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变量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的变量配对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罗雄麟 任丽红 +2 位作者 蒋慧蓉 韦明辉 许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6-999,1004,共5页
对于多变量系统,回路间的关联分析和变量配对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文献针对稳态相对增益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只考虑了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没有考虑动态过程中各回路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动态相对增益阵。在多变量状... 对于多变量系统,回路间的关联分析和变量配对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文献针对稳态相对增益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只考虑了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没有考虑动态过程中各回路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动态相对增益阵。在多变量状态反馈预测控制(SFP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量配对标准,能比较充分的反映控制过程的动态和稳态信息。通过对预测时域P的优化选择确定被控过程的相关性指数矩阵μ,并将μ与稳态信息阵K相结合得出最终的配对矩阵Λ。最后通过实例研究与其他配对方法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得出比较好的变量配对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变量配对 相对增益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在催化裂化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品慧 杜殿林 +1 位作者 左信 马庆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工程实施。根据过程动态机理分析,运用状态反馈预测控制,考虑装置的操作控制及现有的测点情况,从实时控制出发,建立了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的简化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对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工程实施。根据过程动态机理分析,运用状态反馈预测控制,考虑装置的操作控制及现有的测点情况,从实时控制出发,建立了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的简化状态空间数学模型。使用实测过程变量,实现状态变量反馈和可测干扰变量前馈的预测控制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及抗干扰能力,增大了模型适应范围。先进控制的全部功能在DCS层上实施,可以在线实时调整控制系统参数,监视系统运行状态,提高了控制系统应用的灵活性,装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催化裂化装置 蒸馏塔 柴油 产品质量 先进控制 应用 动态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站游离水脱除器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3
作者 刘合 邹继刚 +2 位作者 李文秀 李天舒 赵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联合站游离水脱除器脱水转油过程中参数关联严重这一实际问题 ,研究了将多变量状态反馈预测控制应用于游离水脱除器油水界面和压力控制系统 ,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压力、界面稳定 ;
关键词 游离水脱除器 数学模型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在双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葛慧丽 胡品慧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S1期148-149,164,共3页
针对可输入输出(I/O)精确线性化的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的预测控制算法。这种算法无需对系统进行线性化,避免了线性化后再引入线性控制方法而带来的复杂运算,并且由于引入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的思想,使用实测状态变量反馈,提高了控制... 针对可输入输出(I/O)精确线性化的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的预测控制算法。这种算法无需对系统进行线性化,避免了线性化后再引入线性控制方法而带来的复杂运算,并且由于引入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的思想,使用实测状态变量反馈,提高了控制系统抑制未知干扰的能力,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给出了算法使用条件和推导过程,针对氮合成反应器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精确线性化 双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变换器的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管雪梅 吴马超 +1 位作者 魏艳秀 王子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针对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双线性模型,设计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器,增加Luenberger-type型观测器确保状态估测动态误差是全局指数稳定;外环PI控制旨在消除电压偏移误差。... 针对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双线性模型,设计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器,增加Luenberger-type型观测器确保状态估测动态误差是全局指数稳定;外环PI控制旨在消除电压偏移误差。给出系统存在输入电压和存在输入约束条件下的电感电流全局收敛的闭环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该方法在保证系统全局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实现系统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控制精度能达0.22%,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换器 双线性模型 状态反馈模型预测控制 Luenberger-type型观测器 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电波动平抑基于改进C−DCA的电池储能分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洋 吴玉威 +3 位作者 陈东阳 李梦璐 王卜潇 郑晓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96-4108,共13页
为解决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平抑风电波动过程中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一致性较低、电池寿命损耗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面向风电波动平抑基于考虑通讯时延的分布... 为解决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平抑风电波动过程中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一致性较低、电池寿命损耗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面向风电波动平抑基于考虑通讯时延的分布一致性算法(distributed consistency algorithm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 delay,C−DCA)的BESS分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括初级和次级2个功率分配过程。首先,利用改进旋转门(improved swing door trending,ISDT)算法获取BESS功率指令;然后,建立考虑BESS寿命损耗、SOC与SOH一致性、并网波动率与算法迭代速度的双电池组初级功率分配模型,结合BESS充/放电状态将功率指令顺序分配至电池组,实现初级功率分配;接着,将状态反馈预测控制(state feedback predictive control,SFPC)与输出变量动态反馈引入C−DCA,形成改进C−DCA,进一步设计基于SOC−SOH的权矩阵计算方法,并根据改进C−DCA的计算结果将功率指令从电池组分配给电池单元,完成次级功率分配;最后,电池单元响应各自功率指令。以某风电场实际出力进行仿真,并与其它多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降低了风电并网波动率,提升了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减少了算法占用内存,同时兼顾了电池单元SOC和SOH的一致性,更大程度上降低了BESS寿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风电平抑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分布一致性算法 电池单元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