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裁判思维中的犯罪构成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心向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6期2-17,共16页
犯罪构成论在刑事裁判思维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导引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如何进行"符合性"判断。然而,这种规范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逻辑判断顺序,却往往并不完全等同于任何一个理论模型中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排... 犯罪构成论在刑事裁判思维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导引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如何进行"符合性"判断。然而,这种规范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逻辑判断顺序,却往往并不完全等同于任何一个理论模型中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排列顺序,而是案件类型不同,裁判思维模式就不同,而裁判思维模式不同,"符合性"判断的逻辑顺序就不同。在不同裁判思维中,犯罪构成理论模型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裁判所发挥的"符合性"判断"导引图像"作用侧面是不一样的。在适合简单案件裁判的概念思维中,强调"符合性"判断的形式侧面;而在适合复杂案件裁判的类型思维中,则重视"符合性"判断的实质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论 符合性判断 概念思维 类型思维 案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论的司法逻辑化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远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74-85,共12页
科学的犯罪构成论是体现定罪的实践性、反映基本定罪过程、建构《刑法》中“犯罪和刑事责任”一节统一性的犯罪构成论。对于定罪实践司法性质的正确把握,是科学建构犯罪构成论的先决条件。对于基本定罪过程要区分违法与罪责,肯定主观违... 科学的犯罪构成论是体现定罪的实践性、反映基本定罪过程、建构《刑法》中“犯罪和刑事责任”一节统一性的犯罪构成论。对于定罪实践司法性质的正确把握,是科学建构犯罪构成论的先决条件。对于基本定罪过程要区分违法与罪责,肯定主观违法论而否定客观违法论,坚持五个维度的“辩证统一”。据此,犯罪构成应由行为阶层、构成要件阶层、可罚的违法阶层、罪责阶层依次衔接组成。这样的犯罪构成是违法与罪责相区分、控方与辩方均在场、判断过程与判断结论相统一的定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定罪实践 违法 罪责 控方 辩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祥 《法治研究》 2018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初至今。美国主流的犯罪构成论将犯罪构成的两个层次的要件称为犯罪要件和抗辩事由。从功能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属于肯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初至今。美国主流的犯罪构成论将犯罪构成的两个层次的要件称为犯罪要件和抗辩事由。从功能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属于肯定犯罪成立的要件,而辩护事由则属于否定犯罪成立的要件。尽管将辩护事由区分为正当化事由和宽恕事由并未得到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模范刑法典》起草者的认可,但由此并不能否定这种区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论与其刑事立法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与其对抗制诉讼模式具有对应性,其中的犯罪要件与抗辩事由在功能上具有正反结合性。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论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要件 抗辩事由 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铭暄教授“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评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国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关于我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学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移植说”和“肯定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高铭暄教授作为“肯定说”的主要代表,认为我国选择“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 关于我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学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移植说”和“肯定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高铭暄教授作为“肯定说”的主要代表,认为我国选择“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将排除社会危害性的理论置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外,并不影响其实际功能的发挥,“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既具有“入罪”功能,也具有“出罪”功能。此外,要准确评述高铭暄教授关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学术观点,还必须充分把握比较对象理论上的完整性,避免机械地进行不合理的比较,并通过全面了解自身和对方的长短处,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罪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社会危害性 入罪 出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 被引量:29
5
作者 储槐植 高维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美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 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美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我国不宜全盘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或英美双层次要件模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犯罪构成四要件模式的内在理论结构,是我国当前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推进我国刑事法治,有必要注重刑法机制之刑事一体化理论知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理论结构 文化差异 刑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宏观比较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秉志 肖中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72-78,84,共8页
本文从宏观上对我国与大陆法系两种犯罪构成理论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为“齐合填充式”,表现出要件的同时性和横向联系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为“递进排除式”,表现出要件之间的序列性和纵向贯穿性;两... 本文从宏观上对我国与大陆法系两种犯罪构成理论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为“齐合填充式”,表现出要件的同时性和横向联系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为“递进排除式”,表现出要件之间的序列性和纵向贯穿性;两种理论的构架反映了方法论上的差异,也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犯罪构成理论时对相关范畴作谨慎区分的必要性。作者认为,两种犯罪构成理论均有其利弊;借鉴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精神,应在力求注重实体的同时,加强“程序的正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理论 比较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与阻却责任事由关系论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秉志 肖中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阻却责任事由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论体系结构中是平行与并列的关系,二者并不互相包容。