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结构变化呼唤刑法精准治理 被引量:23
1
作者 袁彬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8-81,共4页
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应当顺应犯罪结构变化进行必要调整。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轻罪化和新罪化趋势,要求实行精准刑事政策,对轻罪、新罪分别适用"宽之又宽"和"宽严审时"的策略。轻罪化的犯罪结构要求刑法对... 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应当顺应犯罪结构变化进行必要调整。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轻罪化和新罪化趋势,要求实行精准刑事政策,对轻罪、新罪分别适用"宽之又宽"和"宽严审时"的策略。轻罪化的犯罪结构要求刑法对犯罪进行分层治理,并针对轻罪设置特别从宽制度;新罪化的犯罪结构要求刑法创新治理,提高司法技术水平,加强甄别新型犯罪行为及其危害性,同时顺应新型犯罪态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犯罪的入罪门槛和处罚力度,提升刑法治理的精准性和社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结构 轻罪 新型犯罪 宽严相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结构变迁背景下犯罪刑事治理的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文华 傅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5,共14页
转型时期我国犯罪结构变迁的主要表现是犯罪的持续增长、新型犯罪不断涌现、轻罪占比大幅度攀升以及自然犯与法定犯的此消彼长。我国犯罪刑事治理目标是实现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我国犯罪刑事治理的基本要求是以保障和维护人民权益为核... 转型时期我国犯罪结构变迁的主要表现是犯罪的持续增长、新型犯罪不断涌现、轻罪占比大幅度攀升以及自然犯与法定犯的此消彼长。我国犯罪刑事治理目标是实现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我国犯罪刑事治理的基本要求是以保障和维护人民权益为核心,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提供实体法保障,通过政策化、系统化为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我国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挑战是对重罪、轻罪以及轻微罪无有效界分、刑事诉讼程序存在“程序过剩”而导致司法效率不高、刑事政策与犯罪刑事治理机制贯通渠道不畅以及犯罪附随后果适用的泛滥影响犯罪刑事治理效果等。犯罪刑事治理的主要路径包括:通过立法实现犯罪刑事治理制度化;通过司法实现犯罪刑事治理程序化;通过刑事政策实现犯罪刑事治理政策化;推动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实现犯罪刑事治理规范化;构建刑事一体化机制实现犯罪刑事治理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结构 犯罪刑事治理现代化 刑事政策 刑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鬼附身”者的内心世界:犯罪心理结构解析
3
作者 邓丽亚 杨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从主观层面来看,人之所以犯罪,是因其形成了异于常态的犯罪心理结构。该结构是驱使个体发生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根据,由五大心理要素螯合而成。对之进行深入解析,有助于把握犯罪人的内心世界,为社会从主观源头上遏制犯罪提供启迪。
关键词 犯罪心理结构 畸变 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犯罪人走向新岸的必由之路
4
作者 邓丽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从微观层面来看,犯罪现象的遏制和消灭归根结底需要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存在着真与假、虚与实、浅与深、共性与个性交织混杂的不同形态,其过程大体要经历内心斗争、心理突破、心理反... 从微观层面来看,犯罪现象的遏制和消灭归根结底需要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存在着真与假、虚与实、浅与深、共性与个性交织混杂的不同形态,其过程大体要经历内心斗争、心理突破、心理反复和走向新岸等四个阶段。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由外界积极因素和内部积极因素所整合建构的动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结构 弱化 内涵 过程 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心理结构模式之我见(一)
5
作者 陈传焕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2-55,共4页
在犯罪者身上是否存在着对犯罪行为实施起推动怍用的犯罪心理结构?这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界争论的热点。首先,我们应该对犯罪心理结构的确切含义有个基本认识。所谓犯罪心理结构,就是指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伏在犯罪人的心理... 在犯罪者身上是否存在着对犯罪行为实施起推动怍用的犯罪心理结构?这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界争论的热点。首先,我们应该对犯罪心理结构的确切含义有个基本认识。所谓犯罪心理结构,就是指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伏在犯罪人的心理事实中。在犯罪行为实施时发生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学 犯罪行为 结构模式 心理因素 犯罪 心理状态 犯罪现象 意识层次 个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心理结构是科学的概念——与武伯欣同志商榭
6
作者 何为民 《心理科学进展》 1988年第2期58-63,57,共7页
《心理学动态》1987年第4期,发表了武伯欣同志对罗大华等编著的《犯罪心理学》一书的不同看法(以下简称“武文”)。主要是认为该书所使用的概念缺乏科学性,存在着“堆砌概念、概念不明确和主观臆造或随意使用概念等缺陷”,并且引用潘菽... 《心理学动态》1987年第4期,发表了武伯欣同志对罗大华等编著的《犯罪心理学》一书的不同看法(以下简称“武文”)。主要是认为该书所使用的概念缺乏科学性,存在着“堆砌概念、概念不明确和主观臆造或随意使用概念等缺陷”,并且引用潘菽教授为该书作序指出的三点不足佐证。我作为该书作者和统稿人之一,觉得有必要借贵刊几页篇幅与武伯欣同志商榷。“武文”涉及的问题很多,限于篇幅,着重谈对本书的总体估价和“犯罪心理结构”的科学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概念 个性心理结构 犯罪 心理因素 犯罪行为 犯罪 分支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有欺诈与勒索因素的刑事案件之司法认定——从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因果分析结构转向以被告人为中心的事实认定结构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星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5,共10页
