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的伺服液压执行器跟踪误差仿真研究
1
作者 顾志斌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前,伺服液压执行器控制系统不仅响应速度慢,而且执行器运动位移跟踪精度也相对较低。对此,本文设计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方法,并对伺服液压执行器响应速度和跟踪误差进行仿真。建立了伺服液压执行器平面简图,推导出液压执行器运动方... 目前,伺服液压执行器控制系统不仅响应速度慢,而且执行器运动位移跟踪精度也相对较低。对此,本文设计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方法,并对伺服液压执行器响应速度和跟踪误差进行仿真。建立了伺服液压执行器平面简图,推导出液压执行器运动方程式。针对传统线性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利用系统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通过非线性反馈和坐标变换转化为线性可控系统,给出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流程。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信号波形,采用Matlab软件对伺服液压执行器响应速度和跟踪误差进行仿真,并且与线性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控制的伺服液压执行器,执行器响应速度慢、运动位移跟踪误差大,容易受到外界波形的干扰。采用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的伺服液压执行器,执行器响应速度快、运动位移跟踪误差较小,能够抑制外界波形的干扰。该执行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波形的干扰,不仅可以提高伺服液压执行器的响应速度,而且还能降低位移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状态空间控制 伺服液压 执行器 位移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控制方法的磁悬浮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霞 高燕 +1 位作者 杨波 郭庆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年第5期40-44,共5页
以单磁铁悬浮系统为基础,根据悬浮体的运动方程,和电磁铁绕组中控制电压与控制电流的关系,得到悬浮系统的开环系统结构图,并在平衡点处建立了磁悬浮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极点配置法,使系统满足稳定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磁悬浮系统进行了仿... 以单磁铁悬浮系统为基础,根据悬浮体的运动方程,和电磁铁绕组中控制电压与控制电流的关系,得到悬浮系统的开环系统结构图,并在平衡点处建立了磁悬浮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极点配置法,使系统满足稳定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磁悬浮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得出本文的控制方法能够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精确和有效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系统 状态空间控制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空间控制方法在磁悬浮系统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宏 张翼 胡基士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5期96-99,共4页
从增强悬浮稳定性的目的出发,根据单电磁铁的物理模型建立了磁悬浮系统在平衡点的数学模型,并且为状态控制器选择了恰当的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磁悬浮系统状态空间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状态空间控制... 从增强悬浮稳定性的目的出发,根据单电磁铁的物理模型建立了磁悬浮系统在平衡点的数学模型,并且为状态控制器选择了恰当的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磁悬浮系统状态空间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状态空间控制方法能够对悬浮系统进行精确和有效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系统 控制模型 状态空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文勇 肖立业 +2 位作者 任晋旗 张志丰 欧阳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5-58,66,共5页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动态电压恢复器面临的主要控制问题是不平衡暂降下对系统三相不平衡的补偿问题。通过正负序分量分解并在正负序坐标下进行建模和控制的方法虽能较好地抑制三相不平衡,但由于正负序分解带来的延迟具有较慢的动态响应...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动态电压恢复器面临的主要控制问题是不平衡暂降下对系统三相不平衡的补偿问题。通过正负序分量分解并在正负序坐标下进行建模和控制的方法虽能较好地抑制三相不平衡,但由于正负序分解带来的延迟具有较慢的动态响应速度。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的方法。在检测到暂降发生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采用单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进行控制,进入稳态时通过控制量的分解无缝地切换到双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检测到暂降结束时再无缝地切换到单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该方法同时实现了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 电压暂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小锁 周国清 邹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9期234-237,248,共5页
针对无法从工业过程中获得准确状态空间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得到的状态空间模型作为系统模型,给出约束条件下的预测控制算法。以CD播放器机械臂系统为例,通过状态空间模... 针对无法从工业过程中获得准确状态空间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得到的状态空间模型作为系统模型,给出约束条件下的预测控制算法。以CD播放器机械臂系统为例,通过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对系统输出的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辨识 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 CD播放器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铬反应磁控溅射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
6
作者 孔令刚 王壮 黄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1-516,共6页
为了制备出具有优良摩擦性能的氮化铬薄膜,采用了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对氮气流量进行连续稳定控制。本文运用了靶电压控制法对氮气流量进行快速反馈控制,通过反应磁控溅射实验收集氮气流量与靶电压的迟滞效应数据,使用系统辨识法得到... 为了制备出具有优良摩擦性能的氮化铬薄膜,采用了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对氮气流量进行连续稳定控制。本文运用了靶电压控制法对氮气流量进行快速反馈控制,通过反应磁控溅射实验收集氮气流量与靶电压的迟滞效应数据,使用系统辨识法得到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利用状态空间模型预测算法进行控制,并与PID控制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的调节时间比PID控制快16 s,阶跃扰动比PID控制小七倍,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在实验中应用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氮气流量,制备的氮化铬薄膜进行摩擦系数的测试为0.7,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性能 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 氮化铬薄膜 系统辨识 迟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US控制和PID控制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性能对比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小康 SCHMID Robert +2 位作者 张帆 张莹冰 赵晋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为了寻求更加优化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直流降压变压器并根据其参数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用示波器展示变压器在这3种控制系统下... 为了寻求更加优化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直流降压变压器并根据其参数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用示波器展示变压器在这3种控制系统下的阶跃响应输出和负载发生突变时的瞬态响应,以对比它们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瞬态响应和控制精确度,而PID控制系统在鲁棒性方面具有优势,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仍保留了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但会导致控制系统建模中的误差被放大,影响输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降压变压器 状态空间控制 NOUS算法 观测器 PID控制 稳态误差 瞬态响应 鲁棒性 自动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动态载荷控制方法研究
8
