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方言在顾长卫电影中的独特表现
1
作者
朱晓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2-84,共3页
顾长卫的每一部电影都使用了方言,生动的语言贯穿于影片中,这是顾长卫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地域的方言与电影主题呼应。方言是顾长卫电影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具有鲜明的顾式电影特色,塑造了人物性格并强化了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关键词
顾长卫
电影
方言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赟姝
张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3-37,共5页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环境以提升本国电影制作能力;有些通过吸取跨国资本以生产全球商业电影;有些以电影知名导演为中心进行跨国制作。21世纪跨国电影研究作为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倾向之一,其概念、定义、成因和侧重点,以及从电影民族性到跨国性的学术观点和批评丰富多样,在这一系列流动的复杂元素下,亚洲跨国电影试图在电影节的商业运营、艺术呈现版图中呈现其自身理论落脚点与独特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电影
电影制作
艺术呈现
跨国资本
商业电影
商业运营
跨国性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作作品法律认定新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晓青
廖永安
《知识产权》
CSSCI
1994年第3期6-8,28,共4页
合作作品,又叫共同作品、合著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作者称为合作作者,既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公民与法人。据介绍,1983年以来,我国发生的1000多起版权纠纷案...
合作作品,又叫共同作品、合著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作者称为合作作者,既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公民与法人。据介绍,1983年以来,我国发生的1000多起版权纠纷案,其中涉及合作作品的占三分之一以上。正确处理合作作品纠纷的前提是对合作作品的正确认定。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作品
创作思维活动
表现
形式
合作作者
法律认定
著作权
合著作品
合作者
老中医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及其文化传统
被引量:
2
4
作者
弓倩
王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诗意化的电影摄影造型是电影摄影造型中重要的摄影理念和表意手段之一,强调将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画作的意境感、寓意感等融入电影摄影造型中,充分借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赋予视觉画面独特的意蕴,是电影创作者借以呈现画面、营造氛...
诗意化的电影摄影造型是电影摄影造型中重要的摄影理念和表意手段之一,强调将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画作的意境感、寓意感等融入电影摄影造型中,充分借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赋予视觉画面独特的意蕴,是电影创作者借以呈现画面、营造氛围、抒发情感、表达意图的重要工具。中国电影创作中的诗意化摄影造型是我国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对电影摄影深刻影响的结果和在电影摄影领域的独特表现,尤其是传统哲学观念、美学意境和绘画理念,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等电影人进行视觉语言构建与表达的重要文化因素,并在其电影作品中得以呈现出来,表现出极具东方特色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创作
电影摄影
诗意化
电影作品
美学意境
营造氛围
电影导演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与汉字相互滋养
5
作者
屈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2-42,共1页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滋养。追根溯源,书法之美与汉字之美的交织与融汇,从书法审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汉字的演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潜、流动,直至拓展、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审美价值
巢倾卵覆
祭侄文稿
《兰亭序》
文字内容
独特表现
审美规律
形式美
具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6
作者
王永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艺术实践
抽象
表现
具象
造型语言
现代艺术运动
观看方式
审美水平
独特表现
视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意”与“无意”的书法心理学思想略述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83-188,共6页
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她历经不自觉时期的“天生丽质”,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隶书和自觉时期的真、行、草等阶段,上下几千年;经历代书家的不断革新,已嬗变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即书法之法度和千变万化的挥洒自由融为一体...
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她历经不自觉时期的“天生丽质”,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隶书和自觉时期的真、行、草等阶段,上下几千年;经历代书家的不断革新,已嬗变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即书法之法度和千变万化的挥洒自由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这一艺术生命力的楔机就在于她蕴含着中国人骚动的意念、思维方式及心理状态和人格烙印。书法是如何表现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历程的呢?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揭开的黑箱,有赖于书法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是从历代书论中,从中国心理学史的角度出发,去发掘书法心理学思想。首先,从王羲之的“意在笔先”之“意”开始,对书法笔划中的“意”、笔势中的“意”、结体中的“意”和篇章中的“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意”作为一种期望和意图渗透在“笔先”和“笔后”,伴随着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即“意在笔中”。这种“意”是书家观察、记忆和想象后形成他的“认知图式”,并由“定势”作用巩固下来的书写“意识”。这种“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体
书论
独特表现
心理学思想
中国心理学史
意在笔前
认知图式
涩势
沈尹默
百钧弩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照片在陈列与科研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明
《中国博物馆》
1989年第4期89-66,共2页
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历史照片以其独特表现方式及其真实再现事实等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举办各种展览中,大量历史照片的使用已成其为自然,尤其在革命史陈列中,历史照片更是与历史实物并驾齐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千余座博物馆中...
