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环境感知对居民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古杰 陈建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1808,共8页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 568份问卷,研究社区环境感知(环境失序感知、集体效能感知和社会控制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性别、年龄和犯罪受害经历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影响之外,社区环境感...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 568份问卷,研究社区环境感知(环境失序感知、集体效能感知和社会控制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性别、年龄和犯罪受害经历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影响之外,社区环境感知对犯罪恐惧感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失序感知和物理环境失序感知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正向作用;集体效能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社会控制包括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2个方面,其中正式社会控制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非正式控制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社区环境感知 环境失序 社会控制 集体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 被引量:8
2
作者 彭玉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犯罪恐惧是犯罪率之外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社会治安治理应追求对犯罪率和犯罪恐惧的双重控制,而要控制犯罪恐惧,首先需要合理设定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准确掌握犯罪恐惧的真实状况。国内外犯罪恐惧调查主要从认知层面、认... 犯罪恐惧是犯罪率之外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社会治安治理应追求对犯罪率和犯罪恐惧的双重控制,而要控制犯罪恐惧,首先需要合理设定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准确掌握犯罪恐惧的真实状况。国内外犯罪恐惧调查主要从认知层面、认知—情绪层面、行为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测量困难性和条件现实性考虑,建议从认知—情绪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其他测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测量标准 评价 合理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与犯罪恐惧感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详 《广东园林》 2014年第4期25-30,共6页
根据心理学理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涵盖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两大内容。空间形态的不良设计和缺陷会为犯罪主体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从而使犯罪目标产生犯罪恐惧感;空间形态的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间... 根据心理学理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涵盖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两大内容。空间形态的不良设计和缺陷会为犯罪主体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从而使犯罪目标产生犯罪恐惧感;空间形态的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间接影响。对于犯罪目标而言,空间氛围设计的失误和不足将直接对其造成心理影响;空间氛围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象 空间形态 空间氛围 犯罪机会 犯罪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的群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分析
4
作者 李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犯罪恐惧感是安全感的核心内容。国内学界鲜有基于随机抽样数据的犯罪恐惧感分析,少有的成果缺乏深入的理论对话。基于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和社区模型之逻辑,...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犯罪恐惧感是安全感的核心内容。国内学界鲜有基于随机抽样数据的犯罪恐惧感分析,少有的成果缺乏深入的理论对话。基于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和社区模型之逻辑,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利用上海调查数据对犯罪恐惧感的群体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众的犯罪恐惧感较低;财产犯罪恐惧感要高于人身伤害犯罪恐惧感;警察效能、社会融入和阶层认同是影响民众犯罪恐惧感的最主要因素。文章借此还与西方的发现进行对话,探讨影响我国民众犯罪恐惧的本土化特征,为提升社会的安全感,推动我国高质量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 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 社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与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匹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延吉 游永熠 +1 位作者 朱春武 郭华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等类型。脆弱人群更易高估安全风险;防卫空间及街道眼理论分别适用于解释客观犯罪和主观感知,高密度、混合型、密路网的可渗透环境容易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危险的情形;物理与社会失序、居住不稳定性会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的情形;高人员流动性及高地位社区的居民则易低估安全风险;出入管控和环境维护能起到减犯罪、降恐惧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防卫空间 街道眼 失序 社会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与犯罪恐惧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古杰 宋广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8,共9页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比值比从大到小分别为自身经历的扒窃和入室盗窃、亲朋好友在公交地铁和其它公共场所犯罪受害、社区内发生的扒窃见闻,其余7项指标不显著;个体属性方面,仅教育水平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社区类型对被访者犯罪恐惧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受害模型 不同类型犯罪 社区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窗效应阻断及犯罪治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皓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8,共13页
破窗效应揭示了失序与犯罪之间的因果机制,破窗效应阻断意味着切断了犯罪产生的因果链条,以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分析破窗效应演化的过程,探究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185份样本... 破窗效应揭示了失序与犯罪之间的因果机制,破窗效应阻断意味着切断了犯罪产生的因果链条,以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分析破窗效应演化的过程,探究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185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失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非正式社会控制,还能通过正式社会控制和犯罪恐惧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非正式社会控制。研究结论旨在为切断失序与犯罪之间的传导机制提供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效应 失序 犯罪恐惧 社会控制 犯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