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欢化理论视角下海南省村VA应用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1
作者 刘东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乡村振兴是当下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改善乡村社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村VA现象在海南乡村地区兴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基于海南省村VA活动,以狂欢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将其应用于乡村振兴的研究领域,... 乡村振兴是当下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改善乡村社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村VA现象在海南乡村地区兴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基于海南省村VA活动,以狂欢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将其应用于乡村振兴的研究领域,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探讨,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狂欢化理论 村VA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长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0-92,共3页
中国没有本土的大众文化理论。对西方文化理论的跨语境的援用造成了对中国大众文化文本的误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同质性关系,使巴赫金在民间文化研究基础上建构的狂欢理论合乎逻辑地成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话语资源。具体地说,狂... 中国没有本土的大众文化理论。对西方文化理论的跨语境的援用造成了对中国大众文化文本的误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同质性关系,使巴赫金在民间文化研究基础上建构的狂欢理论合乎逻辑地成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话语资源。具体地说,狂欢化理论为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认识方法和阐释模式,对确认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价值定位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研究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民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共8页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西方马克思主义 狂欢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巴赫金的“文化狂欢”理论分析贺岁电影《桃花运》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慧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6,共2页
狂欢节是欧洲传统的民间节日庆典,一年一度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里昂和科隆等城市举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即从西方狂欢节引申,用以概括一种带有喜剧色彩的文艺作品的特征,已被文学和文艺评论者用来赏析文学和文... 狂欢节是欧洲传统的民间节日庆典,一年一度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里昂和科隆等城市举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即从西方狂欢节引申,用以概括一种带有喜剧色彩的文艺作品的特征,已被文学和文艺评论者用来赏析文学和文艺作品。本文通过“狂欢化”理论来分析2008年贺岁片《桃花运》中“文化大众化”,便于人们了解当今大众文化的渊源、内涵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 狂欢 巴赫金 桃花 狂欢理论 电影 文艺作品 节日庆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苍天呼吁》中的狂欢化特质阐释
5
作者 焦小婷 吴倩倩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最为重要的文学代言人、非洲裔美国小说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半自传体小说《向苍天呼吁》,充斥着诸多狂欢节的形式、象征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小说作者以深厚的宗教情怀和鲜明的狂欢化质素,借助种种不同的感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最为重要的文学代言人、非洲裔美国小说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半自传体小说《向苍天呼吁》,充斥着诸多狂欢节的形式、象征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小说作者以深厚的宗教情怀和鲜明的狂欢化质素,借助种种不同的感性艺术场面,有声有色地凸显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要旨,不仅论证了美国黑人对自由与平等的信仰和追求、对权威和主流话语的颠覆与反抗,还张扬着作家宗教体验中生命本质的狂欢精神和对人性的追问中所显现的人类生命诉求过程中的原初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鲍德温 《向苍天呼吁》 狂欢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狂欢化”
6
作者 王学 权千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9-41,共3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开辟了狂欢节仪式与文学艺术体裁的形成与发展关系的研究视角。尤其是电影文学的研究的新思路。狂欢仪式本身对于民众富于影响的特征,以及通过这种意识引发有关世界思考方式的变化,这也对电影叙事...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开辟了狂欢节仪式与文学艺术体裁的形成与发展关系的研究视角。尤其是电影文学的研究的新思路。狂欢仪式本身对于民众富于影响的特征,以及通过这种意识引发有关世界思考方式的变化,这也对电影叙事发展的研究极度具有启发性的价值。被称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著名电影作品《西伯利亚理发师》独出心裁,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我们细细品味这部电影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理发师 狂欢化理论 米哈尔科夫 斯皮尔伯格 赫金 电影叙事 电影作品 艺术体裁 诗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误读和民间泛化
7
作者 曾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狂欢化理论 民间 后现代主义文 误读 理论 狂欢理论 巴赫金 重新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浪漫主义者》的狂欢化诗学
8