行为兼有欺诈和勒索因素的案件,实践中认定分歧较大,同种情形却存在五种判决结果。各种理论无法自圆其说:一罪说各执一端却说理片面;两罪说兼顾二者却不符合罪数形态之法理基础。诈骗与勒索实是互斥关系,两罪不可能同时成立,也不可能竞... 行为兼有欺诈和勒索因素的案件,实践中认定分歧较大,同种情形却存在五种判决结果。各种理论无法自圆其说:一罪说各执一端却说理片面;两罪说兼顾二者却不符合罪数形态之法理基础。诈骗与勒索实是互斥关系,两罪不可能同时成立,也不可能竞合。界分之困境源于传统理论对诈骗与勒索的犯罪结构的理解,应放弃这一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因果分析结构,改采以被告人为中心的事实认定结构。定性时应区分"欺诈——胁迫"、"胁迫——欺诈"、"欺诈+胁迫"等不同类型具体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 罪数形态 互斥关系 犯罪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贿赂犯罪立法体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回应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昌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10,共12页
对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的科学评估,是评鉴立法与学理正当性的重要机制。中国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以“分体式”“行为群”、法益实质损害为中心加以构建,在法理结构与犯罪治理功能上存在着“三重危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贿赂犯... 对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的科学评估,是评鉴立法与学理正当性的重要机制。中国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以“分体式”“行为群”、法益实质损害为中心加以构建,在法理结构与犯罪治理功能上存在着“三重危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贿赂犯罪刑法体系更新应当实现:在立场选择上坚定积极治理主义导向,转变刑法功能定位,前置刑法介入基点,弱化刑罚强度,增加刑法干预能力;在优化方案上建构“分体+分层式”的治理体系,全面革新“分体式”罪名体系,细化法益保护层次,建构“微罪—轻罪—重罪”的罪名序列,基于刑法评价确当性与精细化的要求,增设利益冲突型、不法馈赠型贿赂罪,以揭示法益损害为中心准确设定构成要件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贿赂犯罪 犯罪结构 罪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犯罪动态及其社会安全启示的实证考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小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不仅刑事犯罪总的犯罪率呈现阶位攀高的走势,而且具体犯罪类型的犯罪率也多呈现上升的态势。近年来,刑事犯罪内部结构呈现出侵财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犯罪所占比重逐步缩小,而针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 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不仅刑事犯罪总的犯罪率呈现阶位攀高的走势,而且具体犯罪类型的犯罪率也多呈现上升的态势。近年来,刑事犯罪内部结构呈现出侵财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犯罪所占比重逐步缩小,而针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犯罪所占比重日渐增大的态势。当代中国社会犯罪率的明显增长,其核心原因在于意识观念和社会分层的失衡造成的社会紧张,尤其是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来化解这种紧张。而侵犯公共社会犯罪比重的不断增大,则折射出社会矛盾的焦点越来越向着公众社会这个目标聚集,也表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犯罪现象的一种独特症候,其形成与公职腐败所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动态 犯罪结构 社会反常 公职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8年中国犯罪现象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郝英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7,共4页
2000~2008年,我国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有所变化。从犯罪量的分析看,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犯罪形势趋于平缓;从犯罪质的分析看,侵财犯罪居于首位,严重暴力犯罪明显下降,经济犯罪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含量升级;从犯罪主体结构分析看,青... 2000~2008年,我国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有所变化。从犯罪量的分析看,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犯罪形势趋于平缓;从犯罪质的分析看,侵财犯罪居于首位,严重暴力犯罪明显下降,经济犯罪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含量升级;从犯罪主体结构分析看,青少年犯罪稳中有降,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公职人员犯罪形势趋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危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现象 犯罪 犯罪 犯罪主体结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心理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丛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157,共6页
