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套裂谷系西段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嘉栋
吴庆举
朱敏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5,共13页
位于河套裂谷系西段的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是环鄂尔多斯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壳结构对于认识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区域地壳结构已有一些认识,但仍然存在争议,较为重要的是临河坳...
位于河套裂谷系西段的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是环鄂尔多斯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壳结构对于认识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区域地壳结构已有一些认识,但仍然存在争议,较为重要的是临河坳陷地壳是否增厚。本文基于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及周边布设的118个宽频带地震观测台阵数据,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探究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信息。利用沉积层基底转换波时间延时获得了研究区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临河坳陷规模较大,新生界地层平均厚约5.3 km,查干德勒苏坳陷规模较小,沉积层平均厚度2.7 km。H-κ叠加得到的狼山山前断裂带以北区域波速比相对较低,平均值约1.75,推断该区域地壳岩石组分以长英质为主。H-κ叠加得到的地壳厚度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得到的莫霍面埋深较为一致,表现为狼山隆起莫霍面较深西北侧较浅的特征。结合狼山隆起相对较低的波速比,本文推断狼山隆起受南北向挤压导致上地壳增厚是隆起造山的主要原因。本文得到的临河坳陷莫霍面轻微上隆,推断临河坳陷地壳在拉张环境下受地幔物质上涌影响发生减薄。本研究的结果对探索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河坳陷
狼山隆起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雪东
吕洪波
+11 位作者
张海春
章雨旭
董晓鹏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王俊
贺静
陈康力
秦贝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物源区主要是坳陷东南侧的狼山,这意味着狼山在早白垩世就已经隆起。几十年内,这个模式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影响着该地区找矿勘探方向,但找矿效果均不佳,造成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等认为是这一模型存在问题,因为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狼山尚未隆起,无法充当测老庙坳陷的主要物源区。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利用古流向判别沉积岩的物源区方位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笔者等未找到前人在本研究区进行该项工作的记录。笔者等在测老庙坳陷露头区对巴音戈壁组碎屑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古流向测量工作:寻找发育波痕和前积纹层等沉积构造为主的露头48处,并依46组前积纹层和5组波痕测得共计51组数据,利用野外现场恢复和室内赤平投影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古流向,最终用玫瑰花图和古流向分布图展示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测老庙坳陷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的古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向SE、SW两个方向对称递减,集中分布在140°~210°的范围内,甚至在紧靠狼山的区域,古流向垂直指向狼山山脉延伸方向。据此可以判断:狼山不是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狼山最早也应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末期之后才可能隆起。这一研究结果为测老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岩相关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狼山隆起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沉积岩的古流向测量、恢复与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老庙坳陷
早白垩世
古流向
物源区
狼山隆起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套裂谷系西段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嘉栋
吴庆举
朱敏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实验室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203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2404116)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位于河套裂谷系西段的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是环鄂尔多斯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壳结构对于认识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区域地壳结构已有一些认识,但仍然存在争议,较为重要的是临河坳陷地壳是否增厚。本文基于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及周边布设的118个宽频带地震观测台阵数据,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探究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信息。利用沉积层基底转换波时间延时获得了研究区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临河坳陷规模较大,新生界地层平均厚约5.3 km,查干德勒苏坳陷规模较小,沉积层平均厚度2.7 km。H-κ叠加得到的狼山山前断裂带以北区域波速比相对较低,平均值约1.75,推断该区域地壳岩石组分以长英质为主。H-κ叠加得到的地壳厚度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得到的莫霍面埋深较为一致,表现为狼山隆起莫霍面较深西北侧较浅的特征。结合狼山隆起相对较低的波速比,本文推断狼山隆起受南北向挤压导致上地壳增厚是隆起造山的主要原因。本文得到的临河坳陷莫霍面轻微上隆,推断临河坳陷地壳在拉张环境下受地幔物质上涌影响发生减薄。本研究的结果对探索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约束。
关键词
临河坳陷
狼山隆起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波速比
Keywords
Linhe rift
Langshan uplift
receiver functions
crustal thickness
VP/VS ratio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雪东
吕洪波
张海春
章雨旭
董晓鹏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王俊
贺静
陈康力
秦贝贝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基金
中陕核工业集团委托的研究项目"测老庙盆地区域地质研究与铀矿有利区带预测"的成果
文摘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物源区主要是坳陷东南侧的狼山,这意味着狼山在早白垩世就已经隆起。几十年内,这个模式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影响着该地区找矿勘探方向,但找矿效果均不佳,造成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等认为是这一模型存在问题,因为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狼山尚未隆起,无法充当测老庙坳陷的主要物源区。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利用古流向判别沉积岩的物源区方位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笔者等未找到前人在本研究区进行该项工作的记录。笔者等在测老庙坳陷露头区对巴音戈壁组碎屑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古流向测量工作:寻找发育波痕和前积纹层等沉积构造为主的露头48处,并依46组前积纹层和5组波痕测得共计51组数据,利用野外现场恢复和室内赤平投影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古流向,最终用玫瑰花图和古流向分布图展示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测老庙坳陷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的古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向SE、SW两个方向对称递减,集中分布在140°~210°的范围内,甚至在紧靠狼山的区域,古流向垂直指向狼山山脉延伸方向。据此可以判断:狼山不是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狼山最早也应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末期之后才可能隆起。这一研究结果为测老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岩相关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狼山隆起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沉积岩的古流向测量、恢复与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测老庙坳陷
早白垩世
古流向
物源区
狼山隆起
时代
Keywords
Celaomiao Depression
Early Cretaceous
provenance orientations
uplift
Mount Langshan.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套裂谷系西段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
刘嘉栋
吴庆举
朱敏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
冯雪东
吕洪波
张海春
章雨旭
董晓鹏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王俊
贺静
陈康力
秦贝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