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拓扑模型的电网安全稳定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竺炜 黄明涛 钟鹏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应对跨区互联和智能化对电网安全稳定提出的挑战,急需构建融合电网状态和拓扑的直观分析模型。电网数学模型虽隐含了拓扑信息,但对各状态量耦合关系的表达缺乏简明的物理直观性;电网拓扑虽直观,但无法表征状态量之间的物理关系。为此... 为应对跨区互联和智能化对电网安全稳定提出的挑战,急需构建融合电网状态和拓扑的直观分析模型。电网数学模型虽隐含了拓扑信息,但对各状态量耦合关系的表达缺乏简明的物理直观性;电网拓扑虽直观,但无法表征状态量之间的物理关系。为此,该文通过功角状态和拓扑映射,得到了电网的映射简明物理模型--映射弹性网;通过力学分析,得到电网功角安全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指标,并应用于电网结构安全性分析和安全经济综合优化中。展望未来,该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大电网演化特征及安全性分析、可视化运行、在线稳控防线识别和区间功率振荡机理分析等方面,都将发挥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互联 安全稳定性 状态拓扑 映射物理模型 弹性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运行状态辨识的负荷转供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付俊强 吴磊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变电站发生全停后开关状态无法识别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实时运行方式的负荷转供技术。采用贝叶斯网络描述开关状态与节点电压的关系,识别配网的拓扑运行状态进而作为转供方案的基础。最后通过对某个实际配电系统的故障仿... 针对变电站发生全停后开关状态无法识别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实时运行方式的负荷转供技术。采用贝叶斯网络描述开关状态与节点电压的关系,识别配网的拓扑运行状态进而作为转供方案的基础。最后通过对某个实际配电系统的故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停电负荷的转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全停 负荷转供 拓扑运行状态辨识 最大恢复供电能力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闪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勇 蒋军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建立了一个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闪点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研究模型。该指数易于计算,有较强的同分异构体区分能力。计算了116种烃类化合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并以其有效表征物质的分子结构特征。分... 建立了一个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闪点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研究模型。该指数易于计算,有较强的同分异构体区分能力。计算了116种烃类化合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并以其有效表征物质的分子结构特征。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闪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训练集的线性回归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和2.7%;测试集的2种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和2.0%。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线性回归分析法还是人工神经网络法,闪点预测值与实验值均符合良好,优于传统基团贡献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有机物闪点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烃类物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 闪点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形状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粘度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时静洁 陈利平 +1 位作者 陈网桦 杨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以2种Kappa分子形状指数与9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研究了烃类物质粘度(η)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以65种化合物作为样本集,随机选择其...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以2种Kappa分子形状指数与9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研究了烃类物质粘度(η)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以65种化合物作为样本集,随机选择其中52种作为训练集,剩余13种作为测试集,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ethod,SVM)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SVM模型对烃类物质粘度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该方法所得模型在模型拟合和预测能力方面大大优于MLR模型。同时,应用Jackknifed法对SVM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说明了SVM对于烃类物质粘度的预测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烃类物质粘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形状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烃类 粘度 定量构效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支持向量机方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预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梅虎 刘丽 +3 位作者 杨力 李建 闫宁 王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751,共5页
采用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AT)对17个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经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得到包含4个ETSIAT变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模型,其复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互验证复决定系数Q2和均方根误差RMSEE... 采用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ETSIAT)对17个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经逐步回归变量筛选,得到包含4个ETSIAT变量的最优偏最小二乘模型,其复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互验证复决定系数Q2和均方根误差RMSEE分别为0.806、0.736和0.248.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后,采用相同变量组合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外部预测能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抗癌活性相关的4个ETSIAT描述子对应结构碎片分别为≥N襒,—NH—,襒O,>N—.其中—NH—结构碎片与抗癌活性呈负相关关系,而≥N襒,>N—和襒O则与抗癌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研究亦显示,取代基R1上存在强的吸电子基团可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且影响抗癌活性的因素可能还有R2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据此设计出4个化合物的预测活性比最高活性样本分别提高7.7%、15.3%、23.1%和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 抗癌 定量构效关系 偏最小二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烷烃自燃点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锡进 潘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模型,用于52种烷烃化合物自燃点的预测研究。应用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表征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符。该指数既能表征分子的电子特性,又反映其拓扑特征,同时易于计算,并有较强的...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模型,用于52种烷烃化合物自燃点的预测研究。应用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表征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符。该指数既能表征分子的电子特性,又反映其拓扑特征,同时易于计算,并有较强的同分异构体区分能力。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对烷烃自燃点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将52种烷烃样本随机划分为训练集(30种)、验证集(8种)和测试集(14种),并通过"试差法"确定网络的最优参数。运用最佳网络结构[6-4-1]对实验样本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多数样本的自燃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对于测试集,平均预测绝对误差为8.4℃,均方根误差为11.8,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传统基团贡献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有机物自燃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自燃点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二元液体混合物自燃温度的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凡 蒋军成 +1 位作者 潘勇 倪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09-3117,共9页