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历史照片以其独特表现方式及其真实再现事实等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举办各种展览中,大量历史照片的使用已成其为自然,尤其在革命史陈列中,历史照片更是与历史实物并驾齐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千余座博物馆中,革命史类、纪念类博物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历史照片的利用将大有可为。因此,探讨、研究历史照片在这些博物馆工作规律中的作用和特性,将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引起博物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便以此为宗旨,作些浅显的探讨,就教于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
革命史
独特表现
博物馆研究
工作规律
陈列工作
鲁迅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
《民国日报》
艺术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青绿山水画与现代山水壁画
9
作者
徐建明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3-6,共4页
一、青绿山水画的回顾。中国画又称"丹青",所谓丹青者实际是以丹(朱色)、青(兰色)两种颜色泛指中国画。据考,用颜色作画的历史要先于用水墨,青绿山水画就是一种用青、绿、朱等重彩为基本颜料,并有其独特表现手法的画种,在中...
一、青绿山水画的回顾。中国画又称"丹青",所谓丹青者实际是以丹(朱色)、青(兰色)两种颜色泛指中国画。据考,用颜色作画的历史要先于用水墨,青绿山水画就是一种用青、绿、朱等重彩为基本颜料,并有其独特表现手法的画种,在中国画苑中独具魅力,至今仍然光彩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
独特表现
苑中
水墨山水
工笔重彩
线描
沥粉
《游春图》
写意画
李思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澄怀味象 静观默识——谈中国画的写生教学
10
作者
黄名芊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43-46,共4页
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它既表现客观更表现主观,"师造化",属传神写意的意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的,即寓写实于抽象之中,寓再现于表现之中,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辅。中国画专业的写生教学,无论是人...
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它既表现客观更表现主观,"师造化",属传神写意的意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的,即寓写实于抽象之中,寓再现于表现之中,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辅。中国画专业的写生教学,无论是人物、山水或花鸟,其任务不仅肩负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对象描摹能力,还应负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独特表现
意象
表现
师造化
感受力
线描
历代画家
写形
郑板桥
表现
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壁画艺术浅探——略论黑色飞天、菩萨的艺术形式
11
作者
王德舜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敦煌壁画艺术,举世瞩目。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融汇多民族的优秀艺术的珍品;是中外古文化交流的神奇结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欧、亚大陆古文化的骄傲。这些壁画多姿多彩,形象优美神奇,观之令人震撼,叹为观止。它为我们欣赏、学习、研...
