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表位区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林青 张刘辉 +3 位作者 陈曦艋 马世杰 宋月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4,共10页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位区的重组PRV毒株,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同时预防CSFV和PRV的二联疫苗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包含CSFV E2蛋白B/C/D/A 4个表位区的一段基因插入pG-EGFP重组质粒的BamH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G-E2AD-EGFP;然后将质粒转染已接种PRV三基因缺失毒株rPRV NY-gE^(-)/gI^(-)/TK^(-)的ST细胞,在ST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利用蚀斑纯化法拯救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使用CRISPR/Cas9敲除载体敲除EGFP基因,经蚀斑纯化得到无荧光的重组病毒rPRV-E2AD。利用PCR扩增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rPRV-E2AD的E2基因A-D表位区表达情况。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检测不同理化性质处理后病毒增殖情况,对重组病毒培养特性、理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和病毒蚀斑纯化,得到了同时表达CSFV E2AD抗原和EGFP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EGFP基因,得到了无EGFP基因表达的重组病毒rPRV-E2A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表达蛋白大小约27 ku,与预期CSFV E2AD抗原大小一致。rPRV-E2AD毒株与亲本株在ST、IPEC-J2、PK-15、Vero细胞中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均在感染后12 h引起细胞融合,36 h出现细胞脱落。理化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毒株与亲本株在相同理化条件处理下,培养特性相似。【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重组病毒rPRV-E2AD,且外源基因不影响亲本株的增殖特性,试验结果为研发重组CSFV E2基因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候选毒株,也为PRV活载体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狂犬病病毒(PRV) 重组病毒 E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遗传变异及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
作者 陈志安 章蓓雯 +9 位作者 何敏嘉 陈美椿 翁成桢 黄欣欣 李鸿喜 曾仲文 陈宝良 邱龙新 陈洪博 李晓冰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64-3275,共12页
【目的】了解国内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现状、流行毒株的遗传情况以及PRV gE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针对2019—2023年中国分离到的106条PRV gE基因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构... 【目的】了解国内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现状、流行毒株的遗传情况以及PRV gE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针对2019—2023年中国分离到的106条PRV gE基因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Launch DnaSP 6.0软件进行基因选择压力和基因流分析,采用CodonW 1.4.2和SPSS 27.0.1软件进行密码子分析。【结果】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流行的PRV毒株为基因Ⅱ型,可进一步分为基因型2.1和基因型2.2。基因流分析显示,基因Ⅱ型中基因型2.1和2.2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6和0.002;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81,同义替换率(Ks)和基因流量化指标(Z)分别为1.353和6.637。基因选择压力分析显示,基因Ⅱ型中基因型2.1和2.2的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dN/dS)分别为1.808和1.362。密码子碱基分析结果表明,基因Ⅱ型的2个亚型中,GC3含量均>50%,基因型2.1和2.2的不同基因编码区有效密码子数(ENC)值分别为30.04和30.06。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显示,基因型2.1和2.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5和0.173。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显示,基因型2.1和2.2中高表达的密码子第3位均为G/C碱基,低表达的密码子第3位主要为A/U碱基;共25个密码子的RSCU>1,为优先使用密码子,其中13个具有高GC含量,16个以碱基C结尾。【结论】国内PRV流行株以基因Ⅱ型为主,其具有独特的碱基组成,GC含量较高、AU含量相对较低,表现出较低的偏好性,密码子使用受突变压力与自然选择的双重作用,其中自然选择起主导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猪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研判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GE基因 遗传多样性 密码子 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强、弱毒株糖蛋白调节Ⅰ型干扰素作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宇 吴凡 +5 位作者 张宝石 徐孟磊 龙家慧 罗均 郭霄峰 罗永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病性有重要影响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在调节IFN-I通路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方法】将RABV弱毒株Hep-Flury的G基因替换成致病株CVS-11的G基因,拯救得到重组病毒HepG,分析Hep-Flury、CVS-11和HepG这3种毒株在体内和体外感染对IFN-I通路激活和调控的差别,比较它们在神经细胞中对抗IFN-I抗病毒作用的差异性。【结果】替换了CVS-11的G基因后,重组病毒HepG致病力增强,能够100%致死小鼠,在鼠脑中的增殖水平显著高于亲本株Hep-Flury。在感染鼠脑早期及体外神经细胞时,弱毒株Hep-Flury能够较快地激活IFN-I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重组病毒HepG的激活能力介于HepFlury和CVS-11之间。利用Poly(I:C)激活神经细胞的IFN-I通路后,Hep-Flury的增殖被显著抑制,CVS-11和HepG的复制几乎不受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抵抗能力。【结论】RABV的G蛋白在调节和抵抗IFN-I通路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为进一步探究RABV致病毒株的G蛋白如何协助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逃逸IFN-I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Ⅰ型干扰素 糖蛋白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密码子以提高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郑佳琳 江飙 郭霄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提高狂犬病病毒(RV)HEP-Flury株糖蛋白(GP)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水平和与抗体的反应水平。方法以RVHEP-Flury株的全长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去除信号肽基因的GP(G1)、GP的膜外区基因(G2)。选取膜外区基因中抗原表位... 目的探讨提高狂犬病病毒(RV)HEP-Flury株糖蛋白(GP)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水平和与抗体的反应水平。方法以RVHEP-Flury株的全长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去除信号肽基因的GP(G1)、GP的膜外区基因(G2)。