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腊怀疑主义对独断论的诘难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阳鸿 《现代哲学》 1998年第3期64-67,共4页
如何给出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独断主义知识论所致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独断论者(指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下同)都相信事物是客观的、可知的,因为事物必定具有一种合理的,因而从理智上说是可以理解的本性.真理就是对事物本性的把握和表达... 如何给出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独断主义知识论所致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独断论者(指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下同)都相信事物是客观的、可知的,因为事物必定具有一种合理的,因而从理智上说是可以理解的本性.真理就是对事物本性的把握和表达.因此,他们认为,“知”和“说”是知识论所必须研究的二大主题,这二大主题,用伊壁鸠鲁的话来说,“一类是关于事物的,一类是关于词的”,用斯多亚派的话说,是“讨论的主题和语言”.“知”是对事物本性的把握,“说”是对事物本性的表达.前者涉及如何认知事物的问题,是第一性的,后者涉及如何描述事物的问题,是第二性的.因此,作为这二者之结合的真理,必须从“知”和“说”两方面来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主义 独断论者 伊壁鸠鲁 真理标准 怀疑论者 斯多亚派 独断主义 知识论 真理性认识 真理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车难题”不难吗?——与赵汀阳、李德顺商榷
2
作者 韩东屏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电车难题"之所以被称为"难题",是因为西方学界讨论了50多年也未获公认定论。但赵汀阳、李德顺二位学者则分别给出了自己的不难论证和难题解法。然而经分析可知,二者的不难论证均很牵强,不能成立。前者的问题是论... "电车难题"之所以被称为"难题",是因为西方学界讨论了50多年也未获公认定论。但赵汀阳、李德顺二位学者则分别给出了自己的不难论证和难题解法。然而经分析可知,二者的不难论证均很牵强,不能成立。前者的问题是论证缺乏根据、自相矛盾,存在误判;后者的问题则主要是归因不当,即将难题的出现和无解归因于价值独断主义。赵汀阳解法的不成立表现为由于改变了电车难题所给定的条件,实际上解的已不是原来的电车难题,即便是对这个被改变了条件的电车难题的解法,也经不起推敲。李德顺解法的不成立表现为,把自己通过构想得到的一个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结果,当作了"实际中已经存在"的"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且,此解法所回答的也根本不是电车难题的本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伦理两难标准 道德元规则 价值独断主义 实践解决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与“相对论”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黑格尔 相对论 唯物主义 相对性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 绝对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绝对主义 独断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时代的道德精神图景——基于查尔斯·泰勒对西方现代性的考察
4
作者 孟芳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查尔斯·泰勒以世俗化为线索揭示了西方社会近500年来的现代化历程。世俗化既是外在的道德根源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现代人重塑自我理解与社会想象的过程。由道德根源内在化衍生出的内在框架屏蔽了一切外在的终极实在,结果使得大多... 查尔斯·泰勒以世俗化为线索揭示了西方社会近500年来的现代化历程。世俗化既是外在的道德根源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现代人重塑自我理解与社会想象的过程。由道德根源内在化衍生出的内在框架屏蔽了一切外在的终极实在,结果使得大多数现代人深陷独断人本主义的束缚之中。对此,泰勒指出,唯有保持与超越性的沟通才能重建人类生活的完满性与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泰勒 道德根源 内在框架 独断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