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捂处理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质量的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蒋龙 尹俊 +2 位作者 邓菊芬 张美艳 孙振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0-84,共5页
通过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进行0、2、4、6、8、10d的堆捂处理,结果表明:堆捂的狗尾草种子的温度、相对湿度都有了明显的升高。温度呈先急剧上升,再逐渐上升,最后平缓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先急剧上升,再... 通过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进行0、2、4、6、8、10d的堆捂处理,结果表明:堆捂的狗尾草种子的温度、相对湿度都有了明显的升高。温度呈先急剧上升,再逐渐上升,最后平缓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先急剧上升,再急剧下降,最后平稳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脱粒率比对照提高了14.04%~52.8%;处理6d的发芽率最大,为64%,比对照提高了10%。将温度控制为24.77℃,相对湿度为93%时,堆捂可有效地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质量。堆捂处理的最佳时间是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 堆捂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狗尾草种子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岩 唐国胜 +4 位作者 侯莹莹 郜玉钢 王士杰 蔡恩博 张连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5-190,共6页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狗尾草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为阐明其应用价值提供支撑。[方法】制备狗尾草种子的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和游离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进行柱前衍...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狗尾草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为阐明其应用价值提供支撑。[方法】制备狗尾草种子的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和游离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进行柱前衍生,建立RP—HPLC法,检测方法的精密性、稳定性、重复性。利用RP—HPLC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检测狗尾草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结果】21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019~2.7000#mol/mL,相关系数R2均≥0.9990。21种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7.50%~100.2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2%~2.46%;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1.10%~100.21%,RSD在0.52%~2.08%。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在狗尾草21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中均含有,但水解后色氨酸、天冬酰胺、组胺酰胺遭到了破坏,含量较低。【结论】建立的氨基酸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适合狗尾草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狗尾草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游离和水解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尾草种子 氨基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埋藏深度、时间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萌发及其活力的影响
3
作者 李博伦 秦源源 +1 位作者 罗富成 张桓溥 《草学》 2017年第4期7-10,共4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草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禾草之一。但其种子产量低,休眠程度深,严重限制了该牧草的推广利用。以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田间埋深0、5、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草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禾草之一。但其种子产量低,休眠程度深,严重限制了该牧草的推广利用。以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试验材料,田间埋深0、5、10、15cm,观察其活力及发芽率的变化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均随着埋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发芽率在埋藏6~8个月后达到高峰,休眠已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 埋藏深度 埋藏时间 发芽率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埋藏深度、时间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秦源源 李博伦 +5 位作者 罗富成 马向丽 段新慧 兰平秀 李莉 李海荣 《草学》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休眠程度深。为探讨田间埋藏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CK),将种子以0、5、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牧草兼地被植物,但其种子休眠程度深。为探讨田间埋藏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新收获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净种子为对照(CK),将种子以0、5、10、15cm的埋深埋藏于田间,每隔2个月测定1次其SOD、P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内源激素ZR、IAA含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GA3、ABA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埋藏8个月)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 埋藏深度 埋藏时间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