选取膜外区基因中抗原表位富集区基因,对氨基酸密码子进行修饰并合成其序列(G3)。分别将G1、G2及G3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32a-G1、pET32a-G2及pET32a-G3,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并利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薄层扫描分析,比较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G3基因的表达量比G1、G2基因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密码子优化,能显著提高G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 基因修饰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上海株糖蛋白G (g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伟坚 姜焱 +3 位作者 陈德胜 芦银华 张雪莲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应用PCR方法从PRVSH (上海株 )病毒培养物扩增了gG基因 ,克隆入 pcDNA3质粒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扩增的 gG基因片段长 1719bp ,包含一个 14 91bp的开放阅读框 (ORF) ,在起始密码子上游有TATAAAA盒 ,在终止密码子下游有AATAAA... 应用PCR方法从PRVSH (上海株 )病毒培养物扩增了gG基因 ,克隆入 pcDNA3质粒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扩增的 gG基因片段长 1719bp ,包含一个 14 91bp的开放阅读框 (ORF) ,在起始密码子上游有TATAAAA盒 ,在终止密码子下游有AATAAA的 poly (A)尾 ,编码由 4 9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Rice株相应的gG片段相比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 97 1%。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有 87 6 % ,主要是在编码区内插入和缺失核苷酸 ,出现了突变和移码 ,导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降低。gG具有膜蛋白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上海株 糖蛋白G 序列分析 gG基因 PCR扩增 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狂犬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熊成龙 姜仁杰 +6 位作者 姚文荣 陈胤忠 沈进进 李明慧 卢思奇 董关木 张永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对江苏省盐城市狂犬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的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揭示流行于该地区的狂犬病毒与人用及兽用狂犬病疫苗株间的差异。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犬脑标本,用阳性犬脑组织悬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以RT-PCR法扩增病毒核蛋白及... 目的对江苏省盐城市狂犬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的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揭示流行于该地区的狂犬病毒与人用及兽用狂犬病疫苗株间的差异。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犬脑标本,用阳性犬脑组织悬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以RT-PCR法扩增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全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从58份犬脑中发现两份样品狂犬病毒抗原阳性,分别命名为Jiangsu Yc87与Jiangsu Yc88。从两份阳性样品均扩增到全N基因与G基因序列。阳性犬脑组织接种乳鼠后,从Jiangsu Yc88样品分离到狂犬病毒。分析发现两株病毒均为基因1型狂犬病毒,两株病毒间N基因与G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8%和99.7%,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3%和98.8%。与已知的狂犬病毒相比,两株病毒与我国宁夏、河南、湖南、印度尼西亚病毒株的同源性较高,N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3%~98.7%和95.4%~99.8%,G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1%~92.1%和94.1%~95.7%;Jiangsu Yc87与Jiangsu Yc88N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发生了4和2处氨基酸的替换,G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29和26处氨基酸的替换。与当前使用的疫苗株相比,两株病毒与CTN疫苗株同源性较高,N基因与G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2%和87.1%~87.3%,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1.7%~92.3%,但G基因膜外区与所有疫苗株无显著差异;N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发生了5和6处氨基酸的替换,G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31和28处氨基酸的替换。结论两株狂犬病毒为基因1型狂犬病毒,其N基因和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推导出来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1型狂犬病毒株及疫苗株均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N基因 G基因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PrV)糖蛋白gE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建强 张绍杰 +5 位作者 冉智光 仇华吉 王柳 孟松树 王玫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 1 .8Kb的伪狂犬病毒糖蛋白gE基因 ,克隆到pUC1 1 9中形成重组质粒pRZE。经测序鉴定后再将gE基因定向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 392中 ,形成重组质粒pVLgE。将pVLgE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_N_BlueDNA)共转染Sf9昆...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 1 .8Kb的伪狂犬病毒糖蛋白gE基因 ,克隆到pUC1 1 9中形成重组质粒pRZE。经测序鉴定后再将gE基因定向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 392中 ,形成重组质粒pVLgE。将pVLgE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_N_Blue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 ,经三轮蚀斑纯化 ,获得重组病毒rpVLgE。通过PCR方法鉴定证明gE基因正确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gE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gE蛋白将作为伪狂犬病强毒和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鉴别诊断ELISA方法的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E 狂犬病 PRV 基因表达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糖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云蛟 钱爱东 +3 位作者 胡桂学 王利民 李影 尹殿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8-341,共4页
