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自主犯罪论体系的建构:双层多阶犯罪论体系的理念与构造
1
作者
张小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8,共14页
合理的犯罪论体系,应当是将刑法上有关犯罪成立所必须的所有要素及其一系列问题,都置于统一的、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中,并精确、协调、系统地加以解决。“阶层性”“合法性”“本土化”是在一体化的框架下构建犯罪论体系所应有的必然规则,...
合理的犯罪论体系,应当是将刑法上有关犯罪成立所必须的所有要素及其一系列问题,都置于统一的、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中,并精确、协调、系统地加以解决。“阶层性”“合法性”“本土化”是在一体化的框架下构建犯罪论体系所应有的必然规则,尤其是中国的犯罪论体系应当与我国《刑法》独特的人文社会背景及制度设置相吻合。不可否认,大陆法系三阶层以及中国平面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各有优劣。然而,基于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遵循犯罪论体系的必要规则,应当建构中国双层多阶缩限评价的犯罪论体系。犯罪成立必须具备本体构成符合与危害阻却缺乏这两个层次的肯定性评价。其中,本体构成符合为犯罪成立的第一层次评价,本体构成系犯罪成立的积极要件,是分则具体犯罪的轮廓,其又由客观事实要素、客观规范要素及主观责任要素这三个阶层要素递进评价构成;危害阻却缺乏为犯罪成立的第二层次评价,危害阻却系犯罪成立的消极要件,是总则及相关条文规定的有关具体特殊事态及具体人的场合下犯罪阻却的事实类型,其又由违法阻却、责任阻却、其他严重危害阻却这三个阶层要素递进评价构成。犯罪成立是行为人的行为经由双层多阶犯罪论体系各项要素的逐一过滤性的判断过程而获得的具体人的行为成立犯罪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
犯罪
论体系
双层多阶
犯罪
论体系
本体构成符合
危害阻却缺乏
犯罪
成立判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远
《法治研究》
2010年第10期26-35,共10页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问题事关金融刑法的正义性。金融欺诈犯罪化的限度问题与金融欺诈的不可避免性、经济有益性、被害人过错和社会缺陷、犯罪追诉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金融欺诈犯罪化的路径应当坚持"先民后行再刑"...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问题事关金融刑法的正义性。金融欺诈犯罪化的限度问题与金融欺诈的不可避免性、经济有益性、被害人过错和社会缺陷、犯罪追诉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金融欺诈犯罪化的路径应当坚持"先民后行再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欺诈
犯罪
化限度
犯罪
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洪丹丹
李钢
+4 位作者
徐嘉辉
徐锋
周俊俊
黄雨珊
杜梦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0-1512,共13页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的2008―2022年跨国拐入安徽省的拐卖妇女犯罪案例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群体特征、时空分异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作案人以31~50岁的青壮年男...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的2008―2022年跨国拐入安徽省的拐卖妇女犯罪案例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群体特征、时空分异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作案人以31~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水平较低,且以汉族、苗族居多;被害人主要来自越南,且以介绍工作赚钱为由被拐骗为主,案发后多被遣返原籍或自愿留下;收买人主要为适婚年龄的单身男性及其父母,文化水平多为初中及以下。2)时间演变上,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整体呈“峰”型变化趋势,经历波动低发—起伏增长—急速回落3个阶段,发生态势主要受人口政策、打拐力度、网站平台发展等因素的影响。3)空间分布上,拐出地主要为越、缅、柬、老4国和云南、广东、安徽等省份;中转省呈弧状分布,中转市“邻界”特征显著;拐入地集中在皖北和皖中,其中拐入市呈“南北平行双弧”向东辐射扩散,拐入县则呈皖北散状点型与皖南“抱团式”的差异空间格局,地理邻近选择倾向明显,且拐入县呈“单片―扩散―汇聚”的热点变化趋势;拐卖路径上,形成“越南―云南省文山州―马鞍山市含山县”和“柬埔寨―江西省景德镇市―合肥市庐江县”等主要路径,呈现“邻国拐出―边境/内陆中转―多地拐入”的“源―流―汇”路径通道。4)拐出地和拐入地之间的推拉效应为该类型犯罪的发生提供动力,促进作案人、被害人、收买人三方与拐出地、中转地、拐入地三地之间产生交互和耦合作用,促使犯罪路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拐卖妇女
犯罪
犯罪路径
推拉效应
远程耦合理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自主犯罪论体系的建构:双层多阶犯罪论体系的理念与构造
