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物理量分类的探讨
1
作者 赵文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24-325,332,共3页
对物理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一分析,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并能防止在物理量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量和 状态量和过程量 量和 基本量和导出 绝对量和相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超 刘申 +6 位作者 翟丽梅 周继文 张富林 刘宏斌 雷秋良 武淑霞 华玲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3150 km^2),根据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在Arc GIS支持下,应用景观特征分析和氮磷输出系数模型方法,在分析流域景观格局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 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3150 km^2),根据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在Arc GIS支持下,应用景观特征分析和氮磷输出系数模型方法,在分析流域景观格局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为缓和,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变化面积占到总面积的4.3%,为前10年变化量占比的3倍之多。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变量最为明显的均为林地转旱地和旱地转林地;从单位时间土地利用变化率来看,1990—2000年旱地变化最为剧烈,2000—2010年居民地变化最为剧烈;从土地利用相对动态度来看,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旱地均最高。1990—200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对非点源总氮(TN)和总磷(TP)输出影响较小,TN增加1.57 t·a^(-1),TP减少0.073 t·a^(-1);2000—201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显著降低了TN、TP的输出量,净值分别为78.5、6.1 t·a^(-1)。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TN、TP的负荷影响不同,旱地转变为林地时TN负荷表现为消减,林地转变为旱地时TN负荷增加;水田转变为林地时TP负荷减少,旱地转变为水田时TP负荷增加。在输出系数与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关系的建立中,使用土地利用状态量变化面积不能真实计算出其对非点源氮磷负荷输出量的影响,通过土地利用过程量面积的变增才能真实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非点源氮磷负荷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非点源 输出系数 状态量和过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