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惠渔 游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49,共4页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苏惠渔,游伟在惩治贿赂犯罪的整个立法体系中,刑事立法工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刑法体系的具体构建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粗疏、有的细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苏惠渔,游伟在惩治贿赂犯罪的整个立法体系中,刑事立法工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刑法体系的具体构建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粗疏、有的细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乃至在对贿赂犯罪处罚的轻重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罪名体系 犯罪要件 谋取利益 构成要件 国家公职人员 谋取不正当利益 行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要件及其修正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月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6-51,共6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qu...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先后联合公布、印发了《罪名补充规定(三)》及《适用法律问题意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并就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提出部分意见,从而更加有利于打击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犯罪。然而,此两次仅是有关罪名的改变和部分法律的适用,该罪构成要件并未明确改变。为了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规范刑事执法行为,尚需进行犯罪要件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有利于开创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建构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 经济刑事立法 犯罪要件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铭暄教授“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评述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国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关于我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学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移植说”和“肯定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高铭暄教授作为“肯定说”的主要代表,认为我国选择“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 关于我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学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移植说”和“肯定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高铭暄教授作为“肯定说”的主要代表,认为我国选择“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将排除社会危害性的理论置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外,并不影响其实际功能的发挥,“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既具有“入罪”功能,也具有“出罪”功能。此外,要准确评述高铭暄教授关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学术观点,还必须充分把握比较对象理论上的完整性,避免机械地进行不合理的比较,并通过全面了解自身和对方的长短处,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罪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社会危害性 入罪 出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志良 李水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环境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其构成要件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犯罪构成要件有很大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在环境犯罪中,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其次,大多数环境犯罪是过失犯罪,其过失将依据这... 环境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其构成要件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犯罪构成要件有很大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在环境犯罪中,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其次,大多数环境犯罪是过失犯罪,其过失将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来确定,即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以力图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没有,应认定过失成立;再次,环境犯罪之客观要件主要指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联系。在确定犯罪行为时,利益衡量原则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具体、明确的因果联系难以证明,因果关系必须采用推定因果关系的原则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害 环境犯罪 犯罪构成要件 刑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构成的要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守芹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专谈犯罪构成的要件问题,是因为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对这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理解得过宽,直接影响到对犯罪构成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的正确认识、理解和研究。这是需要首先说明的一点。并希望就教于法学界。 什么是犯罪构成的要件?犯... 专谈犯罪构成的要件问题,是因为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对这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理解得过宽,直接影响到对犯罪构成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的正确认识、理解和研究。这是需要首先说明的一点。并希望就教于法学界。 什么是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是否应视为犯罪构成的要件?二者的真实价值是什么?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要件与犯罪构成的要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几个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客体 犯罪要件 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的要件 “对象” 责任能力 刑法 犯罪行为 犯罪主体 “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犯罪构成要件中定量因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唐稷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1,共8页
