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状态边界层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显红 朱邦太 +1 位作者 王立华 卫小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滑模控制理论中 ,减少控制信号抖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最常用的使用边界层控制的方法会因边界层宽度的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 ,或者减少控制信号的抖振 ,或者降低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边界层的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构想 ... 在滑模控制理论中 ,减少控制信号抖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最常用的使用边界层控制的方法会因边界层宽度的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 ,或者减少控制信号的抖振 ,或者降低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边界层的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构想 ,即用状态的模来调整边界层的宽度。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控制信号的抖振 ,同时兼顾了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边界层 滑模控制器 设计 信号抖振 精度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空观测的边界层高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智豪 王东海 梁钊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7-459,共13页
基于2010-2018年我国119个站点L波段探空秒级资料,通过对位温廓线法所得边界层高度进行Kmeans聚类,将我国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4个分区,分析我国边界层高度及边界层状态(对流、中性和稳定边界层)发生频率的变化... 基于2010-2018年我国119个站点L波段探空秒级资料,通过对位温廓线法所得边界层高度进行Kmeans聚类,将我国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4个分区,分析我国边界层高度及边界层状态(对流、中性和稳定边界层)发生频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8年08:00我国年平均边界层高度均为200~600 m,以稳定边界层为主,20:00年平均边界层高度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逐渐减小,其中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全年以对流和中性边界层状态为主,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以中性边界层为主;4个分区的月平均边界层高度在08:00逐月变化不明显,且各分区间差异不大,而4个分区20:00月平均边界层高度随时间呈单峰结构,最大值出现在春夏季,最小值出现在秋冬季,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变化幅度逐渐减小;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幅度春夏季大、秋冬季小,而东部地区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在不同季节特征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空 边界层高度 边界层状态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超低雷诺数下螺旋桨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旺旺 徐彬 +2 位作者 张海涛 樊伟 赵之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火星超低雷诺数环境导致螺旋桨系统气动特性相比于地球环境显著恶化,翼型表面层流分离现象影响了火星螺旋桨的气动特性.为设计出适应火星低雷诺数环境的螺旋桨,深入了解超低雷诺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作用机理,采用Transition SST转捩模型... 火星超低雷诺数环境导致螺旋桨系统气动特性相比于地球环境显著恶化,翼型表面层流分离现象影响了火星螺旋桨的气动特性.为设计出适应火星低雷诺数环境的螺旋桨,深入了解超低雷诺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作用机理,采用Transition SST转捩模型求解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几种适用于低雷诺数环境的翼型进行火星超低雷诺数环境下气动特性模拟计算,从而选取最适应火星大气环境的翼型.结果表明CLF5605翼型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对选定的翼型进行不同超低雷诺数下气动特性模拟计算,揭示了超低雷诺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即在火星大气雷诺数范围内,更高的雷诺数对应更好的气动性能;对雷诺数从100~20000翼型表面边界层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发现翼型层流分离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低雷诺数下的层流边界层状态,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开始发生层流分离,在翼型尾缘产生层流分离泡,并最终变成湍流边界层.采用最小能量损失的方法设计火星螺旋桨,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并对轻量化制造的螺旋桨进行了地面台架实验验证,通过将地面实验结果与CFD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螺旋桨轻量化设计合理性以及数值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雷诺数 气动特性 边界层状态 层流分离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