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社会走向前端防范的犯罪治理转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为中心 被引量:53
1
作者 单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6,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是一部面向电诈犯罪治理的急用先行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其针对电诈活动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关键环节,将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三类市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是一部面向电诈犯罪治理的急用先行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其针对电诈活动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关键环节,将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三类市场主体设定为反诈看门人,在通信治理、金融治理和互联网治理三个层面明确看门人的犯罪控制义务,搭建起“国家—市场主体—用户”的双层治理体系和基于看门人规则的前端防范模式。在其制度框架下,反诈看门人对犯罪控制义务的日常性履行成为前端防范模式的实现路径。这一立法设计推动了智能时代犯罪治理从事后回应到前端防范、从直接打击到分层管控、从运动式治理到日常性治理的模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犯罪治理转型 预防性法律制度 反诈看门人 犯罪控制义务 数字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犯罪问题及其控制模式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尚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60,106,共5页
转型期犯罪问题及其控制模式探讨西南政法大学杨尚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比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违法犯罪现象的激增。不仅与经济联系明显的犯罪大量增加,其它类型的犯罪也... 转型期犯罪问题及其控制模式探讨西南政法大学杨尚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比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违法犯罪现象的激增。不仅与经济联系明显的犯罪大量增加,其它类型的犯罪也明显增加。本文试图运用法律社会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转型犯罪 控制模式 犯罪控制 犯罪现象 犯罪行为 综合治理 人口流动 社会治安 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大陆妇女犯罪现象审视——读王金玲《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
3
作者 陈立旭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王金玲 《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 犯罪 社会学 学术价值 人性假设理论 中国大陆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效益论
4
作者 周良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从构成犯罪主体自身因素的变化与犯罪结果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路,提出犯罪效益概念,以期更具体地研究犯罪问题。从犯罪的动态过程来看,犯罪效益包括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能力、犯罪的物质条件、社会控制能力和被侵害对象五个... 本文从构成犯罪主体自身因素的变化与犯罪结果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路,提出犯罪效益概念,以期更具体地研究犯罪问题。从犯罪的动态过程来看,犯罪效益包括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能力、犯罪的物质条件、社会控制能力和被侵害对象五个变量因素。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犯罪正日益由个体犯罪向有组织型犯罪发展,如何对其防范和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效益 犯罪主体 犯罪结构 犯罪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