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状态PI调节器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文忠 蒋国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86-792,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状态PI调节器,证明了其最优调节器性质,并分析了它的鲁棒性.通过参数集结。
关键词 状态PI调节器 鲁棒性 PID调节器 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PI调节器的离散混沌系统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红 姚琼荟 杨昌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基于状态PI调节器离散混沌系统的控制问题。将受控系统非线性项在不动点处作泰勒级数展开,当新构成的误差方程的非线性项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设计PI调节器控制增益,可产生局部渐近稳定域。一旦系统轨迹进入局部稳定域... 研究了基于状态PI调节器离散混沌系统的控制问题。将受控系统非线性项在不动点处作泰勒级数展开,当新构成的误差方程的非线性项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设计PI调节器控制增益,可产生局部渐近稳定域。一旦系统轨迹进入局部稳定域,混沌轨道将被镇定到不动点上。而混沌运动遍历性保证了这一局部稳定域一定可达。以一维Logistic映射和二维Henon映射为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混沌系统 状态PI调节器 极点配置 混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PI调节器在D-STATCOM双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杰 邓志勇 杨志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82-2287,共6页
针对D-STATCOM的强耦合特性,分析D-STATCOM的系统构成,在构建dOq坐标系下D-STATCOM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状态PI调节器的最优跟踪控制策略和模糊自适应PI控制分别应用于D-STATCOM系统的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该... 针对D-STATCOM的强耦合特性,分析D-STATCOM的系统构成,在构建dOq坐标系下D-STATCOM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状态PI调节器的最优跟踪控制策略和模糊自适应PI控制分别应用于D-STATCOM系统的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使系统的无功电流和有功电流都具有很好的动态和稳态响应,在3 ms内即可达到稳态,且稳态时电流误差为0 A;在无功负荷突加时系统时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大约为3个工频信号周期;该控制策略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满足D-STATCOM电压补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 电能质量 双闭环控制 模糊控制 状态PI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系统状态反馈控制中的跟踪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国平 宋文忠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2-296,共5页
针对离散系统,本文讨论状态调节器的输出跟踪问题,指出了现有的离散状态调节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散状态PI调节器.
关键词 离散系统 最优输出跟踪 离散状态调节器 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海军 杨晓光 张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51-1055,1082,共6页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控制方法依据控制范围、复杂程度可归纳为静态控制、单点动态控制、动态协调控制三类.国内在此领域内尚未展开大规模的研究,目前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本文对几种基本的...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控制方法依据控制范围、复杂程度可归纳为静态控制、单点动态控制、动态协调控制三类.国内在此领域内尚未展开大规模的研究,目前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本文对几种基本的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路 入口匝道控制 单点动态控制 动态协调控制 系统最优控制 状态调节器 启发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瞄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倪兰青 林棻 王凯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27-33,共7页
针对智能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路径跟踪问题,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和动力学状态,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预瞄误差模型,并将预瞄误差模型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最小化横向预瞄误差和车辆与目标路径之间的方... 针对智能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路径跟踪问题,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和动力学状态,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预瞄误差模型,并将预瞄误差模型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最小化横向预瞄误差和车辆与目标路径之间的方位偏差为控制目标,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状态调节器(LQR),得到了安装四轮转向控制器的智能车辆的前后轮转角。将车辆的前后轮转角作为车辆模型的输入,控制车辆稳定地跟踪期望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能够在车辆换道时始终维持横向预瞄误差和方位偏差在较小范围内,同时具有较好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瞄模型 二自由度车辆模型 线性二次型最优状态调节器 四轮转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