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格理想
1
作者 蔡梅娟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3期44-53,118,共11页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格理想蔡梅娟《聊斋志异》不仅寄寓着蒲松龄的“孤愤”,也表达了他许多美好的理想与追求。透过作品博大的思想内涵和丰厚的艺术意蕴,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人格意识,体现着作者“怎样做人...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格理想蔡梅娟《聊斋志异》不仅寄寓着蒲松龄的“孤愤”,也表达了他许多美好的理想与追求。透过作品博大的思想内涵和丰厚的艺术意蕴,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人格意识,体现着作者“怎样做人”的鲜明意向,寄托着他不同流俗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自我价值 人格理想 理想人格 女性形象 独立人格 人格独立 健全的人格 独立的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兰芝形象的人格意义
2
作者 王文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49-98,共2页
关键词 刘兰芝 独立的人格意识 人格意义 独立人格意识 主体资格 《孔雀东南飞》 权利和义务 焦仲卿 封建宗法制 神圣不可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梅清山水画艺术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4年第6期48-48,共1页
在清代早期绘画流派根据其面貌和主张的不同分成了移民派、自我派和仿古派三股大的势力,其中以梅清、石涛为首的自我派的艺术思想,既不同于移民派与世无争的避世态度,亦区别于以"四王"为首的仿古派的拘泥不化。他们有奋发向... 在清代早期绘画流派根据其面貌和主张的不同分成了移民派、自我派和仿古派三股大的势力,其中以梅清、石涛为首的自我派的艺术思想,既不同于移民派与世无争的避世态度,亦区别于以"四王"为首的仿古派的拘泥不化。他们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梅清作为自我派的领袖人物,其美学思想对当时代的艺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清 生平 艺术特色 独立的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浓情润芳华——读小说集《鬼谷情冤》
4
作者 胡雪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7-58,共2页
李太银同志的小说集《鬼谷情冤》,带着浓郁的川中红土芬芳,带着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抒写时代风云,描述人物命运,显得那么新鲜和厚重,读来耐人咀嚼和回味。 短篇《云雾山中情》描写的是山妹子和恋人背二哥... 李太银同志的小说集《鬼谷情冤》,带着浓郁的川中红土芬芳,带着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抒写时代风云,描述人物命运,显得那么新鲜和厚重,读来耐人咀嚼和回味。 短篇《云雾山中情》描写的是山妹子和恋人背二哥在云雾山中相会,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把人物放在“雾蒙胧,人蒙胧、情蒙胧”的环境中来刻画,活鲜鲜地勾画出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山民们充实的生活和轻松自信的精神面貌。读来使人就像嚼一颗红樱桃那么清芬爽人。表达了作者对山民们自尊自信的人格升华由衷的喜悦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集 悲剧的根源 人物命运 云雾山 白痴 贵生 独立的人格 农转非 怪想 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批评难
5
作者 田京辉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3,共1页
读了《上海戏剧》95年第5期上余也评先生的《戏剧批评为何难》,深有同感。不过,我还想从另外三个角度唠上几句,大伙听听有啥道理没有?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批评难。 人都爱听好话,而且好话对个人有实际好处。
关键词 批评家 批评难 戏剧批评 政府行为 火力支援 艺术品格 人际交往 交通费 社会经济 独立的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与窦仪的“官范”
6
作者 刘吉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宋太祖 价值体系 《续资治通鉴》 控制系统 人的尊重 知错即改 中国青年报 翰林学士 独立的人格 典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篇
7
作者 流沙河 王景霞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仙人掌 相似性 表现方式 独立的人格 思想品格 人的力量 言志诗 超尘脱俗 现实社会 流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官之乐
8
作者 张安生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精神支柱 心理卫生 于成龙 贪婪者 为人民谋利益 自身修养 新闻传媒 自然之性 独立的人格 范公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