作者 海几哲 孙文磊 吴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0,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部件的结构尺寸及柔性也显著增加,这使得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动态载荷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性,通过控制策略减小机组动态载荷已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风力机线性化...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部件的结构尺寸及柔性也显著增加,这使得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动态载荷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性,通过控制策略减小机组动态载荷已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风力机线性化模型的建立,针对1.5 MW风力机建立了五状态量空间控制仿真模型,通过控制叶片桨距角和发电机扭距减小机组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动态载荷。并与传统的PI控制载荷计算结果比较,显示了现代控制算法在降低载荷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力机 线性化模型 状态空间控制 载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主动控制作动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4
9
作者 毛克阳 孙作玉 +1 位作者 燕乐纬 王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地震激励作用下主动控制结构的作动器优化布置,基于等效激励法构造了随机激励,应用状态空间控制算法进行了求解。针对作动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案,即利用遗传算法的0,1染色体编码模拟作动器的楼层空间布置,实... 研究地震激励作用下主动控制结构的作动器优化布置,基于等效激励法构造了随机激励,应用状态空间控制算法进行了求解。针对作动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案,即利用遗传算法的0,1染色体编码模拟作动器的楼层空间布置,实现了作动器数目限定条件下,以楼层最大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组合为控制目标函数的作动器最优布置。仿真分析表明,该优化方法适应性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控制 等效激励法 遗传算法 作动器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文勇 赵彩宏 +3 位作者 张志丰 肖立业 欧阳弈 辛理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55-59,共5页
提出了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方法,当系统未产生电压凹陷时,级联型逆变器通过相位控制实现对超导磁体的充电和电流维持;当系统产生电压凹陷时,通过状态空间反馈的方法迅速实现完全补偿,以保护电压敏感的负载;当凹陷解除时,... 提出了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方法,当系统未产生电压凹陷时,级联型逆变器通过相位控制实现对超导磁体的充电和电流维持;当系统产生电压凹陷时,通过状态空间反馈的方法迅速实现完全补偿,以保护电压敏感的负载;当凹陷解除时,又通过相角的渐变从电网吸收能量,以补偿超导磁体中能量的消耗。同时,在电流调节器的控制中,采用统一PI电压控制模式以保持级联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控制电压凹陷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储能系统 动态电压恢复器 状态空间反馈控制 单相电压 级联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action control of motorized seat belt system with linear state observer 被引量:3
11
作者 LEE Kang-seok CHOI Chin-chul LEE Woo-tai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85-392,共8页
A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linear state observers which estimate state information such as angular velocity and load torque for retraction control of the motorized seat belt (MSB) system were described. The motorize... A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linear state observers which estimate state information such as angular velocity and load torque for retraction control of the motorized seat belt (MSB) system were described. The motorized seat belt system provides functions to protect passengers and improve passenger's convenience. Each MSB function has its own required belt tension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function's purpose. To realize the MSB functions, state information, such as seat belt winding velocity and seat belt tension are required. Using a linear state observer, the state information for MSB operations can be estimated without sensors. To design the linear state observer, the motorized seat belt system is analyzed and represented as a state space model which contains load torque as an augmented state. Based on the state space model, a linear state observer was design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lso, the retraction control of the MSB algorithm using linear state observer was designed and verified on the test bench. With the designed retraction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the linear state observer,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various types of MSB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rized seat belt system motorized seat belt (MSB) system linear state observer state space model augmented state retrac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inverse mathematical model to high-speed trains
12
作者 朱涛 肖守讷 +1 位作者 马卫华 阳光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428-438,共11页
Operation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rain mainly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rail.Knowledge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is important f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that aim to enhance vehicle stabil... Operation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rain mainly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rail.Knowledge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is important f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that aim to enhance vehicle stability and passenger safety.Sinc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of high-speed train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a new estimation process for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was introduced 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the Bellman principle of optimality,the mai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of the inversion mathematical model was given.The new method overcomes the weakness of large fluctuations which exist in current inverse techniques.High-speed vehicle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elerations of axle box as input conditions,10 degrees of freedom vertical vibration model and 17 degrees of freedom lateral vibr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respectively.Under 250 km/h,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wheel/rail forces were identified.From the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etween inverse and SIMPACK models were give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e mathematical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 for inversing th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of an operation high-speed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inversion high-speed vehicl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derailment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