明确此点,有助于阐明阻却责任事由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 犯罪构成 阻却责任事由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犯罪构成理论共性比较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忠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类的结果。由于对犯罪成立条件的归纳和分类方法不同,各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体系结构和表述方式有很大差异,但这些理论的内容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它们都包...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类的结果。由于对犯罪成立条件的归纳和分类方法不同,各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体系结构和表述方式有很大差异,但这些理论的内容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它们都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也都存在一些根本的缺陷。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基本条件的理论概括,具有指导司法实践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作用,但不应以其代替法律作为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理论 共性 实质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移植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思考——基于体系评价标准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大华 王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7,共8页
评价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两个标准分别为逻辑性和实用性。以往的论述在体系比较时往往聚焦在前者而疏忽于后者。从所评价的行为为出发点观察,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并不比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更有利于定罪。结合实用... 评价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两个标准分别为逻辑性和实用性。以往的论述在体系比较时往往聚焦在前者而疏忽于后者。从所评价的行为为出发点观察,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并不比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更有利于定罪。结合实用性标准的内涵看,目前全盘移植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来指导司法实践的理由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评价标准 逻辑性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要件犯罪构成的结构性缺失及其颠覆——从正当行为切入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52
10
作者 陈兴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75,共19页
对于我国目前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否应当加以推倒重构,在刑法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正当行为的体系性地位出发,采用学术史的考察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正当行为在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中地位之阙如,使得极度宣称以社会危害性为中心的... 对于我国目前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否应当加以推倒重构,在刑法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正当行为的体系性地位出发,采用学术史的考察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正当行为在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中地位之阙如,使得极度宣称以社会危害性为中心的犯罪构成实际上具有形式化的特征,这是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的结构性缺失。正是这一结构性缺失决定了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不可避免地被颠覆的最终命运,本文只不过是"发现"并从逻辑上论证了这一客观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要件 犯罪构成 正当行为 体系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见的证成与修正:传统定罪思维之超越——兼论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洁 王志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以司法三段论定罪思维模式理解为前提,司法三段论作为核心法学方法论受到质疑,其遭遇批判具有必然性。辩证推理作为超越性的法学方法论,强调在犯罪判断的形式要素和实质性因素、事实要素与规范要素之间形成良性...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以司法三段论定罪思维模式理解为前提,司法三段论作为核心法学方法论受到质疑,其遭遇批判具有必然性。辩证推理作为超越性的法学方法论,强调在犯罪判断的形式要素和实质性因素、事实要素与规范要素之间形成良性的辩证,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辩证推理并不完全符合常人化的思维。鉴于前见的前反思性,需要借助法律的判断以及原则化的实质标准对其进行证成或者修正,因此定罪过程应当被概括为"前见的证成或者修正"。基于这种新的定罪思维理解,选择多元递进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是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定罪思维 常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长军 马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3,共12页
犯罪构成体系与审判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者是犯罪构成体系的最终践行者,因而一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只有契合于其特定的审判主体制度,才可能发挥出预期的成效。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强,越依赖法律职业者,... 犯罪构成体系与审判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者是犯罪构成体系的最终践行者,因而一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只有契合于其特定的审判主体制度,才可能发挥出预期的成效。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强,越依赖法律职业者,非职业法官的活动空间和作用发挥受到的限制也越大;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弱,非职业法官介入的空间和发挥的作用便越大。我国目前推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处于支配性地位的犯罪构成体系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为助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运行,犯罪构成体系应当做出相应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体系 非职业法官制度 陪审制 参审制 人民陪审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四要件说的缺陷:实务考察 被引量:31
13
作者 周光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6,共11页
从实务的立场上看,在我国处于通说地位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存在诸多弊端:其只能静止地看待犯罪成立的条件,无法展示定罪过程,难以对行为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反复推敲和检验;容易根据形式判断得出结论;不重视法益保护的... 从实务的立场上看,在我国处于通说地位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存在诸多弊端:其只能静止地看待犯罪成立的条件,无法展示定罪过程,难以对行为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反复推敲和检验;容易根据形式判断得出结论;不重视法益保护的观念;过于重视行为人的意思;不能妥善处理共犯论的问题;难以实现积极的一般预防。为回应司法实务的需要,使对犯罪的认定更为精准,对"四要件说"进行"阶层化"改造乃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四要件说 实质判断 阶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新论--兼论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玉庭 龙长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4,共7页
