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院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21
1
作者 孔令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为了发挥法院诉前证据保全所具有的保全证据、确定事实关系、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促进将来诉讼和集中化审理的功能,我国将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改变传统自提起诉讼始为纷争解决的思想,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制度,通过完善相... 为了发挥法院诉前证据保全所具有的保全证据、确定事实关系、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促进将来诉讼和集中化审理的功能,我国将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改变传统自提起诉讼始为纷争解决的思想,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制度,通过完善相应的证据保全类型、适用要件、实施程序以及认可诉前保全过程中与解纷相关事项协议的效力等制度,对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进行功能性改造,凸显其独立的程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前证据保全 独立证据调查程序 裁判外纷争解决 诉前情报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独立性及其对目标识别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关欣 于昊天 衣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8,共7页
证据理论在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和处理上有独特的优势,而证据独立是很多组合方法应用的前提,但目前没有完全有效的判断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首先研究了证据组合的内涵和证据对识别框架的解释。然后从Smets证据独立性定义出发,分析了Dempste... 证据理论在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和处理上有独特的优势,而证据独立是很多组合方法应用的前提,但目前没有完全有效的判断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首先研究了证据组合的内涵和证据对识别框架的解释。然后从Smets证据独立性定义出发,分析了Dempster组合规则中的独立性问题,并针对小样本或无样本情形,提出了一种证据独立性判断方法。同时,依据本方法对Zadeh悖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针对多传感器单目标识别问题,研究了证据独立性对组合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目标识别 证据理论 证据独立 相关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证据合成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明文 吴根秀 孙永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35-137,149,共4页
讨论了孙怀江和杨静宇文章中提出的相关证据合成方法 ,指出其定理 2是错误的 ,并给出了使其成立的条件 ;而对独立源证据的辨识 ,通过引入过渡变量 。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不确定性 智能系统 概率论 证据组合规则 独立证据 相关证据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振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电子文件 证据制度 法律效力 视听资料 书证说 独立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证据之证据属性证成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徐惠 李晓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7,共11页
当前大数据已经应用于侦查实践中,成为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将有用的情报信息转化为证据,进而应用于司法实践,却缺乏相应制度性规定,严重影响了大数据的应用效用和价值。借助实证分析法,对近年来大数据材料在司法审判中的应... 当前大数据已经应用于侦查实践中,成为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将有用的情报信息转化为证据,进而应用于司法实践,却缺乏相应制度性规定,严重影响了大数据的应用效用和价值。借助实证分析法,对近年来大数据材料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情况予以分析,发现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借助理论证成大数据证据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大数据证据的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大数据证据与其他证据种类的对比分析,对大数据证据在证据体系中的地位予以明确,最终为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提供积极有益支持。大数据证据的证据属性应当从关联性和真实性着手,大数据证据的关联性应更关注弱相关性,以此验证大数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相关关系。大数据证据的真实性则需要通过要素化的方式,对大数据、大数据载体和介质、大数据方法和大数据内容四个方面进行鉴真。通过大数据证据与其他法定证据种类的对比分析,发现大数据证据以"综合性"和"重方法"作为其与传统证据种类的区别点,应当视为独立的证据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证据 证据能力 独立证据种类 弱相关性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当庭供证相矛盾时书面供证的运用
6
作者 林睦翔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2,共4页
庭前书面供证的无限制诉讼准入,已成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制度障碍。必须建立和健全书面证据审判准入制度,能够进入法庭或被庭审时运用的书面证据要具有证据能力。由于书面供证客观性的存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完全否定其证据价值。书面证... 庭前书面供证的无限制诉讼准入,已成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制度障碍。必须建立和健全书面证据审判准入制度,能够进入法庭或被庭审时运用的书面证据要具有证据能力。由于书面供证客观性的存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完全否定其证据价值。书面证据可以作为弹劾证据,在符合特定条件时也可以作为独立证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庭供证 庭前书面供证 弹劾证据 独立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