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隧道1号斜井及正洞独头压入式通风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亮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以太行山特长隧道1号斜井及其正洞段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无轨运输和内燃机械作业的长大隧道独头压入式通风技术。设计参考了国内其他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隧道施工通风的理论通风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变更加大斜井断面尺寸... 以太行山特长隧道1号斜井及其正洞段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无轨运输和内燃机械作业的长大隧道独头压入式通风技术。设计参考了国内其他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隧道施工通风的理论通风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变更加大斜井断面尺寸和采用1.6 m的柔性风管,配用2台SDF(C)-No13隧道施工专用轴流通风机,最大配用电机功率分别为:低速22×2 kW,中速45×2 kW,高速132×2 kW,拥有6个档位的通风量,可以随隧道掘进长度的增加逐步加大通风量,以达到节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太客运专线 太行山隧道 山岭隧道 独头通风 压入式通风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拉山隧道独头极限通风距离下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树磊 王海洋 +3 位作者 赵宁雨 关瑞士 郑仕跃 彭文彬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67-374,共8页
为明确高海拔特长隧道独头压入式通风极限距离条件下隧道内污染物的运移规律,以米拉山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独头压入式通风极限距离下的CO、粉尘等污染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 为明确高海拔特长隧道独头压入式通风极限距离条件下隧道内污染物的运移规律,以米拉山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独头压入式通风极限距离下的CO、粉尘等污染物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掌子面的粉尘质量浓度随通风时间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台车靠近掌子一侧存在粉尘聚集现象,其两侧的粉尘质量浓度值差异明显,但通风过程中台车区域粉尘质量浓度变化幅度不大;2)工人呼吸面处粉尘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下降趋势,CO质量浓度则是线性增加到达峰值后,以二次函数的形式降低,CO质量浓度达标时间明显小于粉尘质量浓度达标时间;3)工作区CO质量浓度呈二次函数变化,距离掌子面越远,气体质量浓度峰值越低,而粉尘质量浓度则是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现场工作区施工时间应以粉尘质量浓度达标时间为准;4)粉尘扩散距离与通风时间满足三次函数关系,CO气体扩散距离与通风时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特长隧道 独头压入式通风 极限距离 污染物 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三关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龙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2期33-37,共5页
就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工程项目,详细阐述了长大隧道的施工通风。利用射流通风技术,使独头通风超过8000m。同时介绍山岭隧道施工中现场通风效果的评价和一些基本的除尘方法,为类似隧道施工通风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射流通风 独头通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长隧洞TBM集群试掘进阶段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邓铭江 谭忠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共22页
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总长540 km,主要由西二隧洞(139.04 km)、喀双隧洞(283.27 km)和双三隧洞(92.15 km)组成,隧洞占总长度的95.6%,均为深埋超特长隧洞,其中喀双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输水隧洞。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得... 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总长540 km,主要由西二隧洞(139.04 km)、喀双隧洞(283.27 km)和双三隧洞(92.15 km)组成,隧洞占总长度的95.6%,均为深埋超特长隧洞,其中喀双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输水隧洞。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得出主要施工难题为长距离掘进关键设备耐久性、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突涌水防控、长距离独头通风及运输、反坡排水、破岩效率及快速掘进等。试掘进结果表明:1)勘察设计提供的地质情况与施工揭示的地质情况基本一致,这为高效掘进提供了基本条件。2)敞开式TBM能较好地适应Ⅱ、Ⅲ类围岩、节理裂隙带及小规模断层;而对于规模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地层,则适应性较差,还有待于从设备、支护及施工技术方面加以改进。3)试掘进阶段TBM设备系统平均完好率达89.9%,但仍有一些设备故障率较高,有的还出现了主轴承密封圈漏油现象;为了实现长距离掘进,还需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4)试掘进阶段平均纯掘进时间占比为29.6%,其中双三Ⅱ标TBM1平均纯掘进时间占比高达45.2%,最高月进尺达到1 280 m,创造了国内同类地质条件掘进最高记录。5)随着掘进进尺的不断增加,TBM集群要达到设备系统90%以上的完好率、支撑40%以上的纯掘进工时率的目标,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长隧洞 集群TBM 试掘进 适应性分析 断层破碎带 突涌水 长距离独头通风 皮带运输 撑靴"打滑" TBM完好率 纯掘进时间占比 设备系统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施工引水隧洞降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于丽 王晓亮 +2 位作者 王明年 魏军政 田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78-1784,共7页
TBM施工时,岩温和机械发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隧洞内的温度环境恶化,TBM掘进面附近的温度控制是影响连续长距离掘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合理的TBM施工段降温措施,采用传热学理论,对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的TBM施工隧洞内的温度分布... TBM施工时,岩温和机械发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隧洞内的温度环境恶化,TBM掘进面附近的温度控制是影响连续长距离掘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合理的TBM施工段降温措施,采用传热学理论,对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的TBM施工隧洞内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以引汉济渭岭北段TBM 5#斜井工区为例进行验证。通过引入空调工程中焓值的概念,确定TBM隧洞人工降温的冷负荷,对常见的降温措施进行对比讨论,进而确定TBM施工隧洞的降温措施。研究表明:隧洞内的空气温度与隧洞壁温、通风风温、通风风量、盾构的发热功率、隧洞周长、通风长度、风管侧壁传热系数和隧洞侧壁的换热系数等参数有关;对于TBM掘进面附近高温、高湿的环境,只能采取人工制冷降温措施进行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TBM 独头压入式通风 降温措施 热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