利用AITTA551自燃温度测试仪,测得不同组分和配比下的28组168个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温度(AIT);基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理论,计算获得不同原子类型所对应的混合ETSI值;采用添加指数递减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优化支持向量... 利用AITTA551自燃温度测试仪,测得不同组分和配比下的28组168个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温度(AIT);基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理论,计算获得不同原子类型所对应的混合ETSI值;采用添加指数递减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超平面参数,建立根据原子类型混合ETSI值来预测混合物自燃温度的MPSO-SVM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能够有效预测二元液体混合物自燃温度,MPSO-SVM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为0.991,平均绝对误差AAE为3.962 K。MPSO-SVM模型的泛化性能和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MLR)、网格搜索法(GSM-SVM)、遗传算法(GA-SVM)、标准粒子群算法(PSO-SVM)模型。本研究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二元混合物自燃温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二元混合物 算法 自燃温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硝基类含能材料静电感度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璐璐 蒋军成 +1 位作者 潘勇 王睿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620,共5页
应用电性拓扑状态(Electrotopological State,E-state)指数模拟分析了16种硝胺类化合物和34种硝基芳烃化合物的静电感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两组物质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硝胺类化合物模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 应用电性拓扑状态(Electrotopological State,E-state)指数模拟分析了16种硝胺类化合物和34种硝基芳烃化合物的静电感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两组物质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硝胺类化合物模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782和0.217,硝基芳烃化合物模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717和0.195。模型分析表明: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与硝基类含能材料静电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有效对硝基类含能材料静电感度进行预测;同时,电性效应是影响静电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硝基类含能材料 静电感度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的 QSPR 模型预测链烷烃辛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仇爱波 周如金 +1 位作者 邱松山 曾兴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了研究化合物结构与其辛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表征分子的结构特征,从40个样本中选取30种链烷烃作为训练集,对研究法辛烷值选取8个作为测试集,对马达法辛烷值选取7个作为预测集,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 为了研究化合物结构与其辛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作为描述符表征分子的结构特征,从40个样本中选取30种链烷烃作为训练集,对研究法辛烷值选取8个作为测试集,对马达法辛烷值选取7个作为预测集,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辛烷值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得到的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预测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0.955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338、4.9404,并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烷烃 辛烷值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拓扑状态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电拓扑状态指数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紫杉烷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药系数
10
作者 董佩佩 张延延 +3 位作者 葛广波 艾纯芝 刘勇 杨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AIM: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sistance index (RI) of taxoids. METHODS: A dataset of 63 experimental data points were compiled from literatures and subdivided into traini... AIM: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sistance index (RI) of taxoids. METHODS: A dataset of 63 experimental data points were compiled from literatures and subdivided into training and external test sets randomly. 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E-state)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to characterize molecular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duce the variable space and analyz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state indices.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technique was used to build the models. Five-fold cross validation was performed and five models with different compounds composition in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sets were built. The independent external test se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models. RESULTS: The final model was proved to be good with the cross validation Qcv2 0.62, external testing R2 0.84 and the slope of the regression line through the origin for testing set is 0.9933. CONCLUSION: The QSAR model can predict the RI to a relative nicety, which will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DR tax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状态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紫杉烷化合物 人乳腺癌 抗药系数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芳烃抑制黄瓜种子发芽率毒性拓扑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长君 刘长宁 李鸣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的分子形状指数mK及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f,计算了29种取代芳烃的Kier指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拓扑指数与取代芳烃抑制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毒性pC50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该模型相关系数R2为0.874,标准偏差S为0...