敦煌壁画艺术,举世瞩目。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融汇多民族的优秀艺术的珍品;是中外古文化交流的神奇结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欧、亚大陆古文化的骄傲。这些壁画多姿多彩,形象优美神奇,观之令人震撼,叹为观止。它为我们欣赏、学习、研究发掘古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其浩瀚的艺术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艺术
艺术形式
敦煌壁画
艺术宝库
古代艺术
文化交流
艺术创造
形式感
敢于创造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叔惠
《人文杂志》
1957年第3期65-67,共3页
南宋时,对于历史风俗及人民现实生活有独特表现的画家张择端,在杭州曾创作了两幅最著名的画卷,一是“西湖争标图”,早已失传;一是“清明上河图”,现陈列在北京“故宫”,任人欣赏。“清明上河图”,是南宋画家们追写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
南宋时,对于历史风俗及人民现实生活有独特表现的画家张择端,在杭州曾创作了两幅最著名的画卷,一是“西湖争标图”,早已失传;一是“清明上河图”,现陈列在北京“故宫”,任人欣赏。“清明上河图”,是南宋画家们追写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象,使偏安半壁的朝野人士,激发痛恨异族侵略,不忘收复中原。当时画家们画这样题材的很多,但没有比张择端画得更好的。因此,历代临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人也很多,有的竟摹成赝本,谋取厚利。明朝时侯,苏州黄彪(号震泉)摹仿得最妙,“无声诗史”上称他“几欲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独特表现
苏州
画卷
故宫
题材
景象
真迹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言在顾长卫电影中的独特表现
1
作者
朱晓娜
机构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韩国启明大学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2-84,共3页
文摘
顾长卫的每一部电影都使用了方言,生动的语言贯穿于影片中,这是顾长卫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地域的方言与电影主题呼应。方言是顾长卫电影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具有鲜明的顾式电影特色,塑造了人物性格并强化了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关键词
顾长卫
电影
方言
独特表现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赟姝
张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3-37,共5页
文摘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环境以提升本国电影制作能力;有些通过吸取跨国资本以生产全球商业电影;有些以电影知名导演为中心进行跨国制作。21世纪跨国电影研究作为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倾向之一,其概念、定义、成因和侧重点,以及从电影民族性到跨国性的学术观点和批评丰富多样,在这一系列流动的复杂元素下,亚洲跨国电影试图在电影节的商业运营、艺术呈现版图中呈现其自身理论落脚点与独特表现。
关键词
跨国电影
电影制作
艺术呈现
跨国资本
商业电影
商业运营
跨国性
独特表现
分类号
J99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作作品法律认定新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晓青
廖永安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1994年第3期6-8,28,共4页
文摘
合作作品,又叫共同作品、合著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作者称为合作作者,既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公民与法人。据介绍,1983年以来,我国发生的1000多起版权纠纷案,其中涉及合作作品的占三分之一以上。正确处理合作作品纠纷的前提是对合作作品的正确认定。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探讨。
关键词
合作作品
创作思维活动
表现
形式
合作作者
法律认定
著作权
合著作品
合作者
老中医
独特表现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及其文化传统
被引量:
2
4
作者
弓倩
王帅
机构
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广播电视台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文摘
诗意化的电影摄影造型是电影摄影造型中重要的摄影理念和表意手段之一,强调将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画作的意境感、寓意感等融入电影摄影造型中,充分借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赋予视觉画面独特的意蕴,是电影创作者借以呈现画面、营造氛围、抒发情感、表达意图的重要工具。中国电影创作中的诗意化摄影造型是我国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对电影摄影深刻影响的结果和在电影摄影领域的独特表现,尤其是传统哲学观念、美学意境和绘画理念,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等电影人进行视觉语言构建与表达的重要文化因素,并在其电影作品中得以呈现出来,表现出极具东方特色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特点。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创作
电影摄影
诗意化
电影作品
美学意境
营造氛围
电影导演
独特表现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与汉字相互滋养
5
作者
屈健
机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2-42,共1页
文摘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滋养。追根溯源,书法之美与汉字之美的交织与融汇,从书法审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汉字的演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潜、流动,直至拓展、升华。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审美价值
巢倾卵覆
祭侄文稿
《兰亭序》
文字内容
独特表现
审美规律
形式美
具象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6
作者
王永红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艺术实践
抽象
表现
具象
造型语言
现代艺术运动
观看方式
审美水平
独特表现
视觉艺术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意”与“无意”的书法心理学思想略述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坚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文摘
