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狼疮性肾炎合并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1
作者 韩铠阳 冯铜铜 包瑛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儿119例,根据是否合并NPSLE分为NPSLE组(n=26)和非NPSLE组(n=9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研究中,LN患儿合并NPSLE的发病率为21.8%,男女比例为1∶5.5,平均年龄为10岁6月;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异常,一般表现为盘形红斑,影像学表现为头颅MRI异常。②两组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三系减少、仅贫血、血沉高(>15 mm/h)、低蛋白血症、Coombs试验阳性、血尿、大量蛋白尿指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是LN患儿合并NPSL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合并NPSLE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的LN患儿易并发神经精神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蕾 毛琦 +3 位作者 王红 华冰珠 陈智勇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15例LMV患者(LMV组),非LMV患者23例(非LMV组)。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2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SLE活动度评分(SLEDAI)、增强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2组患者年龄、SLE患病周期及SLEDAI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CT可见LMV患者肠管扩张、肠系膜水肿及典型“靶”样征,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扩张肠管及肠壁显著缓解,出院前CT“靶”样征消失。LMV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917(756,1848)μg/L]显著高于非LMV组[570(356,8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早期诊断LMV的临界值为624μg/L,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3%、61%,AUC=0.77。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LMV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 D⁃二聚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晴 孙金磊 +2 位作者 李伟 朱政言 刘升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943-1947,共5页
目的观察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48例合并LMV的患者(合并LMV组)和50例未合并LMV的患者(未合并LMV组)... 目的观察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48例合并LMV的患者(合并LMV组)和50例未合并LMV的患者(未合并LMV组)为研究对象。总结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分析SLE合并LMV的危险因素。结果LMV临床特征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腹部表现为主,常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和呼吸系统受累。与未合并LMV组比较,合并LMV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滴度、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D-二聚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尿蛋白阳性率、腹水阳性率较高(P<0.05)。LMV的CT影像学特征有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肠壁增厚、肠段扩张、腹水、“靶征”,可合并尿路损伤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滴度下降(OR=0.014,P=0.046)、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0.001,P=0.014)、腹水(OR=26.980,P=0.007)是LM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MV常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和呼吸系统受累,补体C3滴度下降、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腹水是SLE合并LMV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肠系膜血管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志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并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56例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主要以腹痛(42例)、腹泻(44例)、发热(22例)、... 目的研究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并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56例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主要以腹痛(42例)、腹泻(44例)、发热(22例)、恶心及呕吐(38例)为临床表现;且均合并系统损害(8例单纯消化道受累、48例1个及大于1个其他系统损害);经心脏超声检查28例,16例中心包积液;26例肾脏受累、18例皮肤黏膜受累、16例输尿管肾盂积水;腹部X线立卧位检查者32例,8例假性肠梗阻;8例呼吸系统受累;多数患者伴补体C_3下降、补体C_4下降、血脂异常、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所有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52例患者治疗有效,并发重症感染死亡者4例。结论狼疮肠系膜血管炎主要以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及呕吐为临床表现,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充分了解,加强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并给予大剂量激素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肠系膜血管 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威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7-8,18,共3页
目的探讨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临床表现的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法1例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患者在2021年11月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得出初步诊断。因诊断不明确,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及科室讨论... 目的探讨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临床表现的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法1例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患者在2021年11月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得出初步诊断。因诊断不明确,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及科室讨论,从而确定最终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结果女性患者31岁,因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入院,查体提示中上腹压痛,全腹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腹部CT提示肠壁水肿,肠腔积液扩张,小肠旋转不良较肠扭转可能性大,CRP、PCT高,结合抗核抗体谱多项阳性,经科内讨论,最终诊断为:狼疮肠系膜血管炎(重症)。给予以腹腔穿刺引流、激素冲击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肠内营养等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炎,应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完善查体,辅助检查,全面分析,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肠梗阻 重症狼疮肠系膜血管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系膜 弥漫性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润涛 葛朝莉 +1 位作者 冯宏业 韩漫夫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首发CNS损害的SL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头痛6例(60.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首发CNS损害的SL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头痛6例(60.0%)、癫痫5例(50.0%)、发热4例(40.0%)、脑梗死2例(20.0%)、静脉窦血栓2例(20.0%)、颅内多发病灶3例(30.0%)、脑干及脊髓病变2例(20.0%)、周围神经病变1例(10.0%)。神经精神性SLE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和癫痫发作出现概率最高。神经精神性SLE的脑部损害在MRI表现为弥漫型和局灶型病变,白质和灰质均可受累,分布无规律性。给予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NPSLE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NPSLE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病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异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龙武彬 蒲红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进 罗晓红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回顾分析11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好转9例,无效2例自动出院。9例好转患者随访1~3年病情稳定无复发。及早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脑病进展。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二例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熊立新 康立清 马国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7期74-74,F0003,共2页
关键词 纽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彭 巩路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1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特异性不高,误诊率高。结论反复行脑脊液检查... 目的分析1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特异性不高,误诊率高。结论反复行脑脊液检查以查找病原菌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隐球菌性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一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震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9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治疗进展
12
作者 王维 李喜枝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抗体 抗磷脂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IFICANCE OF MMP-2 AND TIMP-2 mRNA EXPRESSIONS ON GLOMERULAR CEL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MERULOSCLEROSIS 被引量:6
13
作者 Zhi-gangZhang Xue-guangLiu Guang-pingChen Xiu-rongZhang Mu-yiGuo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MMP-2 and TIMP-2 mRNA on cultured rat mesangial cells (MsC) and in human diseased glomeruli, and to explore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merulosclerosis. Methods Th...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MMP-2 and TIMP-2 mRNA on cultured rat mesangial cells (MsC) and in human diseased glomeruli, and to explore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merulosclerosis.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MMP-2, TIMP-2, and Col ⅣmRNA on cultured rat MsC stimulated by IL-1 or/and TGF-β1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 levels of MMP-2 and TIMP-2 mRNA expressions and immunoreacti-vity of PCNA and Col Ⅳin human diseased glomeruli from renal biopsies of lupus nephritis (LN)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insitu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levels of MMP-2, TIMP-2, and Col ⅣmRNA expression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on cultured rat MsC stimulated by IL-1 or/and TGF-β1. Meanwhile, upregulation of MMP-2 and TIMP-2 mRNA expressions was confirmed in diseased glomeruli from patients with various subtypes of LN, 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sitive cell number of PCNA presen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Col Ⅳin glomeruli.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over-expressions of MMP-2 and TIMP-2 mRNA on glomerular cells might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merul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mesangial cell human lupus nephri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Related Retinal Vasculitis Mimicking Ocular Cysticercosis: a Case Report
14
作者 Chan Wu Fang-tian Dong +3 位作者 You-xin Chen Qian Wang Rong-ping Dai Hua Zh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MAKING accurate and timely diagnosis is often challenging when patients with a systemic disease first present with ocular manifestations.The possibility that vasculiti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MAKING accurate and timely diagnosis is often challenging when patients with a systemic disease first present with ocular manifestations.The possibility that vasculiti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and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can be misdiagnosed as cysticercosis has not been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retinal vasculitis CYSTICERC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