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的分子形状指数mK及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f,计算了29种取代芳烃的Kier指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拓扑指数与取代芳烃抑制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毒性pC50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该模型相关系数R2为0.874,标准偏差S为0.116,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经Jack-knife逐一剔除法检验,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健性.利用该模型探讨了取代芳烃抑制黄瓜种子发芽的毒性机理,证明这些化合物属于极性麻醉或反应性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化学 构效关系 分子形状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取代芳烃 黄瓜种子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苯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的电性拓扑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自强 冯长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基于拓扑理论计算了7种氯代苯胺分子的Kier和Hall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f。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氯代苯胺对斑马鱼急性毒性(pLC5)0与其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最佳二元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其传统判定系... 基于拓扑理论计算了7种氯代苯胺分子的Kier和Hall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f。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氯代苯胺对斑马鱼急性毒性(pLC5)0与其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最佳二元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其传统判定系数(R)2为0.978,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964。根据统计学观点,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用该模型给出的估算值和实验值非常接近,优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从进入该QSAR模型的2个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9,E2)6可见,所建的数学方程显示芳环内=C<及硝基中氮原子(=N≤)是影响其pLC50的主要结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苯胺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形状指数、电拓扑态指数研究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长君 唐自强 +1 位作者 杨伟华 杨春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计算32种取代酚的分子形状指数mK以及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这些拓扑指数与酚类化合物的CO2生成量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标准偏差(S)分别为0.951及1.999,它的计算值与相... 计算32种取代酚的分子形状指数mK以及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这些拓扑指数与酚类化合物的CO2生成量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标准偏差(S)分别为0.951及1.999,它的计算值与相应实验值基本符合,并优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采用该模型探讨了取代酚的好氧生物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酚 分子形状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CO2生成量 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甲酸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拓扑QSAR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鸣建 冯长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5-197,共3页
应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计算了13种取代苯甲酸的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及电性拓扑指数(En).基于向前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取代苯甲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活性(pC)与4Xpcv、E16、E40的最佳相关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47,显示高度拟合性与强的预... 应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计算了13种取代苯甲酸的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及电性拓扑指数(En).基于向前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取代苯甲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活性(pC)与4Xpcv、E16、E40的最佳相关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47,显示高度拟合性与强的预测能力.该模型经Jackknife法检验,具有可靠性与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甲酸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分子连接性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 模型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性拓扑态指数的液态烃类燃烧热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洪印 蒋军成 +1 位作者 潘勇 王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有效表征122个液态烃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并分别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这122种液态烃类物质的燃烧热进行关联和预测研究,建立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燃烧热的定量结构—性质... 以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有效表征122个液态烃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并分别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这122种液态烃类物质的燃烧热进行关联和预测研究,建立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烃类物质燃烧热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研究模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训练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7%和0.95%,对测试集20种烃类物质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1.05%。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还是多元线性回归法,燃烧热预测值与实验值一致性均令人满意。可见应用电性拓扑态指数法预测液态烃的燃烧热是可行的,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物质结构预测烃类物质燃烧热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 液态烃类 燃烧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电性拓扑研究
16