我国通说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苏俄刑法理论移植而来。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初步建立,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20世纪50年代后,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在苏俄刑法理论上,尤其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刑法... 我国通说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苏俄刑法理论移植而来。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初步建立,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20世纪50年代后,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在苏俄刑法理论上,尤其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刑法理论上,无论是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还是主观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对刑事诉讼价值的保障 被引量:4
15
作者 赖早兴 潘永涓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的重要内容,但它与程序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刑事诉讼的价值是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其主要内容包括裁判的准确性、程序的公正性、政府权力的限制程度和诉讼程序的效率四个方面。犯罪构成对于刑事诉讼这四个基本价...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的重要内容,但它与程序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刑事诉讼的价值是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其主要内容包括裁判的准确性、程序的公正性、政府权力的限制程度和诉讼程序的效率四个方面。犯罪构成对于刑事诉讼这四个基本价值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刑事诉讼 诉讼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对象、要件事实与犯罪构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11,共10页
传统证据法学理论由于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导致未能对证明对象这一概念作出准确界定,并引发许多无意义的争论。应当从要件事实的角度重新理解证明对象,区分要件事实与间接事实、辅助事实之间的差异。要件事实论的方法对于发挥犯罪构成... 传统证据法学理论由于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导致未能对证明对象这一概念作出准确界定,并引发许多无意义的争论。应当从要件事实的角度重新理解证明对象,区分要件事实与间接事实、辅助事实之间的差异。要件事实论的方法对于发挥犯罪构成理论对刑事诉讼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凭借要件事实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建构具有切实可操作性的刑事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规则,而且可以实现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相互沟通,从而对刑事实体法的发展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对象 要件事实 犯罪构成 证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单位犯罪、两个犯罪构成——双罚制理论依据新探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骁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双罚制 犯罪构成 主管人员 直接责任人员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周光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4,共18页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触及了方法论上的体系思考这一关键问题,必将对我国刑法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四要件说整体观察、全体性思考的方法将违法和责任混同,难以突出分析重点,且在共...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触及了方法论上的体系思考这一关键问题,必将对我国刑法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四要件说整体观察、全体性思考的方法将违法和责任混同,难以突出分析重点,且在共同犯罪、正当化事由的处理上存在明显"硬伤"。在我国刑法学中,立足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降低"改革成本",防止理论建构在技术上过于繁琐,建构超越四要件、三阶层的争论且顾及实务操作便利的犯罪论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多种犯罪论体系并存的格局也属正常。无论犯罪论体系如何建构,都必须将违法和责任清晰分开,确保对客观面的判断在前,并一体地解决共犯论等其他关联问题,至于是否采用阶层论的术语则并非关键。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几种主要改造方案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认识到这一点,我国刑法学者今后就不再需要有"择边站队"的潜意识,从而减少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抽象争论,转向思考具体问题的解释妥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四要件说 阶层论体系 客观主义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性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冯亚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103,共12页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及理论改进,可以认为我国刑法学界长期通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在逻辑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均无大碍,它基本能够胜任我国现阶段刑事司法"依法断案"的要求;但同时,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的更新亦显露出它在诸多方面存有不...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及理论改进,可以认为我国刑法学界长期通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在逻辑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均无大碍,它基本能够胜任我国现阶段刑事司法"依法断案"的要求;但同时,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的更新亦显露出它在诸多方面存有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司法的实际需要并借鉴域外刑法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通说性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进行一些局部的调适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所存问题 调适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建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4,共6页
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中,犯罪客体被作为了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作者认为这种把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来处理的理论极不恰当,犯罪客体的价值在于说明犯罪行为为什么要被规定为犯罪,而不在于说明犯罪是如何构成。因此,犯罪客体... 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中,犯罪客体被作为了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作者认为这种把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来处理的理论极不恰当,犯罪客体的价值在于说明犯罪行为为什么要被规定为犯罪,而不在于说明犯罪是如何构成。因此,犯罪客体不应该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客体 犯罪构成 构成要件 现象与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