对我国河南某地野鼠体内分离的狂犬病病毒野毒株MRV糖蛋白全基因进行序列测定 ,与已发表的代表性毒株糖蛋白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在同一基因型中 ,MRV和国际标准攻毒株CVS的同源性最高 (96 .5 % ) ,和中... 对我国河南某地野鼠体内分离的狂犬病病毒野毒株MRV糖蛋白全基因进行序列测定 ,与已发表的代表性毒株糖蛋白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在同一基因型中 ,MRV和国际标准攻毒株CVS的同源性最高 (96 .5 % ) ,和中国减毒株CTN的同源性最低 (79.8% ) ;在G基因的四个功能区中 ,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是抗原区 ,同源性最低的是膜内区 ;MRV的抗原部位和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均有变异 ;建立了各毒株的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基因 反转录-PCR 测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狂犬病病毒强毒株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潜在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崔艳 李忠 +2 位作者 王雷 张守峰 扈荣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9-482,共4页
通过RT-PCR分别获得了狂犬病病毒强毒CVS株、DRV82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与犬用疫苗弱毒株ERA、SRV9、犬源性街毒株CGX及人用疫苗株PG的糖蛋白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狂犬病病毒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 通过RT-PCR分别获得了狂犬病病毒强毒CVS株、DRV82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与犬用疫苗弱毒株ERA、SRV9、犬源性街毒株CGX及人用疫苗株PG的糖蛋白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狂犬病病毒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1%~99.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0%~98.5%。经Jameson-Wolf抗原表位优势图分析,CVS株与其他各株相比发现在304位、372位抗原表位优势升高;而DRV82株与其它各株差异不明显。抗原优势变化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出现新的潜在抗原位点,为下一步构建不同毒株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抗原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重组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莹辉 姚文生 +6 位作者 康凯 薛麒 李启红 陈小云 杜吉革 朱真 印春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9,共5页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是唯一暴露于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能够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也是唯一存在于所有新型狂犬病疫苗中的病毒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原核系统,以及包括酵母系统、植物系统、昆虫细胞系统在内的真核系统和哺...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是唯一暴露于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能够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也是唯一存在于所有新型狂犬病疫苗中的病毒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原核系统,以及包括酵母系统、植物系统、昆虫细胞系统在内的真核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病毒载体系统来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RVGP),并对其与天然RVGP在结构和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的相关研究,为狂犬病基因工程新型疫苗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糖蛋白 重组表达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糖蛋白gD主要抗原表位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飞 李宇琴 +3 位作者 周洁 南文龙 陆明哲 陈义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6,共4页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2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以作为猪血清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诊断用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gD糖蛋白 主要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艳艳 王丽 +5 位作者 杨继飞 郅玉宝 滕蔓 邓瑞广 肖治军 张改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1,共4页
利用RT-PCR技术,将狂犬病病毒株ERA株糖蛋白胞外区基因分两段进行扩增,经克隆与序列分析,两片段大小分别为523,381 bp,各编码174,127个氨基酸,分子量分别为19.7,14.5 kDa。在原核表达载体pET-43a中分别克隆了这两段糖蛋白基因,将重组质... 利用RT-PCR技术,将狂犬病病毒株ERA株糖蛋白胞外区基因分两段进行扩增,经克隆与序列分析,两片段大小分别为523,381 bp,各编码174,127个氨基酸,分子量分别为19.7,14.5 kDa。在原核表达载体pET-43a中分别克隆了这两段糖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菌BL21(DE3)中,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分子量约为94,89kDa处分别出现新蛋白带,和预期的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相符。两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了蛋白,纯度大于95%。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重组融合蛋白均可与兔抗RBV多抗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胞外区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CTN株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佃平 张曼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4,共7页
克隆分离自我国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株糖蛋白基因,分析它的主要功能位点表明它具有319位的糖基化位点和完整的抗原位点,说明其具有用作疫苗株的潜力。并与国内外疫苗株、我国的3株街毒株、CVS株和Mokola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表明我国... 克隆分离自我国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株糖蛋白基因,分析它的主要功能位点表明它具有319位的糖基化位点和完整的抗原位点,说明其具有用作疫苗株的潜力。并与国内外疫苗株、我国的3株街毒株、CVS株和Mokola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表明我国疫苗株和CVS株与我国的街毒株相距最远,而CTN株与我国的3株街毒株相距最近,同属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病毒 CTN株 糖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江涛 殷相平 +1 位作者 柳纪省 胡永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对狂犬病病毒CVS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然后采用Gamier-Robson法和Chou-Fasman法预测糖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分别预测蛋白质的疏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 对狂犬病病毒CVS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然后采用Gamier-Robson法和Chou-Fasman法预测糖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分别预测蛋白质的疏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并综合分析预测糖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该蛋白结构中含有少量的α螺旋、较多的β折叠以及较为丰富的转角区域,在序列的121~126、133~137、161~165、191~193、201~204、214~216、221~225、264~267区域或其附近最有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的重排及病毒的拯救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郭霄峰 富振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狂犬病糖蛋白基因(G)从第4位重排至第1位后病毒的结构、功能及病毒致病性的变化,运用基因突变、反向遗传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将狂犬病毒(RV)糖蛋白基因从野生型的第4位(N-P-M-G-L)重排于第1位(G-N-P-M-L),并成功地拯救...