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她历经不自觉时期的“天生丽质”,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隶书和自觉时期的真、行、草等阶段,上下几千年;经历代书家的不断革新,已嬗变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即书法之法度和千变万化的挥洒自由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这一艺术生命力的楔机就在于她蕴含着中国人骚动的意念、思维方式及心理状态和人格烙印。书法是如何表现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历程的呢?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揭开的黑箱,有赖于书法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是从历代书论中,从中国心理学史的角度出发,去发掘书法心理学思想。首先,从王羲之的“意在笔先”之“意”开始,对书法笔划中的“意”、笔势中的“意”、结体中的“意”和篇章中的“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意”作为一种期望和意图渗透在“笔先”和“笔后”,伴随着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即“意在笔中”。这种“意”是书家观察、记忆和想象后形成他的“认知图式”,并由“定势”作用巩固下来的书写“意识”。这种“意”
关键词
结体
书论
独特表现
心理学思想
中国心理学史
意在笔前
认知图式
涩势
沈尹默
百钧弩发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照片在陈列与科研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明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89年第4期89-66,共2页
文摘
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历史照片以其独特表现方式及其真实再现事实等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举办各种展览中,大量历史照片的使用已成其为自然,尤其在革命史陈列中,历史照片更是与历史实物并驾齐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千余座博物馆中,革命史类、纪念类博物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历史照片的利用将大有可为。因此,探讨、研究历史照片在这些博物馆工作规律中的作用和特性,将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引起博物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便以此为宗旨,作些浅显的探讨,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
博物馆学
革命史
独特表现
博物馆研究
工作规律
陈列工作
鲁迅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
《民国日报》
艺术审美价值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青绿山水画与现代山水壁画
9
作者
徐建明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3-6,共4页
文摘
一、青绿山水画的回顾。中国画又称"丹青",所谓丹青者实际是以丹(朱色)、青(兰色)两种颜色泛指中国画。据考,用颜色作画的历史要先于用水墨,青绿山水画就是一种用青、绿、朱等重彩为基本颜料,并有其独特表现手法的画种,在中国画苑中独具魅力,至今仍然光彩照人。
关键词
青绿山水
独特表现
苑中
水墨山水
工笔重彩
线描
沥粉
《游春图》
写意画
李思训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澄怀味象 静观默识——谈中国画的写生教学
10
作者
黄名芊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43-46,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它既表现客观更表现主观,"师造化",属传神写意的意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的,即寓写实于抽象之中,寓再现于表现之中,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辅。中国画专业的写生教学,无论是人物、山水或花鸟,其任务不仅肩负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对象描摹能力,还应负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独特表现
意象
表现
师造化
感受力
线描
历代画家
写形
郑板桥
表现
技法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壁画艺术浅探——略论黑色飞天、菩萨的艺术形式
11
作者
王德舜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文摘
敦煌壁画艺术,举世瞩目。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融汇多民族的优秀艺术的珍品;是中外古文化交流的神奇结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欧、亚大陆古文化的骄傲。这些壁画多姿多彩,形象优美神奇,观之令人震撼,叹为观止。它为我们欣赏、学习、研究发掘古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其浩瀚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
壁画艺术
艺术形式
敦煌壁画
艺术宝库
古代艺术
文化交流
艺术创造
形式感
敢于创造
独特表现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叔惠
出处
《人文杂志》
1957年第3期65-67,共3页
文摘
南宋时,对于历史风俗及人民现实生活有独特表现的画家张择端,在杭州曾创作了两幅最著名的画卷,一是“西湖争标图”,早已失传;一是“清明上河图”,现陈列在北京“故宫”,任人欣赏。“清明上河图”,是南宋画家们追写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象,使偏安半壁的朝野人士,激发痛恨异族侵略,不忘收复中原。当时画家们画这样题材的很多,但没有比张择端画得更好的。因此,历代临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人也很多,有的竟摹成赝本,谋取厚利。明朝时侯,苏州黄彪(号震泉)摹仿得最妙,“无声诗史”上称他“几欲乱真”。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独特表现
苏州
画卷
故宫
题材
景象
真迹
作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方言在顾长卫电影中的独特表现
朱晓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王赟姝
张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合作作品法律认定新探
冯晓青
廖永安
《知识产权》
CSSCI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及其文化传统
弓倩
王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书法与汉字相互滋养
屈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王永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有意”与“无意”的书法心理学思想略述
王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历史照片在陈列与科研中的作用
张明
《中国博物馆》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古代青绿山水画与现代山水壁画
徐建明
《艺苑(美术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澄怀味象 静观默识——谈中国画的写生教学
黄名芊
《艺苑(美术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敦煌壁画艺术浅探——略论黑色飞天、菩萨的艺术形式
王德舜
《艺苑(美术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王叔惠
《人文杂志》
195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