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内地与澳门犯罪构成要素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赵国强
-
机构
澳门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
文摘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内地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社会危害性排除在外,构成犯罪诸要素之间呈一种平面状态,无层次之分,主观责任之认定流于形式。而澳门所反映的大陆法系犯罪论之三要素,则不仅将社会危害性溶于犯罪构成理论之中,而且对行为之分析由形式到实质,由客观到主观,层层深入,尤其是在主观责任的认定方面,既看形式,更重实质。因此,就犯罪构成要素理论之优劣而言,中国内地的犯罪构成理论实有改进之必要。
-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构成要素
主观责任
社会危害性
认定
犯罪论
大陆法系
澳门
实质
内地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对法学上犯罪概念的理解
- 2
-
-
作者
宋浩波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
文摘
法学上的犯罪概念在表述上、学理上具有科学性,但法学中的犯罪构成和责任能力的论述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这导致了刑法学界与犯罪学界的分歧,只有科学准确地理解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与完善犯罪构成理论,正确理解和适用责任能力理论,法学上的犯罪概念就适用犯罪学的理论,从而就能消除犯罪概念的广义说和狭义说的二元论与刑法学界同犯罪学界的分歧,以及理论上的混乱。
-
关键词
犯罪概念
法学
犯罪学
犯罪构成要素
责任能力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刑事推定辨正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窦璐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16,共15页
-
文摘
刑事推定是集程序法与实体法理论于一身的特殊问题。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推定制度的产生以严格责任制的发展为基础,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逐渐自我完善。我国刑事推定的理论探讨深受英美法系"重程序而轻实体"的影响,多将刑事推定纳入程序法学的范畴,忽略了实体法推定责任规范的司法适用对证明责任分配等的程序启动功能。在我国的刑事立法现状中,实体法上以推定责任代替严格责任入刑,而程序法上却只有无罪推定原则,立法者对推定规则的程序适用采取的是默许态度。在刑事推定规制路径的重构上,立法犯罪圈的划定应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价值导向;刑事推定立法技术的归正,应严格遵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平衡人本主义理念导入与立法价值择取之间的冲突为技术标准。
-
关键词
刑事推定
犯罪构成要素符合性
严格责任
推定责任
无罪推定
-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是轮奸罪还是流氓罪?
- 4
-
-
作者
罗德银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1年第3期70-70,共1页
-
文摘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罪名,十分重要。认定罪名不准,就不能正确适用法律,就会产生罚不当罪的错误。比如轮奸罪与流氓罪,虽然在现象上有某些类似之处,但其犯罪构成要素是完全不同的,必须严格加以区别。如不注意二罪之间的区别,把二人以上轮流通奸一类的流氓行为定为“轮奸”罪,必然发生错误。试以一案为例:某工厂的几个青工与该厂附近的几个少女,曾有交往。一天晚上,少女代×、李×、罗×(年龄为16、17、19岁)进厂游玩。
-
关键词
流氓罪
认定罪名
犯罪构成要素
司法实践
适用法律
行为
通奸
青工
错误
不注意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