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狂犬病糖蛋白基因(G)从第4位重排至第1位后病毒的结构、功能及病毒致病性的变化,运用基因突变、反向遗传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将狂犬病毒(RV)糖蛋白基因从野生型的第4位(N-P-M-G-L)重排于第1位(G-N-P-M-L),并成功地拯救已发生基因重排的狂犬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糖蛋白基因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分离株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飙 郑佳琳 +2 位作者 梁红茹 徐蕙 郭霄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7,160,共4页
为分析狂犬病毒(RV)分离株糖蛋白基因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由广东某地临床表现正常犬的唾液中分离的RV(GD33)分离株的G基因,将其克隆、测序后与国内外部分毒株相应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其他毒... 为分析狂犬病毒(RV)分离株糖蛋白基因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由广东某地临床表现正常犬的唾液中分离的RV(GD33)分离株的G基因,将其克隆、测序后与国内外部分毒株相应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其他毒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97.1%;氨基酸同源性为97%~99.2%。而GD33分离株与HEP-Flury株在跨膜区、膜内区有很高的一致性;另外,GD33分离株与HEP-Flury和FluryLEP株在333位点出现精氨酸被取代的现象,证实GD33分离株这2个疫苗株没有显著差异,对监控我国狂犬病疫情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糖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中和抗原表位在大肠杆菌中的串联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水明 艾峰 刘学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1期32-33,36,共3页
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HEP株中克隆狂犬病糖蛋白膜外区全长基因。利用突变PCR方法,将糖蛋白基因中三段中和抗原位点串联,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确定最佳诱导条件。SDS-PAG... 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HEP株中克隆狂犬病糖蛋白膜外区全长基因。利用突变PCR方法,将糖蛋白基因中三段中和抗原位点串联,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确定最佳诱导条件。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所表达的蛋白大小与预期相符。经Western-blotting检测,串联表达的狂犬病糖蛋白基因中和抗原位点可与狂犬病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中和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gB主要抗原表位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飞 陈义平 +5 位作者 陆明哲 彭大新 周洁 李宇琴 徐宝娟 南文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27-28,36,共3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gB主要抗原表位的编码区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后,将约为600bp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B经IPTG诱导,在...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gB主要抗原表位的编码区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后,将约为600bp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B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42.4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BandScan分析表明,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60.5%。利用His亲和层析方法得到了纯化的表达产物。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抗原反应原性,可以作为检测用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囊膜糖蛋白gB 主要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TTVV-3)传代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萍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关键词 糖蛋白 狂犬病病毒 痘苗病毒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英文)
20
作者 李世军 余春 +8 位作者 王定明 唐青 陶晓燕 李浩 庄妍 周敬祝 王月 田克诚 唐光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9-694,共6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基因(G基因)序列特征,为狂犬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RT-PCR扩增贵州省近年来不同地区的人和犬狂犬病病毒阳性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G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测序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 目的分析贵州省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基因(G基因)序列特征,为狂犬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RT-PCR扩增贵州省近年来不同地区的人和犬狂犬病病毒阳性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G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测序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贵州省狂犬病毒阳性标本经RT-PCR扩增、测序与拼接后得到8份狂犬病病毒阳性样本的G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8份狂犬病病毒阳性样本的G基因序列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彼此的同源性分别为87.4%~99.9%和83.3.%~100%,与狂犬病毒基因1型病毒株G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6.5%~87.0%和83.3%~100%)。进化树分析显示,贵州省狂犬病病毒G基因的亲缘进化关系较近,且与狂犬病毒基因1~7型中的基因1型代表毒株的亲缘进化关系最近;除GZ01和GZ09外,其余狂犬病毒G基因与国内湖北、湖南、安徽、广西、江苏和上海毒株相距较近。除GZ09与国外的马来西亚和泰国代表毒株亲缘进化关系最近外,其与毒株与印度尼西亚毒株亲缘进化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从狂犬病病毒G基因水平证明贵州省狂犬病毒株属于基因1型,揭示了我省贵州省狂犬病毒与国内外已报道毒株的亲缘进化关系,该研究结果将为贵州省狂犬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基因 同源性 进化树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