作者 张玮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2010年的电影《浪漫主义者》(The Romantics)改编自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Galt Niederhoffer)创作于2007年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七位大学同窗在其中一对好朋友的婚礼上经历的一系列疯狂而又纠结的故事。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以婚... 2010年的电影《浪漫主义者》(The Romantics)改编自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Galt Niederhoffer)创作于2007年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七位大学同窗在其中一对好朋友的婚礼上经历的一系列疯狂而又纠结的故事。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以婚礼为焦点,用细腻舒缓的叙事、简单明快的音乐、清新脱俗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娓娓讲述了一个关乎爱情和友谊的现代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新脱俗 盖尔 镜头语言 同名小说 狂欢化理论 莱拉 劳拉 赫金 分析解读 剧中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喜剧电影中的狂欢化问题——以周星驰电影为例
9
作者 李长生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8期12-15,共4页
谈及周星驰电影,很多人不免产生如下刻板印象:'令人恶心的镜头比比皆是,粗俗,缺乏应有的美感'。(符志刚:《拙劣的'杂烩'——观【唐伯虎点秋香】有感》,载《电影评介》1994年3期)细数周星驰近五十部作品,这种镜头不可谓... 谈及周星驰电影,很多人不免产生如下刻板印象:'令人恶心的镜头比比皆是,粗俗,缺乏应有的美感'。(符志刚:《拙劣的'杂烩'——观【唐伯虎点秋香】有感》,载《电影评介》1994年3期)细数周星驰近五十部作品,这种镜头不可谓不多——在《百变星君》中,其下体变成了可以浇灌花园的莲蓬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化理论 巴赫金 大话西游 喜剧电影 大众文 拉伯雷小说 民间文 唐伯虎 官方语言 英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狂欢化视野看《索多玛120天》
10
作者 王笑莹 庄鹏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4期65-66,共2页
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绝笔之作《索多玛120天》,自公映之后就颇具争议。它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写实手法,对人性的黑暗与丑恶进行了再现,体现了对终极人性的思考。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视野的关照下,这部惊世骇俗的影片更具有其无比的... 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绝笔之作《索多玛120天》,自公映之后就颇具争议。它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写实手法,对人性的黑暗与丑恶进行了再现,体现了对终极人性的思考。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视野的关照下,这部惊世骇俗的影片更具有其无比的深刻性,发人深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多玛的120天》狂欢化理论 终极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化”与贺岁片的叙事策略
11
作者 陈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2,共2页
每年随着元旦的临近和春节的到来,国产贺岁片将在各贺岁档期陆续上演。贺岁片作为一种影视文化现象,受到广大观众的期待与欢迎。贺岁片一般由强大的演员阵容组成,配合男女老少成宜的喜剧题材,在增加节日气氛的同时,大搞商业炒作,... 每年随着元旦的临近和春节的到来,国产贺岁片将在各贺岁档期陆续上演。贺岁片作为一种影视文化现象,受到广大观众的期待与欢迎。贺岁片一般由强大的演员阵容组成,配合男女老少成宜的喜剧题材,在增加节日气氛的同时,大搞商业炒作,为电影公司及其加盟演员作一番广告。在大众消费文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狂欢化”景观随着商品的不断扩张,已经冲出文学作品的范围,浸透到了电影领域。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探讨国产贺岁片的“狂欢化”现象及其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理论 叙事策略 贺岁片 大众消费文 演员阵容 电影公司 现象 节日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8
12
作者 苏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3,共6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及对拉伯雷的研究 ,蕴含了丰富的喜剧美学思想。如何从喜剧美学的角度评价巴赫金的理论贡献是目前学术界较少论及的问题。本文试图考察巴赫金的喜剧美学理论对西方传统喜剧美学的突破与创新 ,认为巴赫金对笑与喜剧本...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及对拉伯雷的研究 ,蕴含了丰富的喜剧美学思想。如何从喜剧美学的角度评价巴赫金的理论贡献是目前学术界较少论及的问题。本文试图考察巴赫金的喜剧美学理论对西方传统喜剧美学的突破与创新 ,认为巴赫金对笑与喜剧本质的认识富于思辨色彩 ,突破了片面注重喜剧的否定性内容及伦理意义的西方喜剧美学传统 ,并将对喜剧的理解扩展到本体层面和认识论层面 ;同时 ,他对喜剧的诸种范畴——怪诞、讽刺的分析也有许多创新 ,对西方喜剧的理论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自由 巴赫金 喜剧美学 怪诞 讽刺 狂欢化理论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话语之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巴赫金式解读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战子 向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5,共5页
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风行引发了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批评和对短片作者胡戈是否侵犯著作权的争议,但本文无意从这两方面进行讨论,而是旨在根据巴赫金的杂语和狂欢化理论,并结合短片的多模态话语特征,分析该片的混杂... 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风行引发了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批评和对短片作者胡戈是否侵犯著作权的争议,但本文无意从这两方面进行讨论,而是旨在根据巴赫金的杂语和狂欢化理论,并结合短片的多模态话语特征,分析该片的混杂语类和狂欢化特色,说明网络flash文化为一种新的大众评论话语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同时探讨此类作品所代表的中国社会新话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语 狂欢化理论 多模态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巴赫金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理论 对话理论 研究述评 狂欢化理论 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复调小说 理论 转型期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的对话性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永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1895—1975)堪称20世纪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后,其复调理论、对话理论、狂欢化理论等在欧美广为流传。
关键词 巴赫金 美学思想 对话性 狂欢化理论 60年代 复调理论 对话理论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批评中的精神维度遗失——以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莉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民间节日 文学批评 精神维度 爱国 狂欢化理论 遗失 现代科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