犯罪的刑事可罚性是质与量的统一。经济犯罪与一般经济不法行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由于法律体系的差异,刑法确定经济犯罪定量因素的途径各有不同。我国经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定量因素既体现在客观方面要件中,也体现... 犯罪的刑事可罚性是质与量的统一。经济犯罪与一般经济不法行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由于法律体系的差异,刑法确定经济犯罪定量因素的途径各有不同。我国经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定量因素既体现在客观方面要件中,也体现于主观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经济犯罪 犯罪构成要件 定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视野下犯罪成立要件的实质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唐稷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罪刑法定主义应当是形式与实质的统一,以此为基础的犯罪概念和犯罪成立要件也必然具有形式与实质的内容。不同法系的国家实现犯罪成立要件实质化的途径各有千秋。由于我国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条件意义上的行为构成,实现其实质化只能通... 罪刑法定主义应当是形式与实质的统一,以此为基础的犯罪概念和犯罪成立要件也必然具有形式与实质的内容。不同法系的国家实现犯罪成立要件实质化的途径各有千秋。由于我国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条件意义上的行为构成,实现其实质化只能通过对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犯罪概念中的但书以其价值取向、存在方式、内涵等的特点成为对犯罪构成要件实质化解释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成立要件 犯罪构成 域外法系 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光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4,共18页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触及了方法论上的体系思考这一关键问题,必将对我国刑法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四要件说整体观察、全体性思考的方法将违法和责任混同,难以突出分析重点,且在共...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触及了方法论上的体系思考这一关键问题,必将对我国刑法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四要件说整体观察、全体性思考的方法将违法和责任混同,难以突出分析重点,且在共同犯罪、正当化事由的处理上存在明显"硬伤"。在我国刑法学中,立足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降低"改革成本",防止理论建构在技术上过于繁琐,建构超越四要件、三阶层的争论且顾及实务操作便利的犯罪论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多种犯罪论体系并存的格局也属正常。无论犯罪论体系如何建构,都必须将违法和责任清晰分开,确保对客观面的判断在前,并一体地解决共犯论等其他关联问题,至于是否采用阶层论的术语则并非关键。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几种主要改造方案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认识到这一点,我国刑法学者今后就不再需要有"择边站队"的潜意识,从而减少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抽象争论,转向思考具体问题的解释妥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四要件 阶层论体系 客观主义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成立要件中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及其判断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唐稷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我国近年来多起刑事案件的判决对有关被告人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判断与处理引发各方质疑。究其原因,这与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理解与处理存在疏漏甚至误读密切相关。规范性要素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 我国近年来多起刑事案件的判决对有关被告人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判断与处理引发各方质疑。究其原因,这与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理解与处理存在疏漏甚至误读密切相关。规范性要素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规范性要素认识错误的有无对于判断犯罪的成立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规范性要素在犯罪成立要件中的地位与犯罪故意的具体认识内容两个角度考察可知,规范性要素的认识错误是事实认识错误而非法律认识错误,属于构成要件认识错误而非违法性认识错误。司法者必须正确分辨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与违法性认识错误,从一般人的立场、个体识法能力及国家的规范告知义务等角度综合判断行为人规范性要素之认识错误的有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要素 认识错误 犯罪成立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情节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智辉 姜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22,共13页
当情节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时,情节是否严重的认定,就对区分罪与非罪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法立法对情节的类型化规定和司法解释对情节的具体化规定都表明,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情节,在我国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 当情节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时,情节是否严重的认定,就对区分罪与非罪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法立法对情节的类型化规定和司法解释对情节的具体化规定都表明,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情节,在我国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刑法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于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实际,高度重视情节在认定犯罪中的功能作用,赋予情节在犯罪论中应有的一席之地。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情节,根据司法解释中的具体规定,可以建构起“一体六面式”的体系结构,即在危害行为作为“一体”的基础上,以行为方式、行为规模、行为侵害对象、行为实施环境、行为后果事实、行为反映的人身危险性为“六面”,构建体系化的情节认定标准,并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坚持情节认定时价值判断内在逻辑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功能 犯罪构成要件 情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要件之间是互斥关系还是竞合(重合)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洪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4,共9页
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及要件要素之间系对立、排斥关系,因而实际主张一种"互斥论"。"互斥论"的缺陷在于,当出现认识错误、事实不明以及共犯过剩时,可能导致明显的处罚漏洞。不仅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 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及要件要素之间系对立、排斥关系,因而实际主张一种"互斥论"。"互斥论"的缺陷在于,当出现认识错误、事实不明以及共犯过剩时,可能导致明显的处罚漏洞。不仅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与盗窃罪、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等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存在重合的部分,而且故意与过失,伪造与变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抵税发票、普通发票,绝密与机密、秘密等构成要件要素之间,也可以进行包容性评价,即可以将高度行为评价为低度行为、重度要素评价为轻度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要件 互斥论 竞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发展进步与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发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51,共7页
犯罪是一种法律社会现象,因此,对之既可以进行规范分析即刑法学研究,也可以进行社会学分析即刑法社会学研究。立于既有的规范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刑法社会学的视角,具体论析了社会发展进步与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问题。
关键词 法社会学 犯罪构成要件 刑法学 规范分析 行规 社会发展 法律 社会现象 社会学分析 规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客观要件符合性判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维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对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客观要件,既要做形式符合判断,也要做实质符合判断。前者按照社会公众接受或通常理解的字面含义来解释客观要件的范围,从而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要求;后者以法益观念为标准,把不侵害法益或者虽侵害法益但不... 对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客观要件,既要做形式符合判断,也要做实质符合判断。前者按照社会公众接受或通常理解的字面含义来解释客观要件的范围,从而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要求;后者以法益观念为标准,把不侵害法益或者虽侵害法益但不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刑事违法之外,从而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要求。对犯罪客观要件符合性进行判断必须先做形式符合判断,后做实质符合判断。这样的顺序符合评价规则,能规范入罪判断的思维路径,防止罪刑擅断。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与实质符合判断的结论最终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客观要件 形式符合判断 实质符合判断 结论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犯罪客体的反思——兼谈犯罪客体要件的合理定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9-101,共3页