1
作者
张小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8,共14页
文摘
合理的犯罪论体系,应当是将刑法上有关犯罪成立所必须的所有要素及其一系列问题,都置于统一的、一体化的理论架构中,并精确、协调、系统地加以解决。“阶层性”“合法性”“本土化”是在一体化的框架下构建犯罪论体系所应有的必然规则,尤其是中国的犯罪论体系应当与我国《刑法》独特的人文社会背景及制度设置相吻合。不可否认,大陆法系三阶层以及中国平面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各有优劣。然而,基于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遵循犯罪论体系的必要规则,应当建构中国双层多阶缩限评价的犯罪论体系。犯罪成立必须具备本体构成符合与危害阻却缺乏这两个层次的肯定性评价。其中,本体构成符合为犯罪成立的第一层次评价,本体构成系犯罪成立的积极要件,是分则具体犯罪的轮廓,其又由客观事实要素、客观规范要素及主观责任要素这三个阶层要素递进评价构成;危害阻却缺乏为犯罪成立的第二层次评价,危害阻却系犯罪成立的消极要件,是总则及相关条文规定的有关具体特殊事态及具体人的场合下犯罪阻却的事实类型,其又由违法阻却、责任阻却、其他严重危害阻却这三个阶层要素递进评价构成。犯罪成立是行为人的行为经由双层多阶犯罪论体系各项要素的逐一过滤性的判断过程而获得的具体人的行为成立犯罪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自主
犯罪
论体系
双层多阶
犯罪
论体系
本体构成符合
危害阻却缺乏
犯罪
成立判断
路径
Keywords
China's independent system of criminal theory
dual-level and multi-stage criminal theory system
conformity with the ontological constitution
absence of harm negation
pathway for determining criminal liability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远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10年第10期26-35,共10页
文摘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问题事关金融刑法的正义性。金融欺诈犯罪化的限度问题与金融欺诈的不可避免性、经济有益性、被害人过错和社会缺陷、犯罪追诉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金融欺诈犯罪化的路径应当坚持"先民后行再刑"之路。
关键词
金融欺诈
犯罪
化限度
犯罪
化
路径
分类号
D922.287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洪丹丹
李钢
徐嘉辉
徐锋
周俊俊
黄雨珊
杜梦佳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0-151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39、41871144)
西北大学“人地关系与空间安全”特色优势团队建设项目(2019)。
文摘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的2008―2022年跨国拐入安徽省的拐卖妇女犯罪案例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群体特征、时空分异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作案人以31~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水平较低,且以汉族、苗族居多;被害人主要来自越南,且以介绍工作赚钱为由被拐骗为主,案发后多被遣返原籍或自愿留下;收买人主要为适婚年龄的单身男性及其父母,文化水平多为初中及以下。2)时间演变上,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整体呈“峰”型变化趋势,经历波动低发—起伏增长—急速回落3个阶段,发生态势主要受人口政策、打拐力度、网站平台发展等因素的影响。3)空间分布上,拐出地主要为越、缅、柬、老4国和云南、广东、安徽等省份;中转省呈弧状分布,中转市“邻界”特征显著;拐入地集中在皖北和皖中,其中拐入市呈“南北平行双弧”向东辐射扩散,拐入县则呈皖北散状点型与皖南“抱团式”的差异空间格局,地理邻近选择倾向明显,且拐入县呈“单片―扩散―汇聚”的热点变化趋势;拐卖路径上,形成“越南―云南省文山州―马鞍山市含山县”和“柬埔寨―江西省景德镇市―合肥市庐江县”等主要路径,呈现“邻国拐出―边境/内陆中转―多地拐入”的“源―流―汇”路径通道。4)拐出地和拐入地之间的推拉效应为该类型犯罪的发生提供动力,促进作案人、被害人、收买人三方与拐出地、中转地、拐入地三地之间产生交互和耦合作用,促使犯罪路径的形成。
关键词
跨国拐卖妇女
犯罪
犯罪路径
推拉效应
远程耦合理论
安徽省
Keywords
transnational women trafficking
crime path
push-pull effect
theory of the telecoupling framework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自主犯罪论体系的建构:双层多阶犯罪论体系的理念与构造
张小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
刘远
《法治研究》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制
洪丹丹
李钢
徐嘉辉
徐锋
周俊俊
黄雨珊
杜梦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