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元结构视角下的上古汉语状态类音变构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谢维维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YY07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6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4ZDB09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上古汉语借助语音屈折所表示的完成体范畴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侧重描述动作行为或变化完成后形成的状态,以清浊交替为主要构形手段,如"折章入/折禅入";一是侧重指称动作行为或变化完成后产生的结果即新出现的事物,以变读去声为主要形态标记,如"过见平/过见去"。两者的语法形式和发展路径各异,我们将前者称为"状态"类音变构词。从论元结构看,该类构词中,派生词变读浊辅音,指派主事格。其语音、语义、句法三个层面的配合关系为:源词在语义层面指派施事格、受事格,分别实现为句法层面的主语、宾语,语音层面为清辅音、无标记;派生词在语义层面指派主事格,实现为句法层面的主语,语音层面变读浊辅音,有标记。
-
关键词
状态类音变构词
论元结构
语音
语义
句法
-
Keywords
state sound-change word
argument structure
sound
meaning
sentence structure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