合方式下的4个密度梯度(总虫量6-48头/株),研究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猎物斑块,还是在两种或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4个猎物密度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其中,猎物斑块密度为24-48头/株时,所得终身产卵量最高。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食蚜瘿蚊在单一猎物斑块上的终身产卵量最低,而在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的产卵量最高,呈现出“三种混合>两种混合>单一种群”猎物斑块的趋势。由此可见,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受到猎物斑块密度和斑块内蚜虫种群混合方式的双重影响;较高的猎物斑块密度和混合猎物斑块中较多的蚜虫种类,均有利于食蚜瘿蚊产下较多数量的卵。
关键词
食蚜瘿蚊
产卵对策
猎物密度
斑块混合方式
繁殖力
Keywords
Aphidoletes aphidimyza
oviposition tactics
prey density
mixed patch pattern
fecundity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番茄和烟草对动植性烟盲蝽生长发育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盛超
孟玲
许庆辉
李保平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2)
文摘
[目的]揭示植物在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生长发育和捕食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选择性饲喂试验,研究斜纹夜蛾幼虫(有、无)和植物(番茄和烟草)食物对于烟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盆栽植物作为小生境,研究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上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低龄幼虫的捕食效应,同时采用RogersⅡ随机捕食者模型估计功能反应模型参数。[结果]在没有斜纹夜蛾幼虫食物的情况下,烟盲蝽仅取食番茄或烟草只能发育到3龄或4龄;而在有斜纹夜蛾幼虫食物的情况下,烟盲蝽可以顺利发育到成虫,烟盲蝽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羽化率和雌性比例在取食番茄与烟草食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取食烟草的子代雌成虫体型大于取食番茄的雌虫。烟盲蝽在烟草和番茄上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在相同的猎物密度下其在烟草上的捕食猎物数量多于在番茄上的。烟盲蝽在烟草上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攻击率为3.056h-1,处理猎物时间为0.034h;在番茄上的攻击率为2.778h-1,处理猎物时间为0.051h;在烟草与番茄上的攻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烟草上的处理猎物时间显著短于在番茄上的。[结论]植物食物不仅可影响烟盲蝽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烟盲蝽对蛾类幼虫的捕食行为。
关键词
依赖
猎物密度
的捕食
捕食行为
天敌
三级营养层关系
捕食蝽
生物防治
Keywords
density-dependent predation
predation behavior
natural enemies
tritrophic relationships
predaceous bug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胸小头隐翅虫对桃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志萍
郝赤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基金
山西省归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9336)
文摘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了脊胸小头隐翅虫 Philonthus rutiliventris Sharp成虫对不同密度桃蚜的捕食功能,以及捕食者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观测的捕食量,分别按 Holling及 Watt 公式作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脊胸小头隐翅虫
桃蚜
捕食功能
猎物密度
Keywords
Philonthus rutiliventris Sharp
Myzus persicae
functional response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
18
7
作者
张常智
张明海
姜广顺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43-5952,共10页
基金
世界自然基金会Fuller老虎博士基金(RY08)
美国内政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老虎与犀牛保护基金(98210-G-191)
+1 种基金
FANEDD-201069
WWF-中国虎豹保护项目
文摘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011年,用东北虎信息收集网络法,样线调查法,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对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1)用老虎信息收集网络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 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 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 k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有蹄类的盗猎和猎套对老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老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老虎足迹数量和老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信息收集网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东北虎监测方法。因此,建议建立更广泛的监测信息收集网络,培训监测人员,严格执行信息收集程序,减少专家估计误差以完善此监测方法。此外,其他监测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标志重捕远红外照相法、粪便DNA法、足迹数码信息法、警犬法等,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理论前提、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和老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有效监测工具。
关键词
虎
种群数量
监测
信息收集网络法
样线调查法
猎物
生物量和食肉类
密度
关系法
Keywords
panthera tigris
population siz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network method
tradition transect method
predator and prey biomass ratios method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
刘军和
禹明甫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度和猎物密度对斜纹猫蛛捕食的影响
汪波
汪昕蕾
张晓津
李文婷
于金迪
颜亨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烟盲蝽对不同密度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和搜寻行为
许庆辉
孟玲
李保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方美娟
罗智心
何晓庆
刘冬
宋凯
张恒
赵颖
王玉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番茄和烟草对动植性烟盲蝽生长发育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盛超
孟玲
许庆辉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脊胸小头隐翅虫对桃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刘志萍
郝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张常智
张明海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