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客体的解释有失严谨与科学,并且未能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客体要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予以严格区分,以致得出“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要件”这一明显有悖逻辑的错误命题;同时,传统刑法理论对犯罪客体要件在犯罪构成... 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客体的解释有失严谨与科学,并且未能将犯罪客体与犯罪客体要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予以严格区分,以致得出“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要件”这一明显有悖逻辑的错误命题;同时,传统刑法理论对犯罪客体要件在犯罪构成中的定位也明显失当。犯罪客体与犯罪客体要件不容混淆。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破坏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不是犯罪成立以前就存在的一种事实情况,不具有犯罪构成要件的性能。而犯罪客体要件则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危害行为所破坏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犯罪成立以前的客观表现之一,具有犯罪构成要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要件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责任制度研究——以推定为核心
15
作者 阮堂辉 张乐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79,共7页
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领域的难题。推定规则的理论研究与制度引入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一项主要进路。推定规则的适用不仅有助于解决控方对犯罪主观构成要件证明的难题,如对持有型犯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认定等,同时... 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领域的难题。推定规则的理论研究与制度引入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一项主要进路。推定规则的适用不仅有助于解决控方对犯罪主观构成要件证明的难题,如对持有型犯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认定等,同时它也促进了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但是,推定规则的适用也必须注意适量和适度问题。适量,即对主观要件证明中推定的适用情形要做适量规定,既要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又要保证立法资源的节约;适度,即推定规则的适用不能随意违背无罪推定原则,更不能随意降低刑事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观要件 证明责任 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害人样态刑法地位之证成——以中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为切入点
16
作者 佘杰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在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下,四要件与阻却事由是并列关系,由于但书的存在,犯罪成立甚至需要进行3次评价,加之四要件只是符合与否的判断而没有程度的考量,导致被害人过错、被害人同意、被害人特殊状况等被害人样态被散布于四要件、阻却事... 在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下,四要件与阻却事由是并列关系,由于但书的存在,犯罪成立甚至需要进行3次评价,加之四要件只是符合与否的判断而没有程度的考量,导致被害人过错、被害人同意、被害人特殊状况等被害人样态被散布于四要件、阻却事由、但书、酌定量刑情节中讨论,无法统一在四要件体系中找到其应有的地位,其影响刑法评价的根据变得扑朔迷离。实际上,如果对四要件体系的内涵做实质性和扩张性解释,把违法阻却事由、社会关系破坏程度、主观恶性大小等内容涵摄于客观方面、客体、主观方面,那么被害人样态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就拥有相应的地位,其影响刑法评价也就有了统一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样态 要件犯罪构成体系 违法阻却事由 刑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件挑选原则与犯罪主体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学相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4期17-20,共4页
随着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有人认为犯罪主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这一观点提出来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否定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受了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行为构成论”的影响。还有的同志认为... 随着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有人认为犯罪主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这一观点提出来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否定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受了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行为构成论”的影响。还有的同志认为,否定犯罪主体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未能把犯罪构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笔者认为,根据犯罪主体的实际内容,犯罪主体应当置于主观方面的要件之中,而不必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主观要件 社会危害性 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 必要要件 刑事古典学派 此罪与彼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客体要件
18
作者 李小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3-74,77,共3页
通过对假冒专利罪在刑法中的具体规定、所属类罪以及立法背景的分析,该罪的刑法条文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也兼而保护权利人的个人利益。据此,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客体要件是复杂客体要件:其主要客体是专利标记管理制度,其次要客... 通过对假冒专利罪在刑法中的具体规定、所属类罪以及立法背景的分析,该罪的刑法条文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也兼而保护权利人的个人利益。据此,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客体要件是复杂客体要件:其主要客体是专利标记管理制度,其次要客体是专利标记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专利罪 犯罪客体要件 专利标记权 专利标记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积根 《政治与法律》 1986年第2期47-48,共2页
传统观点认为,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但笔者认为,犯罪构成是三个要件,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马克思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 传统观点认为,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但笔者认为,犯罪构成是三个要件,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马克思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行为 特殊要件 马克思恩格斯 我国刑法 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主体怎能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与陶积根同志商榷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斌 袁荣广 李春林 《政治与法律》 1986年第5期46-46,共1页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陶积根同志的《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一文以后,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来稿,对该文提出不同看法。现选三篇来稿,摘登如下:
关键词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问题 我国刑法 犯罪客观方面 行为人 社会危害性 承担刑事责任 社会行为 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