作者 杨春峰 冯长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计算了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类拓扑指数值:(1)基于原子类型特征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2)自分子拓扑图的邻接矩阵衍生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这些拓扑指数被用于关联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b)及其半衰期(lnt1/2),经向后... 计算了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类拓扑指数值:(1)基于原子类型特征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2)自分子拓扑图的邻接矩阵衍生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这些拓扑指数被用于关联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b)及其半衰期(lnt1/2),经向后逐步回归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QSBR)模型,其四元最佳方程的相关系数(R2)依次为0.995、0.986.这两个方程的平均估算误差接近实验误差,并通过Jackkn ife的逐一剔除法证明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些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性的递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生物降解性 连接性指数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艳 堵锡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9-42,共4页
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53种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化合物的两类拓扑指数值:Kier价连接性指数(mXtv)和Hall电性拓扑态指数(En)。通过最佳子集回归,建立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时间相关(QSRR)模型,最佳六元回归模型为:tR=-1.943... 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53种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化合物的两类拓扑指数值:Kier价连接性指数(mXtv)和Hall电性拓扑态指数(En)。通过最佳子集回归,建立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时间相关(QSRR)模型,最佳六元回归模型为:tR=-1.943+5.643X4-4.571X5+0.518E6+0.819E7+0.280E13+0.383E16,相关系数为0.959。通过Jackknife法和交互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电拓扑指数和分子价连接性指数能够较全面地表征分子结构特征,能有效揭示影响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的本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莓发酵酒 香气成分 分子价连接性指数 电性状态拓扑指数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化合物急性毒性预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堵锡华 王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2-1156,共5页
硝基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对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建立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急性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45种硝基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对梨形四膜虫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硝基芳烃... 硝基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对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建立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急性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45种硝基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对梨形四膜虫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硝基芳烃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和电性距离矢量,并优化筛选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E_9和E_(28)、电性距离矢量的m_(15)、m_(26)和m_(66)等5种结构参数,将其与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0.985。为提高预测精度,将这5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变量,急性毒性值作为输出层变量,采用5∶4∶1的网络结构,获得令人满意的QSAR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总相关系数r_t为0.994,计算得到的急性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4。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硝基芳烃急性毒性的能力,神经网络法预测结果比多元线性回归法更为准确。该研究揭示了硝基等基团对生物急性毒性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对硝基芳烃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危害性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电性距离矢量 梨形四膜虫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硫脲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QSAR模型和结构修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鸣建 陈艳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3-1697,共5页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计算了18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令人满意的En与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D)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QSAR)。该模型的相关系数(...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计算了18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令人满意的En与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D)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QSAR)。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标准偏差(S)分别为0.861及1.273,该模型的计算值与相应实验值基本吻合。经Rcv2、VIF、FIT、AIC等指标检验,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健性。利用该模型探讨了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机理。根据进入模型的2个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1、E7可知,影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二维结构特征-CH3和在芳环中=CH-等结构碎片。由结构修饰提出5种化合物,其中3种的抑菌活性均超出18mm,有待以后生物实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硫脲衍生物 QSAR模型 抑制活性 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毒性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堵锡华 王晓辉 冯长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4-1209,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轨道能(ENHOMO、ENLUMO以及二者轨道能隙ΔE2)、原子电荷(Q)等量子化学参数,以及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熵S...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轨道能(ENHOMO、ENLUMO以及二者轨道能隙ΔE2)、原子电荷(Q)等量子化学参数,以及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熵S等热力学性质,并计算了8种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m。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这些化合物毒性的QSAR模型,以及热力学性质的QSP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采用逐一剔除法得到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均大于0.84和0.72,利用2个模型得到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0.11和0.20,3个热力学性质预测模型的误差分别为3.89%、4.03%和2.64%,吻合度较好,经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预测能力。研究工作揭示了基团对毒性大小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对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危害性进行评价,可为研发高效、低毒的苯并咪唑类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密度泛函理论 急性毒性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