目前,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问题相当突出,重新犯罪率开始上升。重新犯罪人表现出的顽固抗改造心理和反社会心理严重,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犯罪人重新犯罪时的心理,有别于初犯时的心理,其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对重新犯罪心理作进一步... 目前,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问题相当突出,重新犯罪率开始上升。重新犯罪人表现出的顽固抗改造心理和反社会心理严重,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犯罪人重新犯罪时的心理,有别于初犯时的心理,其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对重新犯罪心理作进一步的专门研究,以期更加有效地预防重新犯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犯罪心理 重新犯罪行为 重新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犯罪类型的波动特征及其原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小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4-239,288,共17页
统计数据表明,伴随着持续的社会转型,中国犯罪类型的结构呈现出危害公共安全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比重趋于增强的态势。究其原因,与公职懈怠、制度落空等治理漏洞不无关系。治理漏洞不仅有损于公共利益,而且忽视了相关群众的期待,... 统计数据表明,伴随着持续的社会转型,中国犯罪类型的结构呈现出危害公共安全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比重趋于增强的态势。究其原因,与公职懈怠、制度落空等治理漏洞不无关系。治理漏洞不仅有损于公共利益,而且忽视了相关群众的期待,易于动摇他们的道德信念,甚至会引发某些深感因治理漏洞而致自身利益受损者的强烈不满,从而发生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因此引发的犯罪也可谓是一种“涉众失范型犯罪”。制度规范对权力的控制不够严格是治理漏洞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避免治理漏洞须要强健制度规范的机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转型 犯罪类型结构 治理漏洞 涉众失范型犯罪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效益论
13
作者 周良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从构成犯罪主体自身因素的变化与犯罪结果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路,提出犯罪效益概念,以期更具体地研究犯罪问题。从犯罪的动态过程来看,犯罪效益包括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能力、犯罪的物质条件、社会控制能力和被侵害对象五个... 本文从构成犯罪主体自身因素的变化与犯罪结果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路,提出犯罪效益概念,以期更具体地研究犯罪问题。从犯罪的动态过程来看,犯罪效益包括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能力、犯罪的物质条件、社会控制能力和被侵害对象五个变量因素。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犯罪正日益由个体犯罪向有组织型犯罪发展,如何对其防范和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效益 犯罪主体 犯罪结构 犯罪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犯罪情况
14
作者 陈素玉 《现代法学》 1980年第2期73-76,59,共5页
近几年来,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刑事犯罪,不仅大幅度地增加,而且有一种明显的“美国化”趋势。“仁慈扒窃”(以勒索和收取赎金为目的)、武装劫持人质等等,同传统的抢劫、强奸、杀人一样,象瘟疫般地流行。当然,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 近几年来,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刑事犯罪,不仅大幅度地增加,而且有一种明显的“美国化”趋势。“仁慈扒窃”(以勒索和收取赎金为目的)、武装劫持人质等等,同传统的抢劫、强奸、杀人一样,象瘟疫般地流行。当然,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各国和各个不同阶层的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 刑事犯罪 抢劫案 资产阶级 青少年 杀人案 数量增加 强奸案 劫持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道生 吴宗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89年第2期56-61,共6页
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无论是研究队伍,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总结十余年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一犯罪... 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无论是研究队伍,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总结十余年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一犯罪心理学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才有所发展。因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十年内乱后出现的复杂因素,社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突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研究 法制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行为 七十年 青少年违法犯罪 犯罪 方法论 内部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犯罪心理学中若干概念的科学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伯钦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4期25-31,共7页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探讨。近年较多的同志都已采用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体系。在已公开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书中,存在着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笔者认为不能只研究严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主体...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探讨。近年较多的同志都已采用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体系。