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狂欢化理论视角下海南省村VA应用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
刘东莉
|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4 |
0 |
|
2
|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
孙长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3
|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
曾军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4
|
从巴赫金的“文化狂欢”理论分析贺岁电影《桃花运》 |
卢慧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5
|
《向苍天呼吁》中的狂欢化特质阐释 |
焦小婷
吴倩倩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6
|
解读《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狂欢化” |
王学
权千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狂欢误读和民间泛化 |
曾军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电影《浪漫主义者》的狂欢化诗学 |
张玮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9
|
香港喜剧电影中的狂欢化问题——以周星驰电影为例 |
李长生
|
《电影评介》
|
2013 |
0 |
|
10
|
从狂欢化视野看《索多玛120天》 |
王笑莹
庄鹏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
11
|
“狂欢化”与贺岁片的叙事策略 |
陈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2
|
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 |
苏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3
|
当代中国新话语之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巴赫金式解读 |
李战子
向平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4
|
国内巴赫金研究述评 |
李斌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15
|
巴赫金的对话性美学思想 |
王永祥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网络文学批评中的精神维度遗失——以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为例 |
陈莉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