在已公开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书中,存在着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笔者认为不能只研究严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主体的心理”,还包括在年龄、精神、健康状况方面无责任能力的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的人的心理,即泛指有危害社会行为的人的心理。又如犯罪心理学的“原因论”,笔者认为不应简单照搬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的犯罪原因论,应当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确定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再如“犯罪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存在主要的十方面缺陷,本文重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不良的心理个性倾向→动力定型”的心理学科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 科学概念 犯罪主体 心理学基础 违法犯罪行为 科学性 不足之处 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汉声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1期53-58,共6页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各家界说不一,认识不同,值得探讨。本文认为它必须突出自己的特殊矛盾,必须将犯罪主体同他的犯罪行为和心理联系起来,不可单纯只讲“犯罪行为”或“犯罪心理”。本文在谈及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时,必须...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各家界说不一,认识不同,值得探讨。本文认为它必须突出自己的特殊矛盾,必须将犯罪主体同他的犯罪行为和心理联系起来,不可单纯只讲“犯罪行为”或“犯罪心理”。本文在谈及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时,必须明确几点:是从犯罪主体出发,还是只从犯罪心理出发;是着重研究犯罪主体的整体心理结构(个性心理结构)及其社会化的种种偏离和缺陷与犯罪行为的规律性联系,还是只着重研究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是否有纯粹独立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是否即犯罪人整体心理的低层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研究 犯罪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主体 研究对象 个性心理结构 心理因素 心理活动 个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行寄居与城市社区犯罪
18
作者 汤啸天 陈冬户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1-23,43,共4页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已开始注意到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犯罪的关系。流动人口一般是指呈流动状态的非当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成份极为复杂,开会学习、旅游探亲、采购经商、乞讨卖艺,流窜作案者等都属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中...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已开始注意到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犯罪的关系。流动人口一般是指呈流动状态的非当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成份极为复杂,开会学习、旅游探亲、采购经商、乞讨卖艺,流窜作案者等都属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中总会出现停滞,总会有一部分人在流入城市后呈相对不动的状态,沉积在城市的弱控带落脚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犯罪 犯罪心理结构 城郊结合部 犯罪 流动人口 犯罪分子 利益冲突 城市 寄居 实际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捉老鼠与偷鱼吃
19
作者 汤啸天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42,共2页
1988年7月6日,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曾小燕贪污、行贿、受贿一案。说来真叫人不可思议,站在被告席上的曾小燕竟是个头发斑白,纤弱得连说话都使人觉得气短的妇女。曾小燕今年55岁,原系中共预备党员,牡丹江农管局农业化肥公司副... 1988年7月6日,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曾小燕贪污、行贿、受贿一案。说来真叫人不可思议,站在被告席上的曾小燕竟是个头发斑白,纤弱得连说话都使人觉得气短的妇女。曾小燕今年55岁,原系中共预备党员,牡丹江农管局农业化肥公司副经理。在法庭上,充分确凿的证据证明曾小燕利用职权之便,以开假调拨单、假发票、偷盖公章、编造假帐、以盈抵亏等手段贪污公款237029.2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庭审理 利用职权 贪污公款 中级法院 犯罪心理结构 副经理 犯罪心理学 证据 法庭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及矫治对策
20
作者 杨恩亮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谈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及矫治对策杨恩亮从近年来全国情况看,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改造质量,强化对罪犯抗拒改造心理探讨与矫治,已成为罪犯改造职能部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一、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形成剖析罪犯抗拒... 谈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及矫治对策杨恩亮从近年来全国情况看,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改造质量,强化对罪犯抗拒改造心理探讨与矫治,已成为罪犯改造职能部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一、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形成剖析罪犯抗拒改造心理是指经人民法院判刑、投入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拒改造 司法机关 受改造 重新犯罪 监狱 矫治对策 犯罪心理结构 社会危害